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x2 K' A- t/ \激波锥是对称的。在平飞中,激波锥的下锥面成为“托起”乘波体的“地板”,所以乘波体的下表面平直,迎角就是激波锥的角度;在理论上,下表面略带弧形更好,但增加防热技术上的困难,得不偿失;上表面只要藏在激波锥里,就具有最小的阻力,所以有一个驼背,以形成有用的容积,便于搭载有效载荷;尾翼可以提供一定的气动控制,只要“躲在”激波锥内,就不至于被强烈气流撕下来。. F) H5 T( e" j, ]. V4 B
+ \0 v% a( Q' {4 }5 G这当然是最简单的乘波体构型,多年来,早就形成更加复杂的梭镖体和其他构型的乘波体,东风-17就是梭镖体。伊朗实事求是,从最简单的乘波体开始,实现了HGV。当然,要滑起来还相对容易,要精确控制就要求高了。伊朗能做到什么技术水平,现在还不好说,但只要潜力存在,对以色列就是巨大的威胁。9 q( Q4 {8 X, u$ Y
1 D+ s, }$ O2 Z" }
从海湾战争时代开始,以色列就高度重视反弹道导弹技术,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反导能力的国家之一。但反高超是世界级难题,对以色列尤其如此。- o. X3 N; {/ E8 }- Z0 Q
$ b4 A5 m% C. O7 f3 Y$ M+ r" _
以色列太小了,伊朗太远了,基本上不存在中段拦截的可能性。但就末端拦截而言,高超弹与弹道弹在探测方面差别不大,反正都进入雷达视界了,但反导差别很大。反弹道弹以逆弹道为主,反导弹的制导和机动都是对逆弹道误差的修正。如果探测和弹道计算靠谱,修正量应该不大。考虑到反导的时间窗口很小,相对速度很高,这已经是制导和机动技术的极限了。; q, U: z! n# m3 [. k5 ~- {
; k0 b6 _0 \; a( B$ ?1 w+ d
反高超弹没法用逆弹道,因为高超弹根本没有固定的预设弹道,反导只有硬拼制导和机动。如前所述,逆弹道已经达到技术极限,完全反应式地追踪,实在是要求太高。反导弹达到速度问题不大,但还要有效制导和机动就难了。: A# F0 b6 [# E1 m1 k8 t. Y
, {" w( U- G- q& u2 V
更挠头的是:高超弹进入最后攻击时,从高层大气转入低层大气,反导制导和机动是完全不同的技术。高层大气温度低,空气密度低,红外制导和反推力机动最为有效,这也是“萨德”的模式;低层大气相反,主动雷达制导和气动控制最为有效,这是防空导弹的典型技术。但要对付整个末段,反导弹需要同时兼容,这要求太高了。# ?. r0 E; M. P$ _# q- _
7 y5 O# `. X# `9 ]7 s2 s
不是说问题解决不了,也不是说伊朗高超弹一定像宣示的那么厉害,但这至少给以色列一个巨大的头痛。就现有技术而言,这还真可能是以色列没法防御的。, e% W# Y. ?+ w- Q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