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也谈复盘马岛战争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17 13:35
标题: 也谈复盘马岛战争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3-1-16 23:41 编辑
9 x( y! R- }% {1 p' h) b
- \( _, {9 G% e. s! t! G; h马岛全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马岛远离英国13000公里,但离阿根廷大陆只有约600公里。马岛主权是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但战争爆发前,马岛处在英国控制之下。1982年春夏之交的马岛战争是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海空战争,这也是南美洲历史上最大的战争。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马岛得而复失,阿根廷损兵辱国,投机的加尔铁里军政府倒台,马岛至今仍然在英国手里。阿根廷政府和军事指挥当局在整个战争期间的决策和指挥中充满了投机和无能,马岛战争换一个打法是否会有不同结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军事》2012年第11期上,刊登了复盘马岛战争的专栏,从备战、反封锁到反登陆,对战争的各个阶段进行详尽分析,提出完整的复盘作战方案。
8 U" [3 c7 u. L! n  o: ?9 v. t" T; [5 z& \, a
复盘作战方案的要点很清晰:
! |" I& U; W) ^1、        在备战阶段,应该大力修复、扩建斯坦利机场,大批增调作战飞机进驻,把这作为前进空军基地。从岛上起飞战斗机可以避免从大陆起飞战斗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不足的困难,极大地外推马岛防卫半径。4 w% ~0 s$ d( Q+ U
2、        在反封锁阶段,阿根廷海军应该利用航母和航空反潜力量主动出击,积极反潜,保障海上交通畅通。如果英国舰队紧逼封锁,阿根廷海军甚至应该跳到外线,主动打击英国的海上供应线,迫使英国舰队回防,解除海上封锁。
$ V  H  f/ }' ~) g, Y3、        在反登陆阶段,岛上守军应该机动防守,组织互相呼应的机动兵团,并组织远程炮兵火力覆盖可能的登陆点,在空军和海军潜艇的配合下,与英军在水际滩头决战,粉碎登陆企图。7 @. K& x; o/ n2 C' T# K% b# e
6 z. S& d1 E/ j
应该说,复盘作战方案是针对阿根廷军方在三个阶段的基本错误制定的:在备战阶段放弃制空权建设,在反封锁阶段放弃反潜和海上交通线,在反登陆阶段把英军放上岛来,消极固守,被动挨打。复盘作战方案充满了积极主动,成功实现的话,确实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改变马岛战争的结局,但考虑到英国和阿根廷军事力量的实际情况,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值得商榷。0 P5 s, z- D8 P' N

7 R- w9 b1 t$ [8 ?, `在现代海空战争中,制空权至关重要。阿根廷忽视了制空权,没有主动利用岸基战斗机对舰载“鹞”式战斗机的航程、速度和载弹量优势,岛上只有一些螺旋桨的“普卡拉”攻击机(实际上是能够挂载机枪和炸弹的教练机),“幻影III”(包括以色列仿制幻影V的“短剑”)、“天鹰”和“超军旗”都是到了英国舰队已经逼近马岛的时候,再从大陆出动,远程奔袭。如果阿根廷像复盘方案中所说的那样,大力扩建斯坦利机场,在斯坦利大量部署主力战斗机,确实有希望形成半径至少几百公里的空中控制圈,而不会出现英国舰队长驱直入一直到登陆的时候才受到大规模空中拦截的情况。- |9 w5 m: N4 ]! `2 m& F7 H

