; s X' o8 ?) B7 h9 D' V6 v7 C传统上,两栖舰艇的主力是登陆艇。从二战时代就开始的传统登陆艇至今依然没有大变,采用浅吃水和平底的船型,艏门放下后成为冲滩的跳板,有效载荷主要是步兵和车辆。这种船型简单、有效,但缺点也很明显:航速很慢,通常只有十几节,耐波性也较差。尖利的前飘船首的阻力大大低于平直船首,也大大降低波浪拍击的作用;深吃水的V形船底在波峰浪谷里的颠簸远低于浅吃水的平底船型;这些都是船舶设计的常识,但对于登陆艇来说,还就得平底、浅吃水和平直船首,否则没法冲滩。! e z# R( Q z$ ? ?
/ e d; ]% j1 z) ~6 Y h) n* M; Z3 _60年代时,美国建造了“新港”级坦克登陆舰,船首像常规舰船一样是封闭的前飘型,但船首有一个长长的前伸的吊架,可以放下大型跳板,供冲滩的步兵和坦克使用。这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航速问题,航速超过20节,甚至有说法可以达到27节。34米长的艏跳板可以承受75吨重量,适合用于主战坦克的登陆,但船首重量很大,只可能用于8500吨的“新港”级那样的大型登陆舰上。 ~+ Q( R7 j8 s6 a6 m, j 1 y k& C$ o, Z3 v+ R/ n60年代的越南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直升机战争,直升机成为越战美军的主要战场运输工具,这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垂直登陆时代的开始。垂直登陆用直升机作为登陆工具,从根本上避免了冲滩的要求,两栖作战舰艇的设计要求从冲滩改为搭载直升机。与此同时,气垫船的发展从另一个方向改变了两栖舰船的设计。气垫船悬浮在水面之上,不仅速度快,还有利于克服水中和岸上障碍。与直升机相比,气垫船的载重量要大得多,所以适合于和直升机相配合,直升机运载轻步兵突击上陆,气垫船运载重装备(包括坦克)和物资跟进支援,形成完整的两栖作战体系。直升机和气垫船成为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设计基础,从60年代的44000吨“塔拉瓦”级开始,像航母一样的平甲板成为两栖攻击舰的特征,而巨大的坞舱里依然保持运载气垫船和常规登陆艇、两栖战车的能力,两栖攻击舰实际上成为三栖战舰。41000吨的“黄蜂”级更是能搭载多达20架AV-8B“鹞”式垂直-短距起落战斗机,还可以作为业余中型航母使用。17000吨“奥斯汀”级坞式登陆舰在总体布局上没有那么极端,但也在舰桥后拥有巨大的直升机甲板,便于搭载直升机,这也是现在两栖战舰的典型布局之一。最新的25000吨“圣安东尼奥”级也是这个基本格局。2 I( C1 L. S/ J Z5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