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r" F" o+ F c+ w3 ~美军对无人机的成功应用也在商用和民用领域引起注意。美国边防巡逻已经开始使用无人机,海上反毒、反恐巡逻也已经使用无人机,但美国国内的警方也迫切希望开放无人机的使用。无人机尺寸较小,续航时间超长,不受地形视野限制,不易引起被监视对象的注意,携带的监控设备可以长时间提供稳定、高分辨率的实时视频,对反恐、反毒、反有组织犯罪、刑事调查、人群监控、大面积搜索等方面特别有用。2011年12月10日《洛杉矶时报》报道,北达科他州纳尔逊县的一个警官在搜寻6个走散的牛的时候,在一个农场上受到3个持枪人的威胁。警方立刻调动州警、特警和其他力量增援,同时呼叫海关用于边境巡逻的“捕食者B”无人机在空中监视现场,防止遭到伏击。“捕食者B”在3200米的空中徘徊,通过传回的实时视频确认3个嫌疑人此时没有武装的时候,警方乘机突入,一举逮捕了他们,避免了可能的恶性交火。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无人机用于警察行动。不难想象,在未来,对于特别危险的暴力犯罪嫌疑分子,动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定点杀伤也是可能的。) N7 s7 I" M; b9 V. Q8 G c
' f# t A5 r A4 s) f. q
除了警用,无人机在城市交通监控、消防指挥、市政测绘、道路停车管理、灾难营救、野外搜救、农业收成调查、地质水文调查等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在新闻、娱乐、广告、影视业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可观。从航空和相关工业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民用无人机的开放将拉动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高度智能的自主飞控系统、监视系统、数据链、地面站、控制员训练等很多产业,新闻、娱乐、影视、市政等使用民用无人机的产业也将衍生更多的商机。说不定哪一天私人侦探也会用上无人机。- y5 _4 F+ K1 L6 K
@- Z0 n, i* N; ^无人机不是真的没有飞行员,而是由控制员在地面遥控,或者由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在理论上,无人机可以通过下传实时视频,对无人机周围的空域实行远程目视观察,但这在具体实现上有困难。高分辨率的实时视频下传对频带的要求很高,天空中众多的无人机都要下传实时视频,对频带的占用就非常可观。“全球鹰”需要60MBPS,“捕食者”的胃口低一点,也要30MPBS。战场上高清视频对判断战情十分重要,塔利班分子在飞眉毛还是皱眉头,可能就是下一步决心的流露。对于民用无人机也一样,警方监视的使用场合更加微妙,对嫌疑人的高清视频比战场监视要求更高。航测、新闻、娱乐也是一样。这些水涨船高的数据通信要求极大地增加了无人机的通信负担,留给目视飞行观察的频带就越来越受到挤压。美国现在有7000多架军用无人机,但很大一部分是美国陆军的超轻型无人机,在视距内使用,不需要卫星通信。即使如此,美国军用卫星通信成为美军基础建设的重点,WGS、AEHF等先进通信卫星正在接替老旧的DSCS、GBS、Mikstar等军用通信卫星,但军用通信卫星在和军用通信需求的龟兔赛跑中依然气喘吁吁地远远落在后面,无人机的大量使用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城市里使用的民用无人机或许可以通过视距通信解决大部分数据通信的问题,但一旦离开城市,卫星通信负担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b5 N, q X6 r* K9 R/ J7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