$ H7 x6 n' e2 h/ A/ a. O  c$ p阿根廷空军一直受到美国训练,但80年代阿根廷空军的训练和装备标准毕竟不比欧美,更接近二流国家的空军。战斗机离开基地到远方部署,远远不是有一条跑道就可以易地部署那么简单,燃油、弹药、备件、维修、指挥、通信都要跟上,还有预警和防空。燃油、弹药的运输还好解决的话,备件和维修实际上很不简单。如果在简易机场只需要部署几天的话,备件和维修不跟进问题不大。但要是预期冲突延续以周甚至月计,那缺乏备件和维修的战斗机要不了几天就升不了空了。90年代末中国国庆50周年大典时,东海舰队的“飞豹”中队受命参加空中检阅,备件和维修队伍在三个月前就通过火车运到北京,建立临时维修基地。这还是早有预备、两头机场和基本设施齐全、无需考虑燃油、弹药的情况,足见易地维修的挑战。事实上,无预警、突发性大规模易地部署的组织和实施是空军强国的标志,美国空军有这个能力,大部分北约空军实际上是搭美国空军的顺风车才有这个能力。1982年代的阿根廷空军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4 q+ j5 L& D2 ]
% k6 {* ~  ^4 r1 q% m对于阿根廷空军来说,情况还要复杂得多,还需要在岛上建立大型预警雷达和指挥设施,这些都是引进装备,依靠阿根廷自己的力量不易解决紧急抢建的挑战,而外国帮助肯定靠不住。马岛冲突前夜,法国就宣布对阿根廷军事禁运,除了已经交付的5架“超军旗”和5枚“飞鱼”空射反舰导弹外,其余9架“超军旗”和剩余的“飞鱼”导弹停止交付。另外,跑道扩建其实是简单的,停机坪扩建也不难,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飞机露天停放,弹药、燃油露天堆放,指挥、预警设施无防护、无掩护,缺乏防空导弹和高炮,那对于英国这样的老资格对手来说,基本就是白送的战果。但抢建地下油库、弹药库、指挥中心、防空系统,这些不是阿根廷有力量在短时间里做到的。2 U+ U8 ~6 y" p/ @
! Q  z8 O  S* M( P* b6 p( X
还有一个问题是海上侦察。在茫茫大海上,盲目出击是没有用的,必须首先发现几百上千公里以外的英国舰队,实时确定航迹、速度和动向,然后才谈得上出动打击。阿根廷缺乏远程海上预警能力,战斗机没有足够的航程和留空时间,也缺乏海上搜索能力。仅有的2架P-2V海上巡逻机是1945年首飞的老式飞机,性能低下,缺乏防护,要么对英国舰队视而不见,要么被英国的舰载“鹞”式战斗机轻易击落,并不能构成有效、持续的海上侦察。S-2巡逻机新一点,但航程较短,也不适合作为海上侦察的主力。P-2V引导攻击“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成功,这是因为“谢菲尔德”号是雷达哨舰,需要长时间开动雷达搜索,P-2V可以在“谢菲尔德”号的“海标枪”防空导弹射程外被动测向、定位,而舰队主体采取雷达静默,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阿根廷有两艘常规动力潜艇,但对于高速机动中的英国舰队来说,不仅速度慢,还有潜航时间短的问题。常规潜艇适用于海上埋伏偷袭,或者对固定目标抵近侦察,但对于机动中而且有强大反潜护航的舰队无法跟踪监视。这还不算肯定加入舰队护航的英国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反潜威胁。在深海里,常规潜艇放弃安静的低速,而是高速找上门去与核潜艇周旋,凶多吉少。缺乏有效的远程海上侦察能力的话,部署在斯坦利的阿根廷战斗机还是只能被动地等待英国舰队暴露行踪,并不能实质性地建立有效的海空控制圈。4 [7 {( k( X1 n6 t$ }/ I  t
+ y3 H0 ~! t  C% q8 t2 ~6 q
反封锁的关键在于主动打破封锁,消极避战只能坐以待毙。英国舰队的空中战斗力不足,无力正面挑战阿根廷本土的空军。如果阿根廷在马岛建立稳固可用的空军基地,和本土战斗机两相配合,可以大大降低英国舰队空中封锁的威胁,如果不能保证连贯的空中走廊,至少可以大大缩小相对裸露的薄弱段。由于“鹞”式战斗机的航程和留空时间有限,也只有近程的AIM-9L空空导弹作为主要空战武器,英国舰队如果要针对这些薄弱段发动空中拦截,舰队必须进入容易受到阿根廷空军从马岛和大陆两个方向空中攻击的位置,这是自杀性的。所以阿根廷的空中运输线受到的威胁如果不能排除的话,至少是较低的。问题是阿根廷的空运能力很有限,仅有的7架C-130运输机更本不可能保障岛上空军和陆军的需要,其他运输机如波音707、福克F-27和F-28是民用飞机,不仅载重量小,大件货物装卸不便,也对跑道要求高。空中运输线靠不住。, q$ F2 g; U% s* g) y

