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三大名将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6 00:47
标题: 三大名将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6-15 11:52 编辑 , z/ y- s$ v, |% |. d1 H

' s" u  k1 g5 ?5 x% Z" i( L7 A看到有人说起德国三大名将,想起来整一段各国的三大名将。只是一家之见哈,欢迎不同意见,欢迎增减、替补。
3 i0 r& t8 r4 d
4 O, s1 b: T1 S- g4 h3 U中国. b, `1 @1 I. @, G1 N7 G4 t. k$ {

8 |4 a/ b7 O# {( P, c+ C6 \三大名将无疑是林彪、粟裕、彭德怀(排名不分先后)。
1 D- K; y6 j3 W* }& B; M' d" L! y! X( E3 \% k& q2 L
林彪的军事才华不用说了,平型关战役是共军在抗战中打得最漂亮的,从东北达到海南岛,那军功不是吹的。四野至今在共军里山头最大,在军迷里拥趸最多,林彪的领帅作用绝对是第一因素。
! O# Q  L. W2 s, G, ]8 t
' ?  l" O$ E# r5 U9 E粟裕在淮海战役中打得太漂亮了,战役级的战术指挥出神入化,双重包围成为共军的招牌战术。相比之下,林彪的战术原则更多是战斗级的,而粟裕是战役级的。
, w8 q$ V' `9 V: A; T- X3 f% h0 D4 |8 z7 V5 S- Z
彭德怀在将帅如云的共军中出任第一任国防部长,抗美援朝的军功绝对是第一因素。他是鸦片战争以来第一个把世界第一强国的大军打到不得不停战谈判的军事统帅,他不是三大名将之一,还能谁是?不过彭德怀指挥一野在陕北以弱敌强带着胡宗南转圈子,冷不丁咬一口,也是出神入化。
  O% B0 ^/ {' B1 U6 e2 _: ^0 A, d
* E7 V# x0 a  a& [德国
) J" Z& ^$ a' `3 F; h
; o3 U, w( j* R一般认为三大名将是古德里安、曼斯坦因和隆美尔。
: ]1 M# q/ c# G$ h
, P* B# V- S( Q) h古德里安不仅是装甲突击战术的奠基人,也是执行人。他在法国战役、巴巴罗萨战役中的闪电突击只能用名垂青史来描述。
9 F8 @/ [1 e; g* j" C: k/ s9 C; ?" `$ [2 _
曼斯坦因是战术大师,他制定的法国战役绕行比利时的黄色计划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他在苏联战场上也打过几场漂亮的反击战,比如哈尔科夫。
/ q7 \+ a' H5 l# E% k7 A
+ h, I$ q$ k9 P$ K/ ]; s/ C隆美尔在二战爆发时还是个师长,在法国战役里一马当先,但那毕竟只是战术指挥官的作用。但在北非战场,他的大胆突进打得英军鬼哭狼嚎,他的装甲长途奔袭战术对日后西方装甲战术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以军。* u3 O- }' }' F; P
5 {  Y0 y; @: u( g
不过要是德国只能三大名将的话,到底应该是隆美尔还是莫德尔入选,这是值得斟酌的。
* U$ E! U- F( F2 \% |/ [. R- F! [) y8 C) p# x. B3 Z2 b- ~% P$ d9 P
莫德尔在德军将帅里算后起之秀,成名较晚,但他的杰出之处也正在此:在逆境中力挽狂澜。他在东线溃败的大势中,能使败军败而不溃,这是比乘胜追击更难的。阿登反击战由于各种原因功败垂成,但战术上还是可圈可点的。他也是较少敢于顶撞希特勒的瞎指挥但是还受到希特勒信任的主将。莫德尔可能更加适合入选德国三大名将?
9 @  P6 P1 A& D2 I0 x# k% A4 c, _8 F& M# A
美国2 x  j7 |. v8 n1 \" C

+ a' z/ R- \2 D6 \美国的三大名将不大好选,就选巴顿、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吧。7 P& z" V: Q( z8 W2 b

/ A  s- `) x, [. \1 k巴顿是当然人选,他在北非、西西里和法国的战绩如果说第二,美国就没人敢说第一。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作为美军中的勇将,他的地位铁板钉钉。8 O1 D  W$ [4 {  y5 |
  ]8 a5 O) i# c; M
麦克阿瑟好像很多人不买账,尤其是从菲律宾可耻地逃跑。但他在菲律宾反攻中的战术可圈可点,尤其是民都洛岛的猛虎掏心。仁川登陆在战术上也是杰作,彻底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初期颓势,确定了半岛现状的基础。" k  V% @" M/ d: a* _
. ]0 ]2 |' s8 F9 y; I
艾森豪威尔其实是个穿军装的政治统帅,他在战略战术上没有多少突出成就,他的突出成就在于把困难的团队捏成一体,避免内耗,这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艾森豪威尔,美军内部都压不住山头,尤其是巴顿这样的刺儿头,慢说英军了。
6 ?. ~4 P# ?& ]; X& ~
- l+ y6 k7 [0 u' Q布莱德利是个“士兵的将军”,在美军中口碑巨高,但他在战术上中规中矩,没有太突出的。如果说艾森豪威尔在政治层面上摆平了盟军的合作,布莱德利则摆平了美国大兵的军心。不过两个中间要选一个的话,我还是选艾森豪威尔。
* d, Z4 V: E; C: J0 K3 I
, _. ^. S4 d8 \! [$ y苏联! {: ^  e$ J  e8 F1 L: M/ c/ r* x
6 t- V; y$ g7 t9 v% l" M! A4 M
苏联名将太多了,除了朱可夫是毫无异议的首选外,其他的还不大好选。
: B& u7 b6 V0 d5 `  a. U
" {* h# l$ }9 n- ]' X! p朱可夫是苏联三大名将之首,可能也要算二战各国名将之首,这大概是不用争论的。朱可夫具有杰出的战术才华,只要提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就够了。他还具有在逆境中镇定沉着的优秀品质。他可算曼斯坦因加莫德尔?只不过他的二战生涯和德国对手颠倒,先在逆境后在顺境。, t; g2 Y9 F4 R

