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飞行的臭不要脸--美军的V-22鱼鹰飞机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0 09:51
标题: 飞行的臭不要脸--美军的V-22鱼鹰飞机简介
本帖最后由 Highway 于 2012-10-30 10:00 编辑 3 C0 M) w% X: [; d

; L) u  q; U& M

  c' t. Y7 ]! v; M/ Q5 V0 O3 I飞鹰Osprey的原型
7 S" l; i, @/ T5 Z

& G& L: v: ]" A- m& T+ Z2 z" G2012年休斯顿Air show,来了两位新同学。一位是F-22猛禽(和猛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F-22让你一次看个够),另外一位呢就是这位飞行的臭不要脸,V-22鱼鹰多用途倾转旋翼机飞机(multi-mission, tiltrotor aircraft)。
! R; _% U/ o( E+ b; _9 ]- q" q# y6 N5 Q3 ^4 A5 P
这“飞行的臭不要脸”不是我给起的外号,是时代周刊给起的名字。在2007年9月,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就是这个V-22,封面的大标题赫然醒目《V-22 Osprey: A Flying Shame》。当时我老人家就是蹲在马桶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这篇报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去看,还在那里放着呢(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666282,00.html)。
! D8 n/ j" W& ]+ X5 R
" _1 ^4 E- U' p+ H
时代周刊的Cover Story
- X1 k7 j$ y$ x' E$ \' S  Y

+ M) a2 v# W) K美军的飞机项目研发闹笑话的不少,而这位鱼鹰同志,绝对在笑话榜的前三位。原本预算的是25亿美元的项目,结果到2008年的时候已经花出去270亿美元。并且到全部预定的鱼鹰交货,还得再花272亿美元。所以嘛,这绝对是“豆腐吃成肉价钱”的经典战例。
+ t2 S: [# U& R4 i/ n1 B
* Y. R: b9 R3 S
时代周刊中的故事插图
( ?" d! Y! T2 G9 D

1 c( b. n; U. n1 w3 @1 m5 ]切尼同志曾对这个项目大发光火,说这个臭不要脸项目已经花了25年,比阿波罗登月计划还长一倍;实验中多次坠毁,已经死了30多个人,10倍于登月计划,并且还是个吸钱的无底洞,几百亿进去连个水漂都不见。飞机最后的平均造价高达1.2亿美金。他老人家四次要砍掉这个计划,结果呢,这臭不要脸四次都死而复生,邪门吧!
. Y# U- \# b: J  x' D" u1 \8 f3 v- v1 K2 N! G, }- o
不管怎么着吧,这鱼鹰同志最后是服役了,也到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露过了脸,所以还不算是彻底的失败。
; I2 ^# A1 h. M5 z9 H
$ M% f' K( T1 |. eAnyway,那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航展上出镜的这位“臭不要脸”吧。7 |2 T  D5 B8 h% F) p

# n+ A+ X& J! _) j: f. _打着火,准备上场了
( v5 I; ]1 w" I- J" t+ n+ }, Z! r6 }
7 W- U+ H6 \; o& c& h- ~% m* Y. z' f  J5 B1 _
各就各位,预备,飞!/ v6 ~+ ]& ?# G: y
2 S' _0 W& V% \# ^& H( G: ?

/ V$ K1 D  X, \! b" ?8 ]% \像直升机一样垂直拔起) r8 h# P" V$ j$ I  }

( a3 b+ v- \4 `+ T
0 x. Q. A" v# A$ w9 x; j在空中亮个相
" U$ V- ^; C5 s6 f
4 ^, d, j. Y6 w6 E: A
$ r. \0 Q. o; h$ B再BSO一下
% n  G% O' w8 g9 y8 Q
" v: N1 l4 I( p  J; s8 e0 l; k$ M8 z5 n+ v" g0 d$ ^  x6 q
发动机转到水平位置高速飞行$ \& p, M1 [6 l6 L1 ?5 }9 [

/ A$ Q: I: x$ s) \9 i+ z0 A: }* b3 A1 r6 p0 {" T
演示垂直降落
" W( a. T/ b1 h3 j) U- W+ f+ o) Y1 z! x' C
- `9 T; k+ F: ?/ M5 v5 E6 [8 G
演示短距起飞/ D6 f6 r' |; R4 a; Y3 I& Y& L
, I; h/ [1 t7 m0 \, k6 I+ d
9 f( z  p  l7 A$ W4 w" h3 I9 C
小跑几步就迅速升空
" {% S# g; A! g5 ^% \: W# a0 U8 {4 p$ z5 _3 t0 [- _0 O8 }

