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如何教孩子读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1 07:49
标题: 如何教孩子读书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6-11 07:49 编辑

中国家长对孩子爱读书有强烈的执念。爱读书才是上进的好孩子。但爱读什么样的书才算爱读书,这就由家长说了算了。一般是学校老师指定的书,其次是对中考、高考“有用”的书,其他都是闲书,“以后有时间”再读。

如今闲书、烂书真是不少。闲书是读来无用的纯消遣书,好比吃食里的零食。除了浪费一点时间,闲书读来无益无害。烂书则是谬误百出、害人害己的书,这种书读了不如不读。

孩子小,鉴别能力低,家长有责任把烂书挡在门外,就像不给孩子吃会坏肚子的东西一样。但最苛刻的家长也会容许孩子吃点零食,甚至以零食作为“听话”的奖励。孩子为什么会“上钩”呢?因为零食好吃啊。读书也一样。学校老师的指定书和对中考、高考“有用”的书好比饭桌上的青菜萝卜红烧肉,爱吃很好,不爱吃也必须吃,少吃、不吃对长身体不好。

但孩子有兴趣的书好比薯片、辣条,不能当饭吃,但一概不许也没有必要,何况可能通过适当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读书和研究习惯。

比如说,男孩很少有不爱看金庸的,但金庸里不仅有稀奇古怪的武功,还有很多历史知识。有学校里历史课教的中国历史忘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中国历史大多来自金庸的吗?自己举手。

把金庸当正史看是不行的,但从野史向正史引导,尤其是向良好的读史、研史方向引导,还是很有用的。读史、研史和其他学科其实一样,需要多读些书,对照着读,发现共同的线索,思考不同的叙述,理解其中的立场和动机,最后形成自己的解读和判断。要学会“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读历史可能“没用”,但今天的一切事情都是从历史上的某一点过来的,理解历史对于理解现实具有怎么说也不过分的意义。太多的人对于现实的解读来自于自己头脑中对现实的想象,然后自圆其说就把想象中的现实当作真正的现实了,还喜欢旁征博引(其实是东拉西扯)和别人瞎争。这就是思维走火入魔了。

要是对打仗的故事有兴趣,往科技方向引就有更多的机会了,从冷兵器时代的冶金,到枪炮时代的机械,坦克、军舰、飞机则话题一抓一把,哪一个方向都可以往科技方向引,多深就是sky is the limit了。

女孩可能爱读琼瑶的不少,琼瑶的文字工夫还是很好的,语言文字和叙事并非没有营养,学习对情感的表达、情景的描述也是很有用的。女孩也可能对异乡浪漫感兴趣,这又牵涉进地理、历史、人文。

比如,爱看《权力的游戏》的话,可以从King’s Landing与杜布罗夫尼克的相似说起,引申到亚德里亚文明圈,从Qarth的北非情调引申到北非-倭马亚文明圈,从Winterfell引申出波罗的海文明圈,等等,这里又是很多历史、建筑可以“勾引”孩子们去深入研究。

这些知识“有用”吗?这就和教育是干什么用的一样,知识是不是“有用”,一是看能不能当作谋生的工具,二是看能不能丰富人生、修身养性。后者也不完全是“无用”的,因为知识到后来都是触类旁通的。票兄说得好,有人觉得“现实世界与书上讲的不一样”作为不需要读书的理由,那是书读得太少。

引导良好读书习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会识别好书、闲书和烂书。就是看闲书,也喜欢看“好的”闲书,而不是“烂的”闲书。但现在书太多了,如何从书海里挑出好书,而不是仅仅“听人家推荐”,也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掌握了,对读“正经书”也是很有用的。书也不是每一本都值得精读的,什么书值得精读,什么书只需要狼吞虎咽,这没法教,还真是只有从“实战”中自己悟的。说到底,正经书也好,闲书也好,读书、选书的路子都是差不多的。读书最终是思维的一部分,是习惯的一部分,读到后来,没有正经书、闲书之分了,都是自己“书谱”的一部分。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和在书海里挑好书不容易,但这还真是只有多读书才会的,包括多读闲书。

