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话说大幅相机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6 11:22
标题: 话说大幅相机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1-16 17:47 编辑

就在大幅相机好像已经淡出的9102年,摄影记者David Burnett在特朗普弹劾听证会上惊人亮相,用上了胶片的大幅相机。他本人也成了新闻。


David Burnett和他的大幅相机也成了听证会上的新闻


他是少见的摄影记者里的大幅党徒


他这个Aero Liberator还是大幅里更加古典的木壳的


更加常见的是覆皮金属壳的,采用皮腔镜头,而不是Aero Liberator的固定镜头


大部分大幅都采用某种形式的滑轨对焦


这也是“所见即所得”的,取景、对焦都通过后端的毛玻璃


但这也是纯光学的,取景器里看到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镜像,取景的时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习惯过来,否则越移动,物象越偏


拍的时候,一般蒙上厚黑的布,钻到里面去拍


这是因为在取景、对焦的时候,相机里是没有胶片的;要拍照曝光的时候,要把毛玻璃抽出来,插入胶片盒(film holder),拉出盖板,才能拍摄。不用黑布盖住的话,怕漏光


曝光有两种,这是有镜间快门的,用快门线触发。更加因陋就简的就是镜头盖啦。大幅的胶片大多是慢速的,曝光时间很长。镜间快门有的可以设定速度,就像一般相机一样,还有的只有B门或者T门,全靠手里掌握。镜头盖就是彻底手里掌握了。一般用秒表,熟练的也有自己数时间的


大幅最大的特点当然就是大,胶片面积比中幅要大上N倍,比135的“全幅”那就……不比了,胜之不武


那么大的底片,出来的画质当然是无与伦比。在20-30年代胶片解像力有限的时候,大幅是放大到大画面的唯一可靠手段。这是Ansel Adams在1942年拍的


同时代的Robert Doisneau用35毫米的徕卡,抓情景没说的,但画质就没法比了。现代有胶片感的说法,当年可是想“无感”都不行啊


那现在用大幅还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这样拍移轴啊


这是所谓的Scheimflug原理


可以用来拍摄超景深的图片


但更多地是用于透视变形控制


手机拍教堂常有左面的问题哈,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后期调整,因为手机镜头没法做tilt and shift,但大幅相机可以


在芝加哥打字机的年代,4x5的大幅相机是摄影记者的标配,主要是因为底片拿出来不用放大,可以直接印相,直接用于报纸制版














如今用大幅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幅的解像力优势也不再明显,但大幅还是有独特的韵味,是DSLR很难捕捉的


现代新闻摄影基本上是DSLR一统天下,连微单都少见


用大幅拍新闻是凤毛麟角了,没有这个David Burnett,人们差不多已经忘记了大幅还用在当代新闻摄影里。但到了数码时代,大幅反而由于独特的便利而活过来了,因为可以适配数码后背








用于风景,那是锐利无比






用于广告摄影,可以制作巨大但依然纤毫毕现的图板,或者杂志中的整页画面








历史上最著名的照片很多都是用大幅拍的,Yousuf Karsh的名作基本上都是用大幅拍的






Ansel Adams更是大幅的大师






还有Edward Weston等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9-11-17 05:55
受教了,这才知道为什么当年4 x 5的大幅为什么这么流行。
作者: fcboliver    时间: 2019-11-17 19:14
玩过哈苏数码2代。觉得色彩和清晰度已经够惊艳了。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9-11-18 01:51
哎呀我说仁兄,移轴非得是大画幅的专利么?那是皮腔的作用啊。
120胶卷的fujifilm gx680了解一下:


135也是啊


在胶片时代,大画幅有独特的优势和用途;在数码时代,就只有情怀了。要说放大怎么怎么的,嘿嘿,谁还没看过高清电影啊。

顺带说一句,安塞尔亚当斯也好,别的摄影大师也好,都是不会拒绝新科技的。比如安塞尔亚当斯70岁了,还会学着用新出的“拍立得polaroid film”作试拍。如果他活到今天,铁定是大疆粉,而不会抱着古董相机装13,信不?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8 05:05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9-11-17 11:51
哎呀我说仁兄,移轴非得是大画幅的专利么?那是皮腔的作用啊。
120胶卷的fujifilm gx680了解一下:

GX680是唯一的中幅移轴嘛。这么说起来,35毫米也有移轴镜头,我还有一个呢。

大幅的移轴确实是皮腔的功劳,但也是image circle很大的功劳。35毫米的image circle大体和镜头的成像区域重合,所有难以大幅度移轴。尼康尤其如此。

大幅还有优点吗?看你干什么用了。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大幅的解像力永远高于中幅,中幅高于35毫米。但你要把Ansel Adams的大幅和今天的35毫米DSLR比,那也肯定是没法比的。80年的技术进步在那里呢。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9-11-18 10:13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8 05:05
GX680是唯一的中幅移轴嘛。这么说起来,35毫米也有移轴镜头,我还有一个呢。

大幅的移轴确实是皮腔的功 ...

我故意不提移轴镜头的,,,其实吧,还有移轴接圈,更便宜


小幅当然也可以享受皮腔移轴啦


甚至可以手持(优点??)


