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3 Y, i" Q2 ?$ Q; u% w) l 但是这个民族还有另一个特质,就是这样的一个制度方案,很容易在它真正的被落实后,迅速的僵化。因为这只是少数人组成的群体,凭着一种责任感,凭着一种对于更合理的社会的设想去实践。同时由于大多人的蒙昧和不自觉的状态,以及由于俄罗斯自身的庞大体量与资源优势的结合,使得这样的体制一旦确立起来,如果没有另一个更有行动力的精英群体来提出新的方案的话,或者说这样的一个僵化的体制内部的某些人,自觉地来主动改造体制的话,那么这种体制就会一直继续下去。因为对于俄罗斯那样的情况来讲,任何一个制度其实都是一个早产儿。但是,又有足够的资源,供一个社会的先知先觉的群体在确立共识后,将制度建立起来,并很严谨地运作下去。 + p$ z7 z2 a# z( W* A( p8 d & }1 R- d/ t9 Z% ^ 这样一个早产儿,它一旦作为制度,被真正确立之后,不可避免的会迅速僵化,然后就会发生精英群体和普通人之间的分化和疏离,最终使得制度本身失去自我改良的,或者说维护这个制度最基本的内在的条件。也就是说,不论改良这个制度还是维护这个制度,其实会让大多数人觉得与自己是没有关系的。一旦进入这样一个状态,不论是要维护这个制度还是要改良这个制度,必须有一个群体,表现出来坚定的意志和明确的方向性,然后发挥他们自身的行动能力,或者说某种意义上的马基雅维利式的,所谓的政治策略。否则,这个制度不论是被维护还被改良,都是不可能的。这是苏联解体的一种根本历史文化上的原因。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14 07:52
那一代革命者,甚至说自彼得大帝开始的,一代一代的俄罗斯社会精英分子,他们可能推进社会的形态和组织方式上的乃至于具体的物质、科学、文化成果上来取得重大飞跃的时候,甚至走在人类的最前列。但是这一切,既是由巨大的智慧和献身精神所决定的,也是由俄罗斯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所决定的。但是这种制度一旦进入僵化状态之后,它不论改变还是被终结,它的过程往往在其他民族看来,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流动性极强,而且持续上千年的历史,不同阶层、不同的群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的“皇家还有草鞋亲”,这样的一个社会里面的,大多数的中国人,会对这样的一个过程,感到瞠目结舌。但是这就是俄罗斯真实的历史。& t& x5 r8 k' r
# Y( [$ m6 J3 m" F6 y
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首先为了政权能生存下来,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制度。在武装的帝国主义国家联盟,对于苏联进行武装干涉,甚至军事扼杀的或者说绞杀的直接危机暂时缓解之后,列宁开始新的关于社会经济组织方式的探索,就是所谓的新经济政策。但是在列宁去世之后,苏联事实上的外部环境重新的险恶起来。2 y) ?& [% T- O7 o: a
: \; s% ~& W I9 o
一方面,传统的帝国主义国家,度过了战争后期的危机和虚弱的状态,逐步恢复了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当时的这样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根本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也就是说,赶超者还继续的谋求赶超,美国努力谋求取代英国、法国的世界主导者的地位,而英国和法国则在全力维持自己的这样的地位。这就使苏联的战略环境面临着两重性:帝国主义国家的之间的矛盾,是可能被它所利用的,让它自己得到发展的;另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缓解自身的矛盾,它会选择妥协,然后把主要力量的投入到颠覆苏联的努力之中,最终通过得到苏联的资源和这种所谓战略生存的空间,来缓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矛盾,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社会矛盾。这些都会谋求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缓解。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所谓的德意日反苏轴心的形成。2 m& \3 d2 g- S4 u% {6 w0 `6 c
& P9 z( ?; x+ j4 C: G, O" }
我们今天读一下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按有些人的说法,里面的内容海阔天空,没有任何内在的逻辑可言。其实它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就是宣扬德国必须向东部取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宣扬,而不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那些政治家们,忽视了这些公开的宣传,才使得整个西方确定了在德国支持希特勒,来抵制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向中欧冲击的趋势。 D6 H, ^) B6 m: i( l0 A
$ w- _% { X2 [
这是苏联当时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客观现实条件。对斯大林而言,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西方的意图还没有明确之前,迅速地增强苏联的综合国力,不论是用什么方式,不论采取什么体制,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制度本身就是探索的过程,但是首先要让苏联生存下来,首先必须要让苏联发展起来。而要想发展起来,苏联就必须有效地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同时选择可以最快的利用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及后来的一场资本主义全面危机中出现的机遇和条件,来迅速的完成苏联的工业化,而且是重工业化。 ( A U; v8 Y6 ?: B ; k5 h; ?( v: _ 斯大林一方面很成功的完成了这样的历史使命。他最成功的表现,就是在一战中,沙皇俄国是一个拖后腿的盟友,是一个蹩脚的参与者。沙皇俄国的军队和意大利的军队,一个共同特点是,士兵在战争中极容易发生溃逃,在溃逃中,他们喊的号都是“打倒军官”!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的新的军队,在二战中,承受的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的冲击,最终他消灭了这支陆军70%以上的主力,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14 07:53