( e$ e  I/ w! F" @3 N3 s( j$ Q海运可以有效地解决运能问题。海上反封锁的重点在于打破英国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水下封锁,但拥有一定的反潜装备不等于拥有有效的反潜能力,尤其在对手很强劲的情况下。英国是北约海军中的反潜专业户,专职北大西洋航运线的护航反潜,对反潜具有丰富经验,对反制反潜当然也不会陌生。
. ]5 \: i0 m' d, f: {8 {9 K
# {+ i3 h$ }3 E二战以来的经验表明,航空反潜和水面反潜相结合,可以对敌人潜艇造成较大的威胁,潜艇反潜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即使对于世界海军第一梯队美国来说,大洋反潜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不需要上浮充电换气的核动力潜艇。在理论上,只有艇员的生理极限才是核动力潜艇的潜航时间极限。在极端情况下,核动力潜艇可以30节以上的高速在潜航中穿越大洋,没有任何驱逐舰、护卫舰可以这样持续全速航行。虽然美国航空反潜和水面反潜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潜艇反潜依然是主力,航空反潜和水面反潜的作用更在于驱潜,迫使敌人潜艇暴露踪迹,为自己的核潜艇增加猎杀机会。阿根廷海军的航空反潜和水面反潜水平肯定不及美国海军,阿根廷的航空反潜装备陈旧,都是核潜艇还没有诞生前就开始使用的老式飞机。2架P2V是16架同型飞机中硕果仅存的2架,机械严重老化,马岛战争还没有结束就退役了。事实上,早先的16架中还有8架是英国赠送的,英国不可能对飞机的底细不清楚。6架S-2反潜机也是16架同型飞机中残存的。在2架P2V退役后,阿根廷被迫用C-130担任海上搜索,足见S-2的航程和留空时间不足。另一方面,英国出动了5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其中有两艘“邱吉尔”级(其中“征服者”号后来击沉了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成为历史上唯一一艘击沉敌舰的核潜艇)、1艘“勇敢”级、2艘“迅猛”级,另外还有一艘老式的“奥白龙”级常规潜艇。在北约海军里,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力量在质量和进攻传统上和美国海军并驾齐驱,遥遥领先于其他海军之上。% @' {; m& @* X5 T

6 y7 v- t! t8 l0 W. ?潜艇反潜对阿根廷基本上不是选择。在数量上,阿根廷海军只有1艘较先进的209型潜艇和1艘二战时代的美国老式潜艇,难成大事。在质量上,阿根廷只有常规动力潜艇,在速度、潜深和潜航时间上无法和核动力潜艇相比,上浮充电时水箱噪声还使得常规潜艇容易暴露,在水面充电期间更是对水下威胁毫无还手之力。常规动力潜艇在近海伏击核动力潜艇还有戏,但到大洋去追着核潜艇打的话,追不上,打不着,跑不掉。水面舰艇反潜的话,阿根廷海军最新锐的主力舰艇恰恰是2艘购自英国的42型驱逐舰,即使不算英国对出口舰艇性能缩水的可能性,英国至少对于对手的技术性能知根知底。阿根廷海军的其他舰艇大多是二战或者50年代的老舰,对于追猎核动力潜艇没有多大用处,搭载的直升机也只有有限的反潜能力。加上缺乏搜猎核动力潜艇的训练,阿根廷海军不具备有效的反制英国核动力攻击潜艇的能力。/ t4 o! I% g, E/ ~% }: R" x

