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二战穿越:如果德国……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38
标题: 二战穿越:如果德国……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1:43 编辑 + e& V2 n9 K0 \- `2 S2 O
4 }7 z1 N/ p! K# e
二战历史错综复杂,永远是穿越的好题材。盟军战胜了,没什么需要穿越的。战时日本太可恶,中国受害尤其深重,不能穿越。穿越的对象只能是德国了。$ V  E) C" b5 e# F3 P* b
, g& f/ f  |- R2 e: K  U
1、直布罗陀# q3 [5 w; Y, U( O  g
" z, N/ [( u# B9 I
(这段以前贴过)
* y9 G9 e$ K# o+ s8 ]2 P  y; n
1 @8 K7 w4 q  A% i7 f/ ~4 ?
! X/ R$ U( F0 `# ]% P直布罗陀扼守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的通道% E' ]8 @1 E+ s" x% ^1 h1 R
- F! c1 T6 f7 k3 q1 z' P& d
# X* P7 v  i$ ]; Z: {
天气好的话,从直布罗陀可以直接看到摩洛哥那一边  t2 r6 H2 H3 j- B. S9 _

# G% P4 A9 j; e  {, @0 v' v% H直布罗陀很小,只有约4平方公里。就这么点地方,还大部分是山。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丘陵或者山峦,而是拔地而起的一整块巨岩,像刀片一样矗立在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直布罗陀三面临海,一面通过一条长宽各约800米的“颈项”陆地与西班牙大陆连接。说起来,直布罗陀相当于与大陆藕断丝连的一个孤岛。9 c6 |& z% ?8 Y2 C! U
9 `; `9 L! }) c1 L! X- Y2 `: C
从空中鸟瞰直布罗陀的话,机场跑道差不多压在边境线上了,航站楼的墙外直接就是西班牙境内。机场跑道是填海造出来的。
& J- B; I* W% g, G% z! w% m
* S5 p8 t$ y/ q( A* a) q( Z6 {直布罗陀扼守地中海出海口。这是18世纪初的西班牙王位战后,战败的西班牙在乌得勒支和约中割让给英国的,同时失去的还有西班牙在荷兰的领地,包括下荷兰和如今独立出去、成为比利时的部分。
9 E) t3 Z" D0 j* Q2 K; G- l
& D" c) w! P2 G4 n9 I& ?直布罗陀的地位太重要了,这也是西班牙在基督教再征服中夺来的宝地。两百年来,西班牙一直想夺回直布罗陀,也打过两次战争。但就几步路的事情,硬是没打下来。当年的英军还是很厉害的。历史上的事情不去说他了,在二战时代,军事技术已经不是一二百年前可比的,佛朗哥如果要硬打,不管是正面强攻,还是登陆迂回(海上绕过去也就顶多三五公里的事),打下来应该没有问题。希特勒也确实敦促佛朗哥出兵,但佛朗哥始终按兵不动。
' m" C2 Y: q  K1 d/ u7 A3 n6 A% u4 E7 u9 f: z
西班牙内战后,国内族群割裂严重,佛朗哥政权的合法性不足,百废待举,急需国内稳定和国际谅解,无心参战。但在德英相争的大背景下,这也确实是收回直布罗陀的最好时机。政治上的算计不去说它,如果佛朗哥真的打下了直布罗陀,哪怕西班牙对德国的战事不再派出一兵一卒,二战后来的进程会怎么样呢?二战进程的另类演化一直是热门话题,但这个视角好像不大看到。' h4 \, V3 {- q, O4 s7 @
4 u. Q/ C8 ^: U0 T) o
直布罗陀控制地中海出口的北侧,摩洛哥的坦吉尔控制南侧。二战爆发时,坦吉尔是国际共管区,但在法国影响区内。维希法国控制摩洛哥大部,卡萨布兰卡就在维希法国手里。一旦西班牙控制了直布罗陀,德国不难说服维希法国控制坦吉尔。轴心国控制了直布罗陀和坦吉尔,锁住地中海就没有悬念了。这有多重影响。9 q- [8 G4 p; L: ^" u& O
# u: f4 j/ Z3 ^1 j) P. n
马耳他在英国控制之下,但地中海出海口被锁住的话,马耳他就是死地,失守是时间问题。没有了马耳他,德军通过地中海向隆美尔的补给就畅通了,而英军向埃及、利比亚的增援就不可能了,北非战场可能根本改观,就没有蒙哥马利什么事了。德军饮马苏伊士运河应该没有悬念。2 Z3 k* c: h0 H* g) H* M; P5 i

/ z/ d: [2 Q+ |! W; ^占领了北非,德军可以长驱直入波斯湾,与高加索德军汇合。甚至获得了波斯湾石油之后,中线德军可能不必急于向南进攻高加索,古德里安的大军可以继续向莫斯科方向施加压力,打下莫斯科不是不可想象的。莫斯科打下了,通过拉杜加湖的补给线就谈不上了,列宁格勒也就守不住了。
5 b9 t! f3 z7 t, B8 T# d/ L& e8 `, Q; ?; }: g& W
打下莫斯科不等于苏联投降,但退缩到乌拉尔的斯大林要反攻,毕竟要困难很多。波斯湾德军与南线德军会攻高加索,还可切断苏联的石油供应,进一步增加斯大林反攻的困难。占领了莫斯科-高加索一线的话,苏联的主要人口中心也落入了德占区,苏军连兵员补充都会有困难。
1 w$ w# h- N5 l0 S) X
6 `& q9 J+ L* y8 T; [在西线,西班牙打下直布罗陀,英国很难不向西班牙宣战,那样,轴心国的大西洋防线延伸到直布罗陀,甚至有可能迫使维希法国不再骑墙,而是彻底导向德国。那样的话,盟军在突尼斯的登陆就不可能,首先要在摩洛哥西海岸登陆,然后从陆路攻过去。考虑到北非英军已经被隆美尔打光了(这还不像敦刻尔克,连跑的地方都没有,要不一路撤到印度?),这将是一路硬攻,这仗可就有得打了。9 E3 g* ~8 G0 ~9 x
% l' S# c) A* v& G. [
波斯湾德军甚至有可能与缅甸日军会攻印度。没有了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英军增援印度要绕道好望角,难说自己也奄奄一息的英国会有力量实质性地远道增援印度。缺乏增援的印度英军很难顶住,这将改变亚太的战局,至少史迪威公路就没戏了。4 ^/ z( }. W' {. R

7 `3 }3 n) G7 @+ k- e8 @$ T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可能被说服,从西伯利亚进攻苏联。不需要有多大战果,牵制苏军的背后就够了。占领莫斯科-高加索一线的德军和远东的日军东西对进,斯大林会崩盘吗?还真说不定。7 Z4 B9 t. _* {, Y
' `, F3 ?0 s+ r" d$ N4 ?
占领了欧亚岛的德日面对依然控制海洋的美英,这会是什么样的世界?这一切可能从佛朗哥攻占小小的直布罗陀开始,但是佛朗哥按兵不动,于是历史按照我们已经熟知的路线走了。& V- T. W' g2 b4 _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38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1:48 编辑
6 W$ Y1 v3 f! T  ~4 V
; o+ Z3 N+ y! q4 |0 Z2、马耳他$ }. c/ g  V. P+ Y

' G; A$ z# N: B
' `7 B. d, C& C5 G6 F( z马耳他扼守中地中海,是德军增援隆美尔的拦路虎1 M3 ]  f1 o2 S2 ]9 E+ N

$ s3 |& C# N7 M0 M% |  Z/ \/ S$ ^% @2 z( \7 B; M3 w2 R3 X' q
如果德国伞兵不浪费在事后证明劳而无功的克里特岛,而是用于马耳他呢?! A4 b* L3 L4 y/ i. G* R

3 c# m2 N9 F4 L9 @
# p$ n: {) h' d) l首付瓦莱塔在十字军时代就是城堡,装甲进攻都不行,需要步兵攻坚,但伞兵本来就是精锐步兵。离西西里近,还可以得到空军支援
+ n. U  a* u: h2 k+ V0 N3 i
, a3 w! s% W) s* J在进攻希腊的战役中,德国伞兵空降克里特岛,这是至今最大规模的独立伞降作战行动。单看伞降规模,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和进攻荷兰的市场花园作战可能更大,但都是作为登陆和装甲部队的先导和接应使用的,并不是独立作战。战后更是没有这样的大规模伞降作战。5 k2 s& V  U8 u8 Y; i8 Y- Q# D& t

+ J- F8 M% y" o$ M0 w- y, I, j独立的大规模伞降作战是三十年代很流行的作战理念,但能实行的国家不多,付诸实行的更少。缺乏训练有素的伞兵只是一个方面,伞兵落地后的补给是更大的问题,所以只能执行突袭-固守待援的任务。另一方面,伞兵只有轻武器,机枪和迫击炮已经是极限了,只有对不设防或者轻度设防的目标发动突然袭击,而难以进行有意义的攻坚。+ S. f) J" j" I# ~! ^3 b

