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匈奴之辩 [打印本页]

作者: 故乡在喀什    时间: 2021-1-8 12:08
标题: 匈奴之辩
本帖最后由 故乡在喀什 于 2021-1-8 12:41 编辑
4 _4 F2 K+ t9 _, B
0 o) |5 x' D3 ~. X2 v  `     
7 [, |8 o" U( h4 F
& W9 h, e( `+ r* J5 A3 h  U$ \关于张骞,说得不少了。两千多年后,中国人对其出使西域的发现仍不明就里。说他找到匈奴的粮道,似颇受质疑。看来有必要从西域话题的根源:匈奴,加以讨论。兹拟以三篇文字展开。
1 x6 Q5 d* j) S! D5 e分别为:匈奴是谁;其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了?
$ w0 ^! B6 S9 W, h  D! g讲清楚这三点,西域话题中一些规律性和周期性现象就可找到原因和特点,西部的大门也就更容易打开了。
5 p' U, |& B  J( i7 b) W匈奴从哪里来的?5 S3 x7 D0 E  T8 R8 k  T9 t
司马迁认为: 匈奴是从中原出走的,乃夏朝一支:“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注一)。意为淳维,兴于今河南、山东一带,北上成为匈奴始祖。淳维是夏桀之子,夏亡,他据夏桀众妾为己有,逃到北方茫茫草原荒漠之地,与山戎、猃狁、荤粥融合,游牧为生,世代繁衍。& ~' s% l$ g4 g6 l" k
这种史学“拉亲戚”的想法不错。但可行吗?匈奴之地的主题就是吃咸肉,穿皮革。经营靠抢,生活靠打。偷爹之妾根本无用武之地。匈奴父辈去世后,其妻妾全是儿子们的,根本不用偷。至于夏朝的兄弟们和更早以前的匈奴部落啥关系?连司马迁也就点到为止。所以,匈奴源于中原的说法不可深究,不可深信。
2 E, T( a) l0 O7 f* B2 M匈奴自认为其祖先和狼有血脉关系,这种狼图腾故事,不仅在今日蒙古族和西北众多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里有,在中原的历史里也有(注二)。匈奴不认为自己和中原有血源关系,即使有也不足道 。在汉之前,匈奴的记录主要由春秋战国的诸侯完成。汉始,汉、匈文书交往基本用汉朝文字和体例。如果匈奴发端于中原,其文字,语言,甚至风俗多少会有些中原特点。但汉、匈相似处实在不多。民族间关系,最好的是水乳交融,最差的则水火不容。匈奴和中原的交融和不容都走了很长的路。
2 D( Y7 P# u8 X从历史证据来看,最早学会骑马的是古伊朗人。匈奴人从这一支古伊朗人学会了骑马(注三),然后自西向东而南开枝散叶。再后来,被汉朝一次次打散,远走,再回来。中原不易,匈奴亦然。
$ e; C8 r) b6 y7 M) e4 k& P) n匈奴对其来历,也有心口相传的说法。有些还非常靠谱。比如:匈牙利就曾经是匈奴人建立的国家。匈牙利人克勒什·乔马·山多尔(1748-1842)发现中国的裕固族和西迁的匈奴人有着语言和文化上的相同之处。4 N& ~& J* }, ^3 E, s5 u/ }* E6 E
尽管匈奴和中原联姻的不少。但在匈奴看来,这种联姻更多的是胜利的另外一种方式。这种胜利,更多的是一种草原畜牧政治对中原农业政治的盘剥。汉、匈在历史上的不交融,与匈奴的政治传统有很大关系。
# T8 j% S1 K' s& i: k7 x中原政权愿与匈奴联姻,而往往被对方强人政治打断。匈奴政治基本就是拳头说了算。儿子杀老子之类如家常便饭。若不袭扰中原,匈奴基本就断了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因此,其内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纷争,仅一件事情容易达成共识:攻打南方。所以,匈奴来自中原的说法只是一厢情愿的热乎。
) P' X& ]' Q# ~  ?. E第三,关于匈奴的考古发现,不过证明其以蒙古人和突厥人为主的集合体。所以定义其来历反而比较简单。其来自草原部落或氏族联盟。从这个意义上讲,裕固族同时使用突厥语和蒙古语的特点反而成了特别接地气的证据。同时,如果按照草原民族的特点,结合亚洲古代历史的轨迹,则可把匈奴发展史一步步推演出来。这种推演是按照南亚,中亚,和中原三地的历史一步步来的,逻辑成为了串联历史的线索。