#######################

大幅还有优点吗?看你干什么用了。
这绝对没错。“有用”+“够用”。有两个极端的例子:1,是医用X光片,多少年没进步,因为够用了,更高精度的有其他如MRI等手段。2,是高空侦察照相机,这个你熟,我只是听过一耳朵,就不吹了。

而把“胶片大幅机”用于“新闻摄影”,如你所说,是反潮流,而且反的是技术进步的潮流。尼康Df之流,虽说是装,但真派到记者会上,大概率也能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8 11:29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9-11-17 20:13
我故意不提移轴镜头的,,,其实吧,还有移轴接圈,更便宜

医用现在也用数字成像了,片子只是留底用,或者医患保存之用。

高空侦察机用大幅是老黄历了,早都数码了,卫星照相也是。

一般的新闻摄影,老实说,可能手机的图片都能用,用DSLR已经不是为了画质,而是抓拍能力。

移轴接圈、皮套之类都能做到移轴,但问题依然是image circle,基本上不可能不剪裁就用,曝光也很tricky。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9-11-18 15:40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8 11:29
医用现在也用数字成像了,片子只是留底用,或者医患保存之用。

高空侦察机用大幅是老黄历了,早都数码了 ...

理论上,image circle由镜头决定,不是画幅决定,,,所以你看这位不就是用的罗敦斯多克的大幅机镜头,大材当然可以小用。总之我们拒绝让大画幅垄断移轴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8 23:12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9-11-18 01:40
理论上,image circle由镜头决定,不是画幅决定,,,所以你看这位不就是用的罗敦斯多克的大幅机镜头,大 ...

这肯定是双方都要配合的。尼康移轴长期一来不及佳能,就是因为镜圈尺寸限制了成像的image circle。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19-11-19 01:40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8 23:12
这肯定是双方都要配合的。尼康移轴长期一来不及佳能,就是因为镜圈尺寸限制了成像的image circle。 ...

终于,给你找到image circle的准确译法了:成像像场。
来源:严冬大画幅

顺带看了严冬大师(真的是顶级大师)的作品,,,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9 01:52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19-11-18 11:40
终于,给你找到image circle的准确译法了:成像像场。
来源:严冬大画幅

没有Schneider镜头,但有一个Schneider loupe,用来看幻灯片的,真TMD赞!说不出的舒服。这是日本镜头没有的。德国镜头用的镜片一般比日本镜头少,但镜片质量更高,所以变形、色差都小。加上灯箱和loupe的心理作用,看起来比放幻灯赞100倍。
作者: pcb    时间: 2019-11-19 03:19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9 01:52
没有Schneider镜头,但有一个Schneider loupe,用来看幻灯片的,真TMD赞!说不出的舒服。这是日本镜头没 ...

胶片的毒感
哈哈哈哈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9 03:39
pcb 发表于 2019-11-18 13:19
胶片的毒感
哈哈哈哈

没办法,曝光良好的Velvia在灯箱上用Schneider loupe看,nothing beats it。但现在灯箱和loupe都不好找了,业没有多少人还有反转片了。




作者: pcb    时间: 2019-11-19 06:00
本帖最后由 pcb 于 2019-11-19 06:01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9 03:39
没办法,曝光良好的Velvia在灯箱上用Schneider loupe看,nothing beats it。但现在灯箱和loupe都不好找了 ...


Velvia 50?
曾经的最爱 EPR64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9 06:03
pcb 发表于 2019-11-18 16:00
Velvia 50?

Velvia只有50的吧?100要Provia和Sensia?还用过Kodacrome 64和Ektarchrome E100,后者不错,前者太难用了。
作者: pcb    时间: 2019-11-19 06:07
本帖最后由 pcb 于 2019-11-19 06:09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9 06:03
Velvia只有50的吧?100要Provia和Sensia?还用过Kodacrome 64和Ektarchrome E100,后者不错,前者太难用 ...


你用过Kodachrome?
啥时候扫几张贴来看看

现在Velvia是有 100了
我玩正片的时候不记得有没有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9 06:41
pcb 发表于 2019-11-18 16:07
你用过Kodachrome?
啥时候扫几张贴来看看

哦,没用过100的Velvia。Kodakchrome有名地难扫描,色偏一塌糊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肉眼看着没问题,但扫描就是不行。可能是灯的光色关系,还是底片有特殊滤色功能?
作者: pcb    时间: 2019-11-19 11:17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9 06:41
哦,没用过100的Velvia。Kodakchrome有名地难扫描,色偏一塌糊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肉眼看着没问题,但 ...


"底片有特殊滤色功能?"
应该不是这个, 否则看片一样的偏
可能是光源的问题
扫描仪的光源一般是个荧光管,跟卤钨灯或电弧灯差别还是很大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9 11:41
pcb 发表于 2019-11-18 21:17
"底片有特殊滤色功能?"
应该不是这个, 否则看片一样的偏
可能是光源的问题

灯箱也是荧光管啊
作者: pcb    时间: 2019-11-19 20:40
晨枫 发表于 2019-11-19 11:41
灯箱也是荧光管啊

此荧光管非彼荧光管?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19 22:39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1-19 08:40 编辑
pcb 发表于 2019-11-19 06:40
此荧光管非彼荧光管?


应该都是光色矫正过的荧光管?

或许是肉眼和CCD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同的原因?

反正Kodakchrome是有名的难扫描。很奇怪而且很不可预测的色偏,后期矫正都难。
作者: pcb    时间: 2019-11-19 23:30
本帖最后由 pcb 于 2019-11-19 23:32 编辑

"或许是肉眼和CCD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同的原因?"
这个是肯定的啊

“很不可预测的色偏” 怎么像印度神牛的做派?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11-20 00:10
pcb 发表于 2019-11-19 09:30
"或许是肉眼和CCD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同的原因?"
这个是肯定的啊

反动也就在这里,否则弄一个自动的macro矫正就完了。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