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之后,这种体制也迅速的僵化了。这个体制的僵化有两个原因。0 z, w4 Q. u( b1 J% D) t; u
+ r0 J& M H4 V4 G6 b, Z! x6 C 第一,是自身的意识形态的出发点。因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追求的就不是商品的极大丰富,不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不是资产投资的效率的回报。而是什么呢?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所以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就是,一方面,在物质上,要确保人民的合理的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享受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在这种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的优越性。最终,在这种人民的比较选择中,以及在国际上的斗争中,最终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它的体制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 Y, U C8 C" N3 W; {* S
$ ^8 K' z7 X7 u" O2 g" i- ? T
第二,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俄罗斯也好,苏联也好,它自身的人口基数是有限的。那么它的市场,主要是消费市场的发展空间,必然是有限的。当不能有一个广泛的消费市场的时候,是无法进行的美国那种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的循环,只能进行一种计划经济的,不断地按计划进行投入和产出的循环。而且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它的计划的水平,也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极限。可能一台机器,它的螺丝是在高加索生产,它的轴承是在西伯利亚生产,而它的底盘或者发动机是在莫斯科生产,但只要通盘计算,资源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这样一种体制就是合理的。 - Y1 e" u" D H6 A6 |1 C t6 ?) Z1 z2 M 而美国所主导的这个世界体系的核心,在于一个经济体或者说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区,它是承载着整个的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的,这是和苏联的体制的一个根本的不同。也就是说,某一个环节,是由某一个经济区,或某一个经济体完整地承担下来的。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区或经济体内部,有一种内在的互相交流的需要。在这样的一个经济体内部,就会形成的一个小的商品交换的范围,形成一个更有效率的计划和体系,它可能不叫经济计划,而事实上是一个经济体系所指导的。因此,整个美国,对于这样一个体系的配置、策划以及运转的过程,具有高度的计划性,而且是一种有活力的计划性。但是这种有活力的计划性,它最终导向的,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最终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最终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在这之前,它更多地表现的是创造财富,以及在海量的财富基础上的,所谓的“社会和谐”的效应。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14 07:53
而苏联的体制呢?它更多的体制性的优势,在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赶超,而不是满足人的现实的需要和维持一个有活力的、有着内在经济联系的体系这方面。只有理解这一点,很多事情,我们才会有深入的理解。$ x4 x: I. {& \# x' i0 Z
8 |' V9 N9 F: Y) M& ` 比如说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他对民族问题是掉以轻心的,甚至说是以很轻慢的态度,来处理一些民族问题方面的敏感事件。他违背了苏联共产党一贯的原则,在某些加盟共和国,不是配备当地主要民族的背景的干部,任加盟共和国党中央的第一书记,而是配备了其他的民族的干部。根本原因就是,戈尔巴乔夫相信,苏联已经在经济上形成了统一的,有着内在联系的体系。有了这样一个经济体系,只要把事实上高度集权的,而在法律上规定的,各个加盟主体随时可以退出的所谓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转化成美国那种联邦制,所谓的民族问题,就会顺理成章地解决。所以它是非常轻慢地来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的。但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最终葬送了苏联。( q8 @& l$ I1 |; I& |7 k5 j/ ]: Y0 K
