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七月小弟看过来----大闺女刚进初中时的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2-9-25 05:46
标题: 七月小弟看过来----大闺女刚进初中时的拙作
本帖最后由 罢了 于 2012-9-24 20:04 编辑


是大闺女刚进初中时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傻瓜机照的,每张作品下面她都取了名字。女儿的作品很初级,技术方面更不用说了,但是通过这些作品,我很高兴能看到女儿眼中的世界。真诚欢迎七月小弟直言点评。



The Summer We Caught



A Piece For A Piece



Cotton Candy



Frozen



Paper Rooms 1



Paper Rooms 2



Hopeful



Playing Spies



Never Quite Right



Quaint



Speed Limit 30



Static



Our Narnia



The Shore



The Owner's Cat



The Spring



How Strange We Are



Dandeline



In Evening



Checkpoint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2-9-25 09:52
这个信息量真大,不过罢了兄我拦您一句,您真的看得明白?!

有两张我可以说感同身受,或者说艺术共鸣……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2-9-25 11:07
本帖最后由 罢了 于 2012-9-25 09:22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2-9-24 17:52
这个信息量真大,不过罢了兄我拦您一句,您真的看得明白?!

有两张我可以说感同身受,或者说艺术共鸣…… ...

七月小弟问得好,罢了我还真看不明白。有些自以为明白了,但并不一定就是女儿想表达的东西。对我来讲,艺术中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其感染力更为重要。人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时,很少会被它的工艺所感动。于我,任何一件能感动人,引起人的共鸣,引发人的感慨或感怀的作品都是好作品。欣赏艺术犹如欣赏音乐,你不一定要理解作曲家的初衷,更不需要熟悉各种乐器,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音乐与艺术只是一个媒体.通过这个媒体,你与之交流的是自己的情感,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人生体验。

譬如那张《The Summer We Caught》的作品,就能让我心生感慨,让我有一种倾吐的愿望,因为它很符合已到“知天命”的我当下的心情,于是便有了我下面的文字:


真实的秋天已慢慢走近
躁动的蝉在炎热的夏日里
怀着忐忑忧伤的心情
聆听不安的鸟啼
与太阳的喘息。。。

沉默的铁丝
把脚印圈在泥里
落叶覆盖了身后的时间
干枯了的目光
再也生不出绿色的嫩芽

一根弹断的琵琶弦
掉在草丛中
震出颤颤余音。。。
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说“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记得我在一位摄影家的作品后曾这么写道:“喜欢静静坐在电脑前观赏他的作品,这样的时刻,我感到生命除了外表的喧闹与不安之外,还有一种内在的安静与慎重在成长。虽然创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但是我想,每个创作者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抽象的倾诉对象。这个对象有时候是创作者和他自己的心灵,这颗心灵或许是当时在旁静观的自己;或许是多年后回顾的自己,正在或近或遥远的地方安静的聆听。 这个抽象的倾诉对象也可能是相逢不相识的读者;作者把他想说的话通过作品无声地告诉读者,因为他知道,不管有多远,也不管有多久,一定会有人明白和理解。 这种无声的交流好比一颗深埋在碳灰中的火种,终会在一个未知的瞬间,触动另一颗敏感的心。那一刻,火种上的碳灰会被拂开,明亮炽热的火焰就像盘涅中浴火重生的凤凰。。。

我们之所以感激艺术家,就是因为艺术的火焰能激发起我们生命最深处的感动,我们对与艺术家的感激,就在于此,也仅在于此。


***很高兴七月小弟能与小女的两张拙作产生艺术共鸣。


http://www.belita.org/Music/Andre%20Rieu%20-%20Charlotte%20Church%20-%20The%20Last%20Rose%20of%20Summer.mp3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作者: 小糊    时间: 2012-9-25 14:51
好漂亮,视角很别致,我觉得比她大学同学拍的好多了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9-25 15:06
很明显不是和她同学不是一个取向的,很奇怪又吻合我的一个感觉。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2-9-25 21:04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2-9-25 12:25 编辑

在我看,罢了大女绝对是有艺术天赋的。这些照片有好几张都打动了我。而你大女儿的那位大学朋友,相比真的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就以我的视角来看看你大女儿和你大女儿同学两张照片的对比来说明一下吧。


