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个是农历的三月初二,一夜过后,当是‘三月三’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写文章也是如此这般,得与时俱进,应运而生,不然的话,强盗跑哒抵后门,那叫作“马后炮”呢!
大清早上爬落床,邀起老伴去河边散哈步,
年纪大了,得知点进退,人活得交劲,能自劳自吃,不要人招扶,也不为儿孙添点麻烦,那才逗人喜欢,纵然你能活到二百岁,也没得人讨你的嫌嘛!
见到菜市场上,有好多从乡下赶来卖‘地米菜’的老头儿,老妈得,一花篮,一花篮摆在地上。俗言道:春菜如马草。天气一热和,气温一上升,我的乖乖咙的咚呢!菜呀,草呀,长得有如是箭飚一般!这才几天功夫,‘地米菜’飚得尺把多长,一身的‘白花’哒!
乍听起来,你这词儿好生疏呵?这‘地米菜’是个么得东西哟?这‘地米菜’嘛!乃是俺这地方的俗称,直白说出,便是南北皆知的荠菜。
我这人素来是得过且过,混一天,糊一天,糊上岸哒夹卵!从不掐算日期时间。一眼见到满大街摆放的‘地米菜’,心下明白,今明两日只怕是农历的三月初三哒。
有人会问,老光啊,你这人咋的哩!怎么一见到这‘地米菜’,就知道是几月初几啊!
并不是老光能掐会算,这是因为,敝地有个古老习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常桃一带地方,家家户户都要用这‘地米菜’熬上一锅鸡蛋,清早起来,无论老少男女,人人都得吃上几个‘地米菜’汤汁熬煮出来的鸡蛋,当作早饭填肚子。
没蛋熬煮的人家,也得买些娃儿糕呀,馒头啦,包子之类的东西,塞一寒嘴巴。这个习俗,自古以来叫作“塌蛇眼”。
从老辈人手里传下来的说法,惊蛰一过,春雷轰然炸响,蛇虫蚂蚁都从冬眠之中苏醒过来。到了农历三月的初三,这些东西就要钻出洞来。为着娃儿们的吉利幸福,不被虫叮蛇咬,年年的三月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这‘地米菜’熬上一锅鸡蛋,全家人吃过后,便能趋吉化凶,遇难呈祥。
这个习俗,名曰:塌蛇眼。内中含意便是用这鸡蛋,馒头,娃儿糕,粑粑之类的东西,堵住蛇虫蚂蚁钻出来的洞眼。
至于用鸡蛋,粑粑,娃儿糕之类的东东能否堵住蛇虫蚂蚁钻出来的洞眼,没人考究过,也不知真伪。以我之见:大概是好吃佬们自己想吃更要贪吃,便想出些无名的法儿,寻一个由头,以堵住蛇眼,借题发挥罢了吧。
从前时节,每每到了初二这天,大人们便领着孩子,去那野外的空坪隙地,山坡野地,四处八纳搜寻这开白花的‘地米菜’。一眼瞄到,如获至宝,连忙将它连根拨起,拎回家去,用水搓洗得干干净净,再煮上几十或十数个鸡蛋。
候鸡蛋煮好,跟着用冷水一激,再将蛋壳轻轻敲破,握在手掌中来回地这么一搓,这蛋壳便破碎掉。剥除壳,再把蛋放在锅中,倒上些水,搁上些盐,再将洗净的‘地米菜’扎成把子,没入水中,随后烧起大火一顿子猛煮,直熬得满锅的清水变成绿菌菌的颜色。等到鸡蛋入了些盐味,蛋皮变成绿绿,便可以食用了。
如今人穷事儿多,忙碌得很,稍有点空闲,又得领着孩子上公园,或开着私家车载上全家去旅游,要么,就在边头近脑,寻处清静地方,美其名曰‘农家乐’,哪还有心思去野外挖野菜啰!可儿时念念不忘的口舌之福,却又割舍不下,那‘地米菜’熬出的绿茵茵的鸡蛋,带有股子清香味儿,看到它,便能唤回儿时记忆,浮想联翩,穿越时空。于是乎,掏个几毛,块把钱,买回它一大把回来,搁几个鸡蛋熬上一熬,反正也要不了好长时间,点把钟头,‘塌蛇眼’的鸡蛋便进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