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转载 宁南山 聊聊中国花了几千亿建5G到底有什么用 [打印本页]

作者: jerf71    时间: 2021-6-28 17:10
标题: 转载 宁南山 聊聊中国花了几千亿建5G到底有什么用
聊聊中国花了几千亿建5G到底有什么用

本篇聊一下5G的问题,中国的5G牌照是在2019年6月6日颁发的,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5G网络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三大运营商5月份发布的4月运营数据报告:

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累计3.5782亿户,5G套餐用户数累计1.1777亿户;

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数达到9.41759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累计达到2.05299亿户;

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累计达3.09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累计达到9856.5万户;



也就是说,到2021年4月底,三家算下来5G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26%了。这个建设速度,目前来说是领先欧美的。欧美的5G网络建设进度和规模目前明显落后于我国。



但是关于5G网络,国内一直有着质疑的声音,最大的质疑就是目前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非5G不可的应用。



我们日常刷短视频、玩游戏、在线看电影,4G和WI-FI也已经足够快了,下载东西的速度显然是提升了,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下载1G以上级别数据的需求。即使说“先有路,再有车”,也是要考虑投资节奏和投资规模的问题,否则闲置的网络资源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



相信我的读者里面也已经有大量5G套餐用户了,而大家的确没有感受到日常生活中5G有带来多大的改变,爆款应用的出现似乎也还有点远,那么问题来了。



我国为什么要抢先在全球大力推动5G网络建设呢?



原因很简单,网络技术越是先进,涉及的点越多,则应用落地的复杂性越高,相应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简单地说,更先进的网络则会对应更先进更复杂的应用,这就像普通的铁路轨道对应普速列车,高铁轨道对应的350公里乃至400公里高速列车一样,而很显然高速列车在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性上,都比绿皮火车先进复杂的多,而落地也要难的多。最简单的,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有普通铁路,但是有高铁的国家却非常少。



因此在5G网络上产生的应用,一定比4G/3G/2G时代先进的多,也复杂的多,因此应用的落地涉及的面也会更广,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就以游戏为例子,AR/VR之类沉浸式的游戏,5G的低时延可以帮助降低人的眩晕感,同时大带宽使得体验更真实,但是这种比之前更高级的游戏形式在技术上也更为复杂,要达到让人激动人心的体验,必然需要时间,需要游戏产业界包括硬件厂家也一起努力。因此5G网络建的越早,则开始这些工作的时间越早,则越可能在和其他国家竞争中取得抢先的位置。



5G网络由于有了万物互联的特性,其应用可以分为两大赛道: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to C业务,另一个是面向产业领域的to B业务。



在前者我们的日常感受,的确还不太明显,但是在后者面向千行百业的to B业务中,5G已经在中国有相当多的应用了。



千行百业不只是制造业,但就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们2020年的制造业产值等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在制造业企业部署5G,将会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个听起来有点抽象,不就是部署网络吗怎么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呢?本文后面会用实际的案例介绍。



由于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全球最大,相应的5G部署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是全世界最高,因此对于我国而言,我们抢在欧美之前,率先建成大规模的5G网络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当然对于美国而言,他们不只是看到了5G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5G通信技术对于军事作战和情报的重要性。


2020年1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5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lan(5G战略实施计划),就提到了5G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国内网站有翻译版本,可以看一看。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20135



其中明确的提到:“5G网络将使更多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从而加速已经在制造业、运输业、医疗保健和政府部门展开的数字化转型。”



该报告给了5G一个很高的评论:“5G是一项关键的战略技术,那些掌握了先进通信技术、广泛连接的国家将拥有长期经济和军事优势。”



我们也可以从工信部今年发布的一系列政策看出国家在5G领域的导向,2020年12月22日,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里面明确提出:“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工程,推动IT与OT网络深度融合,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再建设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这个看起来又很抽象了。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举个例子,目前制造业先进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车间往往有几十台上百台设备,而一个工厂的设备数量更大,如果让这些设备协同起来工作,则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比如说设备工作需要进料,而AGV机器人可以送料,如果互联互通多机协同,则可以精准的预测设备物料消耗时间,进行路径规划及时送达。



再比如质量检测,现场的人眼检测形式替代为高清摄像头检测形式,再使用AI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质量检测,准确率可以比人眼大大提高。一个工厂,所有的设备最终都要走向智能化,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以上都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流动的,而5G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2021年4月30日,工信部发布《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征求意见稿,里面提出“大力推动 5G 全面协同发展,深入推进 5G 赋能千行百业,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的高水平发展模式”。   

                       

Image

里面设置的2023年5G发展目标,除了要求“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 40%,用户数超过5.6 亿”之外,还明确提出到2023年,“垂直行业领域,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 35%,电力、采矿等领域 5G 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5G+车联网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升农业水利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社会民生领域,打造一批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的样板项目,利用5G智慧城市等管理水平。每个重点行业打造 100个以上的5G 示范应用标杆。”

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只是网络本身需要是5G网络,千行百业使用的设备也要支持5G,这就跟我们4G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在4G时代所说的4G设备,一般就是智能手机。

