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沈飞的“雪鸮”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9-18 00:06
标题: 沈飞的“雪鸮”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17 12:18 编辑
, a  k; d- [% w# N3 f7 D: T9 V0 ^1 r) ]2 S. c& A3 m" q

: z' T! D1 P2 @9 g7 B/ E
2 F/ U6 D5 \# P. C% V: h在2022年长春空军节的展览上,出现一架号称是沈飞“雪鸮”的模型,有说法这就是当年输给歼-20的沈飞四代方案。看着就不靠谱啊。
- j; k, e7 _, h9 e( U
5 f; D0 y3 c8 ]6 n& f( M: l这深受苏-27到苏-33的影响,当然全面隐身化了。
2 f. [7 J7 ]" E, p1 s) L
4 \0 o0 o2 g7 s+ x苏-27在气动设计上是划时代的,但苏-27划的那个时代过去了。
  s2 B- w) }; V+ R( R8 ^
* u9 M: H: g# ?" @/ ~; E( T苏-27是机动性的时代,低翼载、中等后掠角、静不稳定带出了新一代设计特点。但四代需要加上隐身、超巡,“雪鸮”明显做不到。0 o! S. Q6 h0 A0 K7 h

- i6 e& R( G9 B3 h“雪鸮”零碎太多,只是相对于三翼面苏-27进行了隐身修形,连发动机舱和上表面的整合也只是把圆柱面整形为平柱面。每一个细节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形成整体后,就太应付事了。
  [6 f' r  E' c' X8 x% x7 b
4 e7 I5 H8 ^5 j这也将是第一个从设计时就三翼面的战斗机。1 D9 u. m1 n; ~; l/ Q
9 P  K/ Z7 l* [) o& ^1 z
苏-33是第一个采用三翼面的战斗机。苏-27是静不稳定的,但静不稳定度很低,偏向中性稳定。这是模拟电传飞控的必须,也是静不稳定技术初级阶段的必然。在上舰、滑跃起飞时,需要用前翼产生额外抬头力矩,容许平尾减少下偏,增加对升力的贡献。
) E1 ?; i* c, @" P9 E( h4 j+ _* v6 g+ q$ f/ C
到了苏-30MKI的时候,起飞不是大问题,但增加的机头无源电扫雷达重量是个大问题,前翼用来恢复重心。前翼作为更加有效可控的涡流发生器,也比边条更加管用,代价是重量、复杂性和阻力。; _2 G& N* O6 b9 G! \! O

4 u2 i% w, W5 Q但全新设计弄上这么个影响隐身、影响阻力的东西,就很不思进取了。
8 L) [7 q. d3 S* i1 r5 e4 T4 i' g. D) P' |
增加一对控制面当然增加气动控制的排列组合,可以做出很多花哨的动作,但这是对空战的错误理解。在超机动导弹时代,战斗机靠过失速机动摆脱导弹是不可能的,在过失速中对准目标、发射导弹一来没有必要(导弹具有越肩发射能力),二来损失能量太大。过失速机动能力还是有用的,把安全的飞行包线大大扩大了,过去的极限机动现在不极限了。但为此付出很大的隐身和减阻的代价就不值得了。7 g' {* V: y) i) ?, r. R

8 s9 z8 z0 D! ]看不到下半机体的设计,对进气口和机内武器舱的设计无从评论。猜测起来,可能进气口采用类似YF-23的修形,但机背发动机短舱暗示依然是“桥”式中央升力体,机内武器舱的有可能像苏-57那样的格局,会有武器分离问题。
7 R  X" {" M- v3 a/ V7 R! K! g) r+ c' ~" ^
舱盖的边缘对齐做到了,但很多浅突起的舱盖,不知道是不是模型或者图片的关系。
, [' \# F( o6 I$ i8 |$ |7 U7 A& t! o3 h9 @. G" s1 j5 r
机翼的前后缘设计有点看不懂。前缘是两段式襟翼?为什么前缘是平直的,反而与机翼连接的铰链线是转折角度?在气动上想不出理由,这是要整合两段式、不同角度的前缘雷达天线?后缘襟副翼反其道而行之,与机翼结合的铰链线是平直的,但后缘是两段式的,也是很少见的设计。
/ B- D2 k  ~" v. J2 k
( ]( F& ?. q, B: d" M! J尾喷口算比较用心。参照了YF-23的思路,采用沟槽式尾喷道,有利于从下方遮蔽喷流的红外特征。这对高空巡航有用,但三翼面并不适合高空巡航,这样的矩形喷口意义不大。这也是的推力转向难以实现。1 M& d; ^" E; n6 _4 t

