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 I; h% `" q# b) U5 n9 T6 F E+ e2 w1 z" \0 W2 i
一、“系统慢”和“理赔难”的问题本质——服务水平管理# L) e b3 A' f- y; O% |
! M7 a6 [& `: _9 |
% k- F, }2 ]4 R$ G" c) N# L# `# _
IT的服务对象是内部客户,保险公司服务的则是外部客户。既然交付物都是服务,而不是产品,那么衡量交付物的标准就应当是服务水平,而衡量服务水平的最终标准自然就是客户满意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客户真的就是上帝,可以予取予求。之所以说“客户满意度”,而不是“用户满意度”,当然是有其道理的——客户是要付钱的,服务提供方一般来说只能在与其支付费用相对应的合理范围内提供服务。考虑了费用约束条件的服务水平交付标准就是所谓的服务水平协议,在保险来说就是保单(及相关服务承诺),在IT来说就叫服务水平协议,即ServiceLevel Agreement,简称SLA。, ~& Z; l( C" C% X' G* d) u
! Q. \ q( i/ a$ f! L8 A" k$ c
无论保险的保单还是IT的SLA,都是包含很多项具体服务水平的一个综合服务水平协议,那么如何来衡量这个服务水平协议的执行情况呢?具体到个案,标准可能有很多,不少时候也不能简单地死抠条款而不考虑大局。但整体而言,IT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不能简单地以公司内部舆论或领导提意见的层级来评价的,正如理赔的好坏不能简单地以社会舆论与保监会的投诉统计来评价一样。身处其中的人都知道,那些舆论未必公正,那些批判也未必能触及到深层问题。 ^6 M" T% E/ t! k; ?( c . K; z8 d/ X E4 {1 d0 p
既然都是服务,就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保险通过精算和产品开发制定了产品,通过承保揽来了客户,直到最后的理赔才是客户最关心的那部分服务。这个链条一环套一环,互相嵌套,互相制约。理赔难的问题可能是理赔的问题,但也可能是产品开发不合理或者承保的问题。除了极个别情形以外,客户是不会抱怨投保难的。承保的目标就是千方百计把客户拉进来,至于以后的事,自然有后面的理赔环节去解决。IT则是通过需求管理和系统开发做出了应用程序,但此后还需要通过主机、数据库、网络和终端设备等等集成以后,才能提供给用户使用,中间出了问题还需要及时解决,后面这几个环节都是运维。系统慢的问题表面上看当然是运维的问题,因为没有达到相应的服务水平。但如果要深究问题的本质,比方说业务部门的需求提得比较随意,修改也很方便,更不用对业务发展规模和系统运行水平进行估算并确定标准,经常还来个某月某日倒计时必须上线,而这些要求在系统研发费用有限的情况下居然都实现了——这样一来后面系统出现问题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9 Q; r2 ~9 }8 n - \" s c- a; G/ E6 O( g二、“系统慢”和“理赔难”的优化思路——“四个理清”# C' F1 b& D" Z2 P0 J# B8 R
% w8 M$ J6 i7 H8 }4 Y( U) n% E; h
IT治理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了,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但从服务管理的角度来讲,逐步把服务流程化和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优化则是IT治理的主要目的。假设没有IT技术,保险公司当然还可以运营,但在大量分析数据基础上的客户管理和经营分析乃至流程优化工作就很难做了,而这些正是IT治理的重要成果。服务流程化或者至少部分流程化以后,就可以对流程化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规范后的环节就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然而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是,优化的前提必然是确定给定投入下的交付标准,否则优化也就找不到方向。- Q' i# ~# d. ?# c
/ [3 \) @# U) c4 F3 D
因此,优化服务的要点在于“四个理清”,理清服务,理清标准,理清流程,理清成本。首先理清服务,确定都有些什么交付物;其次理清标准,分门别类地确定交付物的标准;再次就是服务提供方自己的事,把服务流程理清,分清楚环节;最后按环节和交付物标准理清成本。至此,就可以再回到开始,和服务需求方商定交付物及其标准,因为这个成本需求方未必接受,很有可能需要根据需求方对成本的承受力重新调整服务内容和标准。 # X1 h5 I& f: p 8 g( a- T4 {5 B. ?/ l$ b3 j既然从理论上来讲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四个理清”,接下来就可以看一看“理赔难”和“系统慢”具体都有哪些表现。 1 T- X/ Q% s# s. E! ~' [. _ ; i" V5 r: c/ ~, P; x按照保险行业协会的说法,“理赔难”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消费者感觉赔款金额比他想象的要少甚至觉得该赔不赔;第二,理赔时限跟消费者预期有一些差距;第三,认为理赔手续,包括索赔程序不够简便;第四,感觉保险公司刁难,服务态度不好。”( J( ~& B- u4 h4 z5 n9 l
2 m9 q0 B* F6 Z# d l& ~我们归纳类比一下“系统慢”的问题,其实也是这几个方面:第一,用户感觉系统不如期待中的快;第二,处理系统问题的时限和用户预期有较大差距;第三,上报系统问题的渠道不统一,无法跟踪进度,甚至有去无回;第四,IT支持人员服务态度也有问题。0 z# a# z+ q% O- Y3 W2 I0 K0 e
% F7 a. e! K- c' E根据保监会的说法,“理赔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核心在于内因,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前几年车险发展非常快,但各公司发展方式仍较粗放,前端广告等投入越来越大,而后端理赔队伍和管理的投入未跟上车险发展步伐”;对于IT来说,IT的内因就是由于业务需求过多过快,对新系统研发和上线要求高,但对后端运维支持重视不够。, l' q7 v- k1 X, Z6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