% W' E# p) l/ x8 J( _7 e' v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这种计划性经济联系,而不是说每个地区主动参与的,积极推进的,公平自愿的一体化市场内的交易活动。这样一种联系方式,一方面是资源在整个联盟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另一方面是,这个最优化的配置,又是和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现实需要,有一定距离的。因此这样的一个配置过程,必然是高度计划的,甚至是简单粗暴的。同时,因为是最优化的配置,所以各个加盟的主体都认为自己是吃亏的,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吃亏,那么谁占便宜了呢?事实上,是整个联盟“占了便宜”。它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原始积累和最优化的配置。本来应该回馈给各个加盟主体,乃至于回馈给劳动者的部分剩余价值,成了实现国家实现经济科技发展赶超的这样的一个积累。这导致的结果的是什么呢?是联邦为了实现经济科技的赶超,来进行积累,所以减少了对各个加盟主体以及劳动者的回馈。但是事实上,在一个民族矛盾激化的条件下,这个过程会被简单地解释成,其他民族剥夺了某个民族,或者说整个联盟,以简单粗暴的态度,把应当回馈给我这样的一个加盟主体或者说民族的一部分的利益,简单粗暴地划拨给了其他民族。结果这样的一种全局性的通盘的经济布局,最后成了催化和激化不同加盟主体间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的一个根本的原因。这是苏联的体制悲剧性所在。! H8 l- V% Q, y8 W3 B
2 I! [" @; m; U: F! g# G+ Y 实践证明,小平的决断,超越了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使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突破了这个两难的瓶颈,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承受住了和平演变的风险,焕发了全新的生机和活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实体经济的巨无霸地位,结合西方的盲目乐观的社会心理的共同作用,在实体经济上彻底掏空了西方,使西方走上了金融危机,实际是全面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危机的不归路。这场危机从07年底开始,至今仍然看不到走出危机的前景。这就是作为领导核心的权威的,进行“正确的集中”的意义所在。历史的发展,会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这个决断的意义。" G- v4 X9 I1 I" _6 Z' f- E* j 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20 15:18
如前所述,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把握住了可贵的战略机遇期,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这个成就是必须首先肯定的。当然,这种“闷声发大财”的策略,因为中国自身的条件的限制,也由于事实上很多问题,在当时的实践中不可能先认识清楚,自然会在实践中带来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也要有客观的、历史的分析。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所谓的房地产问题。. p, k' B4 j. {' U# x! u- }
: B% _6 p2 }. Q( H# U, @5 I1 X
今天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某些人通过投资于房地产,占用了过多的社会资源,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过高的利润和对于经济生活,经济政策博弈过程的巨大影响力。另一个层面是,作为基本生活需求的住房,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资源配置,导致整个社会基本稳定和发展活力都受到了影响。但是,我们不应该简单的就此否定房地产这个行业本身,我们必须有一个历史性的眼光来认识这个问题。 % ?) B3 I* P5 ~. V8 Y) B0 Z; N 0 z6 ~3 U. w4 c 在中国承接东南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关键阶段,也就是在90年代的中后期,由于东南亚国家实体经济向中国转移,使得其经济泡沫化,同时由于这些国家没有坚定的意志和清晰的战略思维来应对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一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在这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可能停止向中国产业转移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确实认识到了,需要建立起一个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深远的战略纵深,然后以这样一个战略纵深,为本国产业的重新配置来准备一些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o# N+ x9 J. i' d; D% T1 Z# H
$ M1 V* G5 h% Y4 V. h. u: S | z 特别是在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实际是全面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之所以还能表现得比较从容,甚至某种程度上具有“想拉哪个发达经济体上岸就能拉哪个上岸”的“决定性作用”,显然得益于自己的制造业巨无霸地位。而这种巨无霸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覆盖全国的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备和强劲的进一步推进和优化布局的势头。 / d$ x {: o9 }2 z : s7 Z( F3 K; R: z 中国欲完成产业的内部梯次转移配置,覆盖全国的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一个决定性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已经有的订单随时可能转走,更不要说在中国梯次配置了;具备了这个条件,就可以建立一个有足够纵深的制造业体系,如同海绵一样,吸附住各个环节的制造业资本,完成梯次配置。道理很简单,一个浅碟形的结构,转移时成本较低;而一个有层次的配置,从资本的立场而言,付出成本进行转移,而放弃现成的可以纵深分层配置的产业框架,显然是和自己的利润过不去。因此,建立起覆盖广阔幅员的基础设施体系,就是中国确立自己制造业巨无霸地位的关键环节。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20 15:21
