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沈六的一个很特别的细节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5 天前
标题: 沈六的一个很特别的细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1-17 10:02 编辑
4 x' Z( i1 L- p5 S3 t# D6 C3 v
- Q; ?$ E- K% ^) ~; z9 Y成六的图片很多,分析也很多,但沈六的图片和分析就少多了。看到一张图片,发现一个很有意思但没人提到的细节:
! N- i4 C( c, Y" J9 n
  L4 y6 J* ?$ ^: [沈六的机腹有一道全长的深沟。不管从隐身还是机腹弹舱空间利用率,这都是反常识的。
- ^5 N) o3 d" x! F4 B
  s, s2 R1 F0 k" E  j2 |4 }
' ?6 q+ k3 p2 C/ J
' U' z7 i, s4 H沈六的机腹有一道全长的深沟。
9 _! Z: j( d. v4 K3 \/ k
! Q& f& ~! e, t' |" T/ Q- }) w已知多数双发隐身战斗机的机腹都是平坦的,可能在靠近机尾的部分按照发动机舱修形,而形成“分叉”。苏-57倒是发动机舱分开得远远的,但中间的“沟”没有那么深,倒是宽得多。
( z) |' q* @7 N4 w' r6 ~; A: g  Q9 `2 N
! r* D8 d7 f! d+ h8 g
8 }/ T: a( W. b; \/ ~
F-22的机腹
6 Y$ B' n' L" H8 i0 @. x. F) R6 l
& s6 F( ~! [7 v0 v& z. v' T/ l9 G% I" Z. a' }, ^, d
( ~5 T) l( F  c2 F
歼-20的机腹, D4 x; o' b0 N: Y

+ t: V( y) f1 P" M+ m
% H5 b$ z: ?% H: l6 [
8 H2 g' J5 n! V- i苏-57的机腹, L# f* U2 ?) R; F( ?
2 Y! E* T, o0 ?5 ?1 k. L
沈六这道深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机内武器舱一分为二。实际上,F-22、歼-20的机内武器舱由于结构上的需要,依然有“南北纵膈”,还是左右一分为二。
9 J* ^) i0 ]$ \. [/ L
8 G! P& z, [, G5 G: X$ W9 ]( v  p% S
; c: `2 k- @! g4 P* g6 U4 }3 g8 g7 B1 }" A& b4 m% H' f+ a* z
( I( c9 h! X8 v! q; ?9 a

* f+ p! ^" }) ?# AF-22和歼-20的机腹武器舱貌似完整空间,实际上也有“南北纵膈”( Y* c- ^* e0 t8 S7 x2 _4 }% K2 z) M

; W3 z* Y/ Y/ ^5 t9 u* z/ E苏-57索性把机内武器舱做在“中央隧道”的位置,这回真是完整空间。但武器舱的厚度要求使得“中央隧道”不能太深,对气动设计也带来诸多限制。0 _" R7 E4 d% `* t9 t

* c% U! l: i7 Z" |沈飞可能注意到F-22和歼-20反正不能形成完整的单一机腹武器舱,所以用深沟分开也无所谓。但这样的沟壑依然是“反隐身”的,为什么?
) r1 ^# J0 |' p
8 k+ W# t* q! D8 e& g想得出来的唯一理由是气动上的纵向安定性,把这道深沟当作某种垂尾安定面的等效了。4 [- i( Z) r2 E3 B

  T# W7 k3 f6 W4 |" g3 M* o; X+ a无尾布局最大的问题不是转向,而是方向安定性。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发生偏航。B-2、B-21是用开裂式副翼形成差动阻力来控制偏航的,成六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机理。沈六用这道深沟,如果能做到加强方向安定性,相当于通常垂尾的固定部分,就减少了开裂式副翼的麻烦。
; C4 O$ X+ ?. h6 L
' l- b$ E' U! `% c
; i7 p! M; v4 h/ q; c5 |. j% ]! X/ D/ p( `9 |
通常垂尾不是全动的,而是有大片的固定面加上后缘的控制面,F-22也不能免俗
. f  a! L1 n( a( r8 e3 z- R  B# U  z3 M0 l

1 p+ q* c) S3 q' r: g
/ J4 y( V' x$ J+ g& `8 w! t: D9 B垂尾固定面的原理和箭的尾羽一样,在迎风压力的作用下,自动修正偏航误差
  F$ k: n& x( M' t! E( C+ M( U% }% R+ T
8 g5 }7 V+ ^  B" [( c6 x
* O' G' X6 M* Q" i* h8 O1 t
, V* s% Z& K5 X, t! Z2 j& {Kratos Thanatos两侧进气道和机身之间的深沟应该有同样的作用
' K" a5 `' [" g4 Z
; w' _( p1 Y  V; a0 w5 N  d& d有意思的是,美国Kratos的Thanatos无人机和沈六不约而同地想到用违反隐身但有利于气动的深沟解决开裂式副翼的问题,只是沈六在腹下,Thanatos在背上。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两家之间还不可能抄袭,因为公示的时间差不多,此前都是高度保密的,谁也不知道谁的存在。
  p; [. e0 u/ {2 W. o7 [
. l. V+ z( C" ?沈六的前机身是比F-22和歼-20宽得多的扁菱形,提供大得多的内部容积,更是有效得多的等效边条。F-22用菱形前机身起到边条作用,当年很惊艳。现在沈六大大前进了一步,好比当年F-5E的小边条和F-18E的大边条的差别。这样“超级大边条”提供了前机身升力,有效平衡了人字形翼升力中心靠后的问题,降低了静稳定性、提高了机动性。你可以说,边条就是边条,原理上一脉相承,没啥稀奇。但这是量变引起的质变,不是放大那么简单。
- p) J6 Y8 l; x7 i8 Y, Q6 B6 K1 e2 ?! t& T
) b6 q* ]- K7 ~* d
" J3 f" @& G' u1 p5 x
沈六和苏-27在垂直投影上有几分神似,但苏-27还是边条与机头简单拼接的,两者并无气动和结构上的一体化
3 ^& i2 l2 L+ y$ S# @) D. _1 S; g' ^( Q! H
现在看来,沈六可能受到苏-27的影响,但“铲形”机头与边条更加完美地整合了,机体厚实得多,加莱特进气口取代了矩形进气口,中央隧道变窄了。需要更多、更清晰的图片才能确定,但看来进气道是向上弯曲的
& ~# K/ h+ w6 t! f7 [- O3 H0 C- u; [; d; Q
沈六的信息还太少,看来这是至少和成六一样“有看头”的飞机。期待更多的信息和图片公开。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5 天前
有沟必火
作者: 赫然    时间: 5 天前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25-1-17 04:44
# t  r7 N. K( v) I4 A" e有沟必火
. l% g6 r: N" Y! H9 Y& m
一把就把晨老大带沟里去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