工信部在“5G扬帆计划”中很细致的列出了赋能5G应用的重点行业,包括三大领域:

第一个领域是新型信息消费,包括5G+信息消费,5G+融合媒体。前者要求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云AR/VR头显、4K 摄像机、全景VR相机等。后者则要求背包、超高清摄像机、转播车等都要支持5G技术。

第二个领域是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这个听起来感觉有点学术化,其中包括:
5G+工业互联网:推进 5G模组与AR/VR、远程操控设备、机器视觉、AGV等工业终端融合;


5G+车联网:简单的说电动汽车也要能支持5G;


5G+智慧物流:无人车快递运输、智能分拣设备、无人仓储设备、智能佩戴、智能识别全部要支持5G;


5G+智慧港口:推广5G 在无人巡检、远程塔吊、自动导引运输、集卡自动驾驶、智能理货等场景的应用,没错你在港口看到的塔吊,还有卡车也要支持5G传输和通信;


5G+智能采矿:加快可适应采矿环境具有防爆等要求的5G通信设备研制和认证,推进井上井下5G 网络系统、推进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 露天矿区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5G+智慧电力:搭建融合5G的电力通信管理支撑系统和边缘计算平台。开展基于5G 的工业控制与监测网络升级改造,实现发电环节生产的可视化、配电环节控制的智能化、输变电环节监控的无人化、用电环节采集的实时化;


5G+智能油气:开展适应油田油井复杂环境的5G 特种终端设备的研发。实施 5G在油田油井、管线、加油站等环节高清视频监控、管道泄露监测、机器人智能巡检、危化品运输监控等业务场景的深度应用;


5G+智慧农业:重点推进面向广覆盖低成本场景的 5G 技术和应用。加快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在无人农业作业试验等农业生产环节中的 5G 应用创新,发展 5G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领域应用;


5G+智慧水利。推进 5G 技术与水利行业的深度融合, 提高水利要素感知水平。



注意,以上的行业融合应用,非常多都提到了“无人化”,例如无人农业作业,港口无人巡检,矿区无人运输,输变电环节监控无人化,无人车快递运输,其实这些的背后都涉及到对相关硬件的智能化和5G改造。

就跟目前智能手机市场5G手机逐渐成为标配一样,面向千行百业的设备,从拖拉机到塔吊,从矿区卡车到无人机,从无人车快递到工业互联网的机器视觉设备,支持5G也将逐渐成为标配,各行业的企业越是抢先进入这个市场,则对在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中掌握更大话语权更有利。

第三个领域是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包括:
5G+智慧教育:加快 5G 教学终端设备及 AR/VR 教学数字内容的研发,结合 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场景化交互教学,打造沉浸式课堂。


5G+智慧医疗:开展 5G 医用机器人、5G急救车、智能医疗设备等产品的研发。打造面向院内医疗和远程医疗的5G网络。


5G+文化旅游:开发适配5G网络的AR/VR 沉浸式内容、4K/8K 视频等应用。打造 AR/VR 业务支撑平台和云化内容聚合分发平台。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5G+智慧城市:加大超高清视频监控、巡逻机器人、智慧警用终端、智慧应急终端等产品在城市安防、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建设实时精准的安全防控体系。加快智慧表计等产品在市政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部署,提高城市感知能力。加快推广基于 5G 技术的智慧政务服务。



以上也很清楚,不管是政府、学校、医院,还是景区、博物馆,数字化都将向5G领域转型,再次强调,工信部列出的以上15个重点行业,不只是说类似中国移动为首的三大运营商,以及以华为为首的国内网络通信设备厂家需要设计和部署针对行业应用的5G网络和控制算法,也要求各行各业的设备要5G化和智能化,否则无法接入5G网络。

比如说要搞远程手术,那医疗机器人就必须要支持5G,同样的如果要搞远程驾驶,那也需要矿山的矿车支持5G,不然怎么用5G特有的低时延来支持远程操作呢?所以不管是油田、矿山,还是电力、港口、电视转播、家电、机器人等等,所有的设备都需要经过改造支持5G。

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寒冷,炎热,高湿度,粉尘环境,这就要求设备的5G模块要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持续工作,这比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都处于较为舒适的环境有所不同。以上还是有点抽象。

5G具体能够给各个行业带来什么价值?

我们就以GSMA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表的《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2021》为例子,该报告汇集了21个在中国发生的优秀5G行业应用,看下5G对各个行业带来的改变。

以智能制造为例子,A股市值最高的家电电子类企业是美的集团,其2019年开始就和华为合作,在其生产微波炉等厨房电器的产线进行5G+工业互联网改造。

5G+工业互联网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由于电器的个性化生产制造的需求是发展趋势,这使得产线不可能长期的大量生产单一型号,而是需要频繁的调整产线,而设备一动,则有线网络部署也要随之改动,我们都知道美的产线大量使用自家的库卡机器人,但该机器人和PLC通信都是基于有线网络部署,每年光是重新部署网络的费用就高达600万人民币。而使用5G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2:在使用WI-FI的过程中,面临WI-FI稳定性不够这个天然性问题,AGV运输车WI-FI干扰严重,仓库WI-FI漫游闪断,而且不同的AGV车辆使用同一个WI-FI,则面临无法定位的问题,没有办法实现就近向最近的车辆分发任务。
产线的扫码枪使用WI-FI,由于WI-FI传输距离短,经常面临被干扰和扫码失败的问题。而5G的稳定性,定位精度,传输距离都优于WI-FI。

