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虎子 发表于 2013-4-5 07:24
阿的平的事没有被深入追究,因为有了氯喹。5 `9 F1 e- ^2 `& [
! r, `1 S h+ _" _
1934年,德国拜尔公司又研究出一种新的抗疟疾药氯喹,经过试验 ...
523项目和屠呦呦他们之所以一开始没有发现青蒿的抗疟功效,就是因为拘泥在中草药熬制手段上,失败之后才跳出中药的局限,采用国际上植物提取的办法,用脂溶剂把青蒿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这恰恰说明了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中医的功劳,而是现代医学的功劳。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
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很偶然6 y+ L ?" j* J- E. s- V' [# A& `
地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 d- X1 Z& u! ^6 K
《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
光头佬 发表于 2013-4-6 10:01 " J; e( G; e! E/ m, r" ~
不过关于这段话,我觉得先生也有点臆断了。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得到您师母的认可。我觉得由肘后方到青蒿素 ...
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屠呦呦才用乙醚提取),用两杯水(东晋的“升”很小,当时一升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也即一杯)浸泡一把青蒿,即使用的是黄花蒿,也不太可能泡出能达到药理浓度的青蒿素。
京虎子 发表于 2013-4-5 19:34 * q7 B) s" Q5 t$ S& p, h
氯喹一出,奎宁一落千丈,有了便宜又大量的合成药,谁还扒树皮呀?奎宁市场迅速萎缩,越共手头只有氯喹,现 ...
现在不少人知道青蒿素(artemisinin)的作用。它起效快,可以在一线使用,也是在其他常用药物如氯喹出现抗药性情况下,可以改用的药物。当然,青蒿素并非无缺点,也不是可以替代其他所有抗疟药的唯一药物。但是,它治疗了很多病人。在结构上,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迄今国内外仍然试图寻找更好的衍生物,以便改进疗效、减少抗药性。在科学上,青蒿素作用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仍是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不少人知道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但有较大争论。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屠呦呦是否可以作为其代表人物? / \9 ~! Z/ D& S% @5 w
( j4 J( o$ ~* Q: o; Z% `& O4 l- W
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523任务”,据说(但笔者未见资料证明)起始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的要求、也考虑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问题。当然,今天的公开秘密是中国曾有几十万军人援助越南抵抗美国,虽然以高射炮兵和工程兵等形式。我们所见的正式文件,参与的主要是一些司局级官员,基本未见部级及其以上负责人出现。其正式组织成立于国家科技委员会与解放军总后勤部于1967年5月23日开始的一周联合会议“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那是文革中开会都怕找不到安稳地方的时期。组织有统一的领导(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国家科技委员会等),其协调办公室一直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的单位遍布全国,北京、上海、云南、山东…,人员至少几百。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大规模合作项目,其中有很多人起了作用。
但是,青蒿素的发现是否有代表人物?谁是代表人物? . m9 A; B v& W9 L/ l
1969年,高年资科学家绝大多数“靠边站”了,不可能参加科学研究。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等应召加入“523任务”。
; z" o8 b4 {2 w4 g* r- r0 j+ s
“523任务”分为几部分: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中药部分,不同研究小组试了很多中药,包括药效较强、但副作用较大的常山(Dichroa febrifuga)。张昌绍等于1940年代曾对常山有开创性的研究。他和同事于1943年报道用常山的粗提物治疗疟疾病人,1945年报道常山所含三种生物碱在鸡的疟疾模型上有作用,1946报道常山碱B(dichroine b,后称dichroine b)在鸡虐模型的抗疟作用,1948年报道常山提取的常山碱g (dichroine g), 常山碱b(dichroine b),常山次碱(dichroidine)和喹唑啉(quinazolone)具有抗疟作用, 1947年和1948年确定所有这些生物碱的分子式。“523任务”再次考虑和研究了常山,但遇到同样问题:虽然抗疟作用强,呕吐的副作用也很强,未能克服而不能推广应用。但是,研究常山的路径和方法,基本也是研究青蒿和青蒿素的方法。 2 C/ s, c I7 _3 C% W1 o- O" W+ Z
7 A& y! v1 r: H9 U: e, i
