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6 t8 D Y. G/ M9 b& }2 s; g军标能动态屏蔽干扰源方向的信号,支持调频和加密信号同步,防止敌方压制或者篡改定位信息。军标具有加密和动态密钥更新,防止伪造和超权限使用。军标GPS接收机内还有信号认证模块,自动识别并过滤虚假信号。* N9 _' a, u2 G' E3 R+ ]
3 h9 r0 |8 P% {, k4 k
军标还可实行区域访问限制,民标也可以有意降低精度甚至关闭服务。 3 d. v7 ~1 b" x) t( h 0 a( d" r9 g6 H美国可能会对乌军中断军标GPS服务,但未必会特意关闭民标GPS。民标GPS不仅精度低,还有抗干扰和抗欺骗能力差的问题。在乌克兰战争中,俄军已经证明了对GPS的干扰能力,“海马斯”发射的GPS制导火箭弹大量偏离目标。如果美国关闭军标GPS服务,所有乌军使用GPS的装备和弹药就彻底裸奔了。6 R" w' A3 F" S9 p$ E# f0 H0 d- c
) n1 _+ _% d y" e" L2 J欧洲倒是有“伽利略”系统,但成熟度、抗干扰性、成本不及GPS,与弹药和军用系统的集成程度更是远远不及GPS。 ( V& N& u' |1 ]: S3 ~8 s2 g+ Q% M - ^% g* d1 e$ k1 d- c更加看不见摸不着的北约支援还包括指挥和特种部队。 2 Z0 F# ~/ H. H- K$ g( e; l+ E- M' Z# F! N4 f
英法特种部队在乌克兰活动是传闻已久的事。特种部队的活动高度独立,并不一定需要北约支援。这方面美国撤出与否倒是关系不大。9 ]$ h3 e$ }7 i6 S, Y8 T
8 |4 @; S& [1 H) M4 N( w* T7 j# X h
为乌克兰训练新兵也是一样,不需要通过北约架构,英法等国可自行提供。 . i* W% v& L9 _ 6 |- X* L# G, u# M1 ^5 P d* [但北约指挥就不一样了。这未必是直接的作战指挥,而是以顾问形式出现,但不是派几个军官就解决的,需要有运转娴熟的参谋班子。 0 E) y8 Z, d6 @* G8 m ! J4 ?( A5 j) K' J. R7 v更重要的是,“外行谈战术,内行谈后勤”。在谈论“扎波罗热劈入战”的得失成败时,人们容易看到装甲劈入面对地雷战时的无力,容易看到武直躲在战线后方对强攻坦克的点名屠杀,但也容易忽视战役组织的后勤挑战,而且后勤挑战开始于乌克兰境外。2 m' E ^& W- F+ p
- y' r* i" T* |
这又回到USEUCOM还是ACO的问题了。乌克兰的境外后勤支援理论上在北约架构下运作,实际上从组织到人员,还是USEUCOM为主。ACO本来就是换皮的USEUCOM,英军、法军、德军已经没有单独组织大规模后勤和作战的经验和组织了。 ' a7 C3 ~4 k& s& q# F! @8 q3 }" s, }7 ]9 X2 k9 ^
这就是说,离开美国,欧洲哪怕凑齐装备和物资,如何运到乌克兰、及时高效地分发到部队都是问题。4 S( N# |3 Z* K. A
! r7 ?& R2 U# u/ D/ h& Q4 z
欧洲离开美国已经不会打仗了,这不是夸张。在利比亚内战期间,英法率先推动禁飞区,美国只以“有限方式”参与,奥巴马还因此被讥讽为“从人们背后领导”(Lead from behind)。但英法打砸了,奥巴马也在压力下被迫投入美军,美军非洲司令部(USAFRICOM)的介入则迅速理顺了作战。后来因为要同英法和北约部队协调,USEUCOM加入协调,最后以ACO名义接管指挥。 2 T/ I( S6 ~0 H( ~$ G! e7 G5 n0 L0 d% G$ H# x+ n' L4 J& q! }& c
在叙利亚颜色革命初期,旧戏重演,又是英法首先介入,然后倒逼美国:“你是老大,你好意思吗?”英法率先介入本来就是“抛砖引玉”,英法也已经组织不起大规模战争了,需要美国。 5 d. L; p% W& G ! s) l( K0 A' m, p$ a1 a德军更不行。和韩军一样,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在美军架构下作为“填料”作战的。默茨可能想重建德军,但这不仅是是扩军和军购的问题,还需要打造独立和完整的指挥和后勤架构,任重道远。但这是题外话了。 - c; i8 O" P7 k: E: m) w9 m% E0 {2 s6 E" @2 z1 o9 i
这样的“美军主干、盟军填料”的架构是愿打愿挨的。美国通过这样的主从架构控制盟军,实际上把曾经的欧洲军事强国去势了。一方面确保美军有可靠的盟军,另一方面也确保不可能出现“想太多”的盟军。 q& s9 |: j k- l
- h9 Z* B% b: f1 D