+ T2 w3 r+ m# K7 d摆在地面,大家可以上去动手动脚& i1 p" D5 _/ a  t# L

7 e" @2 M; e1 L3 Y2 W- a: X. Z) S! t
鱼鹰座舱的样子,驾驶舱人太多,我就没拍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0-30 10:04
鱼鹰的噪声水平如何?据说喷气速度很高,温度也很高,所以噪声很大。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0 10:12
晨枫 发表于 2012-10-30 10:04
  S2 \, f6 _& R7 A3 i. i- J  T鱼鹰的噪声水平如何?据说喷气速度很高,温度也很高,所以噪声很大。

: L8 _0 I/ T* {航展的飞行表演,离观众大概有个200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一点儿也不觉得吵,和F-15, F-22这些飞机噪音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至于温度吗,感觉不到。似乎报道中也没有指出这个问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10-30 10:49
Highway 发表于 2012-10-29 20:12 # i  p" j" v& X5 z9 P- {7 |) u
航展的飞行表演,离观众大概有个200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一点儿也不觉得吵,和F-15, F-22这些飞机噪音 ...
, I3 p. ^. r6 e5 t! w1 A( O
噪声和F-15当然不可能相比,但对于直升机应该很大。噪声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下洗气流强烈,在下洗气流路径上,无人可以站立。在纽约中央公园表演的时候,曾经吹断树枝、电线杆子,伤人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在直升机状态下喷口离地很近,容易烧融甲板。
2 e3 G/ {# q& @& w0 D3 }' o8 l
5 z; P( ?* M1 CF-22的噪声应该很大,F-35也是。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2-10-30 10:57
这个航展的确很cool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0 11:01
茉莉 发表于 2012-10-30 10:57
: B# I0 [" X% S, ^/ m5 p这个航展的确很cool

  T1 {: ]. s* x; d将来吉宝大了可以带他去看,男孩子都应该喜欢的。
作者: 茉莉    时间: 2012-10-30 11:12
Highway 发表于 2012-10-29 21:01
' T) E4 Z/ o% |4 }; j将来吉宝大了可以带他去看,男孩子都应该喜欢的。

# T2 e7 t$ T9 y; O6 x9 ~% T届时请轧哥做客座讲解啊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2-10-30 12:18
这是生化危机里的飞机啊。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10-30 12:39
发动机垂直转水平要多长时间?
作者: 逍遥探花    时间: 2012-10-30 13:53
这玩意儿貌似在电影里面见过啊,好像变形金刚3里面就有吧。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0 20:30
明月回春 发表于 2012-10-30 12:18
: [  C' Q+ Z' U$ `# P1 D这是生化危机里的飞机啊。
4 d2 K3 e8 c0 @$ Y: X
好像是啊。生化危机里是借用了这种飞机,挺酷的!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0 20:31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10-30 12:39
3 ~' x2 w0 U, f发动机垂直转水平要多长时间?

+ X1 m) e2 g5 }0 u# J5 T2 P这个到没有数。不过飞行的时候发动机不停的在调整,看着挺灵活的。我估计从垂直到全水平有个15-30秒应该差不多了吧。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0 20:56
逍遥探花 发表于 2012-10-30 13:53
9 w! h( @! j0 ^9 t" \这玩意儿貌似在电影里面见过啊,好像变形金刚3里面就有吧。

  ]% X+ S7 ?4 A2 B以后不用在电影里看了,装备部队了,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了。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2-10-30 21:24
Highway 发表于 2012-10-30 20:30 % P' R5 N4 p5 }* ~0 }+ E
好像是啊。生化危机里是借用了这种飞机,挺酷的!
7 l7 ?* ]  G6 l; q' ]! y* ]
样子有改动,更酷。
作者: 海阔    时间: 2012-10-30 22:32
不知道这种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咋样?有大牛解毒否?
作者: 领班军机    时间: 2012-10-30 22:52
晨枫 发表于 2012-10-29 20:49 : D- G. C9 @" M: e  M
噪声和F-15当然不可能相比,但对于直升机应该很大。噪声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下洗气流强烈,在下洗气流路径 ...

, v( p0 e% J! [$ V* D原来还是喷气式的,俺还以为就是个螺旋桨飞机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1 00:23
领班军机 发表于 2012-10-30 22:52 3 M5 l0 N1 m( T! c0 B
原来还是喷气式的,俺还以为就是个螺旋桨飞机
# }& Q0 W+ ]  U0 [5 E3 s) y* s' B( l
不是“喷气式”的,应该是“涡j桨”的,专业的说法是
) K! L$ h1 y5 x3 H3 o! A
V-22在机翼两端各有一可变向的旋翼推进装置,各包含劳斯莱斯T406 (AE 1107C-Liberty)涡轮轴发动机及由三片桨叶所组成的旋翼,整个推进装置可以绕机翼轴由朝上与朝前之间转动变向,并能固定在所需方向,因此能产生向上的升力或向前的推力。这转换过程一般在十几秒钟内完成 。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1 00:26
海阔 发表于 2012-10-30 22:32
: B, l* u( |9 f* j3 j不知道这种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咋样?有大牛解毒否?