谁都在记忆里有一些最喜欢的吃食,很少是饭桌上的青菜萝卜,甚至未必是红烧肉,但最喜欢的零食谁都能娓娓道来,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零食才是影响最大的吃食。

給孩子一点精神上的零食吧。有点爱好很重要,何况读书(哪怕是读闲书)并不是坏的爱好。事实上,中国家庭教育里最缺失的,恰好是不鼓励孩子形成健康的爱好。从小到大,除了读书、考试,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了,玩有戏有好玩、逃避的因素,但更多的反而是叛逆。我就碰到过30好几、事业有成的大小伙子,工作至于竟然不知道干什么,只会在PS5上玩蹦蹦跳跳的孩子游戏。读书未必是爱好的全部,但肯定可以成为爱好的补充,现在没有什么爱好是完全脱离读书的了,而这些书肯定不是学校老师指定的,也肯定与中考、高考无关。

最后一点其实最重要:父母自己如果根本没有读书的习惯,就别强求孩子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了。至于“我的工作就是赚钱养家,你的工作就是读书考名校”,看看自己对工作有多大怨言,就可以期望孩子对读书有多大怨言了,还要加上逆反心理的加成。自己对工作没有怨言?嘿嘿,那就不可能说这样的话。小五说得好:孩子近零食,是因为父母远庖厨。
作者: 锦候    时间: 2022-6-11 09:08
前两天偶然看到一段视频,是Steve Harvey回答一个妈妈的提问,他说, education isn'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kid's dream if a kid has dream than he will learn science, engineering, math, etc.

这其实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其实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主要问题是绝大多数的家长不敢冒着孩子将来会找不到工作的这个险,很早的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需要的”熟练工",所以要把孩子放到培养熟练工的流水线上,学校是按这个目标培养“标准品”的流水线,它按“标准品”的要求衡量孩子的表现同时决定给孩子的输入。目标就是今后成为”熟练工“,所以按这个目标设计输入,这部分逻辑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目标错了!

我自己的观察,孩子容易成材的原生家庭有两种,一种是家里有钱的,不会特别的希望孩子光耀门庭的,有钱有能力让孩子做各种尝试,孩子真的不成材找个普通的工作,他们也无所谓,因为以他们的能力也能保孩子衣食无忧。孩子真的发现了自己的dream家里也会大力支持的。这种孩子一旦抓住机会,就会很厉害!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哈佛说退就退了。

在一种就是家庭条件不好的,这种对孩子的期望不高,觉得只要将来能有个工作养活自己就行,对孩子的在学术上的帮助也有限。所以由着孩子发展,但是对孩子的兴趣不会因为不是学校要求的就禁止,鼓励甚至帮助孩子的兴趣。这种的典型就是乔布斯,他的养父母因为答应了他的亲生父母必须让他上大学,拼尽全力供他上了大学,结果他退学了。

教育孩子这事情最焦虑的是中产阶级,自己没能力保证孩子衣食无忧,更不敢让孩子按自己的兴趣来,自己又有点能力可以辅导孩子,又对孩子的未来有点期望和规划。然后就患得患失,亦步亦趋的跟着学校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以保证达到学校“标准品”的要求。这个过程中家长,学校,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出现很多问题。这种孩子出来后也是重复这个过程。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2-6-11 10:12
我家娃要是能读金庸的书,我给他买全集!问题是人家不想读书啊。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1 12:59
关于读书这件事,相当多的成年人会有误解:“长大了发现生活和书上写的不一样”,并将此作为自己不读书也不怎么鼓励下一代读书的重要论据...    这个问题,人间词话里提到的三重境界可以佐证,他们读的还是不够啊...




