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原创】除夕的长安街 [打印本页]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2 13:19
标题: 【原创】除夕的长安街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3 09:42 编辑

           

发一组去年除夕拍的长安街。时光如梭,转眼就是一年。

2012年1月22日,除夕,竟日坏天气后,居然阳光普照、晴空万里,简直就是青天白日。除夕能有如此好天气,怕是几年难遇,于是抄起相机出门“扫街”去也。

    到哪儿“扫街”呢?心里的选项N多,想来想去,还是去长安街吧,借机怀下旧。以个人标准,长安街著名或不怎么著名、但常在记忆中出现的标志性建筑比较集中,一条直线走下来不必劳神。再个呢,除夕了,本地土著、外地人基本都各回各家准备过年了。人少街面就清净,能拍出背景、环境比较纯净的建筑本真,画面“杂质”少,就这么简单。

    拍照水平菜鸟一个,器材为佳能无敌兔+佳能24-70mm f/2.8L头。脚架太累赘,没带,我懒,手持拍摄。

    这里发的照片,拍摄角度尽量以呆板的建筑正面照为主。我承认,绝不是最佳角度。这个么,跟你我的证件标准照一个意思,就这意思:)



1 复兴门百盛购物中心

    百盛购物中心为拍照起点,此后一路沿长安街向东腿儿着。

    百盛地处北京交通要冲复兴门,北京交通以堵车著称,高峰时段,这儿就是一大停车场。如今咋地?真清爽!

    印象里百盛购物中心始建于1980年代,最早应该是轻工部给自己盖的办公楼。平方后反腐败,清理了一批楼堂馆所,这个办公楼成了反面典型,后被充了公。有些单位曾摩拳擦掌,跟想分赵老太爷祖宅的阿Q似的趁火打劫,结果被上级衙门一句怒斥:“你们也配喝干净水!” 自此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灰头土脸地远遁:)



2 中国人民银行大楼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的一个机构。

    记得很早以前《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节目披露了一桩离奇的案子,说是几个胆大妄为的河南骗子租了一家门面房,挂出银行储蓄所的牌子吸储。得手后卷款而去,结果好多人受骗,后来破案了。知道骗子挂的什么牌子么?挂的是“中国人民很行”。 骗子被抓后狡辩说中国人民银行从来就没开办过储蓄所,而且我们的招牌是“很行”,所以我们没假冒人民银行名义诈骗。得说,这些骗子相当地~~~“很行”:)

    这大楼咋说呢?个人感觉哈,即使是平时也总是觉得特冷清,没人气儿,鬼楼似的。这不,除夕更甚。哪位懂风水的给它~~~相一卦?:)



3 北京长话大楼

    北京长话大楼紧挨着央行大楼,1975年投入使用。大楼落成的时候,曾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个人感觉与著名的电报大楼有点像。那时想给外地挂个长途,你就在格子间等着接线员扯着嗓子吆喝您吧。

    早些年,家里电话办理停机或重新开通业务,以及欠费交滞纳金之类,都得大老远地跑这里办。营业员的态度么可说不上热情,用小刀片儿刮刮,脸上的冰霜二两大约是有的。万恶的垄断行业。



4 民族饭店

    北京民族饭店者,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这里住了许多美国记者。后来发表在《LIFE》画报上的许多1972年北京的街景照片,也是干冷的冬季,就是美国佬在这个饭店俯拍的。别说,他们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而且还是彩色的,这个得说声谢。



5 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建于1959年9月,也是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童年时一直觉得这是北京最漂亮的建筑之一:白色的瓷砖墙面,绿色的大屋檐,沉重、锃亮的铜门,感觉赏心悦目。前面的广场有干净的方砖漫地,还有人工喷泉,有种沙漠绿洲之感。广场边上还有歇乏的路椅,简直就是梦幻建筑。在缺乏色彩的年代,民族文化宫以清丽的形象烙印般地烙进脑海。