& X. C/ |6 i& B8 f这一切使得伞兵易于远距离突破地形障碍而直接进攻敌人后方的理论优点在实际上很难发挥。需要一个战略地位重要,但孤立无援,而本身又不是坚固设防的目标,克里特岛正好是这样一个目标。
6 q( J2 K* M0 N* U) Q& e3 j/ K- ?+ T9 T7 B" F9 w
克里特岛地处东地中海,孤悬于希腊半岛之外,可以控制整个东地中海。但岛上驻防英军兵力不算雄厚,但也不少,有4万多人(包括澳新和希腊部队)。1941年5月20日到6月1日,德国伞兵25000人(包括2700名意大利伞兵)在施徒登特将军指挥下,在克里特岛伞降。尽管英军对德国伞兵集中的伞降突击缺乏防备,被打了个冷不防,作战中德国伞兵还是遭到近6000人的重大伤亡(英军伤亡则高达23000人)。此后德国伞兵主要作为精锐步兵分散使用,再也没有发动过这样的大兵团伞降作战。
( w* m* T  J$ {6 V( u7 I" k: v4 m1 D" ]1 }/ {) ^/ p, y( f
但克里特岛在此后的战争中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倒是马耳他岛对增援北非德军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德国伞兵的突然袭击用于马耳他岛,而不是克里特岛呢?- f. O& O4 y0 E1 b; W/ y1 }

2 g7 Y: E5 D* J( v, X( o假定德国伞兵同样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拿下马耳他岛,但这意味着控制中地中海。这不仅打通了欧洲大陆通往北非的安全海路,还封锁了英国到东地中海的海路,绕道好望角从苏伊士运河补给东地中海英军是不现实的。这也意味着埃及英军将难以得到来自英国和美国的增援。隆美尔则不仅自己的增援有保证,还掐死了蒙哥马利的增援,阿拉曼战役史可能就要重写了。也或许根本打不起来,没有援军和美国坦克的蒙哥马利可能早就投降了。
+ r# o2 s# k" T* t* S9 o  z+ q4 H
占领埃及的隆美尔可以容易地进军伊朗,与高加索德军汇攻巴库,掐断苏联的石油供应,并增援保卢斯集团,那斯大林格勒战役史可能也要重写了。
5 q; ~  R- E! U8 j" L0 W5 H' R6 B5 a' _
5 r" Y- W5 w( V德军控制的马耳他岛也使得盟军越过直布罗陀直接登陆北非变得很危险,下一步的进攻西西里和意大利半岛也就不可能了。  E$ f* W( B9 f2 L" v
: w2 t7 Y* X/ Z
马耳他岛比克里特岛小很多。马耳他的面积是316平方公里,2019年人口49万;克里特岛的面积8450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烟密集是一个缺点,瓦莱塔古城本身就是十字军骑士建立的城堡发展而来的,但需要控制的面积大大减小则是一个优点。在地形上,马耳他岛地形崎岖,但克里特岛的山更加高峻,好处是同时有更多的开阔地。, \1 U2 B9 V" F0 M

/ |( K) `( F4 H! K' _. ~作为要塞,马耳他有很多古堡和城墙,对轻武装的伞兵是难啃的硬核桃。但古堡和城墙主要是面向大海的,从背后打还是有可能出其不意的,或者再来一遍德国伞兵直接空降在埃森要塞的地堡顶盖上的壮举。再说,马耳他离西西里只有80公里,德国空军甚至意大利海军的支援是可以做到的,德国伞兵不是只有步枪、手榴弹的。* r2 u* ?4 T( G9 N# \
0 q8 s! c% P8 p. V0 L' j, o, s
但这只能是空想。德国伞兵从没有对马耳他岛动过一根指头。隆美尔在北非一路打到英军在埃及的老窝门口,但因为燃油、弹药、援兵不至而最终兵败。盟军最终控制了北非,日后登陆突尼斯,然后意大利,同时威胁巴尔干,最终策应诺曼底登陆。这是李德·哈特间接路线战略的经典。% J  Z9 v0 g3 |8 N; c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2:08 编辑 ; I+ T0 u, {: X9 e# f# ?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38
; U2 D0 k. G! r" P( p3 }2、马耳他
3 c2 _6 A# P1 K9 e& o; ~' ?6 o0 Y; S: E4 E
在进攻希腊的战役中,德国伞兵空降克里特岛,这是至今最大规模的独立伞降作战行动。单看伞降规 ...
8 G% Z  J' ^6 T" _  p

* l  @8 N9 ]( n4 A! c6 C" C: t5 j3、轰击英国
5 Z, h. Y( T2 N/ b6 H3 ~$ T, |6 B! Y+ `. Q0 o
V-1和V-2是希特勒的奇迹武器之一。V-1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前身,所用的脉动式喷气发动机更是现代冲压发动机的前身。V-2是弹道导弹,开创了整整一个时代,影响从战略武器到空间探索,不一而足。在二战后期,德国向英国疯狂发射V-1和V-2,造成了一些破坏和伤亡,但大体上对战争进程没有影响。+ R: @. t0 W$ a! F* X) y
1 m/ z1 S' Z# o- |% r1 S/ L
0 i7 J; }5 l+ a! Z

+ R9 z' @! F+ ]/ X3 gV-1和V-2是除飞机外,德国主要的能打到英国的武器,但都浪费在恐吓平民上了' [  t9 q) `% B
/ h& M' c9 D# @1 M8 i6 M: X
在不列颠之战期间,德国空军也是一样。在战役初期,对皇家空军的基地狂轰滥炸,逼迫皇家空军每战必争,差点压垮。但在最后一刻,改变目标,转向轰炸伦敦,使得皇家空军死而复生,登陆英伦的计划从此不再可能。
; n  s6 |0 X7 m& C( u: y  o& _% H) i* R0 i! I- q$ O: v
如果德国空军继续盯着皇家空军猛炸,会炸垮皇家空军吗?这是有可能的,尽管德国空军自己的损失也会很大,可能不足以保障后续的“海狮计划”。但把皇家空军的脊梁打断后,要重建就要很长时间了,至少反攻北非、反攻诺曼底就可能推迟了。至于德国空军的损失,后来在轰炸伦敦中,也同样损失了。除了到处放火,炸死几个平民,激发愤怒,什么目的也没有达到。
% g& V; j6 R( k* b& }* c: {( s2 q* v4 ^
但不登陆英伦的话,美军进驻、准备登陆欧陆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在美军(还有英军、澳新加军)集结的时候,德军基本无所作为。隔着海峡是一个因素,但在心态上的被动等待也是一个因素。德军实际上是有隔海打击集结盟军的武器的,就是前述V-1、V-2导弹。8 J2 I+ a$ ~3 |6 |, o2 y! Y9 C* Q) V* ~
% r; W( Y1 r: x, P# _. e6 R
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6月,V-2要到9月才投入实战,时间上有点晚了。但第一支V-1部队在1943年底就组建了,到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皇家空军已经摸出门道,拦截V-1有相当的成功率了。问题是,即使无法拦截的V-2更早投入实战,德国依然一门心思只想着恐吓老百姓,从没有想到过直接攻击盟军集结地,这是战略思想的错误。
( L- y! y/ }9 s5 T, n1 \
! I% r" v8 e0 j- I当然,战略轰炸在二战时代是很流行的概念,盟军在战略轰炸投入的力量比德国还大,给德国造成很大困难,但工业和交通设施的恢复比战略轰炸支持者想象的快,效果有限。不过盟军空中力量占压倒优势,战略轰炸与战术轰炸两不误。德军就不一样了,把力量用到吓唬老百姓上是很浪费的。. n# r2 s! h5 u. v

1 a+ _) e% X" n3 M$ I7 P* e在诺曼底之前,盟军在英国南方海岸大量集结。而且这和德军在加莱到诺曼底海岸的集结还不一样,盟军只能围绕主要港口集结,这就提供了相对集中的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完全在V-1导弹的射程之内。实际上,皇家空军拦截V-1之所以成功率高,是因为绝大多数V-1导弹以伦敦中心为目标,要穿越英国南方的上空,给皇家空军大量的中途截击的机会。攻击南方海岸目标的话,截击就要前出到海上,预警时间短多了,指挥控制也要难多了。V-1的目标更近,累积导航误差也降低了,命中精度可以高一点,打击效果也更高。  V( Z1 Y; o# i7 r$ {7 Z- j0 }
3 {- H: j1 X: ?2 r+ F) t! F
V-1的攻击不可能破坏盟军登陆,但要是造成足够的伤亡和装备、物资损毁,就有可能推迟诺曼底登陆。在二战时代,这样的大规模登陆对气象和季节条件很敏感,推迟几个星期可能意味着实际上是几个月,甚至来年夏天,这样就为德国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大批奇迹武器就可能赶上使用,而对战争进程造成实质性影响。
& h5 K% [4 p5 ]/ A$ M2 g+ A6 Q  w4 I+ J2 O' r) c  t
比如说,基本上不可能拦截的V-2就有时间在登陆前投入实战了。V-2继续轰击盟军集结基地的话,更可以推迟登陆。争取更多时间后,V-1和V-2甚至可以转向攻击在英国南方的空军基地,破坏盟军的战略轰炸。
, f) J4 U2 r' x$ T+ j
2 V' T6 T) Y5 o2 ?- h( ~这个思路进一步的话,可以考虑对V-2导弹增程,从现有的320公里增加到500公里,那样就可以从比利时、荷兰、法国海岸攻击利物浦,破坏美国到英国的主要船运港口。当然,英国还有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不仅港口小一点,转运距离也更远。
' Z6 u0 ]+ {) y, L9 u
& }4 m2 j, w5 C2 U6 A& R& ?5 t+ B& Y
( W4 O- B- E* E- i' b* y+ P' d貌似威猛的“多拉大炮”实际上没有多大用1 H+ g( z  z+ q) Z4 w4 }' `