% @& p4 m# m2 s+ }1 `! P4 j' u* a6 y5 k    匈奴的来源和发展有迹可循。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孔雀王朝 (约公元前324年到约公元前185年)最强盛的阿育王(约公元前304年到约公元前232年)时期,曾拥有步兵60万、骑兵3万和9000头战象的庞大军队(注三)。白登山之役前两年(公元前141年),刘邦登基时,连一套同色的拉车马都找不齐。将、相只能乘牛车上朝(注四)。白登被围时,包围白登山的匈奴骑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东方全是青马,北方全是黑马,南方全是赤色马。
$ @' x/ O( I3 S: ]$ w2 C* m基本在同一时期,三支骑兵的差异尽在马中。; n0 N4 k! K9 u8 J* G$ _$ I. m
孔雀王朝的马是哪里来的?2 L* p2 {+ U0 t+ n7 h4 g. p/ }% z/ A
匈奴是如何强壮起来的?
/ i% }8 [) @" I9 j汉朝为何对匈奴的兵强马壮一无所知?
4 P- L2 O' x  N$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一个:贸易。印度的马是进口的,但是孔雀王朝依靠贸易实现了军备齐整。匈奴依靠贸易(主要是马)不仅在中原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和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实现了对中原在军备实力上的超越,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对战略突破口的各种信息的采集和备战。中原的战马很多也是进口的。但是,中原的陆军,硬是靠少马的军备实现了统一。同时,因为缺少对马匹的需求,中原也断了对匈奴信息搜集。! X+ M2 p4 B2 `8 W' f+ F" [& ]& B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等,在本篇集中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匈奴是从哪里来的?匈奴是从贸易中来的。5 z2 W1 m. q4 n2 D; f$ m
如《史记》记载,匈奴就是各游牧民族的集合。集合各民族不仅要武力。它有一套分配制度。把散户牧民集中起来。白登之战前,匈奴,中原,和孔雀王朝之间,贸易以粮食和马匹交易为主,中原流出的丝绸等也夹杂在匈奴向孔雀王朝输出的商品中。+ }! Z- g6 ~: E2 ~
这时的贸易发达离不开匈奴和孔雀王朝的伙伴:希腊人。以巴克特里亚为中心的希腊人成了南亚和中亚间贸易的交换站。希腊人通过金银货币达到了以金融控制贸易的目的。除中亚和南亚贸易外,今天的伊朗,埃及甚至欧洲都是希腊人涉及的市场(注五)。公元前130年左右,大月氏人到了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的贸易模式和金融格局被彻底颠覆。此时,匈奴已无需希腊人的粮食。一是汉朝供给比希腊人要价低得多。二是自己开始学习种植粮食。张骞到巴克特里亚(也就是大月氏),正是匈奴最强盛,大月氏尽享鸠占鹊巢之乐的时候。蜀布和邛杖的贸易路线给了张骞另外一个思路:从四川到印度沿贸易路线向北攻击,一则断了匈奴的传统粮道,二则为汉朝制造打开一片新天地。
0 r5 o% c" o& O) m非常可惜,历史没有给张骞实现设想的机遇。
$ G. M/ `0 K: }5 V4 K; _中国乃持续的农业文明。清朝之前,匈奴等北方民族就是原始畜牧业加贸易的集合,即:陆地贸易。1840年至今,中国倍受之压力,则是来自欧美(含俄罗斯)和日本的工业和贸易的集合,即:海洋贸易。今天中国面对的挑战,究其根本依然是贸易理念滞后导致。中国与美国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的对决或抗争,仍是汉、匈之战的翻版:很可能两败俱伤。+ X( H6 c- t! j7 F- I3 S
