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l' H+ O% I0 T! X2 `5 V& N& k. K0 I1 O2 n, [
黎巴嫩战争在以色列被成为“为了加利利的和平”行动,但给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民带来的可不是和平 5 C' X0 {# C i. S) s1 b ) b& Z) d/ [( c# K0 x" X6 Y9 U 以军炮击贝鲁特; p" o9 a5 E- e, `. e; A: k
. s+ ]; h* \; E L) t) m6月4、5日,以色列空军已经开始行动,6月6日,陆军也越过边境向贝鲁特突击。以军在进攻中一如既往,不与巴解的主力纠缠,迅猛超越坚固防守地段,直冲贝鲁特的巴解总部,很快包围了贝鲁特,阿拉法特和他的指挥部及巴解大部队陷入重围,黎巴嫩东部的叙利亚军队在突入的以军面前,也且战且退,像叙利亚境内撤退。4 i$ k7 J" H) C9 m: G
( S3 w. E- c2 F" t4 g
巴解部队在战斗中没有像以往阿拉伯军队那样一打逆风仗就兵败如山倒,而是和以军硬抗到底。叙军大部队比以前也要稳定,但总体来说表现一般,但叙军突击队的表现则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实际上是连排级的精锐步兵分队,独立于大部队的指挥链,具有独立作战能力,配备反坦克导弹。他们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战术素质,具有阿拉伯军队中少见的临危不惧和灵活机动的能力,在掩护叙军有秩序地撤退时,对以军冒进的部队予以沉重打击,赢得了以军相当的尊敬。然而,这一切没有阻止以军的长驱直入,以军很快超越了列坦尼河, ) X, N5 `! D% n ~% C5 o; U: Y! s 4 I: o* t# K) d1 [以军在贝鲁特郊区陷入了巷战,以军缺乏步兵的问题再次凸现。梅卡瓦坦克利用其出色的防护性能和相对宽敞的后车身,不光被用作机动火力点,还临时充作战场救护车,经常用于运送以军伤员。 + M5 K. u. {: p% o8 | 7 F0 V, E" y& D2 k3 Q巴解最后在国际调停下,撤除贝鲁特,转移到突尼斯。以军在撤出黎巴嫩之前,还卷入了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大屠杀的丑闻。以军没有直接卷入这些大屠杀,是受到以军庇护的黎巴嫩法兰派民兵干的,但以军逃不了干系。& k. n) ]) U9 [0 F9 C0 a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