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劝君莫争前世名 [打印本页]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6-16 22:53
标题: 劝君莫争前世名
     历史的真相就在于没有真相。
      我常想,春秋时代如果有个好事者,整天就喜欢写以当代人物为主角的幻想小说,再家里整天削竹子不干活,开始大家可以忍受,后来烦了,就将他削的竹子全都扔在井里,再每天逼着这厮去砍地球。
      然后3000千年后,他家的井被发掘出来,然后,嘻嘻,是不是春秋史上又一重大发现,所有的人物全都对上了,地点也对上了,然后事情却和历史记载完全不一样。于是,春秋史家们全都发狂了,崇古派斥之为一派胡言,疑古派奉之为圣殿经典,双方互欧,拿着各自的证据去打对方的脸。然后呢,上帝笑了,它就喜欢看这样的游戏。
      而说起来,现代史其实有一大半不也是幻想小说,也许史家们不是专职写小说的,但是政治观点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所写出的东西不一样。再掺杂上各式各样的心思,然后就成为现今的大杂烩。大家总说孤证不立,可是,历史的错觉就在于,很多时候,是集体产生了错觉,当历史被纠正时,原来的记忆却已经丧失。
      其实人类记载历史解读历史,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各藏心思,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天生的弱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十分自谦,可以听从别人说自己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认之。但却绝不会有人愿意被人说,你的父辈长辈有问题。认为自己有缺点,这表示自己还未成熟,但被别人说,你的先祖有问题,这就是盖棺论定,就是说,你这个人,天生血统有问题。
      所以,无论大陆人再痛恨文革,但说起TG,总需要有所回护,而台湾人即使承认国民党无能,但也总要为它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找出理由。这并不说明双方的观点有什么问题,这只说明,大家的思想之根就从那里长出来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我们父辈的教育,是他们告诉我们,他们曾经经过过多少的困苦,才带来今天的生活。无论我们现在如何去反思,但也不可能去剥他们的皮,让他们颜面扫地。那些数典忘祖的家伙只能是人生观出现分裂,然后成为那种做事毫无逻辑的人,
      我们看看现世中那些将祖先说的一无是处的人,是什么样的。民运、轮子,这些人为什么受人鄙视,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思想之根。没有根就没有坚持,他们似乎总能够说出一番道理,并且自奉为铁屋子里的破壁人,但问题就在于,在别人眼里,这就是一群只会鹦鹉学舌的家伙。
      再回头说说北宸MM,在一个大陆人为主体的坛子里,我十分欣赏宸MM的大度。记忆中最深的就是大家谈简繁之争,然后众口一辞将繁体贬的一无是处。其实,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很多言行都是一种无意的冒犯,而宸MM则是写了一篇日志,说简体繁体,都是中国文字,写上都很好看。虽然宸MM很大度,但我还是能看出那种淡淡的被伤害的感觉。
      文化之根,血缘之根,都是自幼得来的,浸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是无法解脱,也无法改变的。人确实可以大度,但大度终也有个限度。
      宽容,包容,这才是将我们聚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因素。既然我们的论坛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也彼此欣赏着,那么,为了不让别人难堪,何不将那些会引起旁人不快的话题抛到外面去。
      其实我们有很多话题可以聚谈,很多事情可以共赏,谈天谈地谈风物,赏花赏月赏秋香,且把那前世浮名,换作浅吟低唱罢。

作者: 老福    时间: 2012-6-17 22:12
挑个小刺:“宽容,包容”这两个词里总归有一种淡淡的傲慢的味道,觉得还是中性一点的词表达准确一些,比如英文里的tolerance(或可译为容忍?)。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6-17 22:45
老福 发表于 2012-6-17 22:12
挑个小刺:“宽容,包容”这两个词里总归有一种淡淡的傲慢的味道,觉得还是中性一点的词表达准确一些,比如 ...

呵呵,爱坛中充满了一群自命不凡的家伙(包括你和我),观点也五花八门,只是因为,大家喜欢这儿,所以就呆在一起,对那些自己不以为然的观点视而不见,即使起了争论,也尽量压下火气,坐而论道。
对这样一群人,很难说清楚,用哪个词能够精确地表达含义。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18 10:27
有个笑话。一帮子SM爱好者为一个同好下葬,大家商量道:我们应该把他身上穿满各种器具,让五百年后的考古学家争论去吧。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18 10:28
不过,说“大家把繁体字贬得一无是处”不知从何说起。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18 11:09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6-18 10:28
不过,说“大家把繁体字贬得一无是处”不知从何说起。

批判的是恢复繁体字的思潮吧,就好像我们嘲笑民国范但是并不否认那些人的个人作品啊。
作者: 河蚌    时间: 2012-6-18 11:28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6-18 11:09
批判的是恢复繁体字的思潮吧,就好像我们嘲笑民国范但是并不否认那些人的个人作品啊。 ...

但说着说着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用繁体字的那一人群。这就是争论的坏处,到一定时候就会虚火上升,直到狂化。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