所以,从张骞的思路出发,截断粮道,在市场和贸易上下功夫仍有意义!因为匈奴们,都是从中国看不上的贸易缝隙和金融维度空白间冲出来的。这种缝隙与空白才是他们真正的老巢!在贸易和金融中走出来的,即可对中原形成压力,而被称作:匈奴。否则,就是蛮夷。中原对于匈奴的恐惧,其实就是对贸易和金融的恐惧。贸易和金融,不可不察!因为,无贸易,则无匈奴。
8 T: U) U. Q/ U8 Q3 Q0 j
  Z7 \4 D+ Q6 l: ~' [; m) d注一:《匈奴列传》,史记; p( G$ i7 ?) K
注二: 《魏书·蠕蠕匈奴徒何高车列传》
% U" v) x! U& A& r* T, ~) e$ c注三:https://www.khanacademy.org/huma ... a-and-gupta-empires
$ \; _/ f5 Q( c" b6 d注三:' G( c* ?- H/ v1 A
http://www.huaxia.com/ly/lyzx/2014/06/3917662.html
/ _/ V: }2 H$ H+ V) R0 u注四:“匈奴骑,其西方尽白,东方尽駹,北方尽骊,南方尽骍马。” 《史记•匈奴列传》。
+ i/ w+ W; M) N; W3 l+ T% z3 ?注五:《人类文明史》第三卷,P423,P430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21-1-8 15:01
所以,从张骞的思路出发,截断粮道,在市场和贸易上下功夫仍有意义!

  U& z& P! V$ ]. \+ C花这句
作者: 大鹏翔宇    时间: 2021-1-8 19:43
“白登被围时,包围白登山的匈奴骑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东方全是青马,北方全是黑马,南方全是赤色马。”$ L+ m8 y( B$ o( D& [- l0 b* k$ ~- X
匈奴也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套?还是史家自己创作的?
作者: 石工    时间: 2021-1-8 20:19
大鹏翔宇 发表于 2021-1-8 19:43
" g& i$ {5 e. E4 v“白登被围时,包围白登山的匈奴骑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东方全是青马,北方全是黑马,南方全是赤色马。” ...
0 c3 h6 w: i( X3 a- L) S
华夏北来说,可以有啊。司马迁的史记,费了很大的劲说这件事,不该被当做笑话。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1-8 22:10
石工 发表于 2021-1-8 07:194 m% O1 R2 ^  a2 J6 ~; f/ o! T2 V/ `
华夏北来说,可以有啊。司马迁的史记,费了很大的劲说这件事,不该被当做笑话。 ...
8 j) _$ v5 L% D' @/ y( r+ u
司马迁的东西,很多地方当故事读读就算了。别的不说,匈奴是部落制而不是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如何把四面的部队,都按照马匹的肤色来安排?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嘛。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1-8 22:11
大鹏翔宇 发表于 2021-1-8 06:43
/ x4 E" `. r2 Q. N“白登被围时,包围白登山的匈奴骑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东方全是青马,北方全是黑马,南方全是赤色马。” ...

) w6 H+ `- }' `2 c. Z2 ~$ J应该是司马迁当时喝多了,脑补的。
作者: 大鹏翔宇    时间: 2021-1-8 22:14
石工 发表于 2021-1-8 20:19
) V" y* M& _' Q* U1 ^华夏北来说,可以有啊。司马迁的史记,费了很大的劲说这件事,不该被当做笑话。 ...
