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庫圖佐夫
[打印本页]
作者:
indy
时间:
2020-9-25 09:46
标题:
庫圖佐夫
邱世卿
這二天複習1812年,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對俄國發動的戰爭,補了一些以前匆匆讀過而疏漏的細節。
柴可夫斯基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寫了著名的1812序曲。
這幅畫像是掛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冬宮長廊裡,紀念這場戰爭中320個俄國將軍畫像的其中一幅。畫中的主人名字叫做 - 米哈伊爾·伊拉里奧諾維奇·庫圖佐夫。
身為一個指揮戰爭的俄國元帥、總司令,庫圖佐夫做出的決策並不像他的外號「獨眼將軍」般淺薄,他洞悉敵軍意圖,對於戰場變化的理解能力非常驚人,尤其是知道自己手下這支軍隊的能力。
先知己,再知彼。
十九世紀初的戰爭,士兵們總是緊密的排成一排,發揚火力也承擔傷害,當你面對的是以砲兵戰術見長的拿破崙,在好的訓練,在多的人數優勢都不可能成為你的依靠,否則拿破崙也不會稱雄歐陸,擊敗了這個大陸上的所有軍事強國。
這是一支十二國聯軍,總人數超過六十萬的大軍。
庫圖佐夫在幾次的接觸戰之後就深知當時俄國軍隊的數量與訓練都不是法軍的對手,所以他的策略一開始就是帶著法軍深入,然後保存自己的實力,只要自己手下的這支俄軍不被消滅,拿破崙就會深陷在俄國,直到更強大的敵人施展威力。
在那個年代,戰爭的目的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
庫圖佐夫不斷運動轉進的做法也受到許多俄國將軍們的質疑,尤其是年輕的將軍們亟於求戰,雖然幾次與法軍發生的大型會戰都能成功的阻止拿破崙前進,但是俄軍所付出的代價並不比法軍少,問題是拿破崙有60萬的軍隊,俄國只有21萬,換算下來拿破崙的軍隊可能還沒打到莫斯科,俄國可能就沒有一支軍隊可以阻擋他。
撤退有時候也是一種進攻。
當拿破崙的軍隊進入莫斯科城之後,一把燒了好幾天的大火,把這場戰爭的目的完全改版。
贏得一座燒毀的城市算不算戰爭勝利?
這是拿破崙站在克里姆林宮,看著熊熊烈火中的莫斯科時,自己問自己的問題。
由於天氣與後勤補給線的問題,拿破崙最後選擇返回斯模棱斯克過冬,那裡法軍存有大量的糧食與過冬的衣物,士兵們有溫暖的地方可以住,後方的補給線也不容易被威脅,得與失在這種狀況下很容易計算,這也是拿破崙在他打過的50場戰役中,第一次選擇不主動開戰。
庫圖佐夫很清楚拿破崙的軍隊是無法在缺乏禦寒衣物下度過寒冬,於是俄軍比拿破崙早了半天擋住他趕回斯模棱斯克的路線,接下來法軍的命運,在第一場雪下下來時就已經註定。
剩下來的問題不是火力,而是溫度。低溫使得法軍錫製的鈕扣粉碎,無法包裹住身體的士兵們開始大量的凍死在撤回的路上。
恐懼是最好的武器,甚至比大砲還有效。
在追擊拿破崙撤回法國的過程中,沙皇亞歷山大期望庫圖佐夫與他的軍隊能在俄國境內徹底擊垮拿破崙,這對於沙皇亞歷山大在歐洲的聲望有著巨大的幫助,但是庫圖佐夫違背了幾乎所有人的期望,他選擇讓俄軍主力遠遠的追著拿破崙的軍隊後面,只是不斷的派出哥薩克騎兵持續騷擾法軍,讓恐懼發生作用。法軍在騎兵與游擊隊不斷騷擾下,完全無法鬆懈下來,只能不斷地在寒冷的天候中死命地往回跑,休息就意味著無法回家。
為什麼庫圖佐夫不在拿破崙渡過別列津那河之前阻截法軍? 這是庫圖佐夫以及俄軍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
這個問題以前困擾了我很久,最後答案不是從軍事上找到的,而是在政治上的考量。
對於庫圖佐夫來說,法軍的失敗是已經註定的事情,他的任務是把法軍驅逐出俄國境內,這個任務已經完成大半,那麼冒險讓俄法二軍進行無意義的決戰,是不智的,讓手下軍士在寒冷的天候下決戰,這也是不仁的,天氣對於二軍的士兵是一樣公平的。
只憑意氣,一時之勇而做決策,這不是一個優秀指揮官該有的作為,庫圖佐夫只是把他當下的選擇做到最好。
更深層的看,庫圖佐夫認為假使俄法二軍真的必須進行一場決戰,那麼戰場就不應該是在俄國境內,而是巴黎。
以當時歐洲的形勢來看,假使俄軍真的在這場追擊戰中順利擊敗法軍,也殺死了拿破崙,那麼誰會是得利者?
答案是英國,而不是俄國。
從指揮官的角度看,當俄軍與法軍再渡河前決戰,法軍在一心突圍求生的情況下,對阻截的俄軍造成的傷亡必然很高,而眼下俄國只剩下自己手中這支軍隊,一旦繼續追擊法軍到了法國境內,那麼俄軍很有可能與法軍位置互換,反過來變成劣勢,就如同現在逃命的拿破崙一樣。
那麼第二個選擇是,如果放拿破崙回到法國,只要法國的軍力損耗夠大,一旦拿破崙補足兵力後,面對打落水狗的反法同盟國家,讓他們先混戰一番,而不是由俄軍獨自承擔壓力,這才是俄國最高的利益。
一支有作戰能力的俄軍,才是保護俄國利益的保障。
這也是庫圖佐夫元帥讓我覺得敬佩的地方,他看到的不是一場戰役的勝負,他看到的是俄國的生存。棋盤上不是只有俄國跟法國,還有歐陸的這些強敵,征一時還是爭千秋?
只可惜他在渡河不久後受到風寒,隨後就因病歿於遠征法國的路途上。
最特別的是庫圖佐夫元帥在生命即將結束前,也類似諸葛亮的出師表般寫了七十條建議給當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其內容開頭這樣寫著:
臣自知臣壽命將盡,無緣再見陛下一面。因此向陛下作最後的進言,以下各條,請陛下務必遵守。
1.請陛下在打敗拿破崙時請勿放過拿破崙,應將他立即殺死,以防止他這個野心家捲土重來。
2.波蘭人民最近的獨立聲音十分高,請避免運用高壓政策管治,應該建立一個傀儡政權來管理。
3.奧皇和普魯士王都是膽小和極端貪心的人,不可以對他們過度信任,但反過來說,他們方便被陛下利用。
4.烏克蘭列昂尼德公爵在這場戰爭中顯示出非凡的才能,請陛下重用。
是不是很有臣亮言...的感覺? 雖然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打敗拿破崙後,並沒有如庫圖佐夫建議般處死拿破崙,於是讓拿破崙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以一個軍人來說,能洞察這些政治運作,也難怪他能讓拿破崙嘗到敗績,如果不是這場戰爭把法軍的精銳都葬送在俄國,滑鐵盧到底誰勝誰負還不知道。
作者:
indy
时间:
2020-9-25 09:47
作者:
smileREGENT
时间:
2020-9-25 19:29
俄罗斯民族将星闪耀。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