+ e3 `7 v% F8 d9 |; x! \' s' X* o( [) K3 n6 x
“利奥波德大炮”反而更有战术价值,从法国海岸射击的话,射程也能达到英国南部
$ ?8 ]; d3 G6 ]. o9 Q
3 Y7 ^2 G* P! O: v* Q" {6 \除了V-1、V-2导弹,德国还有变态的列车炮。名气很大的“多拉大炮”实际上没什么大用,但小一点的克虏伯K-5(也称“利奥波德大炮”)就有用得多。部署在加莱到布列塔尼一线的大西洋防线的话,时不时轰击一下射程之内的英国南方的盟军集结地,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在意大利安齐奥登陆战期间,两门K-5对滩头的美军造成很大的杀伤,被称为“安齐奥的安妮”。在诺曼底也可以有同样的作用,不管是在登陆前,还是在登陆后。: L" G+ ^" h# p, Y" p" c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1:53 编辑
8 N: e2 l' m- ~; O: [% h" w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40
* k& Z& F% g: A4 [* {+ x8 M3、轰击英国! R8 d8 [4 f6 I1 C

6 m5 ~) G$ a8 n2 B' t6 M0 t# HV-1和V-2是希特勒的奇迹武器之一。V-1是现代巡航导弹的前身,所用的脉动式喷气发动机更是现 ...
7 \( d2 t+ I* J
$ g3 I; G9 F2 x; e
4、诺曼底3 x, m; c( O1 g' E% h

" g+ q0 D3 w8 z+ s4 T6 C% ]0 [
4 A, x2 X; M- m9 t  m诺曼底登陆涉及的船只众多,行动规模巨大,一旦动起来,基本上没法隐蔽,如果德国在海峡中部署潜艇,用于侦察呢?能得到有用的预警吗?
5 g. |7 p: g2 o5 T' r) ?5 z8 M- F
: j6 \6 s/ x# J9 y( I至今诺曼底依然是最大规模的登陆战。盟军达成了完全的战术突然性,守卫大西洋防线的德军直到看见盟军登陆艇准备冲滩了,才意识到盟军要在诺曼底登陆。如果盟军始终无法在法国登陆,二战结果会怎么样呢?* a: }" P% f; K
3 U. B. [% B8 f! f% r
盟军已经在意大利登陆了。但从西西里沿整个“意大利皮靴”向北进攻很艰难。即使亚平宁山脉一道道山、一条条河打过去了,还有阿尔卑斯山挡在“皮靴”的膝盖处。罗马帝国在中欧的属地早早落入蛮族之手,但罗马本身还坚持了几百年,就是这些山的缘故。交通太不便了。7 f0 q! S8 E2 n" V0 s7 m
1 |# B1 j8 k# Z; {7 t5 v
但法国海岸线很长,要处处设防是不可能的。希特勒认定登陆将在跨海距离最近的加莱,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是他对在诺曼底或者其他地方登陆的准备不足。在缺乏情报的情况下,也很难有效准备。4 v  z0 {* c* H$ ?

5 {3 x/ f) @- ?5 o- x0 v) s德国空军已经基本上被打出海峡上空了,欧洲上空都被盟军压着打,但尚可一战。所以空中侦察是靠不住的。但潜艇还是可以的。为什么德国潜艇不沿着英国南方海岸部署一些,侦察盟军动向呢?
# `1 F3 ]) |! j' q
2 g) D  E. J; T0 R4 p$ V诺曼底登陆动用了近7000艘船艇,其中包括1200多艘战舰,4000多艘德拉古清,700多艘辅助船,800多艘商船。这些船的大头从南安普敦-朴次茅斯地区出发,但也有从西面的达特茅斯、波特兰出发的,和北面泰晤士河口和Stour河-Orwel河口地区出发的。船队在怀特岛以南集结,然后驶往诺曼底。
7 S- H1 [" X6 o8 M/ S% P/ g6 E; i& W
这样庞大的行动需要时间,也不可能掩盖,海上隐蔽巡逻的潜艇应该能够发现。潜艇当然不能上浮,但在潜望镜状态下还是可以有效监视的。海峡内还有德国空军活动,盟军的航空反潜会有困难。水面反潜会较难对付,但毕竟岸上火力容易掩护,还有德国鱼雷艇的骚扰,盟军舰艇也不能闲庭信步。) R1 B8 Z( g6 Y" I. M; f$ {$ ?2 W5 K
- ]9 Y+ \: U! G
但什么也不做,坐等盟军登陆后再作反应,这是很被动的。海上预警线首先能发现行动开始,预报概略登陆时间;其次能预报登陆方向。从集结地到诺曼底海滩有70-80公里,船队在海岸线外15-20公里处停下,登陆部队换成登陆艇冲滩。从集结到冲滩,这中间至少有7-8小时的预警时间。海上散布的潜艇也能准确判明盟军登陆的主攻轴线。如果德军有这点预警时间,并且准确判明登陆主攻轴线,装甲部队的增援就可及早行动,炮兵火力增援也可更加有效,诺曼底的战局就可能重写?
/ Q0 h" Z9 j9 k; D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2:01 编辑
: ^- G5 p+ V  O, L# g' R' {0 C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40$ V! w2 S6 O9 {  T
4、诺曼底3 Z4 p+ D% F3 g& a

  l* z' \& a- R: a$ J7 v至今诺曼底依然是最大规模的登陆战。盟军达成了完全的战术突然性,守卫大西洋防线的德军直到 ...

2 p, n/ t+ K% }" J; I5 v+ N0 x
; J+ U  R" u9 |$ f5、奇迹武器# |3 w# x* ~" P! T

4 c) O4 F, c  p/ F" |3 |2 O% P二战德国热衷于奇迹武器,也研发了很多。奇迹武器不能创造奇迹,但不妨碍人们开动想象力。如果德国有一件奇迹武器,可以改变战争进程,会是什么呢?这当然是个游戏,所以不能是原子弹之类的大杀器,那就没法玩了。也不能是需要现代技术保障、补给的,换句话说,燃料、备件、武器都需要是战时德国能提供的。而且奇迹武器只能是一件。要对战争近程有影响,必须是可重复使用的,而不能是消耗性的,否则一次用完就没有了。: N% i' ?& G1 o8 G) M

' [- G9 E/ S, N很多现代武器都符合部分条件。比如说,给德国一架B-52,只要丢铁炸弹就行,就可以在不列颠之战里把皇家空军炸得鬼哭狼嚎而一点还手余地也没有。但要是JP5燃油还属于战时德国有可能解决的东西的话,B-52的消耗性备件就没有办法了,而没有备件,出动个几次就要趴窝了。而且只能有一架B-52,也有点少。
, a2 n& w5 v6 D& _8 S, ?3 |6 v! u/ @( n! O  ^
真要符合全部条件,还不好办。) m! h; z) h- d3 U, L0 q

$ x" o* y$ u/ p想来想去,可能只有“洛杉矶”级核潜艇能符合?, S% [1 a3 Q: l
. z& r9 X; y1 f9 d5 D( h, v

% U' o/ ^7 a) B" m6 Y; C% P要是德国只能有一件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奇迹武器,洛杉矶级潜艇够格吗?0 x' o1 e" Q) w% c) ~/ L

" {& `' `+ p) a$ l* ?核潜艇不需要燃料补给,核潜艇除了大修,也没有多少备件需求。二战一共四年,赖皮一下,不大修似乎也可以?Mk48鱼雷是不可能的,但533毫米蒸汽动力鱼雷德国还是能提供的。不过有了这样一件奇迹武器之后,大西洋上的船队就遭殃了,而盟军反潜拿核潜艇根本没办法,不管是护航反潜还是航空反潜。二战时代的航空反潜只有等潜艇上浮,护航反潜最先进的手段也只有主动声纳,还是主要针对坐底待机的静止目标,“洛杉矶”级几乎不可能被抓住,抓住了也能高速逃掉。二战驱逐舰的最高速度可达40节,但持续不了多久锅炉就受不了了。4 h0 M4 z! F& J/ U! y' y