但在美国甩包袱的时候,主干没了,填料就散了。 7 P7 G: f% N, ~" G, |0 d + [) ?+ T& m: F! }$ ?, J当然,还有人们熟悉的武器弹药的后续供应问题。 . X$ Z2 p- U0 q7 p+ y: s/ J6 N% N' p1 n- i- \: s
欧洲依然依然有不少地面武器的军工大厂,制造各种轻重武器和弹药,美国陆军下一代自行火炮都需要从欧洲选型。但欧洲军工也面临产能限制。精密的重武器就不说了,承诺的“100万发炮弹”常常跳票。更加要命的是,乌军最需要的高端弹药尤其缺乏产能。 $ _5 H7 ?7 d @. \8 m, x7 w 2 W3 T/ V% z: R% ]' \“海马斯”及其GPS制导火箭弹依然是乌军远程精确打击的主力,ATACMS短程弹道导弹更是可以攻击俄军纵深目标的主要弹药,这些都是欧洲顶不上的。欧洲根本没有大口径火箭炮机弹药生产,以至于美国无法及早交付“海马斯”的时候,法国被迫转向韩国甚至印度。7 h# S4 ^$ z5 p+ Q
2 y" _% J4 ^/ j. C5 j! ^9 b( z1 t
“爱国者”一级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是又一个欧洲缺门。“爱国者”已经成为乌军拦截“匕首”、“伊斯坎德尔”等高速导弹的主力武器,尽管实际战绩俄乌双方各执一词。以色列的“大卫投石索”在某些方面比“爱国者”还要先进,但以色列军工是美国军工的海外支部,美国断供的话,以色列是不会接单的。 + v2 F$ n4 f" d5 ^6 C - t9 f& L+ Z5 M& W至于乌军已有的少量F-16,维修可以由欧洲盟国的大修中心提供,备件反正从飞机坟场里拆,升级就不用多想了,本来就是当做耗材使用的。但AIM-9X近程空空导弹和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就有“海马斯”和“爱国者”一样的问题了。欧洲有自己的近程和中程空空导弹,如法国“米卡”、英法“流星”,但与乌克兰F-16的整合情况不明。3 ~$ W2 e; a( i
5 i" v7 M( l( R% J- C) t& b
实际上,美国断供主要是美国不出钱,要是欧洲出钱,美国未必绝对不肯按照商业出售处理。但军售从来都是与政治高度捆绑的,这样的商业出售能持续多久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情。战争中本来就不定因素太多,在这样的关键问题上悬挂大大的不定因素,肯定对乌克兰军心、民心带来巨大压力。, s! m3 J- K7 I- o- I. v W: X
/ ~% d' s- o: w1 v' J- T
美欧的支持在战争初期给予乌克兰军民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如今已经形成依赖心理了。美国支持撤了,欧洲支持还在,但能兑现多少不明。乌克兰突然发现需要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战斗了,而且不仅是乌克兰的血肉,还要有乌克兰的枪炮弹药,但是谈何容易。" Y' L+ q) r+ h* c, P
* {6 \# {$ G$ y- j' b: e' Y乌克兰早就“战争疲惫症”了。初期靠着必胜信念坚持下来,后来靠不甘心理继续坚持。但胜利越来越遥远,痛苦越来越深重。除了2022年夏秋的“哈尔科夫大反攻”,乌军没有收回多少失地,反而在俄军“绞肉机”战术的重压下,逐步丢失东乌的坚固防御体系。库尔斯克突入战则更像军事行为艺术,而不是有意义的战争行动。如果三年血战的结果就是这样,战争最初两个月和平谈判的功败垂成就格外痛楚。' F. I3 T. [' ?, u/ b
! q# K1 X8 K1 L三年血战在乌克兰的民族心理里积聚了巨大的仇恨。首先是针对俄罗斯的,现在可能增加了对美国的背叛。不在仇恨中爆发,就在仇恨中消亡。乌克兰的未来是所有人都关注的。 6 Q5 ]% L( w7 s0 ^" v" k, x/ D. ?* v! I, p( P' r
在俄罗斯方面,是否会趁虚而入,还是见好就收,是另一个问题。俄罗斯也患有“战争疲惫症”。战场的胜利是珍贵的,但是,at what cost?) E) D* Q5 r+ `: Z1 @; t9 A/ l 作者: 国林风 时间: 2025-3-11 08:12
新的星链终端有ipad大小的,我看评测不错,可以用充电宝供电,无遮挡可用wifi距离约50米。5 W* F6 r5 d7 u9 e5 u R" N
& F+ K: @' J' F; t
我准备年底如果去hiking的话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