# g0 R- U8 v8 E! z另外两个选谁呢?一般认为是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但华西列夫斯基、瓦杜丁、崔可夫也是候选。
* x8 f6 X: _$ f1 @
. |; w1 L& |" P" G8 h2 q罗科索夫斯基比莫德尔还要莫德尔,在巴巴罗萨战役中斯摩棱斯克到维亚济马一线,苏军崩溃在即,罗科索夫斯基受命收编残兵败将,组织防线,他死守成功了,迫使停顿的德军转向南方,发动基辅战役。罗科索夫斯基不仅为第二次莫斯科会战争取了时间,还在强敌压境时再次临危受命,死守和反攻。他在半年里三次受命接受新部队,堪称“消防冠军”了。罗科索夫斯基还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大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巴格拉齐昂行动,柏林战役,三驾马车当之无愧。
$ q6 f0 Q$ s2 _
5 M7 |( o8 C4 t5 V$ X" l: ~. W科涅夫崭露头角是在反攻阶段,从乌克兰一直到打到柏林。库尔斯克大战中惊天地动鬼神的普罗霍洛夫卡之战是历史上最大的坦克对攻,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就是科涅夫的部队。被解放的哈尔科夫是苏军反攻中收复的第一个大城市,他的部队也是在反攻中第一个冲出苏联的。在冲出乌克兰的时候,他采用波次的重兵集团保持雷霆压力,保持冲势,一鼓作气打过维斯瓦河,而溃退的德军根本无法站住脚、组织有效的防御。从奥德河到柏林,科涅夫和朱可夫的大军展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摧枯拉朽,直捣龙门。科涅夫担当三驾马车也是理所应当的。3 ^  l3 T$ \; v( l: B

1 R( w4 Y# P3 t, K华西列夫斯基稳扎稳打,从斯大林格勒、克里米亚、加里宁格勒到进军东北,军功等身。! l8 V- }4 K4 B% n3 i$ {/ `
; o2 _8 y, O' U4 _# w, d
瓦杜丁在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功赫赫,不过这家伙有点好大喜功、轻举妄动,在哈尔科夫吃了曼斯坦因的亏,在库尔斯克差点再上曼斯坦因的当,在科尔孙-舍夫琴科夫斯基战役中包围没合严,幸亏科涅夫主动越界堵上漏洞。瓦杜丁还是有才的,要不是死在乌克兰游击队手里,否则估计元帅有戏。+ A% \0 i- x# y

  z' ^' ]+ ?3 G- c2 a0 H斯大林格勒的崔可夫就不用多说了,不过他要压过其他人“晋升”三大名将还有点吃力。
作者: 潜水员    时间: 2020-6-16 01:12
汗,我一直以为朱可夫跟崔可夫是同一个人的不同译名。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0-6-16 01:33
中国最出名的无疑是毛泽东啊。不过他永远是要单独一类的,否则没法排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6 01:35
可梦之 发表于 2020-6-15 11:33& c9 X9 f! C" W
中国最出名的无疑是毛泽东啊。不过他永远是要单独一类的,否则没法排了。 ...
7 `' ?( }+ k6 C7 m. L
名将只能是军事领导人啊,毛泽东更多是政治领导人,并不指挥具体战斗战役,不能算名将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0-6-16 01:39
晨枫 发表于 2020-6-16 01:35! g7 T' I% h* U
名将只能是军事领导人啊,毛泽东更多是政治领导人,并不指挥具体战斗战役,不能算名将 ...
4 v. H3 B9 ~, B
红军时期不说。三大战役和抗美援朝,他的作用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没有直接指挥。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6 01:55
可梦之 发表于 2020-6-15 11:39, k. ?% @4 j- ]/ m' g. o/ p. F
红军时期不说。三大战役和抗美援朝,他的作用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没有直接指挥。 ...
; A* Z" o: \7 n5 K- T& y
名将就是要直接指挥的啊
作者: togo    时间: 2020-6-16 02:17
还要加上英国三大名匠,法国三大名降,日本三大名酱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0-6-16 02:48
晨枫 发表于 2020-6-15 12:55
3 ~$ E% M* @* O" Y* S% `/ J5 ^) i名将就是要直接指挥的啊

; {: k8 T% c: n5 c' s( C" y0 q  _就三大战役时期中央军委的电报,主席的指挥不仅仅在战略层面,是到达战役级别了。辽沈,要是林彪没有主席在后面催一催捅一桶,估计打不出来。5 c% F7 q+ I! I
4 v) U5 d. z! B# v- e
当然,主席能力太强,水平太高。还是单列吧。不然,没法比了。
4 R& u0 x* a  {1 h" U8 j% t9 `  I( F5 l' J
二战时期,其他国家的都不容易评判。就比较熟悉的红军而言,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是大本营的,他们是可以并列的。他们主要是战略筹划,时不时下去到协调指挥一下关键战役。罗科索夫斯基大本营经历少,战役指挥水平倒是没得说,尤其是临危受难。不过和前两位的层面不一样。难评。。。。
2 U  `8 Q3 ^8 c( r$ @
. `: h/ ~( a) q# |: Q美军也是,巴顿是战役级别的指挥官。和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级别的。难评。  
作者: grass    时间: 2020-6-16 03:58
为什么全是陆军?尼米兹和李梅应该入选。他们的指挥是划时代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6 04:09
grass 发表于 2020-6-15 13:58  y" B/ S3 Z3 W; \$ e+ v2 d' N0 J
为什么全是陆军?尼米兹和李梅应该入选。他们的指挥是划时代的。

& k9 F% h6 ^  G. Y" V$ C: ~/ d嗯,只算陆军,没有算空海军,毕竟二战还是陆军决定胜负的战争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0-6-16 04:17
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崔可夫,其他人不做想。0 }1 ^5 H! j% v# K7 P5 _3 x
6 C$ _- K  l- n, ^
朱可夫没什么好说的。# W4 o4 p# `$ U6 C
! q/ m- D* x, O9 w! z: Q
华西列夫斯基,上升轨迹/战绩与朱可夫对比的话,差在接替朱可夫的总参谋长之前,没有什么战绩。。这是一个从参谋到将军的名将,比较少见;但也是战绩赫赫,后期具体指挥部队的时候,战绩仅排朱可夫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几天之内打下的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迄今还是俄国的飞地,这个意义小兔子们通常没有那么深的体会:打个比方,假设兔子在朝鲜打败了,TG被美国推翻了,然后延安成了美国的飞地,差不多是这么级别的一个事件。华西列夫斯基直接取得的胜利,都是战役级别,还不说其参与指挥的其它战役。。所以华氏乃当之无愧的第二。6 Z6 n& l" L+ v$ V

* `2 W; D% S& n0 W5 W9 g: M崔可夫其它不用讲,斯大林格勒和柏林,这俩名字摆出来,第三名非他人可想了。
作者: fcboliver    时间: 2020-6-16 04:28
海军呢?
作者: grass    时间: 2020-6-16 04:31
本帖最后由 grass 于 2020-6-16 05:21 编辑
5 z0 S# T# x5 [# _2 \! R8 i
晨枫 发表于 2020-6-16 04:09
- Q+ S8 }, _) S' X' E嗯,只算陆军,没有算空海军,毕竟二战还是陆军决定胜负的战争
, O5 |. Q2 M  @2 c

% i% g1 l' |4 m" S* }+ B" F美国的陆军,就不要申请加入名将榜了
; k; o/ d* S" {- q2 C6 W) J0 }) [0 L0 m2 B7 d- _
海军,空军把对面轰烂了,陆军再去平整场地。
作者: grass    时间: 2020-6-16 05:17
晨枫 发表于 2020-6-16 01:354 \- i% M: |' o
名将只能是军事领导人啊,毛泽东更多是政治领导人,并不指挥具体战斗战役,不能算名将 ...