3:质量检查依赖人工,速度慢,准确率依赖于工人素质,而且每个质检点需要一台电脑。例如产线生产的微波炉面板冲压件有机器视觉质检要求,需对冲压件的外观进行检查,人工周期抽检只能每半小时一次、而且不良返修率高(日均返修300- 500个冲压件,成本2万人民币)、报废率高(抽检期间发现的冲压问题往往是批量出问题报废)、工控机贵(本地 AI 计算机贵,一个质检点的工控计算机需要1.5万人民币)。

而改成了5个高清相机进行质检的形式,数据上传到云端处理,通过人工智能判断是否合格,而显然对这种大带宽的高清图片传输,带宽是4G的10倍以上的5G更有优势,而且本地一个质检点一个的AI计算机也省掉了。用美的副总裁的话来说,经过5G+工业互联网+AI改造后,综合可运维效率提升17%,成本降低10%

5G是如何让人有着更体面的工作?

以煤矿为例子,全国首座5G智慧煤矿2020年,山西阳煤集团和中国移动,华为联合建立的,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5G就让煤矿变得智慧了呢?

对煤矿工人和工程师们来说,煤矿井下作业非常艰苦,没有空调,同时还有地下水,工人需要在高湿高热的环境下工作,从井下上来之后整个衣服和人都是黑的,同时井下作业还具备危险性。

在井下部署了5G网络,第一期总共放了14个5G基站,每个基站可以回传20路高清视频,实现了井下所有作业面的远程实时监控;同时实现了井下采煤机的无人化,人是坐在地面的操作室里面进行远程操控的,操作员不需要下井去操控采煤机,彻底的摆脱了高温高湿的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大大提升了人员安全性。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做危险和艰苦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讲,工作条件和安全性的改善也有利于人员招聘。

同时通过传感器实现了对关键量例如一些有害气体像是瓦斯含量的巡检和监控,再通过5G网络回传可以减少巡检人员的数量,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也可以减少下井的次数。

Image

通过5G网络改造的煤矿从成本,安全性到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为煤矿从业人员获得更体面的工作和更高收入创造了条件。

当然有朋友会问了,不就是5G网络回传吗?那我用光纤可不可以,4G可不可以,用WI-FI可不可以?

是这样的,首先光纤我们就可以排除了,井下到处是地下水,并且温度极高的环境,光纤很容易损坏,同时井下作业面到地面的距离动辄几百米甚至更长,同时光纤还要连接所有的设备,整个下来光纤距离很长,成本会非常惊人。并且随着煤的采掘,井下作业面还是不断移动的,同时井下设备往往是不断扭动的,用光纤可能会面临损坏的问题,光纤有线方案显然不如无线方案。

而4G的带宽和速率都不如5G,煤矿现场除了传感器还需要使用大量的高清视频回传,一路高清视频就需要几兆到十几兆的带宽,这就对上行带宽有很高的要求,上行带宽更大可以达到100Mbps的5G一定是更适合的。

而WI-FI稳定性很差,信号容易受干扰,覆盖距离也短,接入设备一多速度就很慢,你在自己家里面,即使基站距离你家有几百米,也一般还是有4G或者5G网络信号的,但是用WI-FI的话,即使只是在隔壁房间距离十几米,隔着墙信号也会衰减严重。

在井下随着采煤机的不断前进,作业面是在不断变化的,WI-FI的覆盖距离短意味着需要不断的下井去部署新的WI-FI设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使用5G部署十几个到几十个基站就可以搞定。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5G具备4G和WI-FI都不具备的低时延特性,在远程操控无人采煤机的过程中如果时延过大,将使得远程操控无法进行,或者操作体验感非常差,低时延是远程无人操作的刚需。

像是这种高温高湿的恶劣工作环境绝不仅仅是这种井下煤矿,对于露天的煤矿,还有各种露天的金属矿场,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矿场,冬天的时候温度可以低到零下十几度甚至几十度,同时到处是粉尘,现场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也无法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通过5G技术实现现场的无人化,远程的操控采矿机械和矿卡,可以大大的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人员效率。

我们再看第三个例子,5G和港口有什么关系?这是华为的轮值CEO 胡厚崑在央视的《对话》栏目中讲的例子。

Image

我经常在抖音上面有各行各业的人在晒自己的工作状态,其中就有港口的龙门吊司机,他们需要爬到很高的塔吊上去,然后每天弯腰看着下面的集装箱工作,时间长了腰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一般四十岁之后就得转到其他岗位,不仅是职业病,在塔吊上面上厕所都是一个难题,所以胡厚崑去港口的时候,港口领导告诉他有很多40岁的保安,因为长期从事塔吊工作,腰都不太好,港口只能让其从事轻松点的工作。