9 i3 ?, {! S" o( ~7 v至于阿根廷舰队主动出击,切断英国的补给线,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舰队不比陆军机动兵团,在海上具有相当的自持力,并不时刻依靠补给。在二战前期,英国舰队在南大西洋追缴德国“斯贝伯爵”号重巡洋舰三个月,对远离基地的海上长期作战并不陌生。这也使得补给舰队在行程和路线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对缺乏海上侦察搜索能力的阿根廷舰队出击寻歼带来额外的困难,这是第二个问题。在海上有明确的核动力攻击潜艇威胁的情况下,缺乏可靠反潜能力的阿根廷舰队最应该避免的就是在海上无目标地游荡。另外,即使英国舰队回防,阿根廷舰队是否能全身而退是一个问题,英国舰队返回阵位后也可以恢复封锁,对反封锁来说只是争取了时间,而不能根本改变结局。时间并不在阿根廷一方。英国舰队劳师远征固然不利久战,但阿根廷的战争潜力还不及英国。马岛战争的4-6月期间正好是南大西洋的深秋到初冬,战争延长到春天的话,天气反而对英国舰队有利。阿根廷海军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之后消极避战固然不可取,但在没有现实的生存和取胜可能的情况下大举出动也是不明智的。
7 C* F+ N& G! o1 w) f2 R0 v3 N) k# `2 v( Z
如果海上封锁无法有效打破,岛上的战斗机力量很快就要被缺乏燃油、弹药和备件所绞杀。事实上,马岛地面战斗爆发时,岛上阿根廷守军已经面临给养不足的困境。给养要求低得多的步兵尚且如此,胃口很大的空军就更困难了。# m' I8 w3 @& m$ k! @

4 Z9 E; N! ]2 X& J) H3 }在反登陆阶段,阿根廷陆军的问题就比较突出。英国媒体在马岛战争期间曾经讥嘲到:“英国在过去400年里没有失去过任何一场战争,而阿根廷在过去400年里没有打过一场战争。”这或许有失公道,但也并不离谱。在反登陆作战中,抗登陆一方具有以逸待劳和便于集结重型机动装备的优势,但登陆一方有选择登陆的时机和地点的主动性,舰炮火力也有火力机动上的优势。总的来说,登陆一方掌握主动。对于马岛具体情况来说,岛上地形崎岖,不便于机械化装备的机动,阿根廷也没有足够的船运或者空运能力将大批机械化装备运上岛,所以攻守双方都是步兵为主,加剧了机动性和灵活反应方面的不对称。更重要的是,对阿根廷陆军的军事素质不能有过高期望。机动战比阵地战更优越,军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机动战不仅需要很高的指挥艺术,还需要从上到下具有高度的主动性、纪律性。战场是千变万化的,只有高度的主动性才能抓住瞬息万变的战机,才能根据战场实际调整攻防部署。另一方面,战场是一个整体,战斗上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应该以确保总体目标为原则,在困难的时候,尤其要具有纪律性,不惜牺牲,坚决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纪律性的机动战打到后来,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战场失控,导致溃败。后来的战场实际表明,阿根廷陆军官兵既缺乏主动性,也缺乏纪律性,在战斗中缺乏积极求战、灵活出击的行动,也缺乏誓死进攻或者坚守的意志。选择消极困守斯坦利,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岛上守军司令官梅南德斯少将对阿根廷官兵缺乏主动性和纪律性的承认,而不完全是指挥无能的表现。事实上,素质不高的军队常常采取消极的阵地战,正是出于对战场失控的顾虑。0 s7 q4 `( L3 P% ^9 c6 n  ?

$ m0 O8 X3 ]4 G' R5 v8 p在实际战斗中,阿根廷陆军消极困守斯坦利,在古斯格林的一部也是消极等待英军进攻,然后被英军各个击破。另一方面,阿根廷空军对圣卡洛斯湾的英国舰艇死命攻击,但空地基本没有协调,陆军没有借机攻击英军的滩头阵地。但空地协同作战不是有飞机有陆军就自然而然的事情,是需要长时间演练的,而世界上可以做到有效的大规模空地协同作战的国家屈指可数,其中肯定没有阿根廷。还有一个问题是导航和敌我识别问题。马岛是明确的地标,导航简单。这也是阿根廷作战飞机选择等待英国舰队进入马岛内海后再发动攻击的重要原因,这解决了海上搜索和导航的难题。另外,在马岛的圣卡洛斯海湾里,英国舰船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目标几近静止,有利于主要依靠重力炸弹攻击的阿根廷空军发动有效攻击。海湾内也只有英军舰船,目标明确,没有识别问题,也不会伤及友军。但要是和陆军会同攻击滩头,空地协调就没有这些便利了。
& s0 d' [' a" Q( g0 O/ ]! e( X! N& V' Q" ?
主动掌握制空权、主动打破海空封锁、主动出击反登陆,这些概念在大方向上肯定是正确的,但要是结合阿根廷和英国双方的实际,实施起来并不简单。事实上,采取这些主动措施的结果肯定可以造成英军更大的损失,延长战争的时间,但代价是阿根廷方面更大的损失,而不能可靠地根本逆转马岛结局。尽管如此,复盘马岛战争依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是研究海岛作战的典型案例。4 H* l& R/ H) ~; K$ W' O1 V$ @