: V0 ^3 v' E" F: U- a! S1 f相比于“雪鸮”,苏-57都算锐意进取了。歼-20入选理所应当。
作者: 潜水员    时间: 2022-9-18 00:53
“沉阳”!google翻译水平不行啊。
作者: 五月    时间: 2022-9-18 01:33
机翼的前后缘设计有点看不懂。前缘是两段式襟翼?为什么前缘是平直的,反而与机翼连接的铰链线是转折角度?这是要整合两段式前缘雷达天线?后缘襟副翼反其道而行之,与机翼结合的铰链线是平直的,但后缘是两段式的,也是很少见的设计。
( D; M7 F1 D  t  m- @
% n) B& S0 |0 S7 P& E
这不就是沈霍伊(也是很多国企)的典型风格嘛。做任何事情都不认真、胡乱糊弄。大事小事都做不好。
作者: 数值分析    时间: 2022-9-18 01:43
潜水员 发表于 2022-9-18 00:537 p- z: {: X" R, F  p) Y0 i- z
“沉阳”!google翻译水平不行啊。

, L$ n% u3 W& Z2 I* ~也有可能是太行了。。。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2-9-18 12:00
五月 发表于 2022-9-18 01:335 Q7 @" s5 v* m8 l
这不就是沈霍伊(也是很多国企)的典型风格嘛。做任何事情都不认真、胡乱糊弄。大事小事都做不好。 ...

' o" x# _' |" \/ D8 `! U2 K这个是北方国企特别是东北国企的典型风格,主要是80%的时间精力都用于在官僚机构内部拉关系争权利走流程扯皮了,要认真做事要么就会得罪人,要么就会担责任一旦失败就要吃挂落,所以千万别认真做事。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2-9-18 14:59
关于这事我不能说太多。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2-9-19 10:07
包子 发表于 2022-9-18 01:59. L" u$ P% |6 P6 ], ?. M: Q0 n! C1 D
关于这事我不能说太多。
4 x4 |6 i1 B5 Z$ b' X/ r
说!有小红花伺候~
& V" P& ~6 [# k: L$ ?3 d" X
作者: 伯威    时间: 2022-9-19 13:22
五月 发表于 2022-9-18 01:331 G! K, f- Z/ F" i1 \$ p2 d
这不就是沈霍伊(也是很多国企)的典型风格嘛。做任何事情都不认真、胡乱糊弄。大事小事都做不好。 ...

7 M" u2 a6 V1 K: r+ C' i丝带出来以后,沈霍伊被群嘲。现在过去这么多年了,好像过得也还可以嘛?
作者: tanis    时间: 2022-9-19 22:08
晨大知不知道b站的飞羽社,  https://space.bilibili.com/505274392/    我最近看了一些,感觉内容还比较喜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9-19 23:28
伯威 发表于 2022-9-18 23:22: E1 r6 d7 z: d  p% X: n, D
丝带出来以后,沈霍伊被群嘲。现在过去这么多年了,好像过得也还可以嘛? ...

$ }" ~9 }8 T' u% v+ ^* L3 W/ N" v沈飞走体系和航电路线了。与美国相比照,成飞好比洛克希德,沈飞好比波音(麦道),后者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用电子和武器技术发挥态势感知和网络化的威力。也是一条路。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