    民族文化宫东配楼有个音乐厅,曾在这里看过全本的中央乐团《黄河大合唱》,而且是最地道的版本,严良堃、郭淑珍、黎信昌悉数出台献艺。

    估计产生好感的不止是我,那时有个电影叫《小铃铛》,许多镜头就取景于此,纪录片里也常出现它的身影。在严酷年代,画报上许多表现美好的照片,也都以它为背景。



6 中国供销合作总社

    民族文化宫旁边就是中国供销合作总社。别笑,对我来说这也是标志性建筑。

    上中学时买月票了就爱穷逛,西单是常来常往的地方。走到这里,西单就快到了。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么?就这意思:)



7 西单路口西眺

    在北京商业街排行里,王府井老大,它得算老二吧?

据称西单得名于老北京城俗称的西单牌楼。“西”我懂,长安街西边的意思,但“单”字就不懂了。满语乎?蒙古语乎?不知道。老北京的怪地名很多,肯定都各有说头。

    当年,西单的店铺大楼不多,以低矮、开间不大的平房商铺为主,一间挨一间的,平趟起来倒也省脚力。上学时常出来进去地逐一瞎逛,要不时间怎么打发?有歌曰: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时间过得太慢,过来人都有过这种感觉吧?:)

    对了,记得文革乍起辰光,西单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炸死过不少人。后来破案了,是一东北农民自己把自己当了人体炸弹,没人指使。他好像是因为家里成份不好吧?文革了,感到左右没活路了,于是千里迢迢跑到北京干了一票,貌似这个案子在北京的警察博物馆有介绍。



8 北京图书大厦

    其实北京人习惯叫它西单图书大厦,90年代后期的新建筑,也算是一地标性建筑吧。相当长一段时间,这里买书的、看书的人很多,书的品种也比较齐全。我来了,我拍了,我走了。无甚可表,就此飘过。



9 电报大楼

    如今网络年代,电报早就歇菜了,但电报大楼巍然屹立。颇有点儿“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喜感

    据说中国最有名的一封电报是一个小姐发的,电报内容寥寥几个字:此地人傻钱多速来。这封电报的报文迅即传遍祖国大地,成了一个笑谈——不是在北京电报大楼哈,好像是河北邯郸的事儿。
         


10 中宣部
         
    阎王殿,鬼楼一幢,毛主席说的,不是我。呵呵
      


11 人大会堂与巨蛋
         
这俩做街坊,可真不搭调。一个坐太师椅、穿着扣子一直系到下巴的中山装、肃然危坐的老干部,与一个肥硕、穿着透视装的洋女人,这俩肩膀挨肩膀地亲密合影,不知意下如何?这恐怕就是巨蛋被吐糟、遭拍砖的一大原因。



12 百年容颜南长街

    老北京口语叫“南长街儿”,得儿化音儿,透着京腔京韵。南长街两边净是大宅门,别看院子的门脸不太张扬,但里面的主人常是上新闻联播的主。



13 黑猫警长

过节了,特警上街。一身黑衣,全套警械,腰里还别着一把手枪,状似黑猫警长:)



14 天安门

光天化日之下,路面没一辆车的景象见过么?没见过?那就请好好见识见识。21世纪啥最缺?北京街面上无人的镜头最缺:)



15 南池子

往北走,胡同里面有不少大宅门。文革时南池子大街改称葵花向阳大街,比较搞笑。



16 贵宾楼、新老北京饭店等
         
没啥特色的建筑,除了在市中心,贵在何处?