除了塔吊司机本身工作不易之外,还有一个塔吊的利用效率问题,一个港口是有大量的塔吊的,一个塔吊就需要一个司机,即使这个塔吊现在是空闲的,他也没有办法说下来,然后爬到另外一个塔吊上面工作。而对于港口来说,比拼的就是货物吞吐的速度,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浙江舟山港进行了5G智慧港口的建设,通过5G网络改造之后,龙门吊也成为可以远程操控的机械了,操控员通过高清摄像头,坐在操控室里面进行远程操控,不仅是工作条件改善,而且对于港口来说,整个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因为每个操控员他只需要远程操控抓和卸两个动作,其他动作都可以由机器完成,而且操控员不仅仅是可以操控一个龙门吊。

Image

同时港口现场的集装箱卡车,在龙门吊装上和卸下货物之后,可以通过路径规划加上远程5G监控,实现无人化高效率运行,整个港口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成本还得到了降低。

为什么港口也需要5G?除了低时延用于远程操控之外,现场同时工作的集装箱卡车就有几十台,要实现自动化驾驶,需要路端感知、车路协同、车车协同、实时视频等,需要并发上传大量的数据,而5G的大带宽则是最为合适的方案。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下钢铁行业,其实目前中国的钢铁厂已经高度自动化了,但是在进一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另外钢铁厂也面临着招人难的问题,高温高危的环境难以吸引年轻人进入工厂工作。
华菱湘钢是湖南省最大的单体国有企业,2020年他们对车间进行了以下的5G智能化改造:

第一个是智慧天车,天车集装卸、搬运、运输功能于一身,是钢铁生产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天车经常运行在厂房内的高空,过去需靠人工在天车操作室里操作,不但效率低,且工作环境恶劣、危险。
Image
车间对天车进行了无人化改造,操作人员通过天车上安装的 3D 扫描仪、测距仪、编解码器和多个高清摄像头,进行远程操控,跟港口使用的无人塔吊一样,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个是工业数据采集,钢铁厂需要在工厂各关键设备布放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实时监控震动、温度、湿度、气液体流量等关键信息。

由于上行数据量大,并且不同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工业协议,网络传输方式和架构也不一致,很难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为此,采用5G方案,硬件接口类型丰富的5G边缘计算网关接入不同类型传感器,再使用5G信号统一回传,解决了大量数据并发通信上传和统一处理的问题。

第三个5G+AI视觉,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是钢铁厂的必备工作,例如汽车面板的的表面缺陷不能大于 2 处,家电钢板更要求表面“0”缺陷。不管是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还是稍微先进点的对比法,既将待检测产品与预定缺陷类型库进行比较,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均较低。而使用5G高清摄像头+AI视觉质检,可以实现微米级的目标检测,获得的信息量是全面且可追溯的,从而大幅提升产品质检的效率和准确率。

再比如在钢厂的生产环节中,需要把钢板水平旋转,进行多次轧制以确保达到要求的厚度,之前是采用人工24小时值守的形式,时间到了人工来旋转,人员容易误操作,工作强度也大,而采用5G+AI机器视觉后,该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化。

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来看,中国5G的to B应用已经逐渐走过从0-1的阶段,逐渐在各行各业建立起了一些标杆,正在逐渐走向从1-N的阶段,我们理解的通信网络将不仅是给我们作为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改变,而且也会给我们作为劳动者和千行百业也带来巨大的改变。

由于各行各业上5G都需要学习成本,同时也是构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因此需要抓住这波从1-N的浪潮,以避免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落后。从工信部的5G扬帆计划也可以看出来,到2023年,“要在垂直行业领域,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 35%,每个重点行业打造 100个以上的5G 示范应用标杆。”

由于我国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在时间表上几乎总是能够按时完成,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两年多,5G将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各个行业渗透,从1-N这个阶段,由于要强调可复制性,因此各个行业势必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规范和标准,这也是各个企业在自己行业强化话语权和优势的一个机遇。

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由于我国在5G网络建设方面领先欧美国家,再加上我国庞大的产业规模,因此目前我们在行业的5G应用方面也已经在逐渐呈现领先的态势,未来如果我们顺利完成1-N的规模复制,不仅对我国各产业带来巨大的增量,而且在各行各业还可以走出国门,在国外5G网络逐渐部署后,把中国的成熟行业应用经验,标准和规范输出到全球各国。

请注意,在这里并不是说5G无所不能,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芯片行业,没有半导体生产设备,材料,工艺的突破,怎么可能打破封锁呢,而是说5G作为新基建的一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其万物互联这个特性会波及到几乎所有的行业,给各行各业带来增量收益。

一件事情,只有做了才有可能领先。实际上除了在确定性的to B行业应用之外,在未来两年只要有一款面向个人消费者的to C 5G应用爆红,其蕴藏的巨大市场机遇,将会导致各家互联网公司迅速的大量跟进,那么5G网络将会在一夜之间在消费者层面成为必需品。实际上从以往微信,抖音等现象级应用的爆发来看,一旦起势这个时间是非常快的。

以上是我对5G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groupid=191]天才帮[/groupid]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6-29 06:45
整个一部平安经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21-6-29 07:17
觉没觉得现在手机已经替代了6-70%以上以前电脑的使用时间“除了看电影”
5G-6G的使用,是将来完全不需要电脑,无论台式还是笔记本。
因为云电脑的成熟,个人算力集中化
个人的电脑使用以后完全没有必要再自己买电脑了
就像是自动驾驶的汽车会导致将来没有人买汽车一样

将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6-29 07:46
小书童 发表于 2021-6-28 18:17
觉没觉得现在手机已经替代了6-70%以上以前电脑的使用时间“除了看电影”
5G-6G的使用,是将来完全不需要电 ...