而青蒿(Artemisia annua)不仅记载于古代中药书中,而且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民间也有使用的记录。屠呦呦研究小组的余亚纲梳理过可能的抗疟中药,开列了有808个中药的单子,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有60%到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屠呦呦给自己研究小组提供的清单含多个中药,包括矿物药:黄丹、雄黄、硫黄、皂矾、朱砂等;动物药:鼠妇、地龙、蛇蜕、穿山甲、凤凰衣等;植物药:地骨皮、甘逐、黄花、菱花、鸦胆子、青蒿、马鞭草等。1971年初,余亚纲从抗疟科研小组调出去研究支气管炎。屠呦呦研究小组后来也观察到青蒿的效果,但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药效仅30%到40%。应该附带指出,有些古书曾记载热水煮青蒿用于治疗疟疾,这种不可靠的记载妨碍了发现中药的真正作用。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本人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到100%,这一方法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523任务”的会议上报告这一结果,获得大家注意,但并未成为唯一的重点,会议总结时组织者建议“鹰爪要尽快测定出化学结构,并继续进行合成的研究;仙鹤草再进一步肯定有效单体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搞清化学结构;青蒿、臭椿等重点药物,在肯定临床效果的同时,加快开展有效化学成分或单体的分离提取工作”。 $ m( z f: ]' I( u: |, h. s- s
其后,屠呦呦研究小组的工作集中于青蒿。倪慕云先试图获得青蒿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后钟裕容成功地获得结晶“青蒿素II”(后称青蒿素),屠呦呦于1974年2月份在中医研究院召开的青蒿座谈会(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山东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共同参加)上提到了青蒿素II的分子式。从明确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黑色胶状物,抗疟有效组分)的抗疟效果到获得青蒿素(白色针状结晶,抗疟有效单体),从而确定了抗疟分子。
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员还与其他研究组合作,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分析青蒿素分子、解析其结构。这些研究小组发现青蒿素是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在1972年获知屠呦呦小组青蒿粗提物有效的信息后,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分别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分别获得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和 “黄蒿素”(云南)。1974年初,北京的青蒿素、山东的黄花蒿素和云南的黄蒿素初步被认为相同的药物。 ) P0 _+ _" k1 N8 }
3 Y" Z6 _- o6 W6 i8 J) F
很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虽然有很多争论,但无异议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有关青蒿素的历史回顾很多。一个药物的发现,除了确定粗提物有效以外还有提纯、药理、结构、临床等部分。屠呦呦的工作有前人的基础,她的研究小组其他成员有重要贡献。也不能忽略其他研究小组和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例如,中医研究院曾学习云南和山东的青蒿素提取工艺。在中医研究院用自己提取的结晶做临床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并发现毒副作用时,云南药物所罗泽渊等人提供的结晶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等人明确其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有效。而现在使用较为广泛的蒿甲醚、青蒿琥酯等青蒿素的衍生物则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李英等和广西桂林制药厂刘旭等于1976年后多年研究的结果。
本文集中于一点: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 X1 X8 k/ f8 d G6 O. a
6 L& `6 w# D% \8 P% R, ?( i0 ^
我们希望其他历史学工作者进行更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让人们知道“523任务”组织者和其他主要贡献者的工作。
五月 发表于 2013-4-7 21:39 : {! \; F4 c6 q! [
先谢谢虎大夫的好文,比老方介绍青蒿素的文章详细多了。也解了我不少疑团。不禁想问一个问题:6 m2 S/ z6 G+ X5 e2 m# O; D( I$ w
! f1 }2 C. j6 b* Q7 [7 y
按照进化 ...