17 北京饭店
         
    当年给中国充门面的饭店,如今老矣。北京饭店落成后,据说周公登上去视察,发现能看到中南海内庭,于是不爽,指示在紫禁城院墙修了一个仿古建筑当障眼的影壁。那仿古建筑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紧挨着,据说现在是禁军的营房,朝西的窗子都是假窗子。
      


18 王府井路口

    门庭冷落除夕日:)

当年王府井大街可是北京乃至全国最繁华的商业街,如今可不好这么讲了。我有十多年没去了。走过路过一定要绕过:)



19 东方广场

    东方广场当年可是折了一票北京市委的主要领导。八、九十年代,港台文化大举北伐,其中港范儿建筑来不来就以广场、花园命名。建筑群居然叫广场,晕!“广”在哪里?“场”在何方?真没文化。
      


20 国际俱乐部

    当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地方——别不信,当年你跟一个洋人都要进里面去,看谁被拦外边:)



21 友谊商店

    友谊商店最牛的时候,国人要想进去,要么凭护照,要么得晃一下外汇卷证明自己有消费能力。那时的的哥手里攥着大把外汇券,绝对是高消费人群。



22 秀水街

    一地摊儿起家的A货集散地,巨受老外热捧。据说2008奥运会的时候,美国离休总统老布什及其儿总统小布什曾到这里逛街。



23 外交公寓
         
    80年代初,有个“李爽事件”,女主角李爽跟一法国外交官谈恋爱,那个年代这事儿可不得了。李爽就被那个法国外交官窝藏在这一带,后来法国总统访华亲自就此事跟邓公交涉此事,李爽得以出国,并跟那法国人结婚了——当然,后来又离了。
         
    李爽是小学生的时候常见,跟影视演员马玲一个院的。挺清丽、挺腼腆的一个女生。不成想李爽后来成了“星星画展”里的一员女将和“李爽事件”的主角。前些年有电视采访过她,但已经认不出了。



24 国贸大厦

    我总想,若北京闹地震,国贸大厦能金枪不倒的话,其脚下肯定一地碎玻璃碴子。平生最烦玻璃墙面了,它是代表性建筑之一:)


发片完毕,谢谢观赏。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3-1-12 13:44
西单的单字是单牌楼的简称,也就是说那地界儿就一个牌楼,西四则有四个牌楼,说全了叫西四牌楼,简称西四,现在牌楼早拆了,就留下俩地名儿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2 13:49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2 13:44
西单的单字是单牌楼的简称,也就是说那地界儿就一个牌楼,西四则有四个牌楼,说全了叫西四牌楼,简称西四, ...

原来西单的“单”是单牌楼的意思啊,解惑解惑,谢谢!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2 14:01
长话大楼那里确实没少打长话。从中关村跑过来,尤其是大冬天真是不易。

黑猫警长那个笑死我了。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1-12 14:03
挺不错的,继续努力!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2 14:03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2 13:44
西单的单字是单牌楼的简称,也就是说那地界儿就一个牌楼,西四则有四个牌楼,说全了叫西四牌楼,简称西四, ...

大学时,一个同学去北京出差,坐地铁去东四十条。这哥们断句成了东~四十条。

我先是一愣,后来差点笑岔了气。

他问我笑啥,我说,你还有西八十条没去过,下次也去看看~~~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1-12 14:05
说到北京,讲个自己的丑事。

前些年,朋友请到北京鬼街吃麻小。我一直就以为那街是“鬼街”呢。等前些日子才知道,原来是“簋街”啊。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2 14:11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2 14:12 编辑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2 14:03
大学时,一个同学去北京出差,坐地铁去东四十条。这哥们断句成了东~四十条。

我先是一愣,后来差点笑岔 ...


北京地名一中一外的俩笑话:

中:大栅栏。初次来这里的外地人看站牌,常念成大“zha 4”栏,我一战友就闹过这个笑话;

外:复兴门。尤其地铁,站牌有英文“FUXING MEN”,见过老外背包客在地铁看了英文站名,一脸坏笑:到了此地,MEN~~~还要参加FUXING的集体活动?




