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6 ?: X2 ^2 J& G) ]8 o唐鲁孙先生对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充满了包容和欣赏。在“湖州的板羊肉和粽子”一文中,他介绍了湖州的板羊肉和粽子的独特风味,并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如湖羊是元朝时从北方移植过来的,褚大昌粽子店的历史等,让读者了解了江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他还特别提到了南浔叶家与戴长生羊肉店、褚大昌粽子店的渊源,以及自己与叶曼云等人品尝湖州美食的经历,为这道地方美食增添了一份人情味。 & L& r) d; M6 l. |( H + L; U* p7 Q2 j& l' b. G在“山东的肉火烧”一文中,他回忆起山东的肉火烧,外酥里润,香气扑鼻,并讲述了自己在台湾寻找肉火烧的经历。他先是在花莲吃到了一种用马粪做燃料熬制的粳米粥和肉火烧,后来又在虎尾遇到了从花莲迁来的山东老乡,吃到了正宗的山东肉火烧,最后在台北民生社区找到了一家山东人开的早点铺,终于吃到了久违的美味。这段经历,展现了其对传统美食的追寻和怀念,也体现了山东人在异乡传承家乡美食的努力。5 `3 E7 U, G" M" D3 l4 G g6 {! U
) \. i0 q `( K* K [2 f9 C; M
唐鲁孙先生来台后,也对台湾的饮食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评价。他认为,台湾的饮食文化融合了大陆各地和本土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欣赏台湾的海鲜,认为其种类丰富,鲜美无比,堪比大陆沿海地区的美味。他也喜欢台湾的小吃,如四臣汤、碰舍龟、吉仔肉粽、米糕、虱目鱼粥等,认为它们保留了台湾古早的味道,值得品尝。6 U. \9 R7 M6 l( u+ R _,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