您说的是本位面的事情嘛?

你的手机能有多大屏幕?60寸还是80寸?云电脑?要是只是excel这类工作需要的话,现在的就可以了,否则你给我来个云上玩帝国时代四,看看啥结果。不要说云了,就是虚拟机下玩文明5,都是惨不忍睹的结果。
作者: jerf71    时间: 2021-6-29 17:58
包子 发表于 2021-6-29 06:45
整个一部平安经

你也可以自己写部平安经啊,如果你有这个能力,不要光说不练,只会口技。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1-6-29 22:3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jerf71    时间: 2021-6-29 23:43
MaverickZ 发表于 2021-6-29 22:38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也是做工业4.0, 物联网,这几年发展迅速啊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8 01:13
jerf71 发表于 2021-6-29 17:58
你也可以自己写部平安经啊,如果你有这个能力,不要光说不练,只会口技。 ...


平安经这种东西只能是没文化的家伙才有脸写,当然,人家能恰到饭了,要不要脸就无所谓了。



5G这玩意要是真有吹的一半好,企业早冲上去了,没准争的脑浆子都打出来了。



鸿宾楼的厨子不会去跟卖毛鸡蛋的比厨艺,爱吃毛鸡蛋的再怎么怂恿也没戏。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1-7-8 10:17
包子 发表于 2021-7-8 01:13
平安经这种东西只能是没文化的家伙才有脸写,当然,人家能恰到饭了,要不要脸就无所谓了。

       5G 跟4G的商业模式本质不同在于必须深入垂直行业并解决B端客户的需求,而不是厂商、运营商直接提供一个完备的功能套餐就完了。现在5G只有基础设施,上面如何给B端客户解决问题需要专门的行业开发商跟用户一起做大量的二次开发,因此这个二次开发依赖于行业开发商跟用户共同的努力。大家都在摸索,基本上只有每个行业的头部公司有足够的经费和利润空间来开发典型应用,然后其他公司才敢跟进,不存在基础设施一建好用户就能一拥而上的模式。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8 10:54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1-7-8 10:17
5G 跟4G的商业模式本质不同在于必须深入垂直行业并解决B端客户的需求,而不是厂商、运营商直接提 ...

您这意思就是说解决B端客户的需求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保证高于实施5G所花费的代价?这和老兵的观点相近,我也是这么觉得。目前来说,只有超低延迟这一个特性我觉得有利用前途,但是同样用专线方式也可以实现,价格可能还更便宜点。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9 06:06
5G的各种应用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探索落地的,绝不是有人做梦梦不出来就说5G没用.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9 23:54
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和华为联合荣获GSMA“互联经济最佳移动创新奖”!
    这是前几天的新闻.  这项应用对电网的数字化转型非常关健.  华非与各企业联合开发的应用看到的资料已经有几干个了.  一些人就是看不到.
    宁南山的文章中也大篇幅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些场景只能用5G而不能用WIFI.  这些人也看不到.
    还有一些人老是觉得LAN或专线也能用还便宜.  我只能说这都是起码20年前的老观念了.  以前在语音通信为主的年代.  线路利用率不高.  专线可以提高利用率.  比如一个单位的总机有100门电话.  但大多是内部通话.  通话时间也不长.  如此,  一个10条语音信道的专线就够用了.  但现在数字时代了.  很多数据信道,  视频信道都需要长时间,  甚至24小时占用.  比如家庭中的联网.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24小时联上的.  
    如此, 专线与公网的比例就会差不多相当.  这样,  专线就没有任何优势.  这也是切片技术发展起来的原因.   利用切片技术.  企止可以得到私网的服务.  又比自己建私网便宜.  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1-7-14 10:27
包子 发表于 2021-7-8 10:54
您这意思就是说解决B端客户的需求所带来的利润并不能保证高于实施5G所花费的代价?这和老兵的观点相近, ...

给你举个行业应用的例子:
现在一个大的煤矿一条长巷道里有大概1500个传感器,上传信息不多但是需要很低延迟和很高可靠性,以及一些下行的控制信息,你拿专线、泄漏电缆或是WiFi试试看?
我一个学生毕业后在公司负责开发露天矿上百吨矿用卡车的自动驾驶,还有大量的港口自动设备的远程控制、无人驾驶运输车,这些都需要5G。
老兵的知识都是几十年前的了,特别是他一个做软件的对无线通信完全是门外汉。说北美的无线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及其应用比中韩落后5年毫不夸张。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14 11:54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21-7-14 12:00 编辑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1-7-14 10:27
给你举个行业应用的例子:
现在一个大的煤矿一条长巷道里有大概1500个传感器,上传信息不多但是需要很低 ...