6 M. }* m* }' A* ^======================
2 ~/ Q% ?% g# i' r- q注:文章写好后,朋友告知阿根廷实际上在岛上部署了一台雷达,此处文中有误,但这不改变对复盘的基本分析。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3-1-17 13:57
简单地讲就是一句话,有多少本钱办多少事,没那个本钱多好的计划也没用。
作者: holycow    时间: 2013-1-17 14:20
关于斯坦利港机场的问题,所有东西堆在露天固然脆弱,但是英国人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实施空中打击。为了轰炸斯坦利机场,出动了12架胜利者加油机,只能保证一架火神轰炸机实施攻击,21枚炸弹只1枚命中机场。回到阿森松岛以后再无力发起第二次轰炸了。
! h+ i2 E' U5 p; ~1 \8 Z7 ?  y) I; v$ ^$ p
要是特混舰队进到可以用海鹞打击机场的距离上,等于把自己置于阿根廷空军的打击半径之内。
作者: lihbalps    时间: 2013-1-17 14:27
早在一战就已经是系统的总体战了,阿根廷就没有丁点胜的可能啊。投机也得讲究有限的有度的目标……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3-1-17 14:4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3 U$ _7 Y  p! _  D& r% g, N
加尔铁里作为统帅显然是不合格的。只考虑了战争怎么开始,根本没考虑战争怎么结束,以为只要自己开打,英国人就会认输呢。; x1 |6 n( A3 ?
想起个典故,北宋初年,曹翰向宋太祖上书,请求攻打燕云。宋太祖与赵普商议作战事宜,赵普问:打下了燕云,谁来守?太祖说:曹翰要打,就让他来守。赵普又问:曹翰死后呢?太祖沉吟半晌:这才是老成谋国啊。于是进攻计划搁置。
作者: tanis    时间: 2013-1-17 15:21
貌似阿根廷政府开始以为英国会直接进攻其本土,所以重点防御都在大陆上。在岛上反而消极。
作者: 有牙老虎    时间: 2013-1-17 17:11
阿根廷领导人以及指挥员的问题固然是导致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但阿根廷军队几乎在任何方面都与英军有很大差距,使得在阿空军无力支撑后,战争的失败变得毫无悬念。
作者: martian    时间: 2013-1-17 19:12
说到底还是一句老话,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阿根廷太弱了,换上个欧洲中等国家就能有戏。
作者: 游泳的猫    时间: 2013-1-17 20:11
对阿根廷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推迟半年开战。
( \9 I; t0 r- O. N届时,英国的航母就剩一艘,而进口的飞鱼也都到货了……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3-1-17 20:33
我觉得吧, 写这个的人很明显没有参与过实际的项目组织工作, 因为本人参与过组织设计和实施# P1 ?/ T( q/ F5 s% ?& z
6 r# t, J9 v8 k. s9 V
组织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执行性, 计划可以很美妙, 但手头的资源能否满足, 很明显这个文章的作者就没有提到他所设想的那些复盘如何去实现.
1 Q: b9 Y9 ]& ?" x* m4 @
2 R" P3 |' w9 q# u$ \0 x! n+ v以组织马岛防御为例子. 准备防御多长时间? 准备防御多大规模的英军? 准备哪些防御设施?(当然这个问题有纸面答案)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安排怎么样的? 等等等等, 都是很实际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答, 绝对不是一个<世界军事>的页码可以容纳的8 `5 F1 }3 G* s. i; a
2 W5 b8 r2 r: h$ D4 k! @) B. `
再换个例子, 以阿军反登陆作战为例, 预计英军可能的登陆点, 以及相应的反击部队是什么编制什么配备, 什么装备什么战术, 支援从哪里来, 后勤怎么保障等, 都需要预案的, 而这些东西, 哪里是一句"应该在英军登陆后进行反击" 就能概括的?* F( S4 i% @$ g8 S% Y6 J

