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5 t* {- M5 d: m4 k' B2 S1 R4 ?
不管是作为忠诚僚机,还是独当一面,无人机都将在未来的空中战场发挥关键作用 3 i, c. E) S4 |* V( g- O , t. o. t4 C5 Q U2 Z , ?7 ~7 ]; w2 E, H4 \& i另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化淡化了气动、动力和狭义武器系统的重要性 # t" F7 s$ o3 q4 | ) f2 r0 U j2 D/ X9 i- i5 g不管是作为忠诚僚机,还是独当一面,无人机都将在未来的空中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但无人机的关键在于“无人”,而不在于“机”。NASA的X飞机计划在战后到50年代达到高峰,大量研究各种气动问题。此后NASA的重点转向航天,进入21世纪后再次转向航空,重点在无人机技术,或许说明了无人机的真实技术门槛。, {; I9 ~; Q- K' t8 h. t6 K
7 {" K& X& |0 A) w( c" n, u无人不仅是飞行员伤亡和生理极限问题,更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软战斗力”,但也与“机”没有太直接的关系。高度数字化的设计与制造、3D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根本改变了设计、原型和批量制造过程,更是不与“机”直接有关,而且使得规模经济不再是降低成本的最主要途径。这一切意味着新的战斗机革命可能“功夫在诗外”。 - M `2 f: z) ?! U2 d* h( U4 @ 8 `8 ?$ V% f5 ?- `2 F( [这是与战斗机发展的另一个大趋势相连的:战斗机正在从以平台为中心(platform centric)转向以载荷为中心(payload centric)。以平台为中心也就是以飞机性能为中心,这是传统路子,也是武器性能不足、只有以飞机占位后才能确保杀伤时代的必须。! [' Z0 \2 L% w4 O3 e( F l& r7 f
) q; p/ A5 _; h8 j
以载荷为中心是武器技术发展后的必然结果。武器与飞机的性能拉开足够差距后,进攻飞机的占位不再重要,被攻击飞机靠性能甩掉武器也不再现实,所以飞机性能继续追求极致就不再必要。这是从海军战舰开始的,驱逐舰的速度从二战时代的40节降低到现在的30节,如果不需要考虑航母护航的话,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到28节。从蒸汽锅炉到柴油机到燃气轮机到全电综合推进,舰载动力还在发展,但重点已经不再是速度和航程,而是体积、重量、油耗、综合电力保障、启动加速性、维修等综合性能。所以美国海军早已对战斗机的性能不再敏感,F-18的速度和航程就低于F-16,但武器和电子系统要先进得多,已经体现了以载荷为中心的思路了。9 } Y# x$ p- b3 `) a
3 b' }5 K- K/ L: k( j
战斗机以载荷为中心后,基本性能还是需要的,就像现代驱逐舰航速依然不宜低于28节一样。同时,基本性能也会向发挥载荷作用倾斜。比如说,航程、留空时间可能比速度、机动性更加优先。可持续的存在是发挥载荷作用的先决条件。当然,什么属于必要的基本性能,什么属于过度的极端性能,就见仁见智了,也因为具体情况而异。比如说,在战争时代,不管图-160怎么开加力,是不可能跑过AIM-120的;但在和平时代,甩掉前来拦截识别的F-35则是很有用的。 ! }5 b9 o% r7 p# l1 F 7 M7 ?1 _( M/ F9 y2 _6 ]$ h! h网络化、信息化、人工智能这样的“软战斗力”属于广义的以载荷为中心,与平台的气动性能关系不大,不仅是新一代战斗机的核心战斗力,也为现有战斗机的升级延寿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可能在不小程度上影响未来战斗机力量的建设和发展。' H/ }% S5 a/ G& s, t9 b0 T
4 |/ A2 P3 s/ B" {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公司原来确实是从事原子能研究的,但以色列飞机设计怪才亚伯拉罕·卡莱姆的公司破产后,被通用原子买下来,一起买过来的是MQ-1“捕食者”无人机的前身。如今通用原子成为美国最大的无人机公司。未来的战斗机会是有人与无人相结合的,这意味着很可能少不了通用原子的身影。1 I6 Q1 e( E" r: C8 n' _# S