作者: 逍遥探花    时间: 2013-1-12 14:28
秀水街现在那俩条幅上面的内容是“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
作者: hanhanl    时间: 2013-1-12 16:26
标题: RE: 【原创】除夕的长安街
这一天走的还挺远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2 16:48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2 17:30 编辑
hanhanl 发表于 2013-1-12 16:26
这一天走的还挺远


是,开始也觉得十里长街从西走到东挺远,但走下来竟然意外地不知不觉。百度地图一量,实际步行距离才6.7公里(中间乘了两站地铁)。本人每天暴走的数也不过如此,呵呵。
作者: 大地窝铺    时间: 2013-1-12 17:46
好照片啊!北京看一眼就能记住的建筑物真不少!怎么从这些照片上看,北京的交通状况比我住的小镇子都好呢?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2 18:02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2 18:12 编辑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3-1-12 17:46
好照片啊!北京看一眼就能记住的建筑物真不少!怎么从这些照片上看,北京的交通状况比我住的小镇子都好呢? ...


除夕中午以后,北京街面上行人很稀少,我也是刚发现,可能都在家准备年夜饭吧。

畅想一下:2050年以后,中国终于摘掉人口大国的帽子,那时的北京没准就是这样子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3-1-12 21:02
中国人民“很行”那栋楼据说啊,据说是按聚宝盆的样式修的,只是修得太早,前瞻度不够,现在已经装不下了:)

风水界关于银行建筑,第一是央行大楼了
第二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跟汇丰银行“菜刀对大炮”
第三可能是建总行了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3-1-13 00:31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2 14:03
大学时,一个同学去北京出差,坐地铁去东四十条。这哥们断句成了东~四十条。

我先是一愣,后来差点笑岔 ...

我严重怀疑把街道叫做几条几条的来自唐朝城市的布局,因为日本京都的街道也称“条”,而京都的美称被叫做“京洛”,毫无疑问“洛”字来自中国的洛阳。

关于大栅栏,有次看文章,似乎看见有提到明朝那里确实建有木栅栏。

我们中学的那条胡同过去叫勾栏胡同,在明朝是妓院林立的地方,而隔壁的演乐胡同则是明朝教坊司所在地,附近还有条胡同叫禄米仓,是清朝给旗人发米的所在地,外交部街也确是在民国初年有外交部在那里。

北京内城的布局和街道名称来历多了,出过的书也不少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3-1-13 00:36
Highway 发表于 2013-1-12 14:05
说到北京,讲个自己的丑事。

前些年,朋友请到北京鬼街吃麻小。我一直就以为那街是“鬼街”呢。等前些日子 ...

这簋街就是近年才搞出来的鬼东西,过去那里并没很多饭馆,不过就是叫东直门内大街,后来开了好多小饭馆,就开始想花样了,直接叫鬼街太难听,搞个“簋”字文诹诹的,偏巧也是指古代的食器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01:05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3 00:31
我严重怀疑把街道叫做几条几条的来自唐朝城市的布局,因为日本京都的街道也称“条”,而京都的美称被叫做 ...

演乐胡同好亲切啊,东城区工人俱乐部所在地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01:05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3 00:31
我严重怀疑把街道叫做几条几条的来自唐朝城市的布局,因为日本京都的街道也称“条”,而京都的美称被叫做 ...

演乐胡同好亲切啊,东城区工人俱乐部所在地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3-1-13 01:30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01:05
演乐胡同好亲切啊,东城区工人俱乐部所在地

皇总没少跟那儿拍婆子吧?

我天天路过那儿但很少进去逛逛,就记得当年胡同口儿贴着刘晓庆演《火烧圆明园》的电影海报,底下堆着成垛的大白菜,现在那里是被拆得面目全非了
作者: 东中    时间: 2013-1-13 01:30
这一趟下来不短啊。

第一次知道那栋建筑是大名鼎鼎的中宣部,以前路过竟然毫无感觉。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02:05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3 01:30
皇总没少跟那儿拍婆子吧?

我天天路过那儿但很少进去逛逛,就记得当年胡同口儿贴着刘晓庆演《火烧圆明园 ...