) m% v" F4 G- M- A战场生存能力很差。在时代周刊的那篇文章上有详细的介绍。大概说吧,就是V-22如果在上空盘旋的时候发动机被击中,那么整个飞机就会像铅球一样砸向地面,会死的很难看。。。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2-10-31 05:02
Highway 发表于 2012-10-30 11:26 1 P$ G& ^1 a. B% N
战场生存能力很差。在时代周刊的那篇文章上有详细的介绍。大概说吧,就是V-22如果在上空盘旋的时候发动机 ...

1 h( h; W5 u: b7 g$ t这是一个很成功的“钓鱼工程” -- 概念上极其先进,交付上一拖再拖,完全依靠强大的说客集团和政客的臭不要脸才存活下来;实际使用当中乏善可陈。。。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2-10-31 05:19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10-31 05:02
3 S5 n8 N7 a/ e5 H! I% p- z这是一个很成功的“钓鱼工程” -- 概念上极其先进,交付上一拖再拖,完全依靠强大的说客集团和政客的臭不 ...
: t  V' D* U- C. v3 s. s
F-35大概也是这个调调,并且是钓的是全西方的鱼。尤其是那个短距起降的F-35B版本,听着就玄,难怪一而再再二三的跳票。不知道F-35什么时候能正式服役,以后也来我们这旮瘩给秀秀!
* o1 t1 R( r( A7 V! D3 i. |3 U" N7 |* d0 n, F6 ~% _/ W  c2 s
话说如果你们这次被SANDY大水给淹了,说不定还指着V-22来救你们呢!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2-10-31 07:24
Highway 发表于 2012-10-30 16:19
3 u( j! Y9 ^4 L9 ^& F" N7 w话说如果你们这次被SANDY大水给淹了,说不定还指着V-22来救你们呢!

! m0 v# `( ]  v* m0 u. p6 q4 ?1 aV-22强烈的下洗气流掀起波浪,足以溺毙落水者。。。
作者: 游泳的猫    时间: 2013-1-6 15:06
会不会就是因为V-22太坑,所以X-35才能胜出。而洛马又看到了V-22好榜样,于是把F-35弄的更坑?
作者: 爱乐之狐    时间: 2013-1-6 15:53
总觉得这飞机就像冰箱上装电视,中看不中用,且结构复杂,将来维修怕是大麻烦。遇到防空力量强一点的对手,很有当活靶子的潜质,还死贵,搞不懂老美干嘛花这么多钱弄这么个玩意。
作者: 梓童    时间: 2013-1-6 20:41
美帝的东西就一个字:“贵”!& J- |' i; Z/ B; j
美帝军工集团够黑!
作者: 兜胖胖    时间: 2013-1-6 21:30
据说这玩意的中国版在研了,有一张局部的风洞图,代号“鸬鹚”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1-7 10:51
爱乐之狐 发表于 2013-1-6 15:53 0 y8 u) D. k( p0 V  F
总觉得这飞机就像冰箱上装电视,中看不中用,且结构复杂,将来维修怕是大麻烦。遇到防空力量强一点的对手, ...

- L" ^; z1 M( y) L
' a) k  h! @1 |7 Z0 Q我们现在说基本都是事后诸葛亮,都是扯淡。+ v9 s2 \! g9 J3 t

1 o( d. o5 Z7 v5 A$ v& g美国一个项目能最后拍板上马还是挺不容易的。技术上要有创新,要有突破,但是又不能难度太大,导致工期一拖再拖。中间这个度量权衡不是那么简单一件事情。就我所在的IT行业而言,80%的项目流产。所以这么来看,V-22也不算是彻底的失败。& D  o* V7 u% K( v7 U

# H0 g$ E; l# H1 e) M! LV-22这种飞机(包括后来的F-35)没有前例可循,难度还是相当的大的,所以搞成这样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 n8 [2 l" V7 K) v& Y: q5 O

作者: 爱乐之狐    时间: 2013-1-7 17:13
Highway 发表于 2013-1-7 10:51 2 ?) y6 `. J2 s# a
我们现在说基本都是事后诸葛亮,都是扯淡。
7 X: C" o% Y9 X7 O
* G& O, _2 \5 w. N: L8 K美国一个项目能最后拍板上马还是挺不容易的。技术上要有创新 ...