小时候很内敛木讷,语文老师某天随手一点安排我做班里故事会负责人,发动同学们每周一次讲故事。  我发动不了别人,只好自己来,天天泡图书馆找故事... 坚持了一个学期,成了班里的故事大王。

有个姨在图书馆工作,暑假期间去她家小住。央她带我进去并反锁门(刚好那天闭馆),带了个烧饼一壶水,呆了一整天..... 感觉特别幸福。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碎片化,是对读书这件事的巨大打击。      现如今短视频更是掠夺性的挤占时间资源,无数人投奔了抖音快手的怀抱,信息的接收质量进一步下滑,快餐化的宣泄情绪(而不是求知的获取快乐)成为主要动力。

对于“引导良好读书习惯”这件事,可能还会更悲观吧~

唉......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2-6-11 13:56
小时候很想当新华书店的店员,觉得这是最好的工作,
作者: 喜欢就捧捧场    时间: 2022-6-11 20:25
现在的各种社交媒体五花八门,这些精神零食带来各种各样的干扰,做父母的想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越发的困难了

但是我喜欢您做的这个关于正餐与零食的类比。做父母的要是自己成天远庖厨,孩子们就会对零食越发依赖;反过来说,如果父母擅长烹饪,自己也对美食充满兴趣,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就相对好很多。

还是要从我做起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1 21:43
喜欢就捧捧场 发表于 2022-6-11 06:25
现在的各种社交媒体五花八门,这些精神零食带来各种各样的干扰,做父母的想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越发的困难了

...

还是小五的说法好:父母近庖厨,孩子还能远零食。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1 21:43
testjhy 发表于 2022-6-10 23:56
小时候很想当新华书店的店员,觉得这是最好的工作,

我们的共同理想啊!握手!
作者: drknight    时间: 2022-6-11 22:43
testjhy 发表于 2022-6-11 13:56
小时候很想当新华书店的店员,觉得这是最好的工作,


图书馆和副食品店员
作者: drknight    时间: 2022-6-11 22:46
有学校里历史课教的中国历史忘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中国历史大多来自金庸的吗?自己举手

学校里历史课教的中国历史倒是没忘,基本上是各朝代的农民起义史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1 23:16
drknight 发表于 2022-6-11 08:43
图书馆和副食品店员

兼职啊!没想着妇联兼职一个文书或者活动组织官什么的?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2 02:21
老票 发表于 2022-6-11 12:59
关于读书这件事,相当多的成年人会有误解:“长大了发现生活和书上写的不一样”,并将此作为自己不读书也不 ...

握手,票兄原来我们的经历都差不多。

我小学时候转过一次学,好长一段时间,一个朋友都没有。然后某次老师安排讲故事,点名点到我。我上去讲的什么已经忘记了。反正是下了课就有人来找我说话了。然后每次故事会结束,都会有人来找我聊天。后来发展到放学的时候,大家都宁肯多绕点路陪我走,听我讲故事。至于为什么会讲故事,我家从我上学开始订《儿童时代》。一直到我初中毕业。话说当年的儿童时代,可是大咖云集。经常从很大牌的作者那里约稿。故事都写得非常精彩。我一开始就是看热闹,后来要讲故事,必须把故事背下来。再后来,听小喇叭广播,模仿里面的孙爷爷讲故事的语气,节奏,。。。我后来能够夸夸其谈,很多都是拜这个时候的锻炼。

再后来,有很多同学专门去我家,去看儿童时代。那个时代的孩子们其实真的非常喜欢读书的。我小学时候,常态就是领着5、6个同学回家,然后大家一起写作业。匆匆写完了,就赶紧去抢书看。一直看到我家吃饭。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我高中时候,学校里面有个非常大的图书馆。但有一条规定,只有级部前二十的学生才能去借书。我为了去借书,也是拼命学习。可以说高中基本上没有浪费一次借书的机会和份额。每次都是借满3本.所以票兄,我高中时代,一直都是幸福的

上了大学,山大的图书馆,号称文科存书国内第一。只可惜因为我是理科,所以很多善本和古籍是不对我们开放的。也就前后读了不少佛教道教的东西。然后就是看各种流行的小说,梁金的武侠是看全了,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废都。。。到了大二开始准备出国,然后读物就成了英文课本。。。开始乏味的人生了。到了北大,不得不说,还是北大大方,对于研究生还是网开一面,看了不少古籍,包括善本。但发现也就那样。不会比路边盗版看出更多的东西来。可见我就是个俗人。

抖音我也看。偶尔看几个,算是调剂一下。但看多了,看出套路来就没意思了。其实你读比较深奥的东西多了,哪怕是看快餐,也会分析人物设定,情节安排,拍摄手法角度。。。然后发现可以看出不少东西来。奈何大多数经不住分析,稍微看几个,就觉得太幼稚,你除了脱,还有各种擦边球,就没啥东西了。起腻。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2 02:28
晨枫 发表于 2022-6-11 21:43
我们的共同理想啊!握手!