* v6 P( Q5 t" b& o: H8 }! [
如果是真的话,那么匈奴和中原文化还是有共通之处
作者: 石工    时间: 2021-1-8 22:51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1-1-8 22:107 L/ P2 ~# n8 B! q3 @2 J$ p
司马迁的东西,很多地方当故事读读就算了。别的不说,匈奴是部落制而不是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如何把四面的 ...
% y: R7 f$ }! d; M8 o2 K
可能是:冒顿给刘邦点color see see。
3 E- U  ~1 x6 g, A5 m: J按文献和考古发现,白登山是现在大同附近的马铺山,是个不太大的丘陵。攻不上去,又因为降雪无法切断水源,汉军大部队又快到了,这时临时组织一场颜色秀,作为谈判筹码,应该还是能做到的。冒顿未必会专门养这样一支仪仗队,但以单于的权威,临时抽调,完全有可能。
& |. K7 [0 o6 S. @
" T' ?( g5 {8 J+ Q4 w, k9 n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k5 `& b, S) A: T! c+ a9 h
《早期蒙古人的方位观》
. r$ P7 P6 P' F1 D. }. T' i% A/ h! M% v2 Q8 C3 q
早期蒙古人的方位体系中,不仅每一方位配以一要素,而且各配一种颜色。中方配黄色,前方(南)配红色,右方(西)配白色,左方(东)配蓝色,后方(北)配黑色。普兰诺 加宾尼记载:“当任何人得了病而医治不好时,他们就在他的帐幕前面树立一支矛,并以黑色毛毡缠绕其上,从这时起,任何外人不敢进入其帐幕的界线以内”(《世界征服者史》)# ?; q& i. P3 J9 B% n3 l. ?
http://www.xjass.cn/lss/content/2010-05/10/content_148736.htm
* c' T- t* z! D5 u; d
3 T3 @6 l/ M9 F3 ^9 b2 P: W  F! c这种颜色方位观,是借用还是同源,就和“撑犁”“腾格里”与“天”的关系一样,可以探讨,但不必轻轻地否定。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1-8 23:05
石工 发表于 2021-1-8 09:51
& y, c& P6 v: R2 W2 g* \可能是:冒顿给刘邦点color see see。6 T! O9 Y2 o6 p. Y* r# S! i9 H
按文献和考古发现,白登山是现在大同附近的马铺山,是个不太大的丘 ...

6 q2 E( C7 n5 E# T* a: ]白登之围的发生我相信是有的,但是细节当故事看看就算了,不能当真。
$ f; ^$ Y8 h: l+ R! A7 P3 R" F( P- s" ?( ]6 b  H
首先,史记是匈奴出骑兵四十万包围白登。先不说匈奴能否凑出那么多人来,即便它有那么多马,你告诉我,在一个地点周围不大的地域内,如何给那些马找到足够的草来吃?人可以靠干粮维持一段时间,马却不可能。没有足够的草来吃,马会很快掉膘的。
- Z/ x* {' _$ k7 P+ ?. R- h' [. X4 S
其次,刘邦所率领的部队,数量不会很少,因此白登之围不会只是白登山那一点地方,而应该包括了周围一定的区域,这样的面积不会很小,否则匈奴干脆组织箭雨射杀对手不就得了。以这样的区域,匈奴搞颜色秀,还不如干脆大批骑兵直接压上进攻更合理。+ F& x+ u. ^. D! X
2 s( s- x3 b4 t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淮海战役末期,共军对杜聿明集团的最后围攻,就是这么大批部队直接压上进攻,逐步缩小对手控制面积,最后消灭对手的。& s5 M. ?; {' N2 V
4 X+ c+ L) s. v# k. |0 {- Z! ^' P
因此,司马迁记载的白登之围,从文学角度讲可以理解,但是从军事角度讲,漏洞太多了。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1-1-9 06:42
石工 发表于 2021-1-8 07:194 K  k4 ]7 ~, O0 X
华夏北来说,可以有啊。司马迁的史记,费了很大的劲说这件事,不该被当做笑话。 ...