6 O0 s& {% `" D, ?' N太祖是帅,高出 "将" 一大截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20-6-16 06:09
三年解放战争,林彪胜在帅帅上,中央委员帅了仨政治局委员,三支方面部队,整合成钢铁洪流覆盖中国。粟裕胜在将将上,却却缺那么点气,需要陈毅或饶支撑一下,所以大将首位。彭总有种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硬劲,是中国人和军队最需要的品质。9 C) O" K% h4 ?0 [* z4 `$ c

* L0 d; \# J$ J; r# @; {美军的三位只代表爱出风头的吧,欧战无法与苏联比,美军内部可能也无法与太平洋战区比,85%-70%的资源放在欧洲。
作者: 面朝大海    时间: 2020-6-16 06:23
美国的尼米兹换下艾森豪威尔,毕竟政治领导人不太能算。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20-6-16 06:23
为啥要三大?四大五大不行吗?3 i% v- C2 a# [' w) `

0 F7 ]" {3 E2 l% z0 x! @就共军而言,刘伯承和徐向前指挥大兵团也没问题吧。8 H0 V- n: l: z% |- ^+ g
# x; m5 y+ s6 n! C
陈赓独当一面打了那么多漂亮仗也不次于巴顿吧。
作者: 陈比尔    时间: 2020-6-16 06:28
如果按照手上掌握的资源和战绩比较,那只有解放军的名将才算名将了。记得当年有美国人总结朝鲜战争,如果志愿军有联合国军的资源,那将是一场大屠杀。
( w: S+ D, K! v毛主席当年说志愿军是气多钢少,现在中国有钱了,解放军的手上的钢也不少了,很希望打一场,检验一下成果和实力。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07:59
朱德才是共军的开山鼻祖。林彪,粟裕都是朱德培养起来的。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08:00
就指挥艺术而言,彭不如刘伯承,比较粗糙。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0-6-16 08:27
依中国的良将标准,仅能指挥打胜仗是不够的,需要能练军。这方面彪帅是佼佼者,甚至可与其前辈彭总齐名。
$ L+ V7 m3 C0 h8 ?+ x: a' S0 [
, c8 V6 H( W7 r2 E其它国家的名将,除了苏联的,这方面都比不上兔子。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08:53
这是十多年前写的,当个跟帖吧。当时用的居然是繁体字。/ j& a0 V/ I' N( M
7 S: K9 s7 m3 H9 T
中共軍神劉伯承
7 @* x' k0 p( ]# a2 @2 {, \9 A9 A$ t  k. I
據薄一波回憶﹕周恩來在談到劉伯承和鄧小平時說﹕“鄧小平是舉重若輕﹐劉伯承是舉輕若重。“周恩來認為劉伯承在這一點上與自己相似。有意思的是毛澤東對這兩位舉輕若重的事務主義者都不甚喜歡而又都有所重用。怪圈本身就說明劉伯承的本事擺在哪兒﹐不服不行。毛澤東是誰﹖典型的恩怨分明﹐睚呲必報的主。他不喜歡的人一般都得靠邊站坐冷板凳。紅一方面軍的例子有董振堂﹐其他方面軍的例子有陳昌浩﹐賀龍和肖克。皖南事變前項英之所以遲遲不願過江也是害怕過江後被人架空﹐就像後來陳毅一度被饒漱石架空那樣。
$ ]. b6 i" o5 n: m& {
7 Z% w8 R6 h5 R中共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建軍﹐開始了二十二年打天下的艱苦歷程。其間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即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國共全面戰爭時期即所謂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在這三個階段都建樹了足以和解放軍中任何高級將領相媲美的戰功。筆者認為毛朱周之外﹐只有彭德懷在這一點上超過劉伯承。 十大元帥中在紅軍時期最出風頭的有賀龍和徐向前﹐都是方面軍級的領導人。賀龍是八一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地位恐怕僅次於周恩來﹐他的部隊是南昌起義的主力﹐比葉挺的部隊人數還要多﹐後來和段德昌﹐周逸群一起創建湘鄂西洪湖根據地和紅二方面軍。朱毛和賀肖齊名﹐都是在蔣介石那兒掛了號的“悍匪”。徐向前是紅四方面軍司令員﹐組織了著名的蘇家埠殲滅戰和川陝反六路圍剿戰役。兩戰都是紅軍時期中共軍隊少有的大兵團殲滅戰。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聲名赫赫的紅一方面軍只剩下區區萬把人﹐而紅四方面軍兵精糧足﹐擁有浩浩蕩蕩的八萬之眾﹐號稱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張國濤和中共中央唱對台戲的本錢。遺憾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兩人因各種原因沒有繼續紅軍時期的輝煌。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戰績最顯赫的無疑是由紅一方面軍和徐海東的紅十五軍團改編的八路軍一一五師。這是兩位政治元帥的功勞﹐聶榮臻建立了鞏固的晉察冀根據地﹐羅榮桓全取山東﹐抗日戰爭結束後這兩大根據地成為中共爭奪東北的出發地和跳板。先機奪取東北在中共解放戰爭中的意義眾所周知﹐不需筆者在此班門弄斧。然而聶羅在紅軍時期都不是位居方面的人物﹐在解放戰爭時期聶榮臻累戰累敗﹐可能是戰績最差的元帥之一。而羅榮桓只是林彪的助手﹐主要負責政治工作和後勤支援。何況就個人而言﹐兩人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績也未必超過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陳毅無疑是中共打天下的三個階段都十分活躍的人物﹐可惜他老兄長於外交﹐短於治軍。古田會議後被毛澤東踢到一邊下圍棋﹐抗日戰爭中黃橋決戰放權於粟裕﹐以後的新四軍軍長之職又被毛澤東所信任的饒漱石架空。解放戰爭時期被毛澤東譽為“開明”﹐軍事上南靠粟裕北靠許世友﹐其實是自己沒什麼東西﹐後來干脆被派往中原野戰軍當了個副手。葉劍英資格很老﹐但基本沒有獨立的方面指揮經驗﹐流芳百世的只是“花帥”的緋聞。此翁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去世後一舉粉碎“四人幫”﹐其實也就是依靠軍隊把幾個文人捉起來而已。最後談談林彪。林彪被譽為中共軍中的韓信﹐作戰詭譎﹐多謀善斷。他指揮的部隊不管是萬把人的紅一軍團﹐一一五師﹐還是數十萬的東北野戰軍都是毛澤東嫡系中的嫡系。他的戰功基本沒什麼爭議﹐只要提提平型關和遼沈﹐平津戰役就行了。不幸的是林彪在平型關戰役後受了傷﹐隨後的八年抗戰中基本呆在後方或蘇聯養病﹐以至於在一九四六年五月四平會戰失敗後部下會發出疑惑﹕“林總長期呆在後方﹐是不是對打仗不熟悉了。”
; z" u) }  o! q0 T( @) i2 K
. n  A$ o! M1 A. }# o+ ^+ q) e大將中其實只有粟裕和劉伯承有一爭。但粟裕是後起之秀﹐在解放戰爭中大出風頭﹐孟良崮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全殲蔣介石王牌中的王牌整編七十四師﹐可謂中國軍事史上的千古絕唱。可惜他在之前的兩個階段地位太低﹐沒有過人的戰績。
* \2 F! ^, ?1 y" ?' Q# T  [! j+ ?+ U- s5 [+ ]1 R4 w0 i
反觀劉伯承在中共打天下的三個階段都有卓越表現。: N) z5 p7 U0 {% y