这是罢了大女儿同学现在的作品

作品一的构图非常低劣,地平线不是水平,两条轨迹延长线消失在照片一边很容易就把人的视线带到那里,结果照片的主体“展翅的女模特”就被弱化了,“展翅的女模特”的一条大腿被轨迹线无情地分割,有点模特被“切断”的感觉,女模特的上身也被地平线“腰斩”,再一次让照片主体受到伤害。整个构图,不仅毫无新意,而且很多地方非常不合理。我不认为艺术就是给人一个粗糙的感受就可以了,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那种可以让人不停地玩味,拿摄影作品来说,好的作品应该看一眼就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然后仔细品味能不断发现新的东西,这才能给人作大的艺术享受。这第一张作品,我看第一眼就被地平线给“不和谐”掉了,真是浪费了“模特的曼妙体态和飘舞纱巾”。至于色彩搭配,明暗处理,完全没有感觉。肉色皮肤配的背景是偏黄红色的天际,白色的纱巾配的是淡色的蓝天,而且整个背景发暗发灰,主体完全没有得到突出,难免很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所以我对于第一张作品,除了觉得模特确实飞翔得比较漂亮外,没别的感觉,而那是模特的功劳,而决不是摄影师的功劳。


这是罢了大女儿刚上初中时候的作品,那可是7年前阿。

但是看到罢了大女儿初中时候的作品,这第二个作品,我是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这个作品中主体远远没有第一个作品那么显眼,完全就是个很不起眼的小码头而已。但是作品却把这种简单变得不平凡。首先,作品一中的那些构图上的毛病,这里一概没有。地平线水平,码头水平不说,但就是对于那块水面轨迹的处理就高出第一张作品不是一星半点。原本小码头是孤零零的伸出水平,而整个画面主体就是小码头,但作者很巧妙地利用了水面轨迹从小码头的一端伸出来,伸到画面左端,一下让整个画面生动起来,增添了很多值得玩味的空间。观者会不会想看看水面伸出去那里是否站着一位漂亮的小姑娘,举着相机在用心的牌照?而水面的消失处是在照片下2/3处,这种细节的处理就看出至少这位摄影师真的是非常用心在完成自己的作品,细节决定成败阿。再看明暗对比,整个背景采用灰色,而主体使用突出的深黑色,主体一眼就映入观者的眼中,当观者的视线离开作品主体的时候,也很容易轻易回来,而这个作品比较第一幅作品色调“单一”很多,但是给人的视觉冲击确实远远高于上面那幅作品,两位作者的高下立现。但是,但是阿,这还没完。这幅作品其实仔细看来内容真的很丰富,码头静静的,背景的城市人影都没有一个,静静地,那两艘驳船表面上看来静静的,但是所有这些静的后面,都有动的含义。作为一位观者,当我的目光从码头移向驳船的时候,我会想知道那驳船是想左方开,还是向右放开呢?当我的目光移向城市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应该喧嚣的城市为什么此时如此安静?最后还有那河面上码头的倒影。。。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2-9-26 01:15
本帖最后由 罢了 于 2012-9-25 09:25 编辑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9-25 05:04
在我看,罢了大女绝对是有艺术天赋的。这些照片有好几张都打动了我。而你大女儿的那位大学朋友,相比真的差 ...



首先谢谢老大对俺加闺女的鼓励。你的评论再一次验证了俺说的那句“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绝对是见仁见智。”譬如说,你一上来就被倾斜的地平线与姑娘粗壮的大腿搞坏感觉了。其实,你说的那些一点都不错,我也赞同。但是,我首先看到的是这个女孩生命的张力与迸发力,以及在她身体里涌动着的,盖不住的青春激情。那倾斜的地平线在我眼里,很那好地衬托出姑娘飞扬的生命,就像飞机刚起飞那样,充满动感。

谢谢你对于小女作品的褒奖之词。小女这张作品给我第一眼的感觉是:喧闹中的寂静。那是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寂静,它告诉我:不管外部世界有多噪杂,有多“精彩”,有多诱惑,我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洁净,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能失去心灵回归的港湾。人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认知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对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作者: 不爱吱声    时间: 2012-9-26 01:27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2-9-25 11:31 编辑
但是,我首先看到的是这个女孩生命的张力与迸发力,以及在她身体里涌动着的,盖不住的青春激情。

这是我最不能同意你的地方,因为在我看来你说的这种生命的张力和迸发力是模特的功劳,而不是摄影者的功劳。

那倾斜的地平线在我眼里,很那好地衬托出姑娘飞扬的生命,就像飞机刚起飞那样,充满动感。

也是稍有不同意的地方。你所感觉的“充满动感”,我觉得也应该是模特本身的功劳多些,设想一下,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难道动感就没了么?