* E. h# _; S8 K9 Z5 n' e' u
如果认同“华夏北来说”的观点,那么汉匈同源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这么解释 -- 本来大家都在西伯利亚一带混日子,后来因为冰河期降临,气候水文变迁,脑瓜灵活一点儿的撒丫子就往南跑,跑到内蒙/河套一带,征服当地土人,就是后来的“夏”。。。 脑袋瓜不太灵光的那一拨仍然在老家死挨冻,庄稼都冻死了只能放牧牲口喝马奶吃羊肉。。。实在拗不下去了也跟着往南走,然后就被先到南边的远亲鄙为夷狄。。。 然后就分开成“汉” 与 “匈奴”- H* @+ v0 e6 c; r; s# f
. u# C/ h" p8 G
从汉地北上变成匈奴这种解释很牵强,不可信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1-1-9 10:11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1-8 17:420 M# N1 d! F2 K) w& C6 ^
如果认同“华夏北来说”的观点,那么汉匈同源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这么解释 -- 本来大家都在西伯利亚一带混日 ...

+ b$ Y: w1 B% W$ Q+ o  M  }要是这都能玩的话,咱们可以怀念当年的西伯利亚汗国了,那可是咱的故土啊。一个自古以来,可以宣称主权了哈。
, K9 c( ?8 \- F6 A8 g5 N" Y2 f
# p8 Z! I) w6 `- h- Q2 q顺便说一下,当年的西伯利亚汗国灭亡的时候,全国人口不超过二十万。那是多么广阔的一片土地,才那么点人。要是您那理论成立的话,当初留下来的得多蠢,才肯坚持到后来灭亡。+ Q% K8 ?4 @% Q2 I' I- v
, P: |' ]2 [/ W. [
咱家还是希望是从新疆那边过来的,走的是甘肃到陕西、山西这条路,而不是啥西伯利亚。否则岂不是老毛子也可以宣称是咱们祖宗了,那还了得了!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21-1-9 10:34
大鹏翔宇 发表于 2021-1-8 19:43
% @- ]* n- l) @  b* b6 \% f“白登被围时,包围白登山的匈奴骑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马,东方全是青马,北方全是黑马,南方全是赤色马。” ...
! f: z$ O6 k; a& `+ a1 y7 K0 {4 Y
涂点颜色就行了,或者披块布。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21-1-9 10:37
石工 发表于 2021-1-8 22:51
0 F1 P2 j! ], q9 ^: ?) a可能是:冒顿给刘邦点color see see。
" U; _7 `  h* a$ z按文献和考古发现,白登山是现在大同附近的马铺山,是个不太大的丘 ...

- l7 K; i0 _; g8 m参考吐蕃的军事体制。游牧民族几百年都没变化,即使到了清末,俄罗斯人收拾蒙古人的时候还没变化。可以把白登之围和大非川之战类比来看。
作者: 大鹏翔宇    时间: 2021-1-9 15:51
猫元帅 发表于 2021-1-9 10:34
: N* s8 V& H: R! B& J- g8 J# p2 Q涂点颜色就行了,或者披块布。
. G' F: ~; g3 i. b6 M: d5 w3 Y
老猫这是回错人了吧?
