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3 m# ~+ o1 s' l+ V5 l( Z( u据《新闻周刊》透露,在大反攻发动之前,军方相当乐观,总统府也受到感染。但战局受挫后,总统府认为受到军方误导,军方则认为总统府幼稚。 ! H' E* m9 u) D 1 q' t; D r5 W7 I! A) E/ a据说乌克兰领导层目前分裂为两个阵营:总统府希望见好就收,实际上是知难而退,并为俄军可能的秋冬攻势做好准备。但包括扎卢日内在内的军方高层要求坚持进攻,对反攻进展的批评只是“源于误解的不耐烦”。 ; X4 e- k$ V+ G+ K! W9 Q' O* d3 _" E( u* u" Y' ]( j
这当然是指扎波罗热方向的反攻,这也是反攻的主要方向,意在劈入俄军防线,一举切断顿巴斯到克里米亚的亚速海沿岸走廊,把克里米亚变为孤岛,最终夺回。这也是乌军投入最大兵力和受到最惨重损失的地方。 + k G! {5 D) V" i! V1 x: ^$ g* v3 D* t% S# v8 A5 i
乌克兰方面将反攻受挫归结为几个方面:6 J4 a' X) _+ j+ u$ V1 X6 C
$ w! j0 Y2 c( F U+ ?1. 西方军事援助的延误; [( ^& Q# L7 q5 C+ e# B* W: }
2. 缺乏空中支持 % |' W5 K) Y4 g# a; r G" J3. 俄军坚固的防线和逆天的地雷阵' k# a1 f$ E# ]
: }* }% n& ^* ~+ h4 p' u, N$ m
都有道理,又道理不足。 3 M1 o0 a- [2 ^* i5 P4 i3 t0 s; W" K( ] a
乌克兰战争开始后不久,乌克兰就一面吹嘘西方武器的神力,一面抱怨乌克兰真正需要的援助迟迟不至。这不奇怪,苏军研究北约作战模式几十年,怎么打、具有什么样的武器装备体系非常清楚。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又在西方军事优势的神话里浸淫了20年,甚至在近些年里还通过西方军援有第一手接触。乌克兰对于西方有可能提供什么样的军事援助期望很高。 r1 f' X& a2 J+ s6 }0 I
9 Z+ M9 `- X2 |% g6 X- o. c
战争爆发后,西方对乌克兰充满溢美之词,使得乌克兰也以为自带光环。“乌克兰在为欧洲的自由而战。我们有出人出血的觉悟,你们就该有出钱出枪的觉悟”,接受施舍都成了恩赐,不断对西方加压、要求提供尚未提供的武器就不奇怪。 4 ]; o' l0 ~: }7 x j' C ( h; N/ V' ?2 P7 m* ^+ D% m# G在军事层面,乌军的要求也是有道理的。西方的军援看起来力度很大,但还是在挤牙膏。初期以轻武器为主,这对坚壁清野、寸土必争的游击战有用,但对机动和反攻没用。不需要扎卢日内,稍有军事常识就不难明白,要打赢战争,必须以攻对攻,最好把战争引向敌人的后方,这靠轻武器是很吃力的。- i( c0 x, n6 g, {* b
' D; I/ r. c6 C( C3 ~& l西方确实借手东欧国家援助了大量苏制武器,这也是乌军熟悉和可以立刻上手的。乌克兰战争可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苏制武器对苏制武器的战争,今后都不会再有了。但这些装备和弹药首先是冷战时代遗留下来的老东西,而且在一年多的惨烈战斗中基本上消耗殆尽,后面断供了。第三世界国家里可能还有库存,但完好状态可疑,而且这些国家基本上不愿站队,给钱赎买也拒绝提供。 % I, D/ N$ c: f" L$ V4 q% s + W2 g' _7 ^0 @3 q. d0 }+ k b8 \8 L8 q其次在向西方一边倒的乌克兰看来,这些本来就是没人要的垃圾,迫不得已时的废物利用而已。乌军要的是全套西方装备,就像新发迹的小老板必须全身披挂进口名牌才能找到自我感觉一样。/ c3 u( W+ I* S4 L. M+ o0 s _6 I, c
' a& j/ n m3 r乌军继承苏军衣钵,习惯于大纵深机械化作战。对于乌军来说,西方军援需要从坦克(“豹2”还是M1“艾布拉姆斯”随意)、自行火炮(PzH2000还是M109A8随意)、多管火箭炮(“海玛斯”还算不错)、野战防空(呃,这个有点难办,就用国土防空的“爱国者”、NASAM、IRIS- T替代)开始,而不是鸡零狗碎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毒刺”防空导弹,连牵引式的M777榴弹炮都是糊弄事。 % G5 f: l: M% x }, E1 g3 A) u \3 x0 c. J7 I
还要战斗机。北约作战都是空中优势开路,对乌克兰的军援怎么能没有战斗机?F-35就不指望了,F-15E也没戏,F-16“不过分”嘛。8 ?1 p$ r* W6 @ I# z+ N2 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