我帖子中说过了我的观点,这里重复一下:“我不认为艺术就是给人一个粗糙的感受就可以了,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那种可以让人不停地玩味”

不过,同意你说的“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绝对是见仁见智。”

个人特别喜欢你大女儿的“艺术品味”,希望以后罢了兄多贴她的作品给我们欣赏。。。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2-9-26 03:19
好吧如果我说,有一类摄影是还原现实世界,有一类摄影是表达内心世界,罢了兄你同意么?你认为你女儿这些照片属于哪一类?

你说“譬如那张《The Summer We Caught》的作品,就能让我心生感慨……”,你能说说画面的哪些元素,触动了你?

然后,你再看看这些元素在另外的照片里,有什么样的效果,然后,我们再讨论?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2-9-26 03:45
本帖最后由 罢了 于 2012-9-25 14:34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2-9-25 11:19
好吧如果我说,有一类摄影是还原现实世界,有一类摄影是表达内心世界,罢了兄你同意么?你认为你女儿这些照 ...



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小女的摄影作品有些是表达大自然的美,有些是表达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可以是感动,感慨,欣赏,喜欢,忧伤。快乐。。。人有时候会被摄影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所感动,或是被其中整体的气氛所触动。我首先被作品中“夏天的感觉”所触动(整体色彩与景):枯萎焦黄的杂草显示出不安焦虑的情绪,一阵阵夏天的燥热夺纸而出。枯黄的野草仿佛不愿意与夏天告别 -- - 那颗挂在铁丝网上的叶子,做着无奈的挣扎,可惜再怎么挣扎,也唤不回已逝的青春。作品中的铁丝网让我感到有些压抑,给人一种生命的局限与憋仄感。于是触景生情,想到人类生命的有限,想到接踵而来的秋天,想到自己已步入秋天的生命, 以及秋天后的冬天。。。。如果说女儿想表达什么,我还真不知道。我猜小女可能觉得她看到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典型与浓缩了的夏天景色,所以就随手捏了一张。这个有点像注释毛泽东诗词与红楼梦,一家一个说法,谁也说服不了谁。说到底,都是些见仁见智的东东。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9-26 09:01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9-25 15:06
很明显不是和她同学不是一个取向的,很奇怪又吻合我的一个感觉。

我的那个感觉是印象流,没有啥技术含量的,我想想怎么描述。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9-26 14:40
我的一些感觉其实并不太适合你闺女和她同学的这个比较,只是我想起刚买相机的那两年。刚买相机时对摄影的热情自然是比较高的,我甚至买了室内静物摄影的全套器具。当时买了不少摄影之友之类的杂志,以及国外摄影杂志的国内版,上各大论坛也是时时去。看多了之后,我发现国外的摄影作品往往更吸引我,这个很多未必是摄影技巧方面的原因,而是国外的摄影作品的视角和形式往往让我感觉到新意和文化视角上的不同,哪怕是他们一般初学者的照片,视觉上的角度也经常让我感觉到新鲜。
当然,我这个印象不好套到你闺女这里,但是感觉仍然是类似的。说实话纯粹技巧和立意上,我觉得你闺女的习作还好过她同学大学时的作品。但是相比之下,你闺女的作品风格我不太喜欢,也许是“小清新”的风格看多了有些闷和局限。她同学的作品虽然技术上挺粗糙,但是有另外一种冲击力在里面,也许就是这种冲击力让你也觉得好,这种冲击力也许就是文化上不同带来的角度不同,从而带来的冲击力。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9-26 14:42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9-26 14:40
我的一些感觉其实并不太适合你闺女和她同学的这个比较,只是我想起刚买相机的那两年。刚买相机时对摄影的热 ...