$ |: b  J- B# I5 r& z( U8 w没有制导鱼雷没关系,贴近了打,光靠声纳瞄准就够了,或者利用夜暗掩护用潜望镜。无限潜航和速度可以在一次交战中来回穿梭,打好几艘船。一次出击就是90天,一次交战就差不多打掉十几艘船。要是和狼群配合,“洛杉矶”打掉几艘护航舰,然后U艇一拥而上,拿大西洋船队就没有活路了。
" y1 ]9 v' g, Z( X) }, r' y. f
. S5 }& z8 M5 L& z+ K* Y这能改变大西洋之战吗?% T: d  }. S- H1 G% X/ j
  i% p3 A' w0 @" O

$ p& p8 h# ]' E+ L( V但XXI级及早服役可能更加现实一点
! z! B$ {. ^+ J: g7 I
6 }, Q# D$ s; B, Q% h* @更现实的可能还是XXI级潜艇早日服役,或者二战欧洲战场晚点结束。这是第一代以潜航为主的潜艇,此前潜艇只是能潜航的鱼雷艇,主要在水面或者通气管状态下航行,只有到进入战斗状态时才下潜。XXI级则可连续潜航好几天,而且下潜和潜航速度大大提高,动力辅助鱼雷装填。苏联的613/644/665型(北约代号“威士忌”级)潜艇就是以XXI级为蓝本的,其发展型633型(北约代号“罗密欧”级)成为中国033级的原型,其发展型035级及改进型至今尚未全部退役。
( R) b$ h& a/ L  _
6 o1 Y- j0 [5 z不过单靠潜艇是难以改变战争的。英国尽管是岛国,还是难以绞杀的,这就需要下一轮穿越了。
6 n  S) V( G: }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2:01 编辑
1 |9 U3 c9 W; l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40+ ?! D5 x) t  I6 J  U
5、奇迹武器
$ u7 d# M, r2 P6 A- c5 c2 |( c7 }
* G! B0 y; k/ F! U2 V# d/ v1 z二战德国热衷于奇迹武器,也研发了很多。奇迹武器不能创造奇迹,但不妨碍人们开动想象力。 ...
% s7 @; d8 R* M, |( P1 K  y

4 M- w8 ^6 n& A' V) h6、P-51# c1 r& ?  ]) i; E
: b4 }# w' l* u8 m

& q- i, x; |& o+ w5 G) ]1 W, P8 @9 n9 f8 i
北美P-51是二战期间美国最优秀的战斗机,也被誉为二战期间四大最优秀战斗机之一,其余三大为英国“喷火”、德国FW-190、苏联雅克-9。P-51不仅机动性好,火力强,而且航程特别远,带副油箱的话可以达到2600公里,够伦敦到维也纳飞一个来回了。
: @6 M3 @8 U& A( t$ o( r; D: |3 o. A2 e( Y! c: y. l3 n( M3 w, X! t
如果德国在不列颠之战时主力战斗机不是Me-109,而是P-51,就可以从欧洲大陆覆盖整个英国上空。即使不到英国“内陆”,在英国南方上空的留空时间也大大增加,对德国轰炸机的护航就有效得多。充足的留空时间还可以在英国上空自由猎杀,极大地破坏皇家空军的作战,甚至连新飞行员的训练都会成问题。要是更加先进一步,玩攻势制空,那皇家空军就真的没有活路了。3 \2 d- |. \9 J9 U
) P2 ~0 v' |5 i& T% G
这可能成为打垮皇家空军的关键。只要皇家空军打垮了,即使不登陆英伦,也可以轰炸利物浦、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南安普敦、普利茅斯等主要港口,阻挠美国的增援。这也对皇家空军的海上航空反潜是巨大的威胁,而没有有效的航空反潜,德国潜艇的作战范围就要大大扩大,从中大西洋一直延申到爱尔兰和英伦海岸,狼群攻击的窗口大大扩大,来自美国的商船队的损失率大大提高,甚至可能断流。
: j/ C/ J, b5 p4 K: g: `3 \3 E6 ?  d
英国是个岛国,战略轰炸与大西洋之战一起,不怕绞杀不了英国。德国的轰炸机有足够的航程,但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话,这样的轰炸是不可能的送死。2 G8 R! G$ H/ k5 L5 f0 M
. G5 b+ ~; i; u& b( n3 v! L- r# M
在技术上,P-51在气动、材料、制造技术上都不超过战时德国可能掌握的水平。罗尔斯-罗伊斯“墨林”V12发动机固然优秀,但奔驰DB605 V12在技术水平上完全可比,还率先采用燃油喷射技术。不过由于德国受大陆军主义影响严重,空军的建军思想是“飞行炮兵”,从来就没有想过需要长航程的战斗机,Me-109和FW-190都只有800公里航程。这是理论航程,在战斗条件下远远达不到那么多,弄得在不列颠之战时,到伦敦上空转一圈就得返航,否则就要没油了,导致德国轰炸机损失惨重,和最终的不列颠之战的失败。
1 p. Z: Z$ X8 b1 |
9 A# A& ^% L+ d; ~6 U: E2 q7 i思想上错了,技术上做得到也没用。不过P-51是一个异类,二战时代只有美国有这样的远程战斗机。隔海的大国,思路毕竟不一样。
- b2 Y7 b# [$ r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2:08 编辑 ) u) P  `0 T5 \+ _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40
  R, X7 |  m$ w3 [6、P-51: _9 T5 o5 x% {; q% Y6 h8 N5 L8 N0 {
+ d/ f% C% u8 K4 g3 X) X
北美P-51是二战期间美国最优秀的战斗机,也被誉为二战期间四大最优秀战斗机之一,其余三大为英 ...

* m3 [5 T6 R7 P9 r. \2 r  B# r
: _1 W+ l9 {7 }. R+ Q7、He-162) z) ~4 l: ?6 f4 p

8 t8 B  h" v$ _; n5 V0 d
0 O. R9 ]7 v$ C2 s4 EHe-162是有可能大量投入使用的3 c& |6 c6 o* t

) F9 z7 x5 n5 N5 H% d4 n$ u7 H! g! ^2 t# Z! V
已经大量生产,但来不及投入使用,德国已经战败了$ `4 c8 s6 T0 W& L  {( [. d

7 c9 X& ^) z  v/ v
% g+ _/ }4 [3 `1 L8 a否则是有可能给盟军轰炸机造成很大麻烦的& t$ W$ l4 ~+ I- P) E; B

5 I2 s, \- _0 p0 v$ a* R' QMe-262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战斗机,速度快,火力猛,影响巨大。不断有“如果Me-262能更多投入使用,会不会打垮盟军的空中优势,并改变战局”的讨论。但要是德国没有把力量集中在Me-262上,而是He-162,会怎么样呢?
! l; d4 t- A. O' u  _) D3 [' r( g
# y- u; E; o1 D6 ^( M! t8 W8 o在战争后期,盟军已经取得绝对空中优势,德国空军的Me-262数量严重不足,燃油和有经验的飞行员也不足,基地不断受到轰炸,连起飞、着陆都不能避开盟军战斗机的骚扰和攻击,作战环境极其恶劣。但Me-262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仅第7联队(也称“诺沃特尼”联队,以击落敌机达258架的指挥官瓦尔特·诺沃特尼少校命名)就取得了击落300多架轰炸机和100多架其他飞机的战果。
: T7 B1 [# T: [* h
( N0 [6 Q6 d! K) R+ o7 ~+ o( @% mMe-262是双发的,翼下吊挂两台容克Jumo 004涡喷,但发动机非常容易喘振,甚至熄火,加速的时候要“小心轻放”,所以起飞加速、着陆复飞的时候特别怕偷袭,好多王牌就是这样栽的。弄到后来,需要在起飞、着陆时由Me-109或者FW-190升空护航,防止偷袭。) K* c5 p$ n9 ?; T1 I
2 N& x$ y9 T# a, ^# n3 z
名气较小的He162则是单发的,一台BMW003安装在背部,好像V-1导弹一样。BMW003的技术水平实际上比Jumo 004更先进,是因为技术问题拖延了,Me-262才用Jumo 004的,本来也是要用BMW 003的。. _! H* N& F3 B' z