那会儿的年龄还够不上拍婆子呢。去工人俱乐部还是小学时的事情,中学因为搬回北大了,就再也没去过,记得《决裂》是跟那儿看得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02:09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2 13:44
西单的单字是单牌楼的简称,也就是说那地界儿就一个牌楼,西四则有四个牌楼,说全了叫西四牌楼,简称西四, ...

好,拍的还都是老城区。那时候现在的CBD还在为首都人民供应蔬菜呢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3-1-13 02:40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02:05
那会儿的年龄还够不上拍婆子呢。去工人俱乐部还是小学时的事情,中学因为搬回北大了,就再也没去过,记得 ...

你不会是史家胡同小学或者西花厅小学的吧?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05:57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3 02:40
你不会是史家胡同小学或者西花厅小学的吧?

我在老引他隔壁,铁一小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3-1-13 07:05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05:57
我在老引他隔壁,铁一小

吓大跳,幸好不是,否则。。。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09:02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3 09:04 编辑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02:05
那会儿的年龄还够不上拍婆子呢......中学搬回北大了......记得《决裂》是跟那儿看得


《决裂》曰:这,就是资格!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09:22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02
《决裂》曰:这,就是资格!

龙国正,我撤销你的职务!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09:26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09:22
龙国正,我撤销你的职务!


记得决裂最著名的台词是:马尾巴的功能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09:27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26
记得决裂最著名的台词是:马尾巴的功能

昨天我们讲了马的呼吸系统和马的消化系统,今天我们讲,马尾巴的功能。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09:30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09:27
昨天我们讲了马的呼吸系统和马的消化系统,今天我们讲,马尾巴的功能。 ...

哈哈,咱俩对词儿哪?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09:32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30
哈哈,咱俩对词儿哪?

老师,你讲这些,是不是要让我们将来去内蒙古放马?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13-1-13 09:35
常挨揍 发表于 2013-1-12 21:02
中国人民“很行”那栋楼据说啊,据说是按聚宝盆的样式修的,只是修得太早,前瞻度不够,现在已经装不下了: ...

建总行那楼黑乎乎的,有啥说道没有?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09:35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4 12:11 编辑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09:32
老师,你讲这些,是不是要让我们将来去内蒙古放马?


代答:待过了黄土地、红土地,祖国人民决定委派你们去研究北美的黑土壤,并在那块黑土地潜伏下来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09:37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35
非也,待过了黄土壤、红土壤,祖国人民决定委派你们去研究北美的黑土壤  ...

那些经典台词还是印象很深刻的。

其实我当年在中科院,曾做过海军项目,就是数字式潜用被动式声呐。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09:39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09:37
那些经典台词还是印象很深刻的。

曾做过海军项目,就是数字式潜用被动式声呐。


以前在西西河看了你的帖子,我就猜到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09:45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39
以前在西西河看了你的帖子,我就猜到了

那个地方人多嘴杂,不敢写太多。

现在时间相隔太久,忘得七七八八了。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09:48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3 09:56 编辑
东中 发表于 2013-1-13 01:30
这一趟下来不短啊。

第一次知道那栋建筑是大名鼎鼎的中宣部,以前路过竟然毫无感觉。 ...


以后有机会、有闲心的话,你可以走个试试,十里长街(从复兴门到建国门)真的不长。感觉长,一准是童年腿儿着春游留下的后遗症。孩子腿儿短、耐力差,那种路漫漫的感觉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印象了,其实也不是那么修远兮。

这次走下来,我也觉得很奇怪,还没觉得咋样呢,咋就把长安街走下来了?呵呵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09:53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3 23:40 编辑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09:45
那个地方人多嘴杂,不敢写太多。

现在时间相隔太久,忘得七七八八了。 ...


感觉到了,彼此彼此。共军装备、技术啥的我也不碰,免得自找麻烦。

总体感觉,真干过这行的知道啥该说,啥不该说。反倒是fans百无禁忌,以爆料为荣,到处显摆。我就知道有几位得瑟过头,被请进去喝茶的例子。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3-1-13 10:17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3-1-13 09:35
建总行那楼黑乎乎的,有啥说道没有?

