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j& r$ h) X8 q4 O5 Q: N( V0 P技术碾压靠的是三件宝: 4 G. i% B" r7 U& M2 u ( x8 w; G6 K _, `2 ]1. 砸钱 9 l, ?6 A6 ?8 c9 P' k7 z0 m0 x: ]5 I* l; X
2. 雄厚的科技和工业基础+ m2 I: z. F& p B. v; R W
; y/ _) }$ u. Y- O! v3. 对国际大势和战争的远见 . n( ~* V& ^: B6 k; n& X: d3 n, C; i; J; \; u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军工科技,砸钱尤其重要。美国军费开支依然遥遥领先,但总是不够花。在2024年计划里,军人薪饷增加5%,至少需要弥补通胀影响,但军费增加只有1%。现有士官太多,这是因为反恐战争后裁军时保留骨干老兵的需要,也是新组建以外军训练和顾问为主的教导旅(SFAB)的需要。可能需要裁减SFAB以降低开支。 + M9 g+ g4 c; D- y9 H : s7 B9 y: [6 K5 c' l反恐战场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乌克兰战场只是插曲,美国陆军要在可能到来的与中国的对抗中有一席之地,必须彻底改革从战略战术到装备训练的整个架构,尤其需要增强战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岸舰导弹、防空导弹力量。还需要补上低空、近程、低成本防空拦截系统的短板,无人机、火箭弹、巡飞弹改变了战场的防空现实。还需要炮兵现代化,“战略大炮”比较遥远,配用58倍口径的155毫米M1299炮的改进型M109 A7更加近在眼前,终于弥补美国155毫米炮在射程上落后于欧洲和中俄的短板。 7 [' G" x \) n1 ]8 x2 V8 m : ^! e5 Q# o# p% z这些都是当务之急,都需要钱,只有拆东墙补西墙,FARA下马就是被拆的东墙之一。缺钱还有更多的影响。 & ~- l! l/ o, s2 \. U6 o2 K+ I* F% E
前沿科技离不开试错,试错离不开砸钱。近些年美国军工科研屡屡掉链子,与缺乏试错和侥幸心理很有关系。“劫掠者X”落选与缺钱把前沿技术催熟有关,贝尔360最后下马又与技术突破幅度不够有关。说到底,还是缺钱。; G# U. f9 k \! F( Q8 W8 K9 a
8 `$ ]- j2 I; c7 V' U; n
美国军工基础也开始出问题,乌克兰战争暴露了美国连短时间里迅速增加炮弹产量都做不到。乌克兰战争已经两年了,如果放在二战年代,二战一半都打完了,实际上从珍珠港开始算的话,这会儿罗斯福已经把艾森豪威尔从北非调走、命令筹备诺曼底登陆了。这是军工生产在需求不足时追求效益和优化的结果,战时扩产潜力是要花钱才能养着的。乌克兰战争经验表明,美国要是还准备认真打大战,必须赶紧扩大军工产能,在美国已经普遍去工业化的现在,这是特别花钱的。 % G- o0 U F, o; k+ u1 |- o- Y3 J8 Q- n2 J, @, H0 Z
在冷战后,美国自己被“历史终结”的神话绕进去了,错误地以为反恐和低烈度战争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乌克兰战争提醒美军重新认识高烈度冲突,台海的危险则提醒美军重塑自我的急迫性。' H5 s" z, e* r- @
& o) |$ V+ z$ {* P/ a4 Z
几十年来,美军一直在远虑和近忧之间达到较好平衡。技术领先确保了现有装备可以有效压制近忧,对下一代领先技术的投入确保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远虑不至于变成近忧。但这也是以砸钱为前提的。没钱的时候,就要在远虑和近忧之间权衡了。 ) a3 }8 U- ?9 W- Y2 P; O! ?1 C - X3 D. p; ~5 o4 |/ w3 l0 B冷战后,美国长期对一强独霸有信心。中国军事现代化对美国是很大的压力,但美军还是把重点放在远虑,争取在中国军事技术水平和新一代装备规模赶上美军之前,再跃进一步,拉开差距。 3 A9 h) i1 P. r" @" W9 O) k0 v" w. M9 G- U2 ^! [
然而,中国经济、科技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意料,军事现代化的步伐也超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军现有装备且不说技术是否继续领先,时间和反恐战争大大加速了装备老化。' a, I" L& o; x( t$ M' X7 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