4 q9 ^/ S: K/ j这是所谓的“人民战斗机”。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诺曼底登陆之前,德国的主要威胁是盟军的轰炸。轰炸机身架大,比战斗机经打,需要大口径弹药或者反复击中才能击落。德国空军用30、37甚至50毫米航炮和空空火箭作为对应,但战斗机的重量因此显著增加、机动性下降。
+ ^6 L* Y# O7 ^" Y; g6 N
6 {! Y% F7 _/ @美国陆军航空队用长航程的P-51投入护航后,形势对德国空军很不利。P-51只需要对付战斗机,12.7毫米机枪就够用了,所以机动性大大优于德国战斗机。德国空军改用迎头对冲作为反制,不与P-51缠斗,直接冲向轰炸机,打了就跑。作为反制,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在轰炸机前方很远的地方组织空战巡逻,扫清作战空域,这是现代攻势制空的前身。美国陆军航空队还容许还有足够剩余燃油的P-51在轰炸机返航后自由猎杀,相机歼敌。
$ H0 |2 A, x* j" Z) \' i
) M( l0 c: X7 u* ~( p1 n5 y; C0 V攻势制空和自由猎杀对德国空军造成极大的压力,德国空军急需大量的战斗机。对此,阿道夫·加兰德等空战老鸟强烈主张集中精力生产高端的Me-262,只有这样才能以质量压倒盟军的数量;但另一派主张全新研制“既用既扔”的简易战斗机,用更大的数量压倒盟军的数量,反正也没有时间解决Me-262严重的可靠性问题。空军司令戈林和军备部长斯佩尔支持后一派,这就是“人民战斗机”的开始。
7 h. p3 o, \+ g" J2 `/ _
$ W4 g0 d: i; J5 p$ UHe162非常适合低成本和大量生产,大量采用木板,代替已经紧缺的金属。可由简单劳动力(包括集中营劳动力)组装。火力强大,飞行特性良好,操控简单,可由只有简单滑翔机训练的希特勒青年团的狂热分子驾机升空作战。1945年1月,第一批46架交付。到5月8日德国投降时,已经交付了120架,200架完工、等待交付,另有600架正在生产线上。He162确实是易于大量生产。. X: e8 a  K: y; ]" [( B- P
4 G* O# J. |% d0 g! H$ y
Me-262的性能优于He-162,但德国需要数量。但这和“虎王”与“黑豹”坦克之争一样,德国总是迷信于奇迹武器的战无不胜,最后坏在严重不足的数量和不堪的可靠性上。即使是“黑豹”,这种受到苏联T-34启示的坦克也从一开始的简单、实用逐步带偏,最后还是情不自禁地变成“小虎王”。迫于战况的危急,He-162没有掉进同一个坑,但还是晚了。$ ^, ]' m+ }" R9 G0 Q

2 y: ], U3 k1 O- U% }如果延迟盟军登陆成功,He-162大批投入使用,会比凤毛麟角的Me-262更加管用吗?9 Q" D9 g# b5 E9 d( b6 i3 U( I
) Y# m$ }5 r8 R: D
Me262的技术对战后第一代喷气战斗机的影响显而易见,但简易的He162对战后战斗机的设计思想的影响同样深远。这在美国和欧洲不明显,在苏联有所体现,但中国的歼-12明显受到影响。更大的影响在中东,一系列非正规武装用胶合板、塑料制件、割草机发动机和商用电子器件组装简易无人机,带上4-10枚弹头(比如取57毫米航空火箭弹),用于袭扰。成本不超过1500美元,飞行高度在1000-2000米,航程可达150公里,甚至1200-1500公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赫梅敏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经常受到袭击。也门的胡塞武装也大量使用简易无人机发动攻击。; }9 t: S$ n5 U$ N/ F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1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2:16 编辑 * d4 ]2 |0 c8 K1 ]# `+ k9 J7 Q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40
2 ?4 K& i& l+ a$ \: |( E1 \7、He-162
# I5 Q, a, ~; Y, K
0 T5 d& ~6 [3 r; kMe-262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战斗机,速度快,火力猛,影响巨大。不断有“如果Me-262能更多 ...
' n, N, B) v* b8 T- n' p; `. P
, [5 M/ j6 F+ Z7 q
8、AK478 [' Z' d. e2 r: a+ e

0 c4 V$ L. |* v% m在二战早期,MP40冲锋枪、III式坦克和斯图卡轰炸机堪称德军闪电战的三剑客。III式坦克和斯图卡轰炸机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MP40冲锋枪就可能是灯下黑了,尽管熟悉,但并不把它与III式坦克和斯图卡轰炸机相提并论,这是不应该的。8 R2 Q9 b% }6 B: ^

" J- m9 w& u  f" @5 T! K9 {8 a0 h7 \* @4 A
MP40和德军密不可分
6 r4 ?' v8 [5 x+ g1 U; n6 w- o+ x, |* H+ v' e9 M8 |
MP40是MP38的改进型,主要是在材料和制造技术方面。在MP40之前,枪械分金工和木工两部分,金工部分制造枪机,基本上就是金属切削和打磨,只有有经验的枪匠才能干。制作精良,配合精密,设计精确,但费工费时,而且可能出现同型枪械的零部件不能互换的问题。MP38还有很多金属切削件。
& z, s% F6 C  B2 w& m  _, e$ @/ M; h! a* T0 H4 }4 f
MP40大量采用冲压件,制造快捷,零部件可互换性好,但不够精致。不过以制作精良著称的德国制造并不是什么都追求制作精良的,只有在精良与否影响性能的地方才追求精良,无关紧要的地方不妨“偷工减料”。MP40正是这样做的。不仅枪机大量采用冲压件,握柄还采用塑料,而不是流行的硬木,这是枪械上的首创。这样便于大量生产的设计立刻受到盟军的拷贝,英国“斯登”、美国M3“黄油枪”、苏联PPSh都受到MP40的影响。2 H+ h' n/ b3 |/ T9 p' ?! l3 J6 Y) m
/ s4 @# R" }) i: a
MP40的连发威力则是直接影响闪电战的。在近战中,像机枪一样连发的MP40的火力密度不是打一枪拉一下枪栓的老式步枪能比的,心理震撼力也同样巨大。不过这也是MP40的致命弱点:只适合用于近战。, W" U5 ?: Q& M) E) M& R
! F& ?0 B  p& a$ k: B5 V6 p
为了降低重量和复杂程度,MP40 使用钝头的手枪弹和自由枪机原理的自动机构。前者限制了射程和威力,后者决定了只能用手枪弹,所以MP40是注定不可能发射更大威力的步枪弹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军工两条腿走路,推出FG42和STG44(也称MP45),开创了突击步枪的时代。* A0 m* ?1 U0 s% P! j

+ x* o4 D; Z. {% SFG42是德国空军的,主要供伞兵用,营救墨索里尼的“橡树行动”是FG42首次公开。这实际上是可作为突击步枪使用的轻机枪,采用全威力弹,射程远,精度高,但重量大,制造成本高。直到战争结束才制造了7000支。
6 _6 |& i; E2 c5 p
. m  T( P* G/ ]: ?" M- J; V' X% z. J' T% T; [/ C* X
FG42在营救墨索里尼的突击队作战中首次亮相% u6 R' E8 F* i  z- [0 }
! i0 H) @0 X/ H

6 |- S% z2 Q6 S) A' U5 X& j: eSTG44更加成功,启动了突击步枪的时代
0 U, q5 m! Z# f  n  T9 i
5 q8 @1 {+ A  D, v+ S+ I, g8 WSTG44是陆军使用的,对现代突击步枪的影响要大得多。采用7.92毫米短弹,这在今天称为中间威力弹。还采用导气活塞自动机构,这是现代突击步枪的主流。
( [) F3 {0 }. I7 ^( c8 C% p2 Q' b
STG44因为战事紧张,来不及细化,就投入战斗了。STG44能像MP40连发,后座始终,容易控制。但MP40的射程只有100-200米,STG44在连发模式下达到300米,半自动模式可达600米,大大超过MP40,远程精度更是优秀得多,非常受欢迎。
. H1 k3 i( W& W8 E( o4 y( L8 O& f# k( r5 e6 T
但由于战时需求和条件,STG44的制造非常粗糙,很容易损坏。有说法倚靠在树上,可能枪管就会弯了。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说明了质量问题。
. v4 z2 q% S, i6 b0 C: Y  ^7 l9 P1 L6 g: d4 U
战后,苏联根据战时经验和缴获的STG44的数据,推出了划时代的AK47。AK47与STG44的渊源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了,但简单地把AK47说成是STG44的仿造肯定是不对的。AK47做到了STG44做不到的:高度可靠。' I1 `, O! i% m
1 ]2 Z0 l# b8 }2 i+ d* N; s
70年来,AK47称为历史上最优秀的步枪之一,有些人甚至把“之一”也拿掉了。另一支名枪M16更精确,制作更精良,人机工效更好,可以适配更多的附件,更加符合步兵电子化、信息化的需要,但AK47的历史地位牢不可破,更是缺乏训练、不勤保养的第三世界白道、黑道武装的最爱。在越南,AK从泥水里捞出来就打;在索马里,海盗手里锈迹斑斑的AK47操起来就打;在伊拉克沙漠里,美军M16被沙尘卡壳了,AK47还在打。有什么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可靠射击还有足够的精度更重要的呢?
$ Z3 L' J6 }2 i- y& F. o! {& b
# M9 _0 k' G! d7 Z- Z- G# k$ E( B3 I. `, r7 Q: I# X
AK47性能可靠,使用简便,这个孩童士兵看来已经战术动作很纯熟了, U2 Q6 o+ ~# N( h6 K( m/ F6 `7 o
- f  r4 A" W/ k( {# T+ k% q