作者: 陈王奋起挥黄钺    时间: 2021-1-10 03:29
本帖最后由 陈王奋起挥黄钺 于 2021-1-10 03:32 编辑
4 r6 g/ X) k/ H: Y  N9 R
: d. Z% N/ v5 P  F' `$ X3 l9 U中国的古代文献将白人称呼为“深目多须”“深目高鼻”。一般而言,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果出现白种人,史书就会特别留意。例如《北史》记载康国人“深目、高鼻、多髯”,《晋书》记载羯族“高鼻深目多须”。而对于匈奴人,中国史书基本没有记载其面貌,而是记载其习俗,这可能是因为匈奴人和汉族的长相差距不算太大。0 T! V! T, g) R# H0 b7 r
: H/ g9 {8 l- i) s4 P" F; g# e
再来看西方人如何看待匈奴人。东罗马史学家普里斯库斯在《匈奴史残稿》中描绘阿提拉的长相:“他的身材矮短,胸部宽广,头很大,眼睛小,散发出灰色。他的鼻子是平的,脸是黑的。”5 C; K$ Q1 n8 W
, I: O8 r& y/ E) ?$ Z: l
综合来看,匈奴的长相是比较偏向于黄种人的。
9 `' R# o5 Z0 P. B/ r0 @1 p- j# T6 H+ T% o
今年有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根据匈奴墓葬的文化和DNA分析,南匈奴和北匈奴有很大不同。北匈奴起源于蒙古国的石板墓文化,其Y染色体大多数是Q、R、J、E、N等,和西亚、中亚、东欧民族具有很大的联系;南匈奴起源于鄂尔多斯文化,其Y染色体主要是O3和C2,其中O3比例很高,而汉族的主体就是O3。1 B7 @: d5 w- E! X* P' b
; \, U3 P, X$ R( g( m
南匈奴则选择依附于汉朝,继续居住在漠南(河套)一带,成为了汉朝的子民。魏晋时期,南匈奴进一步南迁到了山西一带,成为“五胡乱华”中的先锋。北魏建立后,大量的匈奴部落融入了汉族。对南匈奴后代的呼延、呼、慕容、尉迟、赫连、宇文姓氏的DNA测试结果显示,其O3占据主导。
* U! t1 k5 Q4 H, j, m; S% v. T
2 s2 T' l' O) \* F8 M7 z: r9 u. {/ A& \: `
简单地说,北匈奴基本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混血,而南匈奴的混血也比较多,但是总体是黄种人的基因。
5 P4 f# D- @1 I- s5 K8 x/ N; F* ?* O+ Y' a$ \( g) D& l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王国维认为,王国维认为,
作者: 三力思    时间: 2021-1-10 10:46
猫元帅 发表于 2021-1-9 10:34
6 r* c3 O2 M7 n3 a5 E涂点颜色就行了,或者披块布。

0 G! l9 Q2 w  c+ I汉代只要麻布,白麻,黑麻容易点,要青麻,红麻恐怕很奢侈了。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21-1-20 20:30
大鹏翔宇 发表于 2021-1-9 15:51% G6 i4 p% n, C  z4 U' L
老猫这是回错人了吧?
' `; d0 l" w$ W
奥?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21-1-21 07:05
加油,等你的更新!
作者: 石工    时间: 2021-1-21 19:36
三力思 发表于 2021-1-10 10:46  n* f' W, Z% A7 H1 F+ p
汉代只要麻布,白麻,黑麻容易点,要青麻,红麻恐怕很奢侈了。
( n* S: M/ G1 E
从考古发现看,兵马俑最爱披红戴绿,墓葬中也大量发现红绿颜料,这两者并不奢侈。对下层的服装颜色作出限制,禁止红色,是政治需要而已。- G) @* o9 G7 {7 g, S5 ]5 u

1 X1 F8 l! }0 M9 ]3 p  p& J5 `秦俑的涂装,就是一半为绿,红色也不少。考古证实,东亚地区古代主要用孔雀石(石绿,即碱式碳酸铜)做绿色染料,赭石(三氧化二铁)做红色染料,原料易得,并不麻烦。这两者同时还是中药。深挖一下,果不其然,这两者还都是蒙古族传统药品。回头可以理解秦兵的选择,可能不仅是出于对色彩的追求,而是在战争实践中发现了染色布料包扎伤口,可以减少外伤导致的死亡。
' F' b4 K: L: K& f
' E7 c: i/ ~6 C  S1 l; S4 G3 e) Qhttp://sx.sina.com.cn/news/b/201 ... hmifpy9365021.shtml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