呵呵,我就不。我爸一个邻居兼同学就在新华书店工作,经常借口看望老同学去蹭书看。但我去过几次后发现,新华书店的店员,其实根本没时间看书的。点查库存,进货出货,整理书架,上货下货,一天到晚,没几个时间能坐下来。而且我们当地的新华书店一直都是教材的指定经销单位。每次看到我爸老同学一米五几个头,抱着半米高的大牛皮纸包装的教材过来过去的,我都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份体力劳动啊。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2 03:46
水风 发表于 2022-6-11 12:28
呵呵,我就不。我爸一个邻居兼同学就在新华书店工作,经常借口看望老同学去蹭书看。但我去过几次后发现, ...

而且当年新华书店一架子都是一样的书,根本没有多少种类,我进去一眼就能看清是不是有新书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2 03:52
水风 发表于 2022-6-11 12:21
握手,票兄原来我们的经历都差不多。

我小学时候转过一次学,好长一段时间,一个朋友都没有。然后某次老 ...

那是孩子们看书,其实和现在孩子们刷网差不多。那时没有刷网的选择啊。

我小时候,邻居是图书馆的小官,常蹭她值班的时候泡阅览室,现代航空、世界飞机手册看了个饱。读大学了更是小说根本没时间看了,到现在金庸都没看全,梁羽生没看过。出国了,倒看了两本琼瑶,起腻了。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2 10:52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02:21
握手,票兄原来我们的经历都差不多。

我小学时候转过一次学,好长一段时间,一个朋友都没有。然后某次老 ...

“嗒嘀嗒!嗒嘀嗒!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然后嘴里含着半口水模仿孙敬修老爷爷) 小朋友们......

和道兄真的是同龄人啊~~  除了《儿童时代》还有《少年文学》...... 只是那时候家贫买不起,所以去别人家蹭书看的是我。  再后来就开始看《钟山》《十月》《花城》《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等等等


道兄是学霸,山大北大一路顺风顺水的,膜拜啊~




关于“其实你读比较深奥的东西多了,哪怕是看快餐,也会分析人物设定,情节安排,拍摄手法角度。。。然后发现可以看出不少东西来。”  很是认同。  

这几年发现,必须坚持定期看一些深奥的东西,不然这种能力确实是会下滑的。  认知这件事,还真是逆水行舟,最怕的就是沉迷故纸堆,故步自封...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2 10:55
喜欢就捧捧场 发表于 2022-6-11 20:25
现在的各种社交媒体五花八门,这些精神零食带来各种各样的干扰,做父母的想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越发的困难了

...

小五真的以身作则,难得的好父母也是子女的运气......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2 21:49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03:46
而且当年新华书店一架子都是一样的书,根本没有多少种类,我进去一眼就能看清是不是有新书了 ...

没错。种类真是乏善可陈。不过80年代以后就慢慢好起来。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2 21:55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07:49
没错。种类真是乏善可陈。不过80年代以后就慢慢好起来。

80年代我就在读大学、读研了,然后泡女朋友、出国,就没时间泡新华书店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2 21:57
老票 发表于 2022-6-11 20:55
小五真的以身作则,难得的好父母也是子女的运气......

小五这样的模范妈妈子女想不上进都难,估计子女最大的问题是压力山大,怕达不到假猫真虎的老妈的期望。@喜欢就捧捧我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2 22:02
老票 发表于 2022-6-11 20:52
“嗒嘀嗒!嗒嘀嗒!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然后嘴里含着半口水模仿孙敬修老爷爷) 小朋友们......{:187 ...

所以我一直说,现代人真是要多读书了。不为孩子,为自己,都要多读书,多动脑子。

现代人寿命长了,知道健身养生,生理上现代60+的人堪比过去50+甚至更显年轻,70+还虎虎生风的也多得是。但脑子不锻炼,老缩了,怎么能不老年痴呆?