$ Q: L, ~! j+ c% x  x. C6 }/ ~6 b! K所以这种复盘在我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典型的空对空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3-1-17 20:34
duanjian 发表于 2013-1-17 01:41
% u7 N1 b, J  x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 E9 c- E8 y* ]8 y1 a1 _$ n
加尔铁里作为统帅显然是不合格的。只考虑了战争怎么开始 ...
+ o1 w! _- T5 e9 `( u/ J
北宋那个典故应该是后来的文人编的。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3-1-17 20:35
martian 发表于 2013-1-17 06:12
4 E, q& n* H  z3 H. e  ^+ m/ l; {说到底还是一句老话,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阿根廷太弱了,换上个欧洲中等国家就能有戏。 ...

. s& f7 N' ?* X6 D3 ?) J一样没戏,关键是二战后欧洲的防务是美国人控制的,只要美国人支持英国,别人就没戏。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17 22:22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3-1-17 06:33 1 ?7 s/ _1 n- Q
我觉得吧, 写这个的人很明显没有参与过实际的项目组织工作, 因为本人参与过组织设计和实施. I1 `* S6 l0 n. y7 Y' L5 ^) V9 E

5 d7 y; D% m% {% n- z组织工作最重要 ...

+ K0 g, R6 a8 L4 R作者是军科战略部的博士哦。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17 22:26
holycow 发表于 2013-1-17 00:20 % t2 d9 z& J5 B/ T. T
关于斯坦利港机场的问题,所有东西堆在露天固然脆弱,但是英国人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实施空中打击。为了轰炸斯 ...

" E6 H0 q$ j3 |# K+ i这也是英国的实际能力的差别,但如果有这个必要,英国还是可以努一把力的。斯坦利机场没有什么好炸的,也就不用再费这个心思了。必要的话,特混舰队是可以进入打击半径的,还可以把反舰导弹做陆攻导弹使用。阿根廷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对海上海情、空情所知甚少。即使有那台雷达,还是对超地平线探测能力有限。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17 22:27
tanis 发表于 2013-1-17 01:21 ( v7 i2 j* w, H4 F2 o4 }* H2 {
貌似阿根廷政府开始以为英国会直接进攻其本土,所以重点防御都在大陆上。在岛上反而消极。 ...
+ C0 h4 I* `1 m4 r' h3 \9 {
大陆的防守容易做,肯定要做一点姿态。英国不可能直接攻击大陆,这应该不难猜测吧?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3-1-17 23:41
一身轻松 发表于 2013-1-17 07:33 6 V# c$ r: q$ D/ ^  D
我觉得吧, 写这个的人很明显没有参与过实际的项目组织工作, 因为本人参与过组织设计和实施
- `$ f5 x$ V) y8 f5 t: ^/ G- D0 v6 O2 l5 H% g
组织工作最重要 ...

+ {( ^" U& j$ R5 b8 G+ L所谓“复盘”云云,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假定性” -- 假如阿方怎么怎么样。。。 这种假定本身就背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 {- |2 s+ T) T. t7 H) D- n% n) d# o7 Z2 M9 b
战场上的胜利,从来都是赤裸裸的硬碰硬碰出来的,半点也掺不得假。所以把这些所谓“复盘”策略放到现实环境里一考量,没有一个具有任何可行性,这也毫不惊讶。。。
" u- {7 N/ f! P+ ]8 p
( P5 N0 ?  j& {- m5 I3 u& z/ i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3-1-17 23:46
阿根廷空军一直受到美国训练
/ ]' v) n6 K: |. |7 `. a
据说阿根廷空军早期接受败退到南美的纳粹德国空军人员调教,所以带有很强烈的纳粹空军的影子,尤其着重对地攻击。。。 英国人对于阿根廷空军还颇有几分尊重,惺惺惜惺惺么。。。
  Y2 d, X7 ~* d& O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3-1-18 01:32
晨枫 发表于 2013-1-17 22:22
% M1 L2 O- g9 M9 D1 \) X作者是军科战略部的博士哦。
3 U: l  u4 l# X% o  C" S. v
说句不客气的话,军科战略部的博士就这水平?如果这不是他写着玩的东西,就只能说明他平时空对空的东西写太多了。最近我们正好在做夺取敌占岛屿的综合练习,规模和马岛差不多,六个人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来分析敌情、我情、海区水文气象情况、对方可能的兵力配置和行动方式......5 R6 v- f  n9 g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3-1-18 01:34
晨枫 发表于 2013-1-17 22:22 & c& R) D8 B9 @
作者是军科战略部的博士哦。