, T" D5 c8 s# J3 ~0 D! v首先劉伯承參加了南昌起義,并任起義最高軍事決策机關軍事參謀團參謀長,是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 位置當在朱德之上. 南昌起義雖然最終在廣東失敗, 但就南昌局部地區的戰役行動而言卻非常成功, 南昌國民党駐軍朱培德部措手不及, 迅速瓦解. 起義軍很快控制了南昌全城. 作為周恩來參謀長的劉伯承對此功不可沒. 万事開頭難, 南昌起義在中共軍事史上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就連后來排名第三, 戰功顯赫的林彪都心怀嫉妒: “誰讓我們不是南昌起義的領導人呢?“. F/ u% ~" |* u0 {
0 C) B& E/ ^$ a. }
南昌起義失敗后劉伯承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成為中共軍中不可多得的熟悉現代戰爭理論的軍事家. 然而中共軍中大多數高級將領都是土包子出身, 劉伯承的正規化建軍思想常常遭到那些人的抵制, 譏笑或咒罵. 這些人中包括彭德怀, 林彪和毛澤東。劉伯承在中共軍中的地位很有點象日本海軍的山本五十六, 兩人都對現代軍事技術和軍事理論了如指掌但卻都不為同僚所能理解. 一九三零年劉伯承從蘇聯回國, 先在上海任中央軍委參謀長兼長江局軍委書記。不久進入中央蘇區,先后任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瑞金衛戍司令﹐中央軍委總參謀長。由于在著名的宁都會議上投票反對毛澤東, 從此和毛澤東結下芥蒂數十年。 一九六六年張國燾的回憶錄出版后,毛澤東也搞了一本,讀完后對周恩來說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在張的眼里我們這一群人中,只有劉伯承是好人。“ 由此可見毛澤東對劉伯承的成見。 宁都會議后劉伯承成為周恩來軍事上的第一助手, 協助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并在黃陂東陂戰役中殲滅了國民党軍第五十二師和五十九師, 生俘師長李明和陳時驥. 第四次反圍剿的巨大胜利使毛澤東險些喪失了東山再起的机會, 以至中共建國后很長時間內很少提及此事.
! w6 Y1 t  x0 a7 Y' ?1 k1 D* Y/ C" j7 ?4 e2 |! N0 n7 O+ ~
劉伯承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因与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意見不合,被貶任為紅5軍團參謀長。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被迫轉移。劉伯承隨紅5軍團殿后。1934年12月,劉伯承再次任軍委總參謀長并兼任中央縱隊司令員,指揮先遣部隊強渡烏江、智取遵義、搶奪婁山關,保障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 遵義會議后﹐劉伯承任紅軍先譴隊司令員﹐率部巧渡金沙江。被毛澤東高興地贊譽: “我早說過﹐ 四川人說劉伯承是一條龍﹐他一定會把我們帶過長江的。“過彝區時,他利用彝族首領小葉丹不愿和紅軍正面沖突的心理﹐与其“歃血為盟”,拜把子稱兄弟,使得紅軍大隊快速通過彝區,避免了重踏石達開的覆轍﹐還留下一段千古美談。搶渡安順場后他率紅一師主力与楊成武部夾江而上。這可是真正的背水側敵行軍,隨時得提防川軍主力的襲擊. 遵義會議后紅軍第一次渡江北上的企圖就是在土城被川軍阻斷的. 策應紅四團奪取瀘定橋以后, 劉伯承乘夜色手提馬燈仔細察看橋身, 最后在橋中央停下, 用腳使勁跺了几下橋板, 激動地說: “瀘定橋啊瀘定橋, 我們為你付出了多少心血, 現在我們胜利了.“說明了劉伯承是整個大渡河之戰的主要指揮員之一. 解放后劉伯承在“回顧長征”一文中對這段經歷有詳細描述. 如果說遵義會議是毛澤東挽救了紅軍挽救了党, 那么可以不夸張地說劉伯承就是具体挽救行動的實際負責人. 筆者以為當時的劉伯承很有點像文革中的周恩來, 都干的是救火隊長的活. 順便提一句有傳聞說四渡赤水其實是總參謀長劉伯承指揮的,毛澤東不過盜用罷了. 傳說當然不可信, 但也說明了劉伯承在其中的作用. 雖然三大戰役是毛澤東的大手筆, 但毛澤東認為四渡赤水才是自己生平的真正得意之作. 可以說這次從貴州到大渡河的生死競速也足以同中共軍隊以后進行的的任何著名戰役相媲美.
0 ?- l; w" L/ D
$ b5 F+ o, s9 s3 F+ R1 l- C9 N中共軍隊在抗日戰爭中最有影響力的三個戰斗是平型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飛机場和百團大戰. 劉伯承麾下的一二九師參与了兩個: 夜襲陽明堡飛机場和百團大戰。夜襲陽明堡和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出征后的兩場首戰, 是近百年來中國軍隊面對入侵的外國侵略軍第一次主動出擊所取得的胜利。 戰斗干脆利落, 我軍進退自如, 完全控制戰場, 自鴉片戰爭以來所罕見﹐ 堪稱胜利姊妹花. 尤其是夜襲陽明堡是中國軍隊首次擊毀如此眾多的日本飛机. 一九三七年十月,八路軍第129師第385旅第769團團長陳錫聯奉師長劉伯承的命令,率該團在代縣、崞縣以東地區,執行側擊南犯日軍后方的任務。10月中旬,陳錫聯通過偵察發現有日本飛机從陽明堡方向輪番起飛,轟炸忻口友軍防御陣地。他判斷飛机場就在陽明堡周圍,据此,陳錫聯決定夜襲机場. 10月19日夜發起戰斗, 經1小時激戰,殲滅日軍100余人,毀傷飛机24架,摧毀了忻口日軍重要的空中支援力量,減弱了它的攻勢,有力地配合了國民党友軍的忻口防御作戰,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劉伯承在總結這次戰斗的經驗時指出:此戰偵察清楚,部署周密,行動秘密而迅速,動作突然而堅決, 故能在1個小時內完全燒毀敵机。但劉伯承沒有提到正是他自己把769團放在了一個蘊含丰富戰机, 便于發揮八路軍夜襲特長的地區.) w" x6 c! E( r5 P