历史贡献永志不忘新近由全国523办公室领导张剑方、周克丁及各地523负责人编写的“迟到的报告”一书中,对云南药物研究所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有详细记载。书中提到:(1)根据大量事实得出以下结论:云南药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跨过了青蒿素粗提取,一步拿到了黄蒿素结晶,并给人们传来了黄蒿素具有强大抗疟作用的喜讯。成功提取、分离到黄蒿素从时间上来看:云南药物研究所是1973年4月,比山东中医研究院的1973年11月早;而该二所正是在北京中药研究所“青蒿素II”受挫的时候,各自进行研究取得的结果。(2)“云南药物研究所对青蒿素的研究,不仅从本地大头黄花蒿中首先分离到黄蒿素,并发现了优质青蒿产地,而且在初期毫无保留地为兄弟单位提供黄蒿素结晶,为促使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作出了作贡献。(3)詹尔益、罗泽渊等1974年初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用120号溶剂汽油为溶剂、50%乙醇重结晶制备黄蒿素纯品的方法,该方法定名为溶剂汽油法,他们用此方法为进行药效、毒理、药理及临床试验提供了足量的黄蒿素,极大地加速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进展。以上内容尚不包括我们首先确定了黄蒿素单体对鼠疟的强大抑制作用;我们首先进行了黄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我们首先研制并提供了黄蒿素油注射剂;我们首先纠正了青蒿素“心脏毒”的错误结论;我们参加了青蒿素含量测定的攻关,我们提供了全部衍生物研究的原料…… 综上所述,我们云南药物研究所应毫无愧色地说:我们为青蒿素作出过巨大贡献,青蒿素应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5年过去了,国内虽然也发现了鹰爪、仙鹤草、陵水暗罗等10余种重点抗疟中草药,云南药物所也找出了对疟原虫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金不换、管兰香等草药,但大多或因毒性大,或因含量过低而没有实用价值。
当时我国药典规定其原植物有两种,一为青蒿Artemisia apiacae Hance.,一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据我国古代医学典籍记载,青蒿治疗疟疾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近代江苏、湖南、四川、广西等地的医药刊物也有不少临床使用的报导。故1967年523会议就将其列为10余种重点研究的中草药之一。1969年江苏高邮地区农村医生将其用于间日疟的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69-1972年间治疗184人,有效率达到80%以上,1972年夏天用青蒿汆汤搞全民服药,有效地控制了当地间日疟的流行,说明青蒿抗疟有较好的民间基础。1970年北京中药研究所用鼠疟模型对青蒿的粗提取物进行过过筛,曾一度出现过60-80%的抑制率,但结果不稳定未引起注意,
五月 发表于 2013-4-8 11:05
网上找到一篇文章,对青蒿素的前世认识更多了。' @4 ~7 i5 {4 K$ W% k, V" 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3618b40100a1wd.html
史节 发表于 2013-4-6 10:25 ! H6 E, h* S* q% }; c R, V9 E7 |: o# H
那为什么不直接磨粉呢?成分更多啊。其实这个方子很不起眼,少有人注意。即便有效,受益的人也极其有限。
京虎子 发表于 2013-4-3 06:48 ( _% B- ]" P+ ]+ G2 q, i
康熙得疟疾,是因为朝廷平三藩之乱,八旗兵深入南方疟疾疫区,回来的时间就把疟原虫也带回来了,先传给了 ...
京虎子 发表于 2013-4-3 06:48 " V5 |) b2 q/ T& C$ b; D/ `
康熙得疟疾,是因为朝廷平三藩之乱,八旗兵深入南方疟疾疫区,回来的时间就把疟原虫也带回来了,先传给了 ...
京虎子 发表于 2013-4-10 08:40 + \6 D3 K! A6 s% o( q1 u" Q
奎宁问世后,价格一直很昂贵。只有意大利政府于1902年免费发放奎宁,但广大民众对此疑心重重,各种谣言四 ...
chenchanghai 发表于 2015-10-6 03:05
屠呦呦肯定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而且和年龄无关。
冰蚁 发表于 2013-4-12 10:482 t5 ?, l( X0 M7 G* V8 \7 V
也不是。前两天看了饶毅的那个介绍,又去查了查 常山。截疟效果应该还可以。不过貌似呕吐的副作用太强, ...
武工队 发表于 2015-10-6 05:31/ r; b8 v/ H: T( V" W
大坑留名
% c& Q0 f. X1 E; `2 c! \
制药治病这回事,还是实证说话。理论“科学”不“科学”,也就是那么回事,反正最后总要往实践上 ...
龙血树 发表于 2015-10-6 06:07
科学是大婶,实践最后总要往(已有)科学上套
武工队 发表于 2015-10-6 06:14& @* R9 T' o5 z; [, E
套不上的就会被当作胡说八道哈( P1 E; L4 h! k! U+ v
除非千万人见证过
天狼星 发表于 2015-10-5 18:50
再次重温好文。虎子哪里去了?
龙血树 发表于 2015-10-6 06:22; q& |0 R5 W, u0 ~! \& o
真正科学原本是:实践为本,套不上就需要寻找新理论 }" f2 h+ }' h+ u. O1 T
但是大婶版科学是,套不上就不是科学! ?7 W: W. d/ F$ n& U2 J
当科学日益 ...
chenchanghai 发表于 2015-10-6 03:05
屠呦呦肯定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而且和年龄无关。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10-6 20:201 C2 h3 q# C5 A9 M9 F* ]
这次3位得奖者都是治疗性药物。* C l" x; ]8 [
如果下次治疗性药物得奖与本次间隔>63年(2015-1952),只能说京虎错得还 ...
方恨少 发表于 2013-4-3 21:02; s0 R& q: L" Q% z0 z9 _- }* c
这个好解释。传统中医掌握在汉人手中,而且神医在民间,民间是有特效药的,但救康熙是救一人,换回自己的飞 ...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