在当时的情况下,一方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成本比较低,因为中国是刚刚开始进行这种产业转移和承接,而且金融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状态,所以,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要素市场来兴风作浪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这样就使得成本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成本,同时也由于中国自身体制上特有的优势,使得这个成本在现实的落实过程中,又被人为的压低了一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完成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最有利的时机,同时也是中国为未来的发展布局必须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时期。 9 N( c7 c6 M2 S- _( r6 x6 t" {# I" `% R9 Q+ \; T; n
但是,今天我们似乎可以很轻松地议论这一切。而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东亚的背景下,中国更重要也更现实的考虑,还是找到一个现实的避免危机,巩固基础的杠杆。. H. c' J2 @4 W& [* d1 s
" t3 u. W2 Q' j5 i' D$ n 1998年的情形和2008年有着根本的不同。2008年的情况,是国家有过多的外汇储备难以消化;1998年的主要瓶颈还是资金的匮乏。结果,将汽车和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明确,等于为资本指明了一个投资方向,将大量国内国外各种来头的资金都注入到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加上GDP第一的考核标准,各地招商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除了西部一些地区,中国成了世界的大工地。中国政府也加了最后一把火。7 P% L; U# B! L' \
4 T* X' b7 u7 ]/ u7 I 2000年,财政刚刚宽裕一点,马上推出“西部开发”战略,简言之,就是把资金硬塞给西部地区的政府,逼着他们搞起一些诸如一年跑两辆轿车的高速公路之类的工程。如此,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区域市场有中国这样优越的投资硬件,中国真正做到了“走自己的路,不给别人留活路”。2008年末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大头还是在“铁公机”上面,就是要进一步细化基础设施的布局,彻底锁定巨无霸地位,确立与西方进行博弈的基础。 ) J8 u3 a; T5 j: A+ V 8 B8 l H* w% K' [5 c+ @! V' A 这个战略,是真正把握了市场经济的本质,也真正参透了基本国情的一项决定性的筹划。7 z( V# K y X4 q/ `, o
3 n$ I, H8 g2 p, M; R% o! n6 w! _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能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有力的杠杆就是房地产业,开发了一个楼盘,推向市场一个房地产商品,就意味着周边的配套设施必须完成。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论房地产本身,还是周边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发挥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善,产业纵深配置相对合理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也是最大程度地吸纳和调动各种资源的最有力的杠杆。比如中国年轻的低技术水平的,同时又是不可储存的男性劳动力,只有房地产这个产业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吸纳同时具备这三个特质的劳动力。而那种所谓两头在外的OEM,更多吸纳的是年轻的、低技术水平的女性的劳动力,这样就使得两个方向同时被推进,枢纽就是所谓的招商引资,以及以GDP和财政收入作为党政干部政绩评价,正向激励的主要手段。& |- M% w) Z6 p/ Z
8 D0 ?& c/ ~, H1 V
各地都在竞相为投资者降低落户和经营的成本,就使得更多的国际市场的需求的订单转移到了中国,这就最大程度的吸收了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也最大程度发挥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同时,随着这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和一体化的推进,使得中国形成了一种自己独有的产业发展的纵深。& Y n& D3 `2 v% d' p9 q* @& [ 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20 15:29
当然,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标准化的负面效应就是,中国的城市不是在培养自己的个性,而是在迅速的抹煞自己的个性。但是正面效应是,中国事实上成了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制造业环节的巨无霸,就是所谓的“走自己的路,不给别人留活路”。中国只要进入到某一个环节,就意味着其他的经济体,除非承接中国有意识的转移,否则不可能在这样一个领域里面立足。而这种扩张和占位的速度,是呈加速度状态。这样一种加速度状态,使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资本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就是一个有着广袤纵深的,几乎是无穷的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国家,同时又是有着坚强的国家主权和清晰的战略意志的国家,占据了这样一个环节。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他所面临的困境就是,要和这样一个对手进行平等的谈判,而这种谈判的前提是中国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坚强了,而跨国资本手里的筹码事实上越来越虚弱。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在制造业这个领域里面迅速的扩张。 ) ]3 z) C9 K+ Z; m$ ~! T2 k z- O: G