9 M) J' S- X' h3 I谢谢科普。呵呵,倒不是说这飞机一无是处,确实从技术上说是很先进的东东。不过花这么多钱,也就是老美了,要换其它国家,可能早下马了。不过这玩意的价格和他的适用性相比,还是持保留态度。
作者: 所以我才打高球    时间: 2013-1-15 15:11
就是一架横着飞的支奴干。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1-15 22:56
所以我才打高球 发表于 2013-1-15 15:11 $ w0 e& Y! v& J. F( r- h1 p5 Q7 Q
就是一架横着飞的支奴干。
; }, X0 v( L* r3 }3 L
其实如果美军大批量生产,也许单价还能下来点呢。4 s/ V* t, \9 r! N! y2 p' K( D* r
) i+ I3 C! t) A5 O! Q- U" y
其实这种东西,我觉得我们挺需要的。
作者: 所以我才打高球    时间: 2013-1-15 23:14
Highway 发表于 2013-1-15 22:56   f) f' b! f0 R* D; |( P
其实如果美军大批量生产,也许单价还能下来点呢。1 v! m( G. J# a( ], x2 p/ d

$ C# z" a  P0 s; S9 I! \其实这种东西,我觉得我们挺需要的。 ...
+ K% o: o% @! |9 K. e6 [, O
我也觉得这东西挺好的。前面有人说遭遇防空火力生存性不高。
$ ^! n/ d! }: x3 W, D" |2 e) A0 W5 Z$ D
其实包括全副武装的主战坦克在内,啥武器遭遇打击生存力都不高。关键是我们是否有---使其很难遭遇中高强度打击的对抗体系。
0 U8 F9 I- B& g* K& e# U$ b" J* y: ^  B- f4 C" g/ B
而至于面对战损的勇气和控制战损的能力,那都不是武器好坏的问题而是国力大小的问题。不挨着。7 T# S+ k/ q4 h/ w9 h* z

+ P2 R1 v) H8 q! D单就武器来说这东西除了贵其他都挺好。
作者: 北京阿新    时间: 2013-1-15 23:47
Highway 发表于 2013-1-7 11:51
# `5 C7 ?, a9 P: c4 g我们现在说基本都是事后诸葛亮,都是扯淡。! n% s3 ^/ @/ |( V
7 ]. D- P+ |4 r5 h$ G
美国一个项目能最后拍板上马还是挺不容易的。技术上要有创新 ...

2 i& J: `) C2 W6 i9 T. I) M7 U4 {5 dV-22上马的时候风险评估是中低风险的。当时谁也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 @" H% z! K* k) vV-22是在波音/贝尔的XV-15基础上放大而来的。XV-15也已经搞了好多年了,而且还上舰进行过测试。
5 H# {- I2 L  oV-22在正常情况下飞行还是很平顺的。但是出事都是在模拟战场、或者真实战场上,飞行动作不那么标准的时候出的。这就是问题所在。之前评估的还是太乐观。
作者: 树和藤的树    时间: 2013-1-17 12:30
老兄相机快门速度调太快了,都看不出来螺旋桨旋转了。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1-17 12:33
树和藤的树 发表于 2013-1-17 12:30 + `, N7 ^5 y' I* |7 @2 x" t5 L
老兄相机快门速度调太快了,都看不出来螺旋桨旋转了。
& r. _7 z: }" M8 u1 j8 T  c2 x! X
没办法,速度慢了,飞机就虚了。。。
作者: 有牙老虎    时间: 2013-1-17 17:23
多谢科普
作者: laojiu    时间: 2013-2-9 21:53
美帝是完蛋了,就这么一个玩意儿,居然用时25年,花掉270亿。还是一个半成品。
作者: wuneng2001    时间: 2013-2-10 00:22
俺们天朝更悲剧,仿制一个英国的贝斯涡扇发动机,技术引进20多年,始终没有达到同质量产,中间上马下马反复N多次
作者: 我是天天    时间: 2013-2-23 10:50
鱼鹰的设计理念确实先进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13-2-23 11:05
我是天天 发表于 2013-2-23 10:50
; }6 c3 L: M, n" p鱼鹰的设计理念确实先进
( v, M) X. N  \: H
俗话说,前面的危险,中间的保险,后面的丢脸。
8 I  T2 W; M6 m7 x0 I' R5 q; X" o8 G3 V  D
老美处于领导地位,走在前面,所以自然要承担很多风险。
/ V8 x1 J8 [# m, m. u9 y
- V. K, O1 \/ V' C# P) l" {, d我们跟在老美背后,老美证明了的东西,我们顺势掩杀;老美玩砸了的东西,我们机敏的跳开。这样省了多少劲儿!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