多说一句,你闺女同学的这种冲击力如果没突破,后面也就是习以为常的了,我估计她这种风格在她的圈子里面不算太特别。
作者: dragan    时间: 2012-9-26 19:24
有啥表现激动喜悦的作品没?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2-9-27 03:31
dragan 发表于 2012-9-26 19:24
有啥表现激动喜悦的作品没?

有啊,你看:


真情流露啊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2-9-27 07:35
本帖最后由 罢了 于 2012-9-26 15:37 编辑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2-9-26 11:31
有啊,你看:



哈哈哈。。。把俺家闺女都搬来了,应该是自拍。这是女儿今年初参加州里高中生演讲会,在西雅图一个宾馆里拍的(两夜三天)。右边是女儿的校友,如今在Wellesley College念书,应该算是宋庆龄与希拉里的校友哈。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2-9-27 07:38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9-25 22:42
多说一句,你闺女同学的这种冲击力如果没突破,后面也就是习以为常的了,我估计她这种风格在她的圈子里面 ...

同意。
作者: 罢了    时间: 2012-9-27 07:47
本帖最后由 罢了 于 2012-9-26 15:49 编辑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9-25 22:40
我的一些感觉其实并不太适合你闺女和她同学的这个比较,只是我想起刚买相机的那两年。刚买相机时对摄影的热 ...



有道理。俺闺女的作品属于比较“清秀/温情”类,不豪迈,缺乏气场与冲击力。有点像绿茶,淡淡的清香,慢慢也能品出些味来,但不浓烈。她同学的作品虽然比较粗糙,但是有气场,有冲击力,有点像烈酒,喝一口能窜到嗓门口。女儿除摄影外还喜欢画画、音乐与写作,到头来偏要学什么医,至少十年以后才能有一份正式工作,搞得我很头大。

感谢你的评论,让我学到不少东西。

作者: 煮酒正熟    时间: 2012-9-27 09:12
罢了 发表于 2012-9-26 18:35
哈哈哈。。。把俺家闺女都搬来了,应该是自拍。这是女儿今年初参加州里高中生演讲会,在西雅图一个宾馆 ...

我觉得这张她的表情超可爱,特别开朗和单纯还有点小萌,哈哈,和她平时板着面孔的sophisticated冷面美人儿的样子构成对比
作者: 煮酒正熟    时间: 2012-9-27 09:14
罢了 发表于 2012-9-26 18:47
有道理。俺闺女的作品属于比较“清秀/温情”类,不豪迈,缺乏气场与冲击力。有点像绿茶,淡淡的清香,慢 ...

罢了兄有没有帮她做cosigner去借学生贷款?医科学位要全部父母支持,负担太重了吧?
作者: 煮酒正熟    时间: 2012-9-27 10:01
罢了 发表于 2012-9-26 18:47
有道理。俺闺女的作品属于比较“清秀/温情”类,不豪迈,缺乏气场与冲击力。有点像绿茶,淡淡的清香,慢 ...

not eligible for financial aid? 你们是去她学校的Financial Aid Office去问的吗?就算她不eligible for Federal loans, 那些银行的private student loans她绝对可以借呀,因为private student loan并不存在吮马eligibility的问题,只要你(作为cosigner)的credit history足够强,不仅肯定可以贷到款而且利率绝对比Federal loans要低。
有学生贷款业务的银行是: Wells Fago, Citi, Discover, Chase 等等。

作者: 美国风中秋叶    时间: 2012-9-28 04:59
感动于一个初中学生的傻瓜机作品,那是一种无言的艺术,足可以引起读者对生活的自然共鸣。
作者: 喜欢喝冰茶    时间: 2012-9-29 03:51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9-25 07:04
在我看,罢了大女绝对是有艺术天赋的。这些照片有好几张都打动了我。而你大女儿的那位大学朋友,相比真的差 ...

这张“飞扬”大概是一种尝试。一般的套路,这类片子旁边给点风,同时侧面要补点光,产生点层次,twilight的光是不行的,然后用广角低角度侧迎面拍上去,基本上就是比较时尚的片子。而这张片子拍摄者的位置是平视,也就是说位置不低。侧面如果有光的话,稍微弱了点儿。如果镜头不够广的话,可以再广一些,离人近一些。感觉是拍摄者连拍中的一张,水平线不平也是正常的。或者另外一种可能是说拍摄者在比较远的地方“蹭”拍?

BTW,这是在死谷吗?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