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 [打印本页]

作者: 海点    时间: 2012-7-28 15:16
标题: 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
本帖最后由 海点 于 2012-7-28 15:20 编辑

为了升级,赚几个小钱,吭哧了半天码了这点字,大家别笑。要笑,那就开心地笑吧,咱有第3条撑腰,不怕~

以前很少看哲学书,主要是那些哲学咱看不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贴近俺们的实际,前几个月看了他的几本书,有点感觉。这里简单记录一下读他的《人生的智慧》(韦启昌译)的一点感受:

1.        对待健康:叔本华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保持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健康远远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和地位所不能替代大”。

那么看看哲学家给出的健康方法:避免一切纵欲放荡行为、烦心和剧烈的情绪动荡、长时间的精神紧张;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勤洗冷水澡;节制饮食等。看来跟门口乘凉的大叔大妈给出的建议一样啊,果不然贴近咱老百姓。

大叔的生活确实极有规律:早上7点到8点起床,洗完冷水澡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写作一直到中午,这段时间禁止任何人打扰。之后吹笛半个小时娱乐,午饭后阅读到4点,然后不管天阴下雨,铁定出门快速散步,身后跟着他的卷毛狗“小叔本华”。晚上准时去图书馆,之后去剧院或音乐会。晚上9到10点回家,躺在床上看古印度的《吠陀》几页后睡觉。当然他活了72岁,也不算很长寿。

即使哲学家们不说,我们也知道健康的重要,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所以需要时时提醒注意健康,建议爱坛也开设“健康养生”栏目,督促大家保健。

2.        对待物质财富:物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外,对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它还会打扰我们悠闲自由的生活。

大叔说:“我们看到很多人像蚂蚁似的辛勤劳作,从早到晚盘算着如何增加他们的财富。一旦脱离了那狭窄的挣钱领域,他们就一无所知。他们的精神空白一片,对挣钱以外的一切事情毫无感知”。

3.        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要太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否则它会导致虚荣和奢侈。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和恐惧也与此相关。
“几乎所以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为什么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由于“人们头脑里面的见解和认识,绝大部分往往是黑白颠倒和虚假荒唐的,这些见解不值得我们重视”。只要抛弃对名誉的最求,我们的生活才会宁静,就像隐居的人一样,他们不用生活在别人的视线里。

4.        对待生活:大叔认为生活是痛苦的而非幸福的。“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幸福是带有否定意义的、暂时的,而只有痛苦才是肯定的、永恒的。
“我们不要把目光盯着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而是尽可能地注意逃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东西,不外乎就是一种没有痛苦的、宁静和可以让我们勉强活下来;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实现它们". 其实,想幸福很容易 ,“谁要是摆脱了过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 要避免很不幸福额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那么我什么时候是幸福的呢?大叔给出的回答是 “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的这些小事情的”

人们都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我怎么倒觉得其理论实质带有乐观的色彩。只有你把自己放置于低的位置,一旦有些许上升,便能感觉到意想不到的快乐。相反,你的期望很高,结果多半是希望的幻灭,很少有超出预期的幸福感。

等写完了回过头看看总结的这几条,不都是大家熟知的道理啊。我怎么还感觉很有启发似的?回到床上反思去……




作者: gordon    时间: 2012-7-28 16:33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7-28 16:37 编辑

对待健康还是医生更靠谱一些,对待物质财富,只能去问商人。  

经常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看法更靠谱,他们获得的信息也更多,很难想象一个在书斋里的人知道一些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物。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其实是,人生有个富爸爸就是好啊,就是好。


作者: 海点    时间: 2012-7-28 17:19
gordon 发表于 2012-7-28 16:33
对待健康还是医生更靠谱一些,对待物质财富,只能去问商人。  

经常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看法更靠谱,他们获得 ...

大多数医生不一定很了解健康保健,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也几乎没有系统学过保健知识,况且他们内心是抵触自然保健方法的。如果生病了,问问他们是对的,但也不能尽信。如果要深入了解保健,还需要看看专业一点的书,比如《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自愈力》、《健康生活新开始》等。

商人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大多或许偏激一点,只缘身在此山中。

叔本华确实有个好爸爸,令人羡慕。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