7 ?' C2 _7 R' K: }
克莱托斯防御与保安系统公司(Kratos Defense & Security Solutions)的业务很杂,从网络到保安系统,无奇不有。克莱托斯也研制靶机,但现在为美国空军可消耗打击无人机技术示范(简称LCASD)项目推出XQ-58“女武神”,有望与通用原子一起,“荣升”为新一代的战术飞机公司。: b/ i( ^: D+ g7 i6 f# F
7 I5 h# w$ ?: c* ], B' p
美国航空技术从二战前的二流水平跃升到50年代以后的世界领先,此后保持领先,这中间的过程对中国有很大的启示。美国航空技术的大跃进的组织基础是二战期间形成的巨大生产科研体系,使美国航空工业摆脱了单兵作战,而进入了系统对抗的时代。在缴获的德国技术和自己的技术积累基础上,空前规模的实干是美国航空技术从赶到超的物质基础。 6 K( a+ w" L' i5 }8 x7 `9 Z5 L. G( }+ m
但实干不是暴力蛮干。在战后到7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间里,美国以NASA为基础航空科技的核心,以DARPA为应用军事航空科技的牵头,以各飞机公司的产品和制造技术研究为骨骼和肌肉,美国建立起一个完整高效、合纵连横的研究开发体系,一系列X飞机项目对美国航空关键技术的迅速积累更是起了关键作用。众多团队的竞争一方面保持了活力和互相激励,另一方面也在技术方向出现偏差的时候容易迅速替补。 ! V$ W/ d0 M7 w' C ( @% \+ P+ o$ l) n. L0 D( u% x对中国来说,把教练机也计入广义战术飞机的话,成飞与沈飞属于“一线”战术飞机厂家,洪都和贵飞属于“二线”,如果计入重型歼轰的话,西飞也属于“二线”。虽然有厂所分立,但结合还是非常紧密的。这是很重要的战术飞机工业基础,应该着力保护。美国的经验凸显了多样性的重要。+ {6 k5 r+ w1 h7 F" l) h. m. q
: N4 h& u0 ^( |* n9 U& I& ?5 V
另一方面,经验很重要,但不是永远靠得住。技术出现突变的时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新兴力量如果潜心积累,把握时机,果断突破,可以在洗牌中脱颖而出。成熟力量如果不能看清潮流,果断超过自己,则可能会落后于时代。关键是要掌握符合时代需要的关键技术。在一般性传统技术已经“灰化”、“白化”的时代,相关缺失是可以补上的。在有条件的时候,不必拘泥于重点扶持,可以鼓励后来居上,容许“越级发展”。; \3 `! w* D7 B- C* X' ?4 F) f
. h# a2 C' v* V7 O可持续发展是另一个问题。大呼隆的一拥而上能在短时间里造成百花齐放的盛况,但由于需求周期、国力兴衰等因素的综合互动,可能出现后继项目集中断流的问题,对军工的损害巨大,美国就是前车之鉴。军工可以引入市场经济元素,但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军工的投入巨大,但回报取决于单一用户,而出口总是受到诸多限制的,越是利润丰厚的高端装备,限制越大。军工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保证项目流的连续性和数量质量而不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是一门大学问。苏联因为过度倾向军工而使得国家破产,美国没有到这一步,但也承受了很重的内伤,而疗伤过程的痛苦现在正在显现。0 t0 _; u9 C; _; z) Y
+ I; e, w' `% k3 W1 U F
尽管已经取得了以“20军团”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中国航空技术依然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中。但美国经验表明,赶是为了超,在适当的时机如果不能果断地走自己的路,实现超越,单是追赶,那是没有出路的。单纯追赶不仅被动,而且可能跟着别人误入歧途。但赶上后如何超越,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e% i" i% g1 s
) S' j! d, b) S. y8 v$ l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