据我所知,煤矿的井下一般需要如下传感器,甲烷浓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设备状态监控器,液位传感器,风门状态传感器。如果联网使用,这里面似乎没有一个需要所谓的低延迟技术,因为传感器本身的监控响应时间都是秒级的。而且井下布置5G节点,能传输的距离,应该也有限,按煤价现有的行情,这种投入得不偿失,我问了一下认识的煤老板,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自己的井下尝试。

至于说矿用运输机和无人机,不考虑干扰问题,现有4G足以。据我测试,国内大部分地区手机4G的带宽应用都到不了30%。


牛顿的经典力学好几百年了,但大部份情况下,一样管用。
作者: 白天爱黑夜    时间: 2021-7-14 15:44
据工信部网站13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通信〔2021〕77号,下称《行动计划》)。
为推动政策加快落地,回应社会关切,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对《行动计划》有关内容进行解读,全文如下:
一、《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5G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5G发展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
5G融合应用正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5G商用两年来,在产业界各方共同努力下,5G商用发展成效显著,技术产业能力不断提升,网络和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应用探索日益活跃,涌现了大批优秀案例,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但也要看到,5G应用的规模化发展仍存在困难,亟需统筹各方力量,明确目标、优化环境、形成合力,持续推动5G实现从1到N的跨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5G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九部委共同出台了《行动计划》,这对于凝聚各方共识,加快推进5G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动5G应用“扬帆远航”,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有力支撑了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第一,推动5G应用发展有利于加快高新技术融合赋能。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加快规模化推广成为新技术成功商用的关键。5G的新特性、新能力为各项技术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规模应用进一步提供了可能,不断催生出诸多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例如,5G+AI机器视觉监测能够更广泛地用于高温、井下、移动等环境,进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空间。
第二,推动5G应用发展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是重要发展趋势。5G将为传统产业赋能、赋值、赋智,有力驱动管理理念、生产方式的变革。例如,5G在采矿业应用,可以显著减少了井下作业人员的数量,提高了生产环境监测的准确性,极大降低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
第三,推动5G应用发展有利于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网络的广泛覆盖,可将社会治理的感知触角广泛延伸、深度下沉,让数据“出谋划策”,形成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能力。5G可推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数字公共服务的快速发展,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例如,疫情期间,各地、各企业积极利用5G技术推出远程诊疗、智能医护机器人、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应用,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动计划》按照需求牵引、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同联动的基本原则,在遵循技术演进规律、市场发展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作用,通过搭平台、出政策、树典型、优环境等多种措施,助推5G应用规模化发展。
《行动计划》分别从标准体系构建、产业基础强化、信息消费升级、行业应用深化、社会民生服务、网络能力强基、应用生态融通、安全保障提升等方面提出了8大专项行动。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在专项行动中设置了4大重点工程,包括实施5G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及推广工程、面向行业需求的5G产品攻坚工程、5G应用创新生态培育示范工程和5G应用安全能力锻造工程,重点明确了主要突破方向,以及需要产业各方合力推动的重大事项。
四、未来三年,5G应用将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在哪些方面提出了目标和具体指标?
《行动计划》结合当前5G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5G发展目标。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行动计划》量化指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5G的发展水平,统筹2B和2C两个应用领域,兼顾深度和广度两个衡量维度,从用户发展、行业赋能、网络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7大量化指标,以引导5G发展方向。
一是在衡量5G用户发展方面。提出了5G个人用户普及率、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2项量化指标,推动5G应用逐步在消费市场普及,进一步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在衡量5G行业赋能方面。提出了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增长率、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3项量化指标,着力推动5G应用在垂直行业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三是在衡量5G网络能力方面。提出了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5G行业虚拟专网数2项量化指标,着力提升面向公众覆盖和行业企业覆盖的5G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五、如何推动各方下场“参赛”,打好5G应用“扬帆远航”发展的“团体赛”?
5G融合应用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应用,5G应用的主战场在赋能实体经济、在赋能千行百业。这就决定了5G应用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既涉及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的深度融合,又与各行业企业数字化基础、经验知识等紧密结合,不仅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多方主体间广泛参与,开展“团体”合作,也亟需政府部门间通力协作,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形成5G应用的大融合、大生态。
第一,打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团体赛”。5G在实体经济等领域发挥乘数效应,需要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发挥好技术间的协同互补优势,做好技术“组合拳”,不断支撑5G应用新蓝海。
第二,打好5G行业企业间深度合作的“团体赛”。5G融合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垂直行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产业各方积极下场“参赛”,同时培育一批专注应用落地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有效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共筑良好产业生态。
第三,打好5G各级政府间协同联动的“团体赛”。5G融合应用属于全新领域,仅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解决应用中的各类问题,亟需加强政府部门间协同和部省联动,做好标准、产业、建设、应用、政策等方面有机衔接,促进5G融合应用加快落地。
六、5G应用涉及千行百业,如何大力推进5G应用发展?
5G赋能千行百业的过程,就是推动全社会数字化、壮大数字经济的过程。我国行业众多,各行业、各企业数字化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差异性大,个性化更为突出。因此,5G应用发展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充分把握5G应用发展的阶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特点,按照“分业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分重点、分批次,循序渐进,在部分应用需求强烈、基础较好、带动性强的重点行业,形成突破性进展,待成熟后,逐步复制推广到千行百业。
《行动计划》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重点推进15个行业的5G应用,通过三年时间初步形成5G创新应用体系。从促进信息消费看,重点培育5G+新型信息消费和融合媒体,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加快5G在媒体领域的落地应用;从推动实体经济域看,重点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采矿、智慧电力、智慧油气、智慧农业和智慧水利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从提升民生服务领域看,重点加大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和智慧城市的5G应用创新,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除了上述15个行业之外,其他行业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业内经验成果,推动5G融合应用尽快落地。同时,《行动计划》也支持各地方政府、行业联盟协会等部门单位,及时总结5G行业应用发展成效,通过资金、政策、赛事等多种方式,推动5G应用从“样板房”向“商品房”加速转变,加快应用向千行百业的复制推广,全面赋能数字中国的建设。
七、如何推动5G应用标准的构建和推广?
5G应用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于5G应用的规模化复制和推广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行动计划》从健全工作机制、构建标准体系、落地关键标准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第一,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重要事项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化组织合作机制,也可以充分发挥5G应用产业方阵等行业组织优势,促进融合应用标准的实施落地。
第二,构建标准体系。系统推进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研究,加快制定基础共性标准、融合设备标准、重点行业解决方案等5G应用标准体系研制。
第三,落地关键标准。选择医疗、工业、媒体等重点领域,发挥各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带头作用,率先推动5G应用标准落地。
八、在5G安全保障提升方面有哪些工作部署?
安全是5G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障。《行动计划》从加强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开展5G应用安全示范推广、提升5G应用安全评测认证能力、强化5G应用安全供给支撑服务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部署,提升5G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加强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构建5G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做好5G应用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督检查。
二是开展5G应用安全示范推广。鼓励各地方和企业打造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开展5G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三是提升5G应用安全评测认证能力。支持与国际接轨的5G安全评测机构建设,开展5G应用与基础设施安全评测和能力认证。
四是强化5G应用安全供给支撑服务。加强5G安全服务模式创新,鼓励跨行业、跨领域制定融合应用场景安全服务方案。
九、《行动计划》保障措施重点有哪些?
《行动计划》的落地见效,离不开健康有序、包容审慎的应用发展环境。《行动计划》提出了5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联动。加强部门协同和省部联动,鼓励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并落实政策举措,促进5G融合应用加快落地。支持上下游企业形成高效有机的合作模式。
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对5G应用样板项目、示范标杆的宣传力度。完善5G应用创新企业服务体系,开展5G应用场景创新的产融对接活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5G投入。加强重点领域5G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探索监管新模式。
三是打造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专业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加强共享型工程实习基地建设。组织5G相关职业培训和认证,培育一批复合型人才。
四是推动国际合作。支持建设5G应用海外推广渠道和服务平台,推动成熟5G应用走出去。充分发挥国际组织作用,鼓励企业参与5G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
五是做好监测评估。建立5G发展监测体系,构建全景化5G网络地图,常态化监测5G应用和产业进展。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1-7-16 13:09
包子 发表于 2021-7-14 11:54
据我所知,煤矿的井下一般需要如下传感器,甲烷浓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设备 ...