# M) G* r; ^5 |8 T9 F1940年3月至9月,彭德怀領導了打破日軍“囚籠”政策的百團大戰,一舉殲敵四万三千余人,拔除据點千余個。百團大戰是朱德, 彭德怀根据劉伯承, 鄧小平提出的正太戰役計划制定的, 擔任主要作戰任務的部隊便是一二九師. 劉伯承的129師在百團大戰中戰果最大, 損失也最大. 關鍵的關家瑙戰役是中共軍隊在整個抗戰期間以正面進攻手段基本殲滅日軍一個大隊(營級規模)的唯一戰例。戰斗其間, 劉伯承, 陳賡和彭德怀發生了激烈爭執. 由于日軍預先戰領了有利地形而八路軍又缺少攻堅手段, 部隊傷亡慘重. 劉伯承等人堅決要求停止進攻, 但彭德怀蠻勁上來打紅了眼,怒斥劉伯承 :“拿不下關家瑙,就撤銷第一二九師的番號,殺頭不論大小。“ 延安整風時劉伯承舊事重提, 指出: “百團大戰總的來講是一場打了胜仗的大戰役,但存在63208;不少戰略戰術上的錯誤,如敵眾我寡之下,沒有以弱示敵,過早暴露了我們的真實實力;沒有充分發揚正規戰与游擊戰相結合的傳統优勢,有些倉促上陣的意味,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響甚至矯枉過正.“結果引起彭德怀的不滿, 這是五五年反 “教條主義”時彭德怀借机報复劉伯承的一個原因. 百團大戰后129師元气大傷, 再沒有打過如神頭岭, 響堂鋪那樣的漂亮仗. 這可能是129師在抗戰中發展不如115師的重要原因. 9 `% h2 S9 P1 _8 Q( }6 O