8 E* ^0 ?3 O* S/ w5 `我不认为这个身份能证明他的说法有什么正确性. v+ n3 J) L- @0 C& v

; [6 E& r, b- n! O: _  d以诺曼底登陆为例, 一般人说起来都醉心于数字的罗列, 什么出动多少架飞机啦, 动用多少坦克啦, 据说粟裕到了法国, 问的却是那么多的物资是怎么运过海峡的, 还亲自跑到战场遗址参观并要求陪同的武官讲解当时的情况, 比如人工港在什么位置
9 D0 p% I/ r9 k3 i
! a: ~! u8 B2 ?1 W3 H: q% w! z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带过兵的人和纸上谈兵之人的差别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3-1-18 01:38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1-17 23:41 ( s( W& t1 k% {; x0 T
所谓“复盘”云云,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假定性” -- 假如阿方怎么怎么样。。。 这种假定本身就背离了当时 ...
* u8 `4 h, M, O& {) I4 R
是的, 战争吸引人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人类智慧和执行能力的终极较量
3 z) c- r# r" F  E, I: G7 n: r+ d5 @9 [7 Y, P
两者缺一都会直接导致失败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3-1-18 01:39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1-17 12:32 $ G: S+ I" M! c; d& `3 x/ \3 V! o2 B* j
说句不客气的话,军科战略部的博士就这水平?如果这不是他写着玩的东西,就只能说明他平时空对空的东西写 ...
5 b* k1 B" L! r% p7 Z
这帮人都应该下部队挂职锻炼几个月再回来说话。。。
作者: 西楼客    时间: 2013-1-18 11:59
晨枫 发表于 2013-1-17 22:22 4 d$ C* _! V0 ^  n
作者是军科战略部的博士哦。

5 m6 n$ {& r: c+ a当年tg打的就是这类jy
作者: 誉行    时间: 2013-1-18 12:00
纯搞理论的人基本就会出现这样空谈无根基的毛病,尤其在以实践为主的行业里。
作者: 河北曲阳人    时间: 2013-1-18 22:18
誉行 发表于 2013-1-18 12:00
- x8 a6 O' o1 B) _2 ^  V# b纯搞理论的人基本就会出现这样空谈无根基的毛病,尤其在以实践为主的行业里。 ...
/ D* ]/ T# r, D$ E( T/ c/ W! v- C
这一点放到股市上也适用.
6 f6 x6 i/ W7 R8 r据说,平时在报刊杂志撰写股评的人,大部分都是操作失败的,只能搞纸上谈兵了。
# F! p6 b) A& @5 ~只有炒起来,才知道能不能行。
/ L3 z& f; z8 }# j路是相通的。
作者: 游泳的猫    时间: 2013-1-18 23:03
任何复盘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大环境,用后来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去设想以前的情况如何如何,基本上都是“何不食肉糜”的各种现代版本。
* w, d- p, C" A0 F3 {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无论从国力、国家意志,还是从军队的作战能力上相比,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事实上,整个马岛战争前后,阿根廷从作战准备到后勤运输,从部队组织到指挥体系,从战斗计划到作战实施,基本上全都是一团糟,与英国完全没有可比性。因此,不管怎么复盘,阿根廷对英国基本上都是一个输。  ?3 T/ @! ]; _) N: N! W; g
那个所谓复盘,实际上很多前提条件就不存在。比如说,扩建斯坦利机场、增调作战飞机,就是完全脱离阿根廷空军和国防动员能力的实际;航母和反潜力量出击也是完全不顾阿根廷海军的实际作战能力,以及领导人的战斗意志;机动防守啥的,更加纯属空中楼阁,让一帮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蛋子去机动防御?这是要逆天呢?
3 y- A4 t4 Q/ }; i/ b所以嘛,所谓复盘,基本上是胡说八道。阿根廷真正有一线胜机的不是在战场上,而是战场之外:推迟半年一年发动进攻,那个时候,英国人航母也没了,阿根廷人该进口的装备、该补的货也都到了。英国人也许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放弃。这其实也是加尔铁里最初的打算……
作者: 阿忙    时间: 2013-1-19 03:37
那个文章的作者是那位有名的张少将?
作者: 奈何桥    时间: 2013-1-22 09:54
事后诸葛亮,其实战争就是国家间意志的较量,同82年举国一致的牛牛相比,潘帕斯的雄鹰们还是弱了点。当时加尔铁里就是为了转移国内的压力才发动的这场战争,国家意志力的较量中阿根廷人早被牛牛落下了几条街。如果,阿根廷人有咱们抗战时的心气,马岛打输了怎么样?我就是不和谈,你牛牛老师远征,又无法进攻我本土,靠也靠死牛牛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3-1-22 10:19
阿忙 发表于 2013-1-18 13:37
" ]& e% c4 h9 f& d& J1 Y" N9 }$ R7 P那个文章的作者是那位有名的张少将?,
9 O, _( [0 W! l- f) L6 p4 t
$ t( j, @* L) _
不是,一个尹姓军科博士。
作者: 黑松    时间: 2013-1-23 20:30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1-17 23:46 # `7 j1 U$ t1 ^
据说阿根廷空军早期接受败退到南美的纳粹德国空军人员调教,所以带有很强烈的纳粹空军的影子,尤其着重对 ...

