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从美国科技高管参军看美国科技前景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4 天前
标题: 从美国科技高管参军看美国科技前景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9-9 11:58 编辑
- |6 m! q5 A3 A: d0 }# D- m& J6 G, n
7 c4 I4 ^+ l8 L& p5 w2 R据报道,PALANTIR(Peter Thiel 的公司)CTO Shayam Sankar、META(Mark Zuckerberg 的公司)CTO Andrew Bosworth 和 OpenAI (Sam Altman 的公司)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以及前首席研究官 Bob McGrew宣誓就职为美国陆军预备役中校,加入弗吉尼亚州迈尔-亨德森联合基地(Joint Base Myer-Henderson Hall)的美国陆军“Executive Innovation Corps”(高管创新军团),代号“Detachment 201”。; C# f1 z7 O" C/ V; V

- E4 a/ D, p- u2 K+ K硅谷(广义)一直以道德洁癖自诩,现在不装了,直接参军了。这些硅谷高管将参与军方技术项目,目标是加速军事创新,尤其是借助硅谷高管的经验推动AI、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Detachment 201 被视为吸引顶尖技术人才的新机制,类似于“技术特种部队”。他们将作为兼职高级顾问参与军方项目,尤其是“Army Transformation Initiative”(陆军转型计划)。但不参与采购决策,以避免利益冲突。
5 m2 Z6 s; F3 J0 B0 F3 m% z/ @3 c! K% w& [  d3 i
技术高管参军的原因未必是爱国,可能说明美国AI到了离开军方已经驱动乏力的地步了。7 S: I3 C( q9 u! `1 o2 d9 X( _/ [+ z
$ _: _- `/ q' m9 Q3 |
美国制造业萎缩了,一般科技发展也在萎缩中。AI是少有的依然有活力的领域,其中通用人工智能(AGI)是美国的重中之重,私人投资正在以每年1000亿美元的规模疯狂砸入,唯恐没有赶上末班车。美国AI以“一步到位”的AGI为重点,但AGI什么时候能到位,甚至是否可能真正“到位”,这是说不清楚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正在造成危险的泡沫。如果投资不能回收、资金链断裂,加上持续不退的通胀压力和关税战的额外压力,美国经济可能被拖累。# |8 S2 T( [$ x  d$ f
7 J% ?0 Y. l: E% y$ \  A
在更大的层面上,美国发展模式一直是以民带军,用强大、有活力的民用科技为军需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活力的供应链。二战时代的“民转军”创造了“民主兵工厂”的奇迹。战后美国科技引导经济,有军工的贡献,但领先的军工依然依托强大的民用科技供应链。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尤其如此,微软、英特尔而不是波音、洛克希德才代表美国制造业的闪光点,现在则是亚马逊、谷歌、脸书等信息经济的领军产业。
' W! [4 g8 x1 l8 w1 q5 q) ~
' U& Y- a! t" U3 ~; z: y美国军工的“货架技术”曾经是全世界羡慕的。0 k' u6 H% Q1 n( @" N; B# q- q

+ ^# }2 ~/ z8 U" v5 z真正以军带民也有,但十分长线,也十分间接。凯夫拉、互联网、计算机这些最终渗入民用,都是几十年后的事了,而且点效应为主,不是面效应。点破一层纸当然功莫大焉,但最终还是需要开门开窗才行。计算机、互联网由军用开始,但后来的发展由民用主导,至今依然如此。5 _6 O+ m" C$ ^6 R( W* [
8 [) `' Q% f$ G
现在美国制造业不行了,“民”带不动“军”,只有“军”赤膊上阵了。在最好情况下,这走入苏联模式,以国家之力硬拼前沿,但越走越窄。在最坏情况下,这走入欧洲模式,既不能集中国家之力,又不舍得放弃前沿,只能吊命。
; T0 I+ t  ~  U) m  i0 V) {7 [3 Y& z9 X7 O, `6 `. K
有意思的是,共和党强硬反华派还在死抱冷战思维,指控美国国防部(现在改名战争部,好像这就能重振帝国辉煌一样)竟然资助与中国军工有关的基础科研,甚至通过法律漏洞与美国禁运名单上的中国单位“勾勾搭搭”。国防部则一脸委屈:这些基础研究与军事应用相差十万八千里。, W# z% O9 j' _1 m8 i( h