8 ?! s; E6 I5 x8 k6 K索马里海盗那里缴获的已经锈蚀的AK47也照样打得响
; n6 k5 }6 w& d8 m4 a8 S
2 U9 ^  Q6 F6 V* RAK47完全在战时德国的技术能力范围内,穿越一下是合理的。二战也是机械化战争与步兵战争兼有的混合战争,步兵轻武器是可以决定很多战斗的。
% c1 C6 R3 H- ~6 P( b5 p/ m3 s) h
6 S, T5 g/ X7 o/ V7 r, w7 ?+ H如果德军大量装备的是AK47,而盟军还是PPSh、斯登、M3、汤姆式冲锋枪都有MP40一样的问题:射程不超过100-200米。AK47可达400米。两边对抗的时候,那就是AK压着冲锋枪打了。对方除了打一发拉一下枪栓的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外,只有移动不便的轻重机枪了,突击步枪完胜。只有加兰德还算半自动,稍微有一拼,但还是吃亏。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里,共军的五六半就被越军的AK47压着打,吃够亏后才全军自动步枪化。
, V% X! F! w& L1 }9 j0 Y2 ~$ V% I. V/ `: g2 c7 c4 B0 |
盟军也开始大量生产对应的突击步枪,这是可能的。事实上,斯登、M3、PPSh就是受到MP38和MP40的激励才紧急推出的。在二战爆发的时候,冲锋枪不是新生事物。一战末年,德军突击队已经在堑壕战中开始使用MP18(也称伯格曼冲锋枪),30年代芝加哥黑帮的汤姆式冲锋枪更是以“芝加哥打字机”出名。但冲锋枪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作为一线步兵的主战装备是从MP38和MP40开始的,英、苏、美马上推出相应的斯登、PPSh和M3,大量采用冲压件,迅速装备一线步兵。! w$ b! x$ p7 |& _

2 b5 d! j4 ?% W8 _% k但STG44出现时,尽管其优点迅速展现,战时盟军毫无对应。苏军是到战后才推动AK47的,美英则直到50年代才推动北约步枪,结果还是更接近FG42而且被证明误入歧途的FN FAL和M14。所以德军AK47还真有可能骚一把呢。
5 A) p( e4 Q  h9 P, i  u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1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2:18 编辑
5 `5 I  W5 |( }) w- t: |# {* _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41
3 ?# o5 \, H7 h/ i! i0 ?- H4 F, ^8、AK47  E% W/ k: _' O% a8 D1 C3 @
' S8 |4 S) a; }2 S5 [5 P! l
在二战早期,MP40冲锋枪、III式坦克和斯图卡轰炸机堪称德军闪电战的三剑客。III式坦克和斯图卡 ...

# ~% {7 B% f4 s
8 T4 W3 E) W6 N$ d  S- R9、T-552 p0 ~$ K# Q& v7 W1 ?  e8 L! z
/ q5 o  u0 f0 Z: I' g1 T/ z) v

7 Q5 S2 ?+ c' G% Z/ q6 J* qT-55应该在德国的技术范围内,如果德国生产的是T-55,而不是劳民伤财的虎王,会怎么样呢?/ _/ _/ |5 @3 f

$ @5 p# o4 r& e6 a2 d在闪电战中,德国的II式和III式坦克大出风头,但在技术上很快就落后了,闪光时刻更多来自于对手对装甲大兵团突击毫无认识,措手不及。战争中后期,德国接连推出“虎”式、“黑豹”、“虎王”等坦克,至今为德迷们津津乐道。但这些精装德国坦克的生产成本也是高昂,一辆“虎王”相当于3辆“虎”式,6辆“黑豹”,或者说15辆T-34。如果德国不纠结于貌似无敌但实际上问题多多的“虎王”,而集中生产“虎”式或者“黑豹”,可能会对战争有多少影响,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德国索性生产T-34,又会怎么样,更是引人遐想。& F7 c6 C+ T, |( c
  l0 K+ ~4 R6 P7 F. k1 N- }
但德国就是德国,T-34那样粗陋的坦克是不入法眼的。“黑豹”是从德国化的T-34开始的,但弄着弄着,就情不自禁地加料成现在的样子了,成本低于“虎”式,但还是没有足够低。7 g# T3 I" x0 y! Q5 `
) ?. o( ?. [3 [6 o; Z
但T-55坦克就不一样了。当然还是没有空调和动力转向,座椅也是直接焊接在钢质地板上的,但战时德军这点吃苦精神还是有的哈。这当然是穿越了,T-55要到50年代中后期才投产、装备部队,但这依然是大体在战时德国的技术能力范围之内的,门槛依然是设计思想而不是材料和生产技术。
9 h/ ~9 C/ V" i0 F, G: Y
8 P' W) c" A# w0 ]& B: s9 N4 ]T-55(或者稍早的T-54)采用100毫米滑膛炮,口径大,威力大,但射程和精度不及同口径的线膛炮。半圆形炮塔低矮坚固,跳弹性好,易于整体铸造。单排轮继承了T-34开始的简单、坚固、越野性好的优点,T-34开始的柴油机也成为战后坦克的主流。; H. F& k% h0 K0 X, i
6 B* r0 M5 c2 R5 C, s9 _* B8 N
查不到T-55的成本,姑且认为比T-34高1-1.5倍,和“黑豹”相当,那一辆“虎王”就相当于至少6辆T-55,与“黑豹”相当。如果战时德国放弃“虎王”(共约500辆)、“虎”(约1400辆)和“黑豹”(约6000辆)的生产,转而生产T-55,那就是差不多12000辆T-55,那阵势就大了,从库尔斯克到阿登,就可能足够影响战局?其实12000辆装备长管88毫米炮的“黑豹”就够厉害哈。不过12000辆长管88“黑豹”,还是30000辆T-34-85?这是一个问题。
8 J% U, b! M( b& [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1:41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1 22:20 编辑
/ j; d6 m0 i& K/ f: P2 ?& P# S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1:41: M! u7 C/ [8 q# ^0 R
9、T-55
7 g) r0 t) t- p7 R- E- ^2 F/ W6 {' j& B; l# ^
在闪电战中,德国的II式和III式坦克大出风头,但在技术上很快就落后了,闪光时刻更多来自于对手 ...
+ I8 S) o! S0 k4 h& q+ e+ O, ^% L
3 `5 s1 W, P, T' H9 }* Z5 F
10、Me-169“流星”! r6 q" x% w2 F) S. U7 G
8 y3 v0 n4 E% n( g
9 k9 |: I: \% E9 A
Me-163的航程实在太短了,但要是进一步简化,并改装成无线电遥控的防空导弹,会比88高炮作用大得多吗?5 x* E3 N1 j4 j$ l" l" O
+ _; ]" @/ D7 g5 J5 e* f. A; ?
在二战的最后时光,Me-169“流星”战斗机也算奇迹武器之一。这小东西用火箭推进,爬升速度特别快,但留空时间也特别短,基本上上去后,打上一两个回合,也就差不多该返航了。( x0 x5 F. U0 s1 I9 Y
  L" }4 ^3 u- @0 I6 \
但要是改变一下思路,像He-162那样,用更加简陋的材料制造,一次性使用,而且改用无线电遥控?可以改用滑轨起飞,根本不需要跑道。目视瞄准,指令制导,只对发射阵地上空不大的范围有效,可以说是粗陋的防空导弹,但实际上相当于大口径高炮的替代。7 R6 ?2 g4 o" i) V# \
7 {, H4 A5 s. \6 _
但目视瞄准、指令制导后,命中率可以大大提高。这东西毕竟个子比高炮炮弹大多了,近炸一下,可能就能把轰炸机干下来。直接碰撞引爆更好,不能确保的话,有近炸引信最好,没有的话,反正目视制导、指令控制,手动控制引爆时间也不是不可以。" o. J! P, U2 m# u: ], h  H/ ^

& [3 i* u% K' D9 X: O; }# Y说到近炸引信,要是德国掌握这个技术,88毫米高炮加近炸引信,盟军的B-17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可就要倒霉了。能用高伤亡率打退盟军的轰炸的话,对德国战时生产是很打的帮助。在盟军的重点轰炸下,“虎王”有2/3是在亨谢尔的生产线上报销的。# S! E: s8 S* L7 d# O" {
* s& @: e) L7 e4 [, u0 ~1 r
近炸引信也可以用在空空火箭上。德国是有空空火箭的,威力大,射程远,但准头太差,用处不大。但装上近炸引信,要是还能无线电遥控,那威力就大了。速度不必太快,否则用游戏杆手动遥控就控制不了了。射程也不必太远,目视距离内就行了。
! j/ j0 {! z0 t2 D, \) j. C: Q1 W& J: s& l. b