      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当初3G还没出来的时候有个北邮的狗屁教授就说,要手机网速快到能放视频有什么用?走路看视频会撞到树上!挖煤都挖了几百年了,没有传感器的时候还不是照样挖,甚至连蒸汽机都么有的时候用人力还不是一样挖。反正新技术一开始都没有性价比,没有汽车的时候马车还不是走的很好!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16 14:09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1-7-16 13:09
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当初3G还没出来的时候有个北邮的狗屁教授就说,要手机网速快到能放视频有什 ...

煤矿的井下传感器里许多都是安全相关的,非常重要,比如甲烷,风速,设备状态。但是这些传感器没有超低延迟的需求,因为传感器本身的速度就不快,而且监控的是测量趋势不需要速度,这种情况下专线是最好的方式,而且井下本身有照门和动力的线缆布设需求,一起施工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和金钱。

2G和3G时代,无线传输远远落后于有线网络,4G在利用率不到30%的时候已经和有线持平,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大部分能有性价比的新技术才能马上被推广,没有性价比的要么作为储备,要么继续改进。

2G基站的典型覆盖距离是    5-10公里
3G基站的典型覆盖距离是   2.5-5公里
4G基站的典型覆盖距离是      1-3公里
5G基站的典型覆盖距离是 0.1-0.3公里

3G解决了数字传输从无到有,可以说是迈出了实用化第一步。4G解决了传输速度的迫切问题,但是要有三倍的基站为代价。5G则要将近300个基站覆盖原来的面积,能解决什么迫切问题?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1-7-16 14:27
包子 发表于 2021-7-16 14:09
煤矿的井下传感器里许多都是安全相关的,非常重要,比如甲烷,风速,设备状态。但是这些传感器没有超低延 ...