9 J9 D  h! {) D" k其实,这反映的是尴尬的现实:这些基础研究离军事应用确实十万八千里,但在中国步伐光速的现在,十万八千里并不遥远,“变现”为实用化的产品比美国快得多。弄到后来,还真是中国收益,美国还在研究PPT的PPT的PPT问题。- N1 ~# X+ B7 o; H! a) `7 R

9 F) x- C( V( \* {9 e这对美国是很恐怖的问题。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9月3日发布报告,在AI领域,大量名不见经传、没有明显军方关系的中国小微企业和大学正在成为军用AI的主力贡献者,老牌的央企军工反而成为绿叶了。; G/ \. V  u# g; P
7 k! i3 r3 z; X8 @
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壮大了军民两用供应链,二是增加了军品竞争。
/ P" R1 D4 O' ]/ `1 q$ j4 F' }0 Z7 x/ F% y# L. Y) x6 x
报告中研究了2023年1月到2024年12月间中国军方公布的2857个军用AI项目发标情况,其中338个机构至少获得两项合同,内容包括算法、无人机蜂群、战斗模拟工具等。这338个机构中,3/4为“非传统”供货商,没有显而易见的军方关系,但清楚展现了军民双轨发展意向,甚至直截了当地提供军品。重要的是,这些“新兴企业”赢得的项目超过了传统央企和研究机构,包括“国防七子”。这些“新兴企业”也真是新兴,2/3在2010年后建立。
8 [; z* s: v* H8 F  n
4 k" n& g; I% k/ f在美国转向以军带民的时候,中国拥抱以民带军,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对比。从历史经验推断,也是意义深远并代表大走势的转变。
& z1 v" R2 o; }4 R5 s- i/ h6 `! y* p  {9 n2 I; f. a# O
美国不是不想继续以民带军,去制造业是很大的因素,军购缩水是另一个因素。美国尽管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军费开支,但美国军费的效益远远低于中国。在中国经济因为规模、效率和活力使得军费可以“一块钱当两块钱用”的时候,美国正好相反,“两块钱当一块钱用”。有人计算,在更加科学的PPP算法下,中国的GDP PPP已经达到美国的2-3倍。- z4 T4 S0 C: p; o7 I, s# _

; R! ?/ a3 d! K. _2 ^拜登的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和国安会中国主管杜如松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哀叹美国在科技、经济、制造业、军事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必须借助盟国力量才能压住中国。这不是秘密,但美国高层公开承认还是第一次。两人刚离开“管事”的职位,到今年1月20日之前能接触到所有有关中国的机密情报,不是学究之言。
$ B) L& y+ d: p
; N' \5 o6 m" e9 z问题是,美国与盟国都有工业、科技基础碎片化的问题,基础科研落地能力一个比一个差,所以不管是英美科技合作,还是美韩科技合作,都是瘸子搭伴,和全须全尾、膘肥体壮的中国打架,这架没法打。+ C: n8 Y4 @7 w  K: m

2 f2 {! S/ ~/ M  o; Y! R5 w9 R( N( O% S军购缩水的直接影响更大。军品越来越贵,军购只能越来越少,弄得军工供应商纷纷打退堂鼓,不垄断都垄断了。7 Z( ?% d+ \/ S( i

/ L& [. @3 q+ f/ \反观中国,除了大型、昂贵的主战装备入门门槛实在太高,“能手搓的绝不漏过”已经成了中国“民转军”的动员令,珠海航展上大量展商并无军工血缘,照样活跃得上蹿下跳,无人机馆几乎全是非军展商的天下。+ Z8 G2 W% n$ V) B

1 o) Y: _/ G9 P" j要是今天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西方真是要被碾压了。可笑冯德莱恩和卡拉斯还在按前朝的曲跳本朝的舞。
作者: 隧道    时间: 4 天前
美国军事与AI是走上邪路了,) w& {  r/ Q8 P3 i" `$ k1 W
AI说白了是基于现有硬件观察结果,猜的更准,
5 |2 U1 w+ q9 W5 Q但是兔子是追求看的更准,不用猜,不断研发更好的观察硬件。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4 天前
这个真的挺苏联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