黑色对应水德吧
有水就有才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11:03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53
感觉到了,彼此彼此。共军装备、技术啥的我也不碰,免得自找麻烦。

总体感觉,真干过这行的知道啥该说, ...

我确实忘了太多,上次去面试,一个师兄问起我关于升采样的公式推导和互功率谱的计算,我都推导不出来了。

毕竟这些年脱离技术比较多。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11:12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11:03
我确实忘了太多,上次去面试,一个师兄问起我关于升采样的公式推导和互功率谱的计算,我都推导不出来了。 ...

看来真脱密了,组织放心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11:16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11:12
看来真脱密了,组织放心了

哈,那个师兄是微软的。

讲原理,还可以侃上几句,讲具体工作,那是离开了就不灵光了。不过识别真假还应该能行。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11:33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3 07:05
吓大跳,幸好不是,否则。。。

嘿嘿,你在那儿底儿潮?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11:35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26
记得决裂最著名的台词是:马尾巴的功能

葛优的妹妹是我们师姐,因此这葛老爷子在校庆的时候特意尽义务来了一把马尾巴的功能
作者: 平沙落雁    时间: 2013-1-13 11:35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11:33
嘿嘿,你在那儿底儿潮?

不是我,而是有的人。。。嗯嗯,你肯定知道我说的是谁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11:36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48
以后有机会、有闲心的话,你可以走个试试,十里长街(从复兴门到建国门)真的不长。感觉长,一准是童年腿 ...

其实,北京并不大,如果不堵车的话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11:39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09:22
龙国正,我撤销你的职务!

著名的是赵副专员那句,“龙国正同志,你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呀..."
作者: 鹤梦白云上    时间: 2013-1-13 11:40
豪华贴啊。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11:43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3-1-13 11:35
不是我,而是有的人。。。嗯嗯,你肯定知道我说的是谁

老酒这小子底儿潮啊...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11:48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11:36
其实,北京并不大,如果不堵车的话

二环以内确实是老城区,还不大。

咱们的那个80年代,西三环外面还是菜地呢。

现在就像一个大饼铛,还真的好大个。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11:59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11:43
老酒这小子底儿潮啊...

好像80年代不叫拍婆子了,叫“喇蜜”(la 3-mi 4)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12:45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11:59
好像80年代不叫拍婆子了,叫“喇蜜”(la 3-mi 4)了

是,很多女的被称为大喇。

我刚到北京听到这个词觉得一头雾水。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12:57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12:45
是,很多女的被称为大喇。

我刚到北京听到这个词觉得一头雾水。

大喇是对被认为“不正经”女人的“尊称”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13:01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12:45
是,很多女的被称为大喇。

我刚到北京听到这个词觉得一头雾水。

我怀疑是从上海传来的,那时上海管轻浮的女孩叫“喇塞(三)”,到北京就成大喇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13:02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3 12:57
大喇是对被认为“不正经”女人的“尊称”

当时的那个女同事,说的大喇是模特彭莉。后来不知这人哪里去鸟。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3-1-13 13:17
Highway 发表于 2013-1-12 00:05
说到北京,讲个自己的丑事。

前些年,朋友请到北京鬼街吃麻小。我一直就以为那街是“鬼街”呢。等前些日子 ...

其实本来就是叫鬼街的
因为刚火起来那阵子,都是不太大的饭店,一个挨一个。白天冷清清,晚上才热闹,还挂好多红灯笼,幽暗幽暗的灯笼下人影绰绰,大家就这么叫开了
后来政府嫌不好听,查了半天康熙字典,找了这个簋字儿出来
不过打我嘴里出来的,还是鬼字儿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3-1-13 13:19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2 00:11
北京地名一中一外的俩笑话:

中:大栅栏。初次来这里的外地人看站牌,常念成大“zha 4”栏,我一战友就 ...