当前,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就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的主题主线了。这个新的主题主线,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有其现实的优越条件。 * s- J/ n9 S, E# [+ n9 J) U- V , C6 a; b" e/ w4 a. m6 f 就其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言,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外需市场因前述的“和平红利”被耗尽,以及在过于乐观的预期下吹生出来的“景气泡沫”在进一步破裂,所以靠着廉价资源配置形成的“三来一补”的外需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同时,沿海地区的要素成本在上升,随着中西部的发展,使得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在迅速流失。这些,都构成了对三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形成的利益格局的严峻挑战。直接面临这个挑战的,就是前面一个阶段的主要受益者群体。 $ r6 R8 _; V) |; c ; h' g; L* j, h' h 这种紧迫性的另一面,就是危机带来的调整转型的动力。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观念,困难和挑战,其实就是转型升级的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所在。当然,完成转型升级,而不是被困难和挑战击垮,是需要一个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主观论,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准确的判断把握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就客观而言,就是现实的实力。目前看,转型升级的客观条件,是基本具备的。但是,这个条件也不是很强劲和牢固,所以格外需要主观上的正确认识的指导。 0 d1 Z Y% L: S% b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20 15:35
就转型升级的目标而言,应该分为对内的结构调整模式转变与对外开放战略调整这两个方面来认识。5 r1 t5 h: W0 v! g$ l3 I
9 L) d' ?: T; q% z; w+ F8 E: a
对内而言,中央政府如果能够正确地规划,有效地协调,就可以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蕴藏着无可估量的潜力的,改革发展的全新的局面。这种新局面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沿海地区率先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的目标,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将一些产业转移向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也不是对沿海地区转移出来的工业生产能力“照单全收”,而是有选择地承接那些高质量的,又对本地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有可持续的拉动作用的,符合本地区自然禀赋和资源禀赋支持条件的,仅仅是因为沿海地区的要素成本上升,而外溢出来的那些投资和产业。( W7 F. f5 w* V6 u' S5 n g @
# e! ]8 V. z! x" J
对外而言,就是争取首先团结新兴经济体,进而团结整个发展中世界,即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中,受到打压和剥削的经济体,共同改革并创造新的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以及相匹配的世界政治秩序。就中国而言,很现实的一个考虑,就是趁着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外需萎缩,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需求上升的时机,完成对外开放战略的转移,从单一的倾向西方发达经济体,转向对整个世界的真正的全方位的开放。要继续巩固发达经济体的市场,继续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开展合作,引进资金;另一方面,就是更多侧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和技术的输出,以及市场的双向进一步开放。这两方面,要以后者为主,才能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战略的新的格局。 * z( R) _, O0 ]8 R6 j7 v0 {6 T. ^; Z! r
这种对内的发展改革模式的转型,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就是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的“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度过这次危机”的深意所在。而这种调整和转型,必然会触动一些群体的利益。就国内而言,这种调整和转型,意味着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利益的调整。所谓“步子太大”,就会使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受到冲击,甚至一些人刚刚起步的事业,也会受到重大挫折。因此,这些人的抵制和疑虑,是最符合“经济人理性”的逻辑的。$ q: p" T$ I- B