"4G解决了传输速度的迫切问题,但是要有三倍的基站为代价。5G则要将近300个基站覆盖原来的面积"
你说的这是毫米波,不是sub-6G频段,同等面积需要多少基站覆盖最大的决定因素是所用的频段。如果用广电释放出来的700MHz频段覆盖的话,同等面积下不需要比4G更多站点就提供5G。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16 15:00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21-7-16 15:19 编辑

我用基站的覆盖举例,其实是想说明使用成本,成本其实分两部分,基站的建设和基站的能耗,700M的超高覆盖距离是不是和4G相同的功率,目前我还没查到详细资料,但已知3500M的基站发射功率要高于4G不少。

700M确实算黄金频段,不但对5G,对4G也是如此,4G其实就是700M到3500M。可700M对整个5G而言不算大杀器,因为目前毕竟是四国争先。

首先,700M是广电的,和其他三家没关系。

其次,700M的可用带宽不够,广电的上行是700-733 下行758-788  一共才60M。

最后,由于700M的频率低,所以波长就相对较大,需要的天线振子的尺寸也必须相应变大。但天线的面积容不下太多的振子。所以,5G的核心技术Massive MIMO基本上不能应用了。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21-7-16 18:49
5G 单比特能耗只有4G的十分之一,就这一条就够投资了。因为如果不投,同样覆盖,同样的流量,4G的能耗也就10倍了。摊薄研发成本后,4G的投资成本也不会比5G少。两相比较,想都不要想,上5g。
作者: 野狼    时间: 2021-7-19 03:41
包子 发表于 2021-7-16 15:00
我用基站的覆盖举例,其实是想说明使用成本,成本其实分两部分,基站的建设和基站的能耗,700M的超高覆盖距 ...

有网友实测了5G的覆盖范围,300米左右,和运营商覆盖示意图上标示的差不多。700M是广电和移动合作,可以极大程度地改善覆盖,现在由于5G信号不稳,大量所谓5G用户实际上是选择在手机上关闭5G功能的,这样可以避免4G和5G切换时的通信不连贯。有了700M,可能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虽然700M带宽窄一些,也没有massive mimo, 但是这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
作者: 野狼    时间: 2021-7-19 04:27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21-7-16 18:49
5G 单比特能耗只有4G的十分之一,就这一条就够投资了。因为如果不投,同样覆盖,同样的流量,4G的能耗也就1 ...

5G的调制与编码和4G比起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进,频谱效率也没多大提升。这些年射频器件PA效率,LNA噪声系数也没听说有什么革命性的进步。假设同样的通信距离,同样的误码率,怎么做到单位比特能耗降低到十分之一的?是因为一些公用的能耗,包括空调能耗被摊薄了吗?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19 12:51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21-7-19 12:52 编辑
野狼 发表于 2021-7-19 04:27
5G的调制与编码和4G比起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进,频谱效率也没多大提升。这些年射频器件PA效率,LNA噪声 ...


如果5G的设计并发数据量是4G的10倍以上,那么单比特能耗不就只有4G的十分之一了吗?不过这个没有意义啊,4G的目前的带宽利用率都不到设计的30%,5G再高也没用啊。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19 12:57
野狼 发表于 2021-7-19 03:41
有网友实测了5G的覆盖范围,300米左右,和运营商覆盖示意图上标示的差不多。700M是广电和移动合作,可以 ...

700M的窄带宽,没有massive mimo,这两项又反过来影响传输的速度。没有massive mimo,并发数据量要折半。或许700M的理论速度只有移动5G的的40%不到,不过目前不清楚700M是否对超低延迟有影响。
作者: 野狼    时间: 2021-7-19 22:28
包子 发表于 2021-7-19 12:51
如果5G的设计并发数据量是4G的10倍以上,那么单比特能耗不就只有4G的十分之一了吗?不过这个没有意义啊, ...

5G的高速率是靠大带宽换来的,只要增加带宽就可以降低每比特能量?这符合香农定理吗?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19 22:39
野狼 发表于 2021-7-19 22:28
5G的高速率是靠大带宽换来的,只要增加带宽就可以降低每比特能量?这符合香农定理吗? ...

我开个玩笑,别当真啊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21-7-20 15:21
野狼 发表于 2021-7-19 04:27
5G的调制与编码和4G比起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进,频谱效率也没多大提升。这些年射频器件PA效率,LNA噪声 ...

有新的空口机制,有MIMO的64天线发射等。
https://network.51cto.com/art/202011/632011.htm
https://www-file.huawei.com/-/me ... nicate/75/17-cn.pdf
综合起来,单比特成本只有4G的1/10, 这是华为的轮值CEO当时在一个会场公开宣称的,我看了一些资料,应该差距不大。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