. @0 g4 v+ Z5 s1 f$ Z; J+ e阿空军教官以色列的不少吧!
作者: 大陆的兔兔    时间: 2013-1-23 21:03
晨枫 发表于 2013-1-22 10:19
4 M# d9 b4 Q% F' i; W! R: C不是,一个尹姓军科博士。
! m7 r% a0 D, @, k- ?- O
嘿嘿,话说82马岛刚打完,tg收复HK就进入了实际议程,84年就签,神速啊。
作者: 黑松    时间: 2013-1-23 21:12
阿军马岛战争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1·  加国本来南美的粮仓,当时工业水平不强,军工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最大的军舰即为英国退役巡洋舰,“超军旗”战斗机及“飞鱼"面对舰导弹都是进口高卢鸡滴,等空军击沉英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及“大西洋输送者”号补给船为法国做足广告后,导弹消耗没了,人家不卖了(美帝做的工作,不仅不卖,还让英国知道了飞鱼参数)!所以人说,没有自主的工业,关键时刻会被卡脖子滴,“买是买不来军队现代化滴!”    2·兵种作战协同脱节。阿空军是最出彩的,英军舰载防空导弹(“标枪”,舰首单臂单发)性能不错,击落大量阿飞机,但其飞行员前仆后继,击沉谢舰(号称未来之星)后帝国朝野振动,铁娘子在唐宁街十号好一阵斗争”红旗还会打多久“问题。但阿陆军在大好局面前按兵不动。。。。
作者: 道孙吴    时间: 2013-1-24 09:03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1-18 01:32
& b- ]* x2 x" ~4 Y9 e& [$ T7 X( V' G说句不客气的话,军科战略部的博士就这水平?如果这不是他写着玩的东西,就只能说明他平时空对空的东西写 ...
  O9 z5 S  D% H1 K& H1 K7 ]
现在还是兵棋推演模式?
作者: 白色潜水艇    时间: 2013-1-24 12:21
道孙吴 发表于 2013-1-24 09:03
* N. f0 q4 i- W9 W现在还是兵棋推演模式?

( ?3 L1 S! c9 Y& [" ^0 @+ q纸面上的兵棋推演加计算机模拟,现在都是这么做的吧?
作者: 道孙吴    时间: 2013-1-24 21:03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1-24 12:21
% E1 f  k2 h/ p纸面上的兵棋推演加计算机模拟,现在都是这么做的吧?

) e* }7 q8 b' b, |5 G5 k: O- w毛子那边的兵棋市面上有卖吗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13-1-24 23:28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1-24 12:21 0 u8 ?! }. \  B% l+ c! G
纸面上的兵棋推演加计算机模拟,现在都是这么做的吧?
$ }: w5 v+ c6 b. I/ G
海军有人正在关注相关领域, 北京搞兵棋活动的时候, 海军方面去参观了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