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步兵载具的逻辑可能要变一变了 [打印本页]

作者: 史节    时间: 昨天 12:22
标题: 步兵载具的逻辑可能要变一变了
自一次大战后期坦克的出现后,陆战的作战样式发生了变化,大纵深作战理念事实上在各个国家开始被建立起来。) C- b* {8 q/ X* t' m
这种作战样式基本上是以大量火炮和航空火力为先导,对对方预设阵地进行火力投送,打开缺口,而后投入以坦克为主的装甲力量在航空兵,远程炮兵等火力掩护下进行纵深作战,进而步兵乘坐装甲车等载具进行伴随作战,而自行火炮等提供伴随火力,迅速打垮对手的防线并进行纵深战术分割,消灭对手。这种样式,随着二战德国和苏联的应用,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对陆战的刻板影响。海湾战争其实也是如此。6 V! Y! k) n% J8 u) z

; r$ o1 e5 B' t+ P; f但随着全球性的城市化深入,战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预设钢筋混凝土的防线和建筑物要远比二战多得多。同时,随着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高,无人机的大量投入实战,这种样式正在发生改变,大规模的装甲目标不再是对抗火力的方式而是靶子,分散化部署成为潮流,而步兵伴随无人装备的应用,交战样式正在发生变化。那么我们阅兵展示的100系列体现的是新的逻辑。从坦克来说,持续快80年的甲弹对抗模式走向尽头。现在可以引导的精确弹药和无人设备都可以有效攻击坦克,即便装甲冠绝全球,也并不意味着牢不可破,有太多手段可以攻击顶部和侧后,那么追求坦克反坦克就没那么必要了。100坦克体现的重装信息节点,100支援车也是类似的考虑。
) B& b/ q. e- e9 x* M1 H) p0 b, W! S2 a) z6 c4 f* B4 V; X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认为需要未来的装备考虑,那就是步兵载具。100支援车很好,而且带无人机,信息感知能力加火力支援能力都是不错的。但未来的战争可能再次出现由俄乌战争这种半静态走向动态战争的情况。比如说100坦克和支援车深入敌人纵深,需要步兵来掩护监控防线或者进行城镇战斗的时候,步兵并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是步兵,他要带无人装备的,比如伴行载具,带子弹和筒子,比如机器狼,延展观察作战面积,比如无人机提供广泛预警。下一步的步兵载具可能面临一个问题是如何携行无人装备。9 n; X1 R$ f) b+ s  G7 O4 @
1 f/ A: y: j0 A& ?) f2 O& m& v3 Q
过去装甲车的时候,步兵可以行进间上下车,迅速展开和前进。现在的无人装备那么多,在重新运动起来的情况下,不能靠卡车来运吧。我认为步兵载具的成员可能会减少,过去一个车一个班,现在可能就带一个组。无人装备可能外挂,车组下车后取下无人装备后迅速展开,战斗结束后无人载具归位并充电。这样看来,100支援车还不是完成这个任务的载具。会不会是我设想的这样,过几年可以看看。感觉军工人的脑袋比我开阔地多,再拿出什么稀奇玩意儿给我们惊喜也是极好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