作者: indy    时间: 2019-12-2 12:26
弗朗哥为什么按兵不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3:26
indy 发表于 2019-12-1 22:26
% y3 T) p% R  O2 u8 F& `9 R3 |; f弗朗哥为什么按兵不动?
# y- I( h0 Y( i" r8 {9 D0 s& b
内战刚结束,他不想招惹英国这个外敌。他与德国也是互相利用的关系,未必就是跟着德国走的。
作者: togo    时间: 2019-12-2 13:47
如果晨司机穿越回去担任二战期间德军总参谋长,同盟国还有活路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2 14:26
togo 发表于 2019-12-1 23:476 y2 ]6 O3 O# o) N8 O) v: Z
如果晨司机穿越回去担任二战期间德军总参谋长,同盟国还有活路吗

- _4 u' d9 M0 a/ q4 g! H1 J. y二战可以早结束4年!而且世界还是讲英语的,夹杂一点法语。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9-12-2 20:11
楼主啊,你的那些穿越很成问题的。早了德国还处于优势地位,不需要;晚了,德国还有资源生产和使用那些玩意儿嘛。要知道到了战争晚期,当然不是柏林被围的末期,德国可是生产了不少的先进武器,但就是没有燃油让它们动起来。因此,如果可能的话,你还是架空德国发明了不需要燃料的武器吧,这个还现实点儿。
作者: 莱茵河    时间: 2019-12-2 20:42
其实德国只需要一个穿越的武器专家。。。晨枫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19-12-2 22:45
德国和日本都是战争资源缺乏,武器设计思想却走了不同路线。德国少而精,以质取胜,日本搞量大廉价武器,用人命填补质量不足。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9-12-3 00:07
你这都是瞎扯呀!果然都是能让二战早结束(德国败得更快)的好建议!
6 Y3 e; Y9 S; B
9 ~% ~2 }! l: ?0 Z- F$ E给你一个大杀器:
3 {9 v& b9 N& O6 ~" D& y2 ^9 ~' Z  Z' s打下法国以后,易帜!加入苏联!/ T: p. G( r4 l8 [( H4 `9 ]
1 v7 s4 Y$ U2 i. }: O1 }
而后和平建设五十年,消化整个欧州。把矛盾和斗争锁定在英国,发动英国工人阶级议会斗争,力争和平拿下英国。努力拓展中东。
3 T) N2 S# R/ j/ I* T/ ^: g) r) b2 j  w5 {
这差不多是欧洲可能得最好下场了。3 k# E* ?; x* c8 T) M

+ P. \4 C: d/ V' v0 \" C
作者: 雷达    时间: 2019-12-3 00:07
7 a& ^2 Z4 O; S+ Y& h0 R) j; J
( P: o8 {3 [2 i& d- Q+ C
地中海出海口北岸虽然窄,也并非只有直布罗陀。如上图,绿色区域内都是西班牙领土,对于区域之外的国家英国在这里找一个支撑点直布罗陀很关键,可对于西班牙在绿色区域内任意找一点开辟个炮兵阵地架上岸炮一样可以封锁出海口,即使效果不如直布罗陀也差不了太多,一点不够多找几点总应该可以得吧。
1 v; N4 O- K$ G4 i" Q8 N- J2 K7 ^所以我觉得还是弗朗哥 somehow 不愿意封锁地中海,而不是由于直布罗陀。8 ^& A3 K  @5 ?, _( {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9-12-3 00:07
晨枫 发表于 2019-12-1 22:41
$ H" |* h- t2 K8、AK47
2 y0 z4 _$ C0 V& G, t5 {" K
& @+ j: r/ C" Q5 D$ l在二战早期,MP40冲锋枪、III式坦克和斯图卡轰炸机堪称德军闪电战的三剑客。III式坦克和斯图卡 ...
4 K7 W5 I; x. W3 R+ @  z
从战争伤亡的角度来说,爆炸性兵器要占绝对大头,步枪的作用越来越小,已趋近于零。南北战争期间火炮已经压倒性控制战场伤亡了。。。 + X$ Q# {( a( q

" G  q7 Z1 v: z* Z7 {0 D. ]1 g' x这个肯定翻不了盘。。。 * D' v; P1 i" y, T% F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9-12-3 00:22
雷达 发表于 2019-12-2 11:07! ]% E  n( z; P
地中海出海口北岸虽然窄,也并非只有直布罗陀。如上图,绿色区域内都是西班牙领土,对于区域之外的国家英 ...
8 ~/ p2 c0 |' g2 p- [
明摆着,佛朗哥同学在做墙头草,人家可不愿意为了德国得罪英美。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啥都是扯!
作者: 三力思    时间: 2019-12-3 00:45
西班牙打下直布罗陀,英国很难不向西班牙宣战

/ Y1 F$ d9 j+ j- B1 @4 ]
7 G) B) ]: K  Y" `4 ^2 ~4 M5 D问题就是西班牙怎么守得住直布罗陀,西班牙内战时全靠德国干涉军才上台的佛朗哥,自己的西班牙部队说不定一晚就被英美搞哗变了。靠南下德军,佛朗哥恐怕也是直接被架空了。佛朗哥不动如山才是对自己的最优解。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3 01:07
赫然 发表于 2019-12-2 10:07
5 v% v# }6 C! |& T你这都是瞎扯呀!果然都是能让二战早结束(德国败得更快)的好建议!" Y6 s' h8 T' c% s/ U
; L% b( \7 a! g6 B! T/ y4 B* p
给你一个大杀器:

# E. w2 ]6 O& y4 k9 s这个这个,是不是用力过猛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3 01:08
雷达 发表于 2019-12-2 10:07: ], U5 e. i6 J8 t& d. x+ p- w
地中海出海口北岸虽然窄,也并非只有直布罗陀。如上图,绿色区域内都是西班牙领土,对于区域之外的国家英 ...
5 j- K6 o7 s- n" e
直布罗陀的山顶上对于二战年代的观察和火力十分重要。你标出的那些地方都是平地或者很低矮的小丘。视野和射界与直布罗陀不能相提并论。
作者: 怎这样呢    时间: 2019-12-3 01:13
三力思 发表于 2019-12-3 00:45
' s0 N$ p( W2 V( T问题就是西班牙怎么守得住直布罗陀,西班牙内战时全靠德国干涉军才上台的佛朗哥,自己的西班牙部队说不定 ...
% `$ M7 t: J9 C* Q  o( B, ]

$ f+ _( ?$ n( \. I板鸭进场的话估计可以跟意大利比一比谁对盟军贡献大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9-12-3 01:22
晨枫 发表于 2019-12-2 12:07
0 a0 g5 o7 q7 P, E, ~这个这个,是不是用力过猛了?

. m4 G, y  v; m/ ?4 c" e# ^必须的。大杀器么!
& Z) y$ S2 z6 r- N8 O2 J' q, Q, c* E$ O. v1 Y) l4 f
一般人,俺还不告诉他呢。
作者: mingxiaot    时间: 2019-12-3 04:58
最大错误就是进攻苏联。应该首先进攻中东,印度,走亚历山大的路线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9-12-3 05:26
本帖最后由 鳕鱼邪恶 于 2019-12-3 05:27 编辑 " s" F, E- B; D/ x) _& s: g( ]

) k0 l9 J' X: x# `! t即使德国伞兵拿下直布罗陀,用什么来封锁海峡?最新式自动步枪?最终还是需要海军运来大炮,陆军在岸上建成要塞式防守阵地。。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在英国人的家门口,德国海军对阵皇家海军并不占优。如果在这里形成决战之势,德国必须先拿下西班牙,那么这就是一场大战了。德国并没有这样的战略。. L/ F. \, s  `& H6 m
, p% |8 b7 Y- G
而希特勒选择在北非与英国对抗,估计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北非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上可以轻易放弃,不会影响大局。属于围棋中的轻子。但对盟国方来说则是必须严肃全力对待的。# m+ `! u8 N5 R" j  V

, R: v% e4 k6 t! J- |所以德国如果攻占了直布罗陀,则必须在西班牙与同盟国放出胜负手。而这会大大影响击败苏联的主要战略目标。
: l1 ^1 Z1 C$ m5 v* V  v. F8 q+ P4 L" M+ b5 \, K9 p. U; S
这件事上希特勒并没有犯错。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9-12-3 05:35
如果穿越一件武器的话,我愿意带上初级的电视制导反舰导弹技术。德国当时已经有了最初级的电视制导反舰导弹,只不过是有线制导,严重影响航程与速度,换句话说载机的生存率为零。/ D2 e# ?* X3 D- ~  E7 L
1 I0 V- ?" \$ \% {" y
如果有无线电视制导技术,射程50海里,由大型战斗机挂载,基本上可以控制住英美的海上活动了。甚至可以基本摧毁在英国的大部分大型空军基地。5 Q9 q& i4 @5 b* @  `. M

6 V- e- _# I% B7 a; r局势一举扭转。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3 05:59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9-12-2 15:26
( ~0 H1 [7 d2 C. o4 Q即使德国伞兵拿下直布罗陀,用什么来封锁海峡?最新式自动步枪?最终还是需要海军运来大炮,陆军在岸上建成 ...
5 f" p4 r( y5 A' K* e- Z$ o
哪里来的“英国家门口”?8 h+ N$ u/ s. F7 L

& a3 `8 q) E8 l  ?- H佛朗哥不肯打直布罗陀,不等于要是德国神奇地拿下直布罗陀后,不会提供交通上的便利,尤其是德国答应战后把直布罗陀还给西班牙的话。7 g3 F* I; `+ }- ^" c0 u

2 r+ w) u6 o. r* p. d: @6 c根部不可能出现德国打西班牙的情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3 06:0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3 10:33 编辑 , ]/ R& d( t% O) B8 T3 |1 j6 W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9-12-2 15:35- u5 L9 k/ z' N% _2 y
如果穿越一件武器的话,我愿意带上初级的电视制导反舰导弹技术。德国当时已经有了最初级的电视制导反舰导弹 ...

