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0 M6 B5 |( t/ |9 R8 P 5 J. U% j& f7 z1 `: d) P9 r" a , E! Z# _! E# R+ Y) ]9 O* o$ @这是至今信息量最大的图,显示了三个有意思的细节:) }/ n& e) a& c* J G7 J6 b
* a( P0 Q$ \4 V; C# T/ K7 T1、鸭翼 # ]/ m, l6 r. E. v3 E: S5 u$ E7 e Q2、高度上反的机翼 % P+ X% L6 I0 S$ @5 x5 n3、铲形机头 r: r1 k8 M' {) U3 i: P
# A) d* R2 L1 c, x鸭式还是正常布局只是飞机设计中的“流派不同”,没有本质优劣,但鸭翼好像成为美国战斗机的“政治不正确”。除了研究机,历史上没有任何美国战斗机采用鸭式布局。现在F-47用了。由于F-47的最大要求是全向隐身,采用据说损害隐身的鸭翼很是意外。 ( u6 q; n' z; Y2 s* P8 K: |: E- J4 d2 i
不过X-36是鸭式的。这是麦道研究无尾战斗机而推出的。有意思的是,在介绍里语焉不详地提到用矢推控制方向、鸭翼控制俯仰。麦道当然现在并入波音了。4 k7 B0 _) m# c$ ^4 F- O v! a# [
) ^( ]. a. w; A% D + S# K$ `2 Y7 d s' _. e) t
a5 D+ K: K. Q( b有一个可能:鸭翼用于俯仰控制,是因为矢推要用于偏航控制。) k" g& r* v: D& X2 i+ h( n
/ j% g/ i8 d' I. t5 B 8 u; u q# \( W. h1 E, f5 Q# n 4 `" l! b/ a3 ], j Z/ `X-36是90年代试飞的,对F-47有多少影响,还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确定。另一方面,波音众多的六代机想象图中,鸭式方案其实早就出现过,只是当时都直接贬为脑洞,“美国战斗机不用鸭翼”,现在看来,一切皆有可能才是真理。5 W# |, ~8 z' I/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