我在80年代读研的时候,碰到交大一个80+的老教授,身体不错,但脑子那叫一个敏捷,绝无一丝老态。他是学术权威,一直在读书和思考。楷模啊。做不到他那样的学术成就,但活到那样的老而不糊涂,还是很期待的。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2 22:07
老票 发表于 2022-6-12 10:52
“嗒嘀嗒!嗒嘀嗒!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然后嘴里含着半口水模仿孙敬修老爷爷) 小朋友们......{:187 ...

握手握手,所以跟票兄投缘啊。

我爸妈当时都是老师,有着知识分子的穷酸。我家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一书橱的书。别的,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家里的小板凳都是从电工那里讨来的,缠绕电线的圆墩。小伙伴们来看书,都不够用的,只能坐在床上。而且,不是我们不好客,实在是请不起。我有次问我妈,怎么我们从来不留人吃饭,我妈说,他们吃了,我们就不够了啊。

我小说看的真不多,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爸妈对此要求非常严格,直到高中以后,才逐渐看点杂书。比如说心理学方面的,我尤其是对行为心理学感兴趣。把当时能借到的书都给看遍了。

惭愧惭愧,去北大,是为了追老婆。好在最终也去了北大,老婆也娶到手了。

这几年发现,必须坚持定期看一些深奥的东西,不然这种能力确实是会下滑的。  认知这件事,还真是逆水行舟,最怕的就是沉迷故纸堆,故步自封.

这个东西不用特意去做。我感觉就好像吃惯了顶级厨子的饭,粗茶淡饭也不是咽不下去。但总会去想的。我都是看几天快餐类的,就会烦了,只能去找一些有深度的东西去犒劳一下自己。

学习的过程是很快乐的。我觉得票兄一定会赞同这一句。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2 22:13
晨枫 发表于 2022-6-11 21:43
还是小五的说法好:父母近庖厨,孩子还能远零食。

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在家做饭,自认是个美食家。所以我做的饭,至少能够下咽。我也知道孩子们想吃什么,但我认为营养不够全面,所以,就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然后问题就来了,虽然我变着花样,各种尝试,中西欧美墨西哥地中海,但,人家就喜欢吃炸鸡。不给炸鸡吃,就老啃零食,你说该咋办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2 22:28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08:13
这个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在家做饭,自认是个美食家。所以我做的饭,至少能够下咽。我也知道孩子们想吃什么 ...

炸vegetarian chicken!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3 02:15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2:28
炸vegetarian chicken!

试过了,不行的。炸蘑菇都不感兴趣
作者: 数值分析    时间: 2022-6-13 16:03
testjhy 发表于 2022-6-11 13:56
小时候很想当新华书店的店员,觉得这是最好的工作,

牧鹅少年马季?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3 16:38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1:55
80年代我就在读大学、读研了,然后泡女朋友、出国,就没时间泡新华书店了 ...

80时代我没钱泡女朋友,也没钱买书,只好有时间就坐在新华书店角落里,一本接一本的看。杰克伦敦、海明威、茨威格等等基本都是在新华书店看完的...

夏天热,里面摆个摇头电扇,还可以吹一会,免得汗湿了人家的新书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3 16:44
晨枫 发表于 2022-6-12 22:02
所以我一直说,现代人真是要多读书了。不为孩子,为自己,都要多读书,多动脑子。

现代人寿命长了,知道 ...

太有同感了~

始终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有思想,高质量的生活必须是以充实脑子带来的愉悦为主要特征,不然就只是简单的生存,而已。

一直很想找到那样的老教授结个忘年交............. 至今未遂。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3 16:58
水风 发表于 2022-6-12 22:07
握手握手,所以跟票兄投缘啊。

我爸妈当时都是老师,有着知识分子的穷酸。我家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一书 ...

拥抱一下,因为我的格言是:“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   



小时候最遗憾就是看书太杂,成绩不咋地没考上重点高中,导致高考志愿都不敢报北大。考完了一查分,比北大录取线高了很多....  北大招生老师都说你哪怕第三志愿写个北大我都敢拿走你档案...