5 p/ m4 p' a( [; K, W1 g$ g( _. n
在直布罗陀山上发射和控制,目视加无线电指令制导,足以封锁海峡。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19-12-3 06:24
晨枫 发表于 2019-12-3 06:00
; {0 B5 M* z0 Y砸直布罗陀山上发射和控制,目视加无线电指令制导,足以封锁海峡。
. h$ v/ O6 z6 r
直布罗陀德军拿下也守不住的,这么先进的武器摆在那里浪费~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3 06:44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19-12-2 16:24, z) O% F' Y$ R  @2 f8 E
直布罗陀德军拿下也守不住的,这么先进的武器摆在那里浪费~

+ I8 o5 Y  I6 I4 l/ g+ D2 o; s7 R- }没有守不住的道理。
作者: 木不铎    时间: 2019-12-3 07:25
晨枫 发表于 2019-12-2 11:40: Z% H( O: `  l; o! z1 u& ~
4、诺曼底
( d, ]. I, j' x
推荐司机瞅一下《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看一看纳粹和小日本称霸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3 07:31
木不铎 发表于 2019-12-2 17:25
2 {( I% G% @9 x* @6 x  ~推荐司机瞅一下《高堡奇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看一看纳粹和小日本称霸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

  [" e: M) I& E: c6 c# |" G6 h听说过,没看过。好看吗?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9-12-3 08:43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9-12-3 08:52 编辑
  V  @; ~* V, y! \, R
1 S  d- X: \& ^( U7 V元首只要不两头作战,集中精力在一条战线上,赢面都很大。
/ `6 F$ f/ H! f* {1 |/ m% L
3 L- r5 w7 ^* ?; s0 s0 r  [这张很震撼!真的能打响?这太牛了!
7 {# _% q; q) V% w' q! X+ G6 t, O* G& D; `& T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9-12-4 10:49
锦候 发表于 2019-12-2 19:43
! _8 `4 I3 c9 |! \: s- e! Z" l元首只要不两头作战,集中精力在一条战线上,赢面都很大。
! U% X( D  s- S$ C( d
0 L) H; @) d: l1 Y6 T2 V  o这张很震撼!真的能打响 ...
' W; O2 E9 @2 f* r9 X
再震撼你一下。。。 这是缴获非洲偷猎者手中的国造五六$ n" r# f9 K; u. G0 R3 O  L

4 E6 G6 V2 G6 ~7 h
6 t; r( r0 c. p0 f/ v- ]0 S8 y
9 K7 s3 i/ ]- ?4 t3 x仍然打得响。。。# W  C9 X# M6 j  p$ |0 `  M
$ f% I5 Y! ~- [; j' @/ ^/ k

8 c$ h$ @& e% k( B  n. F+ c0 S: o2 ^* K8 o3 _2 q. m: q) W

作者: 无言    时间: 2019-12-4 11:28
锦候 发表于 2019-12-3 08:43
2 A8 r' @- G; v! q/ s元首只要不两头作战,集中精力在一条战线上,赢面都很大。+ s" F: j0 q; n

7 }/ y3 v  s- j; g9 R" q这张很震撼!真的能打响 ...

: q4 l' X. M* L# K/ x全枪都锈了三棱刺还雪亮
作者: wind10    时间: 2019-12-4 19:23
本帖最后由 wind10 于 2019-12-4 19:35 编辑 1 B- _  V- H) S/ p

* ]7 v( i" |! h" ]0 p$ [南向战略是消灭和切割英国的好战略,晨枫说的很详细总结了原帖的精华。关于当时西班牙事态发展,参考汤因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使用英国外交部资料和各国往来电文为材料,是我看过的资料中唯一较为详细介绍过事情经过,这套书也是理解欧洲各国关系史的好材料。丘吉尔的回忆录略微提到过,丘自己说是高度紧张。不要忘了美国人,罗斯福表现对摩洛哥的兴趣和胃口很大。顺便说明几个认识,没有西班牙的陆路通道,德国攻不下直布罗陀,攻下了也守不住。弗朗哥当时以委婉口气战争威胁,如果德军强行开辟陆路通道的话。希特勒气的面色铁青吃不下饭,但没有办法,因为害怕陷入拿破仑错误的覆辙,把西班牙推入英国阵营,在英国支持下打山地战,大量部队陷入陷进。另一个认识是德国伞兵运用,克里特屠杀是比较争议的,当时德国人的考虑是大量希腊撤退的英国部队驻扎本身是对南翼巨大威胁,如果建成机场,对罗马尼亚普罗耶什蒂油田就是噩梦。第三是石油,德军进入中东也拿不到石油,因为当时石油供应在里海周边的苏联外高加索巴库巴统和伊朗,阿拉伯湾时代还没有开始。如果进入伊朗,就要同苏联开战,因为苏联在伊朗有四个步兵师。南向战略达成的最大价值是战胜英国迫使英国退出战争状态,同时要避免与苏联冲突。
2 T$ q" \1 p% O- l以上是事后诸葛亮的说。当时现实情况是,这一战略对于德主观上不可能发生。理由主要是三点,一 德普鲁士容克军事贵族的历史一贯大陆东向扩张计划,德陆海军的矛盾也就是贵族平民集团间的利益矛盾。二 外交  与意大利的关系,意大利上车的一大主要原因是德支持意大利在北非东非的利益扩张,承诺把北非大部,东非以及英国人控制部分划入意大利,帮助意大利实现环地中海帝国梦想。三 在德国人看来迫在眉睫的苏联现实军事威胁和地缘威胁   并吞波兰后德苏接壤,德国人的情报显示斯大林在边境大规模增强部署和集结,判断是进攻性,因为莫洛托夫防线根本没有建好。同时在波罗的海沿岸以及巴尔干存在地缘性的强烈扩张倾向,例子是芬兰问题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问题,使得德盟国间问题德调解困难。战后资料显示,斯大林确实没有防守的打算,斯大林判断是迟早要打,他在积蓄力量,并且信奉进攻是最好防守信条把战火烧在敌人土地上。( x1 t) f6 N9 @
隆美尔的战争对于希特勒是意外之喜,但是除了他,整个参谋部都看成是累赘,认为隆美尔是个制造麻烦的人。北非戏剧性的经过,事实上使得英国是极其狼狈不堪,丘吉尔差点心脏病发。当时整个英国关注点是埃及,北非军团,三角洲军团。整个英国大部分宝贵运力向埃及集中,装运装甲师,丘吉尔回忆录说从英国调运一个装甲师到埃及最快三个月,一般5个月到半年。英国是拼了老命守住的。  g' B# w4 ]. k2 q4 r" B7 {: o
以上是主要从军事角度讨论的。人文社科角度,当然是不能希望德国纳粹极权统治世界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2-4 21:49
wind10 发表于 2019-12-4 05:236 P& [/ q  C) i
南向战略是消灭和切割英国的好战略,晨枫说的很详细总结了原帖的精华。关于当时西班牙事态发展,参考汤因比 ...
2 O- j$ B; [8 b( L+ Q* z: k' c% R7 r
赞!* h  N0 I4 N' p
9 @" n. a) S" F2 ~
我的设想不是德国直接进攻直布罗陀,而是西班牙加入德国一方,进攻直布罗陀。没有西班牙的合作,攻占直布罗陀是不现实的。
% G3 j- r+ g! y; Y6 l) ]( z
0 D& f$ f4 j- M9 O+ D德国伞兵空降马耳他也有一样的问题,需要意大利的合作。这里的问题小一点,但难说墨索里尼是否会把这看作抹了他的面子。
作者: 小书童    时间: 2019-12-5 10:55
希特勒不是自己也在敦刻尔克莫名其妙的刹了车么?很难说不是世界观厉害的日德债主,美,苏搞得鬼?!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