没念成大 Shan1 栏已经是文化人儿了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13:25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1-13 13:27 编辑
茉莉 发表于 2013-1-13 13:19
没念成大 Shan1 栏已经是文化人儿了


也是,能把“栅栏”念成“zha 4 lan ”,叫我崇拜的五体投地。一般人往往会念成“shan 1 lan”。

此外,北京那个什刹海,初来北京的能念准的也不多。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1-13 13:27
茉莉 发表于 2013-1-13 13:17
其实本来就是叫鬼街的
因为刚火起来那阵子,都是不太大的饭店,一个挨一个。白天冷清清,晚上才热闹,还 ...

你是老北京,这事儿你是权威。我是前些年看别人讲“九鼎八簋”这个故事的时候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过些天小龙虾就上市了,到时候我请你来吃。簋街的忒贵,不能放开了吃,咱这里便宜,你甩开了吃!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3-1-13 13:30
Highway 发表于 2013-1-12 23:27
你是老北京,这事儿你是权威。我是前些年看别人讲“九鼎八簋”这个故事的时候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过 ...

好啊!一年眨眼儿就过去了。去年大吃小龙虾的事儿好像还是昨天呢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1-13 13:36
茉莉 发表于 2013-1-13 13:30
好啊!一年眨眼儿就过去了。去年大吃小龙虾的事儿好像还是昨天呢



哈哈,先Warm up一下。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3-1-13 13:41
Highway 发表于 2013-1-12 23:36
哈哈,先Warm up一下。


鬼街刚红火起来的时候家家卖小龙虾
有天我放学跟街上走着,一只和你这个图上一样一样大的小龙虾就在我面前爬啊爬
不知道是从哪家的汤锅里逃出来的
后来这只小龙虾在我家水盆儿里算是颐养天年了,运气不错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3-1-13 13:42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3-1-12 15:57
我在老引他隔壁,铁一小


嘿,报上你班主任名号来
虽然我不在那儿上学,不过还挺熟悉的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13:46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13:25
也是,能把“栅栏”念成“zha 4 lan ”,叫我崇拜的五体投地。一般人往往会念成“shan 1 lan”。

此外, ...

这个字就是多音字,在栅栏里面就是年炸呀。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3 13:51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13 13:46
这个字就是多音字,在栅栏里面就是年炸呀。

但能念出“炸”来,那就不是一般的有心、有文化了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3-1-13 13:52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13:51
但能念出“炸”来,那就不是一般的有心、有文化了

不熟悉前门的人,你想让他念出“大十栏儿”,他也的能啊。
作者: 皇家骑警总监    时间: 2013-1-13 13:52
茉莉 发表于 2013-1-13 13:42
嘿,报上你班主任名号来
虽然我不在那儿上学,不过还挺熟悉的

你上学那会儿,我班主任该退休了
作者: 东中    时间: 2013-1-13 15:32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3 09:48
以后有机会、有闲心的话,你可以走个试试,十里长街(从复兴门到建国门)真的不长。感觉长,一准是童年腿 ...

这个可以有,看你后面的帖子,6.7公里,真是不长,还可以回味一下以前的时光。
作者: 中关村88楼    时间: 2013-1-14 11:55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1-12 14:11
北京地名一中一外的俩笑话:

中:大栅栏。初次来这里的外地人看站牌,常念成大“zha 4”栏,我一战友就 ...

后来盖的复兴饭店也被迫改名为燕京饭店。。。
作者: 喜欢就捧捧场    时间: 2013-1-14 12:23
当年挤公交的时候,长安街沿线所有建筑都是瞪着发呆的对象啊,今儿个居然又见着了,真亲切
作者: 潮起潮落    时间: 2013-1-14 12:32
喜欢就捧捧场 发表于 2013-1-14 12:23
当年挤公交的时候,长安街沿线所有建筑都是瞪着发呆的对象啊,今儿个居然又见着了,真亲切 ...

嘿嘿,是啊。身在北京可能视若无睹,一旦离开北京,再见到这些熟悉的建筑,就会觉得很亲切,我也有这个体会。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