7 a5 m  D# A  i% f3 D+ B+ U1945年8月日本投降. 共同的敵人消失了, 國共之間的矛盾重新激化. 劉伯承在這一其間位居方面之重, 戰役指揮有如下几個不遜于任何戰區指揮員的亮點: 它們是1945年9月的上党戰役; 1946年9月的定陶戰役; 1947年7月的魯西南戰役; 挺進大別山; 淮海戰役中的雙堆集戰役. 上党戰役殲滅了閻錫山的精銳部隊, 使閻軍此后一蹶不振. 閻錫山哀嘆為平生所上的三個大當之一( 上党戰役上劉伯承的當; 山西新軍上薄一波的當; 中原大戰上馮玉祥的當 ). 上党戰役最大的意義是增加了毛澤東手中的砝碼, 他當時正在重慶和蔣介石討价還价. 中共胜利后一談到重慶談判必談上党戰役就是這個道理. 筆者曾經讀過一本中共官方出版的重慶談判實錄,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的國共雙方都沒有什么民主和平建國的觀念或意愿, 彼此最大的爭執就是軍隊整編比例, 實際控制地盤以及某省的省主席由誰指派. 說穿了就是權利和勢力之爭. 上党戰役和隨后進行的平漢戰役粉碎了國軍打通平漢路的戰略企圖, 直接影響了國軍對東北地區的爭奪. 定陶戰役是中共軍隊在全面內戰爆發后第一次完整殲滅國軍美械嫡系整編師. 后与中原突圍, 蘇中七戰七捷一起被毛澤東譽為穩定南線戰局的三大胜利. 和很多人想象的相反, 定陶戰役開始時并不是晉冀魯豫野戰軍包圍了整三師, 而是雙方扭在一起正面對抗. 劉伯承集中九個團在大楊湖打整三師二十旅的一個團. 由于戰斗极為殘酷, 攻擊部隊傷亡慘重, 前線指揮員(可能是盧耀武﹐ 六縱的一個團長))痛哭流涕﹐劉伯承一反對部下慈眉善目的常態, 在電話中怒喝道: “慈不掌兵,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勒令部下不顧血本繼續組織突擊, 終于一點突破帶動全局. 整三師在撤退的途中被劉伯承包圍殲滅, 中將師長, 顧祝同的外甥趙錫田被俘虜. 筆者沒查過﹐不知道趙錫田是否是整個國共內戰期間中共軍隊俘獲的唯一一個國軍高幹子女。 魯西南戰役全殲國軍四個整編師, 九個半旅, 比著名的萊蕪戰役多兩個半旅, 是中共軍隊在大決戰之前殲滅國軍成建制部隊最多的一次戰役. 戰役的關鍵是剛獲得東北武器的楊勇縱隊迅速殲滅了王敬久兵團的掩護部隊, 使呈一字長蛇陣擺開的王兵團側翼暴露在劉伯承的攻擊矛頭之下任人宰割. 隨后的挺進中原和大別山展開導致劉伯承部重武器喪失殆盡, 部隊減員過半. 但卻大大減輕了陝北和山東共軍的負擔, 徹底顛倒了國共雙方的攻守態勢. 此后國軍基本上是疲于奔命, 四處應付, 頭疼醫頭, 腳疼醫腳, 由全面防御變為分區防御最后全線崩潰. 大別山相持階段是當時中國兩位頂尖武林高手過招. 白崇禧以三十個旅追63208;劉伯承打而沒有被對手消滅一個旅(高山鋪和張家店除外﹐這兩仗都是在大別山展開初期打的﹐ 老白還沒有準備好). 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國軍下屬部隊敷衍塞責, 謊報軍情, 該占領的地點要么不按規定時間占領, 要么距离目的地十几里就向上級發報請功. & l7 y' [( k3 U! s4 z% M
5 J3 [, k8 t$ Z' N  g
淮海戰役開始后黃伯濤兵團立即被圍. 徐州主力邱清泉,李彌兵團忙于救援無暇南顧. 劉伯承乘机敲擊節骨眼, 打下了宿縣, 切斷了國軍的津浦路大動脈. 宿縣戰役似小實大, 以后徐州三十万國軍就象得了重症肌無力症, 攻無力, 守無心, 進退兩難. 無奈之下, 蔣介石只好調動最后一個精銳部隊黃維兵團兼程東進作最后努力. 黃維拒絕了兵團副司令胡鏈的建議沿江東下, 与李延年, 劉汝明兵團會合后出蚌埠北上的意見, 直線由豫西山區向宿縣扑來. 黃維兵團一路突破中原野戰軍的層層堵截, 很快抵近蒙城. 劉伯承巧妙利用了黃維的書呆子气, 以中野戰斗力最強的陳賡縱隊在南坪集阻擊, 同時在黃維兵團北面集結重兵, 一待黃伯濤兵團覆沒便全線出擊, 乘國軍軍心混亂之時將十二兵團全部包圍在雙堆集加以殲滅. 國軍五大主力新一軍, 新六軍喪于林彪之手, 整編七十四師, 五軍喪于粟裕之手, 整編十一師或十八軍就喪于劉伯承之手. 雙堆集成為猛如虎, 狡如狐的胡鏈心中永遠的痛. 据說胡公子在改革開放后曾經到過雙堆集, 站在消失的舊戰場上久久不能言語.
4 x+ ~- u# J& |& x2 P& B9 [( ?2 f  h/ o/ y7 z3 y
劉伯承號稱當世孫武, 但他并沒有系統提出過什么重大軍事理論, 在這一點上遠不如毛澤東.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戰略思想和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術思想解決的是劣勢裝備軍隊如何同优勢裝備的軍隊周旋并戰而胜之的問題, 至今在巴勒斯坦, 伊拉克, 阿富汗等地尚見應用. 他創建的軍事政治雙首長制試圖解決軍隊指揮中至關重要的民主与獨裁平衡問題, 在當今世界各國的軍隊中可說是獨樹一幟, 也和孫子兵法的將權貴一原則相抵觸﹐將來的地位尚待檢驗. 劉伯承做得更多的是讓中國軍隊和西方先進軍事思想接軌. 他在中共或許在中國軍隊中第一個認識到參謀人員在現代軍隊中的重要作用, 一生強調正規化的司令部建設. 他認為近代戰爭是有組織的戰爭,不能憑一個人的才智去處決。他素來主張,作戰計划應先由參謀長根据情報局長所提出認為正确的情報,交作戰局擬具方案,再由參謀長擬定初步計划,送總司令批准,提交軍委會討論,然后由總司令部下達實施。劉伯承是中國軍事界第一個大規模引進外軍軍事理論的人. 他在南京軍事學院組織翻譯了許多外國軍事論著;包括蘇聯紅軍的各种條令和有關司令部組織指揮的知識,以及正規戰的戰術、游擊戰的戰術、軍區和野戰部隊的建設等較系統的軍事理論;也涉獵了十八、十九世紀一些著名軍事家如拿破侖、蘇沃洛夫等人的事跡和論著. 他本人就是當時中國軍界首屈一指的軍事翻譯家. 翻譯了 《蘇聯步兵操典》,《蘇軍步兵戰斗條令》、《游擊隊怎樣動作》、《蘇聯紅軍政治工作條例》、《蘇聯紅軍在戰斗情況中的政治工作》、《蘇聯山地斗爭》等數百万字的軍事論著. 劉伯承也是中共軍隊中第一個真正認識到軍校教育在現代軍隊建設中的作用. 他創建了南京軍事學院, 在學院中大膽聘用文化知識較高的國民党舊軍隊人員做教員, 在課堂上講授蘇聯衛國戰爭的經驗和教訓, 這是劉伯承當時所能開設的唯一外軍課程, 后來還被當做教條主義批判了一翻. 劉伯承對軍事學術的痴迷到了惊人的地步, 他在淮海戰役結束后居然可以和敗軍之將國軍十八軍軍長楊伯滔平心靜气探討雙堆集戰役的得失, 可以像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聆聽昔日的手下敗將講授現代裝甲戰知識﹐這在中共軍中真是絕無僅有。 可以說他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把軍事和政治剝离開來的人. ; f" u/ t% g. l9 k4 N
, q- `0 s- r$ C( L
總之, 劉伯承是中共影響深遠的軍界重量級人物之一. 他的軍事造詣可以和中共軍隊中的任何高級將領相媲美, 而他的軍事學術水平又遠在大多數方面級將帥之上.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百年之后﹐ 那些當年名噪一時的戰場將要和那些創建豐功偉績的英雄們一同模糊在市井的漁樵閒話中, 而軍事學術思想卻還會繼續流傳. 從今天的中共軍隊現狀看﹐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越來越退居次要地位﹐ 而劉伯承的正規化建軍思想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劉伯承, 中共的軍神, 他的名字注定要和中共軍隊共始終。
! P# E" e  q4 p# |1 y+ z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20-6-16 08:59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20-6-15 20:00 编辑
, M4 ^2 O0 @4 b, i3 i0 Z7 G0 J$ J% Y$ D. }2 t0 f( S# C8 G: a. f
中国的三大,林彪、粟裕当然是,第三个应该是刘伯承或者徐向前,彭德怀还是差了一些。. x5 c9 N3 [  [& b; K1 ?