一直是心病,后来出差去北京总是要去道兄母校门口那边转转...

我感觉就好像吃惯了顶级厨子的饭,粗茶淡饭也不是咽不下去。

这句又是完全同感,比如这几年看电影多了一些,发现对最近20年的好莱坞奥斯卡电影看了大多都记不住,真的就像炸鸡一样.... 真不知道那有啥好吃的~    很多5-60年代的黑白电影倒是越来越觉得有味道


帝都一直是国内美食的沙漠地带,半年前网上有个北京美食排名,KFC居然排第四,京城美食界视为奇耻大辱



道兄是鲁菜嫡系,葱烧海参必定是极擅长的咯,回头拍几张上来瞅瞅哈~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2-6-13 20:30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22-6-13 16:03
牧鹅少年马季?

这么老的东西你还记得?可惜我小时候根本没有途径能看到这种电影,懂事在文革中乡村小镇,阅读方面惨不忍睹,前面谁说还可当图书馆管理员,小镇哪来的图书馆?倒有个文化站,都是革命现代京剧的剧本。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3 21:43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02:38
80时代我没钱泡女朋友,也没钱买书,只好有时间就坐在新华书店角落里,一本接一本的看。杰克伦敦、海明威 ...

那我小时候,新华书店里只有《高玉宝》、《金光大道》、《艳阳天》,而且千年不换……

电风扇?那样资产阶级的东西,没有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3 21:45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02:44
太有同感了~

始终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有思想,高质量的生活必须是以充实脑子带来的愉悦为主 ...
一直很想找到那样的老教授结个忘年交............. 至今未遂。


现在轮到你了,找个有志青年结交吧,有志女青年更不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3 21:51
testjhy 发表于 2022-6-13 06:30
这么老的东西你还记得?可惜我小时候根本没有途径能看到这种电影,懂事在文革中乡村小镇,阅读方面惨不忍 ...

哈哈,这里成了老同志痛说少年读书饥饿症的地方了。

幸好你们少年时读书少,否则看着班上女同学后脑勺发呆就要被《少年哥特之烦恼》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带坏了,有那样的花言巧语武装,没有多少女同学有抵抗力的,然后你们的才智就消耗在和女孩子斗智斗勇上,你还能像现在一样成大才吗?你们要庆幸啊。
作者: 旺旺的考拉熊    时间: 2022-6-14 01:39
教小孩感觉最强的两点:一是要让孩子做什么,自己就要做到什么,比如读书,一开始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读书中去,直到他培养起自己读书的习惯为止,二是幼年时比起学到了什么,培养出好习惯才是真正终生收益的东西,真正的学习起码是十岁以后的事情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4 02:05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2-6-13 11:39
教小孩感觉最强的两点:一是要让孩子做什么,自己就要做到什么,比如读书,一开始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读书中 ...

非常赞同。两点都赞同。

其实对我来说,真正的学习是大学毕业以后。那以前都是老师叫学生们就学什么,老师不教的,都属于“野蛮生长”、不务正业,嘻嘻。但学东西看透表面还是在“野蛮生长”里学到的,因为为了兴趣的学习没人教,只能自己思考背后的东西。
作者: mezhan    时间: 2022-6-14 04:22
晨枫 发表于 2022-6-13 21:51
哈哈,这里成了老同志痛说少年读书饥饿症的地方了。

幸好你们少年时读书少,否则看着班上女同学后脑勺发 ...

