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又见李刚--细思恐及的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testjhy    时间: 3 天前
标题: 又见李刚--细思恐及的现象
想当年,一个飚车少年在大学校园里造成两名女大学生一死一伤时的狂言:我爸是李刚,让李钢这个名字深刻在网络上,有人统计过,中国叫李钢的人名有149594个,可见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普及程度。
今天,又有一个名叫“李刚”的腐败分子公开在网络上:
4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刚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李刚作出逮捕决定。

经查,李刚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对抗组织审查;罔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背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廉洁底线失守,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贪欲膨胀,将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大肆收钱敛财,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李刚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刚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党的二十大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其实,叫李刚的人有近15万之多,其中出现几个腐败分子并不奇怪,细思恐及的是其中的一句话:结交政治骗子。官至中组部纪检组长,到这个位置自然不会是政治骗子们能够推举的,但是,他以前的升迁过程呢?
首先,李刚他至少在某一两个岗位升迁时找到政治骗子,一是靠政治骗子成功升迁了,二是升迁了未必是政治骗子的功劳。但不管如何,只要升迁,李刚必然认为通过人身攀附是升官发财的重要手段。
之所以有政治骗子,并且在不少腐败分子的“事迹”中表现出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毒瘤,也是土共体系深层次的问题。

作者: 下山虎    时间: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下山虎 于 2025-7-24 19:00 编辑

看好大数据加人工智能。以后升迁考核靠算法,在大数据面前不合法的或不符常规的一定要问责。

不指望消灭全部违规,但肯定能提高犯罪成本
作者: semtex    时间: 3 天前
以后就会是“结交算法骗子”
作者: orleans    时间: 3 天前
就是掮客吧,也叫说客,遍及古今中外,将来也不会消失。办事找中间人还是生活日常
作者: 孟词宗    时间: 昨天 08:33
中国现在要打倒一个官员,除了正常的“贪污受贿”还要加上各种莫名其妙的“罪名”。例如这个“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凡是官员,有几个不搞“投机钻营”的?什么是“投机钻营”?拍上司马屁,到处送礼算不算?如果这算的话,中国99%的官员都要落马。而所谓的“结交政治骗子”更是莫名其妙。“政治骗子”的定义是啥?如果这位给定罪,他结交的“政治骗子”又是谁?是不是也应当公布出来?

不过这并不算奇葩罪名。奇葩的是某官员收藏刀具都可以成为罪名。这种罪名让人想起下面这段历史: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除。

作者: 陈比尔    时间: 昨天 09:39
上了就叫贵人、政治掮客,没上就叫政治骗子。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