- L: I' A) R& c5 c* }2 D3 z: W( n指挥战役讲的是有始有终,这位的问题在于经常是非常仔细的开始,糊涂粗疏的结束。在西北的作战,被马家军咬了好几口,都是他计算失误和粗心大意的结果。他对胡宗南部的胜利,有着太多的内线情报因素。3 G# q$ \9 {; o
' ~% O. K+ `, p
刘伯承在川军混战时代就是名将了,后来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转战,要不是刘伯承精于算计的话,结果会更坏。0 W. ^, a/ V5 t+ R* r! @
- ]  k, \% j( i- \1 o
徐向前早先在四方面军就是指挥核心,后来解放战争期间在山西修理阎锡山,以六万二线部队把阎锡山的十几万所谓野战军打了个落花流水,然后以十万围攻有着五千多个碉堡保护的太原十四万守军,把对手打得没脾气,要不是中共为了玩傅作义而命令停止进攻的话,徐向前自己的一个兵团就可以拿下太原了。太原是当时中国设防最严密的城市,没有之一。共军解决其它主要城市,都是以优势兵力和优势炮火,而太原则是以劣势兵力加上劣势炮火,这里面的成色是不一样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20-6-16 09:42
mingxiaot 发表于 2020-6-16 08:53
. J# \# ?; y2 U1 N这是十多年前写的,当个跟帖吧。当时用的居然是繁体字。
8 }# F$ O" c9 f9 b
9 r& N. J% ^7 W& s( U0 C9 S9 g  M中共軍神劉伯承
. ^' Z" Q7 s2 o
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这些人其实都能打。比如聂荣臻很早就和林彪搭档了,共军的政委都是能打仗的。林彪和彭德怀是从苏区一点一点打起来的,红一三军团一直都是主力,即使老毛靠边站的时候也是。长征基本就是一三军团扛下来的。林彪彭德怀算是老毛的嫡系。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20-6-16 09:57
林彪在解放战争军队多,仗打得多。是因为占了个好地方。相比之下彭德怀、陈毅粟裕、刘邓承受的压力都相当大。国军搞重点进攻,山东一带损失很大。东北就好的多。彭德怀仗打的少,规模小,但是老毛是把彭德怀当禁卫军用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20-6-16 09:57
林彪在解放战争军队多,仗打得多。是因为占了个好地方。相比之下彭德怀、陈毅粟裕、刘邓承受的压力都相当大。国军搞重点进攻,山东一带损失很大。东北就好的多。彭德怀仗打的少,规模小,但是老毛是把彭德怀当禁卫军用的。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0-6-16 11:05
猫元帅 发表于 2020-6-16 09:57
2 @( @; W% ?  w林彪在解放战争军队多,仗打得多。是因为占了个好地方。相比之下彭德怀、陈毅粟裕、刘邓承受的压力都相当大 ...
& N3 Y1 u% \- z- s0 |+ Q
6 j- ]4 B7 c. d5 U+ p* W* N
说林彪占了个好地方啥意思?不是彪帅自己拿下来的么?其它将领占的可都是有根基的老区,四野吃掉的也都是国民党最具战斗力的美式部队,不仅是美式装备,还有美式训练以及美国人指导下的东南亚作战经验,乃国军精锐。
作者: tianxq888    时间: 2020-6-16 11:08
井冈山到49年,最后那三年是共军条件最好,最不艰苦的时候
9 o0 A+ w: `+ H9 p- _) a
+ ]; R' R* v$ l$ Z# C& Z& j毛难办的时候,多是靠彭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12:09
tianxq888 发表于 2020-6-16 11:08
% `' ^+ }1 n' {7 _6 u* x井冈山到49年,最后那三年是共军条件最好,最不艰苦的时候
" H  }. x# c; q9 Q1 U! b0 q4 p7 n4 W/ G
毛难办的时候,多是靠彭 ...

0 `$ O5 z  F2 V; a0 W彭的特点是能打硬仗,但战术不如林刘粟。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12:13
猫元帅 发表于 2020-6-16 09:574 Q! |* S- x* ?& {
林彪在解放战争军队多,仗打得多。是因为占了个好地方。相比之下彭德怀、陈毅粟裕、刘邓承受的压力都相当大 ...

, A, f# S& M' S2 ], z% h! \& p其实,林,刘,彭,粟作战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打过不少漂亮仗,很难分伯仲。徐因病,抗战和解放战争弱一些。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6 13:02
mingxiaot 发表于 2020-6-15 18:53
* {; V# g/ w* ?- ?' [这是十多年前写的,当个跟帖吧。当时用的居然是繁体字。
; W3 u" `" F$ Q- ~5 T" D8 m: X2 Y' M
中共軍神劉伯承
9 X* d  h  a( j7 h2 a- x, t
必须说,在红军时代、抗战时代,那些有名的战斗很多也只是战斗,要么对根本没有军事素质的土匪级对手,要么只是不超过营级的对手,这样的战绩要与世界级的名将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U! H* S+ ?7 {' [" J

; r$ C1 R$ Q! m' \8 j% [刘伯承这一代在苏联受过军校训练的之所以在中国被捧得那么高,是因为红军时代根本没有几个受过正规或者半正规军校训练的。要说军事学术,难说到底有多少水平。黄埔军校说起来名气大,但那些一期、二期的才学了几天就上战场了,到底学到多少天知道。共军的这些战将还真是自己打出来的,不是任何人训练出来的。
' @5 o4 c! m4 r5 d
0 `# Y9 U5 m$ k2 I: L! _) c" u但是林粟就不一样了,在大兵团作战中,与有现代化装备和训练(相对)有素的敌军对抗中取得辉煌的胜利,彭德怀则是直接和美军大兵团打的。二战之后,世界上能把美军在正规战场(而不是游击战)上打到被迫停战的只有彭德怀,没有第二个。
作者: liuqing098    时间: 2020-6-16 13:17
togo 发表于 2020-6-16 02:17/ j5 x3 m* Q0 V8 `. W" U
还要加上英国三大名匠,法国三大名降,日本三大名酱

1 }$ [" F; J# d* D1 Y' ]) W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0-6-16 14:10
猫元帅 发表于 2020-6-16 09:424 `3 r5 b1 Y) C' c0 \
刘伯承、叶剑英、聂荣臻这些人其实都能打。比如聂荣臻很早就和林彪搭档了,共军的政委都是能打仗的。林彪 ...

2 o* ~* V. j) C5 ]9 M! F聂荣臻搞根据地水平一流,军事能力还是比较弱的,解放战争一直表现不好。叶剑英是参谋,都没直接指挥过哪次战役。是有很多政委能打仗,但这两个不是典型代表。) d9 H5 w2 c7 ]0 C% }: F

' E" u+ h7 g  J  @7 f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6 21:34
可梦之 发表于 2020-6-16 00:10$ \" G3 ?. `5 d1 y9 a5 y7 `
聂荣臻搞根据地水平一流,军事能力还是比较弱的,解放战争一直表现不好。叶剑英是参谋,都没直接指挥过哪 ...
" y! U' W3 K9 ^/ ?% n# @9 E
有说法在共军中,元帅主要是能拉起一个地方山头的,不排除有些也是能打仗的;大将才是打仗的。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21:37
晨枫 发表于 2020-6-16 13:02
3 k$ I4 O$ E. z+ o, Y; q必须说,在红军时代、抗战时代,那些有名的战斗很多也只是战斗,要么对根本没有军事素质的土匪级对手,要 ...