忘本啊

明明是手抄本《少女的心》启蒙出来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6-14 04:33
mezhan 发表于 2022-6-13 14:22
忘本啊

明明是手抄本《少女的心》启蒙出来的

手抄本名气大,真看过的人还是少啊。传说中的手抄本我就一本都没有看过。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4 09:31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16:58
拥抱一下,因为我的格言是:“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   

票兄你人才啊。我就不夸奖了。

北大其实真没什么的。当然这种话说起来理不直气也不壮。没去之前,我也是很仰慕很仰慕的。北大的鄙视链是本科看不起研究生,研究生看不起博士,博士看不起博士后。北大唯一的好处,就是聪明人很多,多到让我能自惭形愧。但慢慢的发现,聪明人也有聪明人的问题,空谈家太多了。当你学到某个程度以后,智力的加成,就开始越来越小。等到后来,拼的是知识积累了,那么就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刻苦起作用了。那个时候,你的智力如何,当年高考如何,都已经不重要了。

很多人说,高考就是块敲门砖,大学的学历也是如此。现在看看硕士,博士学位,都是如此。不是你因为母校而变得更值钱,更有价值,更有能力了,对吧?票兄能有现在的成就,跟这个没有什么关系。

帝都也不是没有好吃的。但很难找得到。我后来经一个学德语的睡在上铺的兄弟介绍,吃了几个专门对外的馆子,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是井底之蛙了。不是没有好的,只不过既不是我等当年能够负担得起的,也不是我们有门路去到的。

葱烧海参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并不比山西的过油肉更对我胃口。烧这些菜,其实主要靠高汤,不知道现在如何,但当年,少有人肯花钱,花时间来吊一锅高汤,哪有半勺子味精来得快捷方便,而且省钱?我也就给我岳父母当年花时间做过一次。一周的时间泡发,四天的时间吊汤,炸葱油,到最后烧,最后的评价是,也没吃出啥好来

这种东西,还是要老饕才能当知己。正如跟票兄聊醋。
作者: 锦候    时间: 2022-6-14 10:14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22-6-14 14:40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2-6-13 16:38
80时代我没钱泡女朋友,也没钱买书,只好有时间就坐在新华书店角落里,一本接一本的看。杰克伦敦、海明威 ...


你这是哪里的新华书店?竟然让你在角落一本接一本的看书?

我从小在大学校园里面住,那里的新华书店一直都是一排柜台,后面书架。进去要什么书告诉店员,店员拿给你看,能让你翻5分钟都是天使级的店员了。后来直到80年代末期了,街上开了很多那种租书摊和卖书的地摊,新华书店才开放了半个店面,就是把前面的柜台撤了,顾客可以直接去货架上翻书,但是这一切都是站着的。还坐着看?还一本接一本的看?

我们那里是大学城,几个大学之间小时候走路过去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公车就是两站路的距离,这之间书店书摊非常多,我几乎每间书店都去看过书,但是直到我90年代底离开,我从来没有在哪间书店看过一本书,看半个小时是极限了,过了那时间店员就赶了。前面说的离家很近的那家新华书店被店员给赶过就次数太多了,后来我一进门就有店员说:“要买书可以,拿给你,买了就走,不能在这看。”,“这不能看书”...之类。

在这些地方看书从来都是站着或者蹲着,或者在这两种姿势间切换。从来没有坐过的!

我第一次看到能在里面坐着看书的书店是去91,92年去北京玩,朋友带我到北大去看神仙,各路神仙,在北大的一个门口附近,(西门?)有个书店,里面竟然有个阅览区,竟然还有沙发。我坐在那里一下午,竟然没人赶。然后我连着去了那里三天,看完了一本书,季羡林的《留德10年》,内容基本都忘了,就记得他和他德国的房东还是同学有一腿,心里当时觉得还是很xmjdh的,在那个时代竟然跑去德国泡洋妞......

你竟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可以坐在新华书店一本一本的看书,不被赶?还看了那么多次那么多本书?那店是你家开的?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4 14:07
水风 发表于 2022-6-14 09:31
票兄你人才啊。我就不夸奖了。

北大其实真没什么的。当然这种话说起来理不直气也不壮。没去之前,我也是 ...

和道兄怎么越聊越有相见恨晚的赶脚啊?


其实北大情节于我是一种未竟的遗憾。 以前一说“当年我要是去了北大...” 票太就直接怼回来:“那你就遇不到我了...”  这个总结相当的精辟哈~~    其实是对这个环境的渴望:
北大唯一的好处,就是聪明人很多,多到让我能自惭形愧。


最近半年努力琢磨回锅肉,五花肉整块煮熟剩下的汤,就是真正的高汤啊...姜片+花椒,再来一点点盐,几片青菜下去,那真是鲜美无比... 说实话,这个味道是味精搞不出来的,怎么比喻呢?  一个是丽质天成,一个是精美装修


微博上关注了个公众号,是北京大厨里的顶尖人物,做一道红烧肉放的糖和盐让人瞠目结舌,但就是非常好吃...所以道兄惦记的过油肉,秘诀就是油足够大...


