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E1 u& b8 x* o2 F1 i& ~& B% {4 E那就中资出海了,尤其是美元基金。 , Z5 Q, M; e+ Z6 j$ R+ Z9 {( O' E) s v
但经历了两三年雷声大雨点小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在中国的成功风投经验拿到东南亚,不灵了。7 X5 J0 c- X! I8 o+ t
/ ^& s" G& w. n中国风投很快发现了东南亚市场分散、估值天花板低、退出困难的问题。 ! Y0 e% c' K: m8 S" i9 l / F4 {' _/ h! \7 |: O0 H东盟主要是政治架构,并没有形成像欧盟那样的统一市场。东盟很多国家看起来都很大,印度尼西亚人口高达2.7亿,菲律宾过1亿了,越南也9600万人口,非常接近1亿。泰国、马来西亚都算人口少的,也达7100万和3200万。但每一个国家的购买力都还相对较低,又不能通过自由贸易或者共同市场形成规模效应。比如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算最大的单一市场了,但经济体量只与浙江相当。创始人也常常格局不大,或者不敢太大,并不计划扩张到越南或者泰国。8 G: E/ H# @0 e+ y8 _
0 Y/ @5 x4 l, M3 g! N
这不能怪创始人。各国政策、语言、文化、商贸环境都不同,小本经营不敢造次,但小本经营本来就是风投的目标。 - }. L9 D; h" F9 h4 e2 }7 R0 C/ a# ~) i P
中国风投的目标是再造阿里巴巴或者字节跳动这样的奇迹,但太难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b% U! I6 Z/ f( A/ J8 |9 s: h* C6 j: p
中国风投擅长的是中国这样单一、高速增长的市场,或者欧美那样的成熟市场。要赌大的赚大的,非中国莫属;要旱涝保收,那就去欧美。问题是这两头现在都有点不顺,所以才有中国风投下南洋的事。 4 r* U2 L* S& V# j1 T& Z7 p8 g4 w1 m% O( h4 k
中国风投对东南亚的期望是“小号中国”,但现实证明:大到市场规模、企业增长速度、创始人应该拥有的野心,小到员工的生活费用和企业工作时长,都远远达不到中国风投惯有的期望。中国风投的典型期望是“水大鱼大”,被过去多少年的高速增长“惯坏了”。据说中国风投经常半年就要创始人扩展市场,一年见到增长数字,3-5年上市。现在连中国都未必常见这样的投资项目,在东南亚更是凤毛麟角,欧美就别想了。 6 I% X; ^& S6 H" f, z) \/ g8 }$ p! t: b( S
中国风投的中国背景也使得最终退市复杂化。Shein是快消时装品牌,在新加坡注册,主要市场在美国,但供应链在中国。Shein想在美国上市,但中国身份成为障碍。这只是人畜无害的快消时装,如果是更具战略意义的电车、锂电池、光伏,就更加复杂了。 ( Y2 E( y. h N* B8 @, k+ _' v ! q- V0 S$ \8 x5 P9 i! {* x但上帝关上一扇窗,必定打开一扇门。 & F2 h q3 A# V {* s" ` : X8 i& v6 r, E' E如果中国的投资市场发展起来,海外中国风投回到中国上市,未必不是新路。这对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尤其重要。' q& L- T e& J
6 G' g! A$ W; p3 Q; l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国际发展战略主体,东南也是一带一路的立脚点。东南亚的繁荣和稳定符合中国利益,通过投资和资本市场把东南亚“圈住”十分重要。RCEP打通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货物贸易,还需要打通服务贸易,其中投资和资本市场是关键。只有东南亚的货贸和服贸都锚定在中国,才能“身在曹营心在曹”。域内并购是另一条路径。( {/ w8 k' H9 q8 h( @0 p; a
: x2 W+ {* l# `9 K$ s0 l东盟也是可预见未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OPEC测算,2025、2025年东盟GDP增长应达4.6%和4.8%,其中印度尼西亚在2022年达到5%,越南更是达到8%。这也是正在开垦的处女地,中国不去收获,就被欧美日韩收获了。 + ^4 A! _; s% i/ e: _3 N% b) f! H7 x- ?+ B
相对来说,东南亚消费者和企业对中国制造和中国投资的关注点更加去政治化,更加在商言商,这也是有利于中国投资下南洋的。中国在国内大力推动新基建,东南亚也有类似的需求。比如说,打通移动通信后,移动支付将极大促进经济。中国制造更是从经济适用到高档贴心,应有尽有。 , j" N9 V( F% Z- o2 Q- D7 \$ s1 K7 ^. s1 R0 `. q
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是真的开始有钱了,开始对外私人商业投资了。没有什么比“用钱生钱”更代表民间财富的了。 . q" a D& S& |3 r$ w9 M6 R. e7 e$ Z% v1 g3 m$ m* A6 a
中国经济依然在高速发展,机会遍地,但抓住机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达到新高度的标志。资本是向低洼地流动的。要么风险低,要么门槛低。今日中国恰好在中间,这与中国现在中等发达的地位是相符的。6 z d/ u4 F" H& K- l9 M0 z4 ~5 v
- F# d m7 l' x5 k
中国还在努力突破芯片、生物、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的瓶颈,并守住新能源、电车、高技术制造业高地,中国成为高度发达国家将与此密切相关。下南洋的中国风投可能会像当年华侨回馈一样,成为助力中国之帆的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