0 D4 W9 ~7 V- c+ I2 {  U刘伯承也指挥过不少大兵团作战呀。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刘先在上党歼灭阎锡山十多个师,紧接着在平汉战役歼灭国军三个军,堵死了国军从陆路北上的通道,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当时林, 粟,彭还没有大显身手的时机呢。一九四六年全面内战爆发,首创成建制歼灭国军整编师的战例,一九四七年七月又在鲁西南歼灭以包括整编六十六师这样的精锐在内的四个整编师,九个半旅。莱芜战役歼灭的国军两个军,论战斗力比整六十六师差不老少。而林彪在东北第一次歼灭国军军级单位,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一九四七年底到四八年初冬季攻势中的公主屯,歼灭新五军。双堆集战役是淮海战役的枢纽节点,虽然有华野部队参加,但总指挥是刘应该没有问题吧?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6 22:11
mingxiaot 发表于 2020-6-16 07:37% U- W4 V% p9 J) E9 ]
刘伯承也指挥过不少大兵团作战呀。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刘先在上党歼灭阎锡山十多个师,紧接着在平汉战役 ...
0 \& M6 k% G# m& p" v& _; `
没人否认刘伯承的贡献,只是要限制到三大名将,还是排不上。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0-6-16 22:26
晨枫 发表于 2020-6-16 21:34
$ L3 s4 U4 U! y/ p6 G有说法在共军中,元帅主要是能拉起一个地方山头的,不排除有些也是能打仗的;大将才是打仗的。 ...
/ u( M- I3 S. ]. ?. C! X. L
十大将里能打的有粟裕,徐海东,陈赓,萧劲光,黄克诚。
7 X: l7 s! C0 `3 O+ l0 N! F9 v" O0 u+ B十大元帅里能打的有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
, r7 V* f- L2 x4 a6 l比例没低多少。上将里能打的比例更高些。
$ z* m  L4 Z, t3 E+ T) q! F4 ]0 b0 H6 C7 j+ ]# G4 t
元帅是山头的代表,但早期军事能力不成的山头更难活下来。彭德怀就是又有山头又有军事能力。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22:47
自我检讨那篇中共军神刘伯承。因是十多年前写的,很多资料有误。特别是对叶剑英的评价偏颇了。叶封帅实际是因为他长期负责中共情报工作,是这个领域的代表。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20-6-16 22:57
晨枫 发表于 2020-6-16 22:11# f/ _: \7 A6 U% U; O- L; s
没人否认刘伯承的贡献,只是要限制到三大名将,还是排不上。

# i% V& Y6 d1 V8 ~三大名将这个排法就值得讨论。另,斯大林的名将,前两位应该是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人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长期负责协调几个方面军的作战。罗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基本就指挥过一个方面军作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17 00:41
mingxiaot 发表于 2020-6-16 08:57
1 o. J6 a+ x6 ]9 E+ B: [$ _1 d三大名将这个排法就值得讨论。另,斯大林的名将,前两位应该是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人作为最高统帅部 ...
( [- o5 B" {. v0 H
本来就是一家之言嘛,你也可以排一个啊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20-6-17 10:43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0-6-16 11:05
+ M7 F& g) t* ~: v& J/ D说林彪占了个好地方啥意思?不是彪帅自己拿下来的么?其它将领占的可都是有根基的老区,四野吃掉的也都是 ...
5 R) T) p3 U. N. W4 J
第一,林彪进东北的时候,关内调派了大量干部和人力。东北是土共重点经营的地区,林彪起点高。- v% Y: t; E( X
, j: {/ ]. q% g) s) i# e9 o4 Z
第二,国军的进攻重点一直都是关内。无论是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陕北、山东都是重中之重。关内的问题解决了,关外的问题就解决的。绝不会是相反。而林彪正是利用了国共在关内征战的时机做大。6 {: \! D; d+ f' U5 U3 A# I
% a0 ?9 Y' W9 v' o" {
第三,经过张氏父子和日本人的经营,东北是当时中国工业最好的地方,农业上也是粮仓。林彪做大和这个关系很大。
7 `& f* r. x( u% S$ {
' i. A  f, K2 |: ^  b第四,别以为彭德怀带着两万多人和胡宗南二十几万周旋是个容易的事。即使有情报支撑,稍有不慎也是大危之局。毕竟整个中央都在队伍里。中原、山东承受的压力比东北大多了。都是周旋地方有限,背后没有退路的局面。你看莱芜战役都到哪儿了,再退真就到了黄河边了。
作者: mark    时间: 2020-6-18 01:44
顾剑(应该是这个论坛的史鉴吧) 写过二战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系列,挺精彩的,推荐: https://jgu1126.wordpress.com/20 ... %E5%8D%8A%E4%B8%8A/
作者: moletronic    时间: 2020-6-18 02:57
mark 发表于 2020-6-18 01:44% q2 |: F: s6 u+ c
顾剑(应该是这个论坛的史鉴吧) 写过二战最佩服和最不佩服的三个半系列,挺精彩的,推荐: https://jgu1126.wor ...

6 ~" Y% k8 M8 F, N2 g3 y; h6 Z, C& I  H顾剑的政治光谱和本坛的史鉴完全不同。不可能是一个人。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0-6-28 00:48
陈光水平如何?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6-28 02:15
小米粒 发表于 2020-6-27 10:48
$ o4 u8 X) U- J9 G. s陈光水平如何?

1 g: }/ S/ p3 N1 a/ ], o& L3 u* Y后来没有打过什么仗,不好说。
作者: cooker    时间: 2020-6-28 02:58
小米粒 发表于 2020-6-28 00:48! P0 L; Q+ T! U0 [# P1 E
陈光水平如何?

( z7 x# g) q+ B3 ?" a: o8 v长期担任林彪的副手,资历水平至少比大多数55年的上将要强吧。
作者: cooker    时间: 2020-6-28 03:06
晨枫 发表于 2020-6-16 13:029 [5 K3 ?3 D( k8 u+ F; U
必须说,在红军时代、抗战时代,那些有名的战斗很多也只是战斗,要么对根本没有军事素质的土匪级对手,要 ...
% \8 w- k/ _, y! E
如果不是林彪不肯入朝参战,粟裕身体不好不能入朝参战,可轮不到彭德怀。朝鲜战争无论林粟都能打得好得多。
作者: grass    时间: 2020-6-28 03:41
cooker 发表于 2020-6-28 03:068 Z; v/ }0 N+ B: ?4 X/ m
如果不是林彪不肯入朝参战,粟裕身体不好不能入朝参战,可轮不到彭德怀。朝鲜战争无论林粟都能打得好得多 ...
3 S+ ?8 }7 V1 s! N1 _& |, a; t
非也,非也。
2 \; M) H; {5 X, Q! ~! R7 W2 B9 `0 i! d3 x; f* w! W3 O5 @
像抗美援朝这种死扛的苦仗,没有太多的巧仗,机动范围又小,还就得彭总领军。
作者: cooker    时间: 2020-6-28 03:53
mingxiaot 发表于 2020-6-16 22:47
- ]0 _( I) H$ f' Z$ y9 E2 U7 @自我检讨那篇中共军神刘伯承。因是十多年前写的,很多资料有误。特别是对叶剑英的评价偏颇了。叶封帅实际是 ...

6 z& }/ A6 f' G/ u& q; `. r叶剑英是参谋(staff officer), 而参谋的工作远远不止于情报一方面。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20-6-28 20:47
中国的名将太多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