其实帝都美食挺多的,且不提爆肚炒肝豌豆黄焦溜丸子干炸带鱼....  就是一个小肠陈卤煮,就有好几家蛮不错的...





唉? 好像歪楼了?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6-14 14:18
锦候 发表于 2022-6-14 10:14
你这是哪里的新华书店?竟然让你坐在角落一本接一本的看书?

我从小在大学校园里面住,那里的新华书店一 ...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路新华书店、五一路新华书店、柳巷新华书店、下元新华书店.....  被赶是比较常见的,我的办法是多换地方...

其实有些店员还是不错的,看我是个穷学生也就网开一面了,有时候我还帮他们搬搬书什么的。


至于蹲和坐,嘿嘿,是可以随时切换的。 不让坐,就假装蹲,其实坐在了半摞书上。   确实蹲久了很不舒服,我的体会是站着看书其实比蹲着要舒服多了。


那年有次出差到了汕头,在新华书店里蹲着一口气看完了阿瑟.黑利的《航空港》,感觉很精彩,结果看完就站不起来了,只好就地坐倒再翻身慢慢爬起来。     书就买下了,工作了就有钱咯...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2-6-17 08:17
本帖最后由 水风 于 2022-6-18 07:25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2-6-14 14:07
和道兄怎么越聊越有相见恨晚的赶脚啊?


本来就是相见恨晚。

我高考其实也考砸了,语文作文是零分,不知道冒犯了哪路神佛,还是写了些犯忌的。当年作文是40分啊。本来我高三一年独霸语文第一宝座,作文每每当例文,顿时成了笑话。

当初没报北大,是因为有高人说,要选专业,不要选学校。就好像说,哎呀,我这月收入五万以下,具体多少,三百是滴。

再说美食吧。

你说的是自家养的黑猪肉吧?所谓纯天然无污染,绿色有机,传家宝系列超级美味选育千年的传统纯放养谷物黑猪这种东西,跟我从超市买到的没放血,然后泡在血水里面塑料袋包装的,已经过了好几天的速成饲料猪,实质上完全不是一种东西。这种猪肉焯水,那味道能让你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昨天在跟人讨论美食,说到四川人会吃。我说,那是逼得。要是有你那黑猪肉在手,不需要什么煎炒烹炸,红烧回锅,炸肉扣肉,就是清炖都是一锅美味。所以川菜早期都是清淡的,哪有什么麻辣啊。现在你吃这些饲料速成猪,不麻辣,清炖,你倒是能咽的下去才行。

我觉得美食,其实很简单,就是上好的材料,然后你知道怎么去烹调,好激发出原本的味道,这就够了。大羹不调。但我们升斗小民,绝大时间都在跟劣质食材做斗争,所以只能变着法子来欺骗自己的味蕾。

过油肉我觉得灵魂在于醋,北京的过油肉,只有山西馆子里面的才有灵魂。其它的都被其它的东西附体了。

大油大盐大糖,大把的味精,固然能够一是爽快。但回味就完全不足为道了。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在烹饪里面,走偏锋不是不行。但终究不能长久。

帝都的美食,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家,一家在王府井旁边的一个国营早餐铺,那个服务质量真是差到地下室的下水道去了。但他们的粥,炸糕,炸油饼,和小咸菜,都是我吃过最好的。第二家是小巷深处的一处上海老城隍,一碗黄鱼面,吃得我这个海边长大的人叹服。第三家就是一家山西面馆,面条爽滑,筋道,量足味美,尤其是有灵魂的醋,让人难以忘怀。上次回国,在北京专门跑了这三家,都已经拆迁,不知去向了。一叹。

至于炒肝爆肚,有人专吃脏器味的,我就不评价了。人各有好,不能强求。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