$ z: e% t! l/ I, @. {: Z 今天的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为了使自己尽快摆脱危机,巩固世界经济体系最高端的地位,而不是眼看着中国的策略成功,颠覆其既得利益,就必须对中国采取全方位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在资源产业方面的布局,来控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前端。另一方面,就是向中国灌输所谓的普世价值,通过展开网络战、信息战的方式,希望中国能够发生内乱和解体。只要中国发生事实上的内乱和解体,哪怕中央政权以一个联邦,邦联或者名义上的单一制的国家继续存在下去,也是虚弱的,无力的。一个虚弱的、无力的,同时又集中了所有制造业环节的,有着广大劳动力的中国,对于西方资本的优越性,远远大于所谓的第三波的国家。 / m/ C' M, e) v: D# e5 P ) b. x" x" l+ C 同时,中国一旦进入了这样的状态,将永远被锁定在这个状态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中国积极宣传印度模式和印度经验的基本战略背景。也就是说,这些人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或者由于认识的局限,接受了某种思想的灌输,认为印度的状况是一种所谓的可持续的,低代价的增长,而这种所谓的可持续、低代价,在大多数印度人现实生活的表现是什么样子?他们有意的回避甚至是美化。在他们的逻辑里面,只要是自己的制度理想能够实现,自己的利益得到永久的保障,大多数人的状况会是怎么样?大多数人会不会有更多的机会,这个并不重要。 5 K) C6 P+ R" q% x e: x+ O+ \" U2 x 当然,印度有它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这样的逻辑是不符合中国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从来都讲究“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的文化传统可以说是裙带关系,也可以说是差序格局;可以说是正面的,也可以说是负面的。但是客观上,就是通过千丝万缕的血缘和裙带的关系,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谓“皇家也有草鞋亲”,所谓的“民本”思想,是它的正面价值。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它的负面价值。但不论是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在中国,一个观察者,一个决策者,一个研究者,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这是中国一切政治、经济和文化表象的最深层的核心奥妙之所在,同时也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希望与活力之所在。这种希望与活力,就在于没有任何人可以脱离大多数人,而得到个人或者小群体的向上提升。如果单纯的追求个人或者小群体的向上提升,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向下沉沦,不管它的主管愿望怎么样。比如李远哲支持陈水扁,他的主观愿望可能是在台湾真正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意义上的政党轮替,形成这样一个稳定的机制。但是非常不幸,因为脱离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他无视台湾的基本战略环境,最后使他的支持和选择,成了至今一个不敢反思和执迷不悟的笑话。他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回避自己的责任,在必要的时候逃避兑现自己的承诺。但是,他拒绝从根本上去反思当年的选择。今天所谓的死硬的台独分子,他们的根本的思想基础,就是在文化上摒弃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那样一种家国伦理,而以所谓的个人主义的自由、民主等等,取代这样一种伦理。) W' g* C% _ v$ q, r+ t" X
/ o0 ?) Y# W2 l; P& N& D) @) V7 h; P5 ^6 ] 可见,这样一种期待,只能使一些人因绝望而走上仇视整个国家根本利益的方向。但是,这些人自己却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两种不同认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 A% _ R- b" _9 [. g* z h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28 06:12
排除两种极端倾向的思想,在主流观念里,其实也一直是存在两种改革观的对立的。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观和资本主义改革观的对立。持两种改革观的干部群众,可以大致分为社改派和资改派。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进行说明。9 A' L; s5 I" c( e6 V! D; l
+ m d$ ? y8 s! F% t9 [* T
如果我们把改革的起点看作北京,把西方的制度在中国的基本落实的方向看作香港,那么对两种改革观的分析就比较简明了。 Z. ~) W% K$ R- l. P5 Q; f* K8 ]: B& R, Y# Z: ^0 b
首先,资改派认为,中国改革的进程,就应该是从北京到香港。不同的改革方案,实际是不同的路径选择的问题。可以直接飞机到香港,也可以徒步或者骑自行车到香港,也可以自驾到香港,还可以沿着京九线坐火车过去,或者走京广线,先到广州,再到深圳,最后到香港。这中间,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停留一段时间,积累一些本钱,继续观察一些情况和总结一些经验。这都是策略性的问题。但是,最后的目标,必须定在香港。对这个有动摇和怀疑,就是“停滞”和“倒退”。现在,尤其应该横下一条心,直接冲向香港。 % V. N2 u* p8 Q 0 f2 x f" |% V, z ?' j0 r' t" r 与资改派的认识相对的,就是社改派。这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改革,确实已经从北京走到了深圳。但是,现在的方向,不应该是一步跨到香港,而是走向别的方向:可以回到北京,可以转向中西部,也可以先停留在深圳,继续深化巩固一些经验性的成果,修正一些局部的失误,调整一些已经不适应新的现实需要的具体改革的体制成果。这些,就是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就对外开放论,应该在新的形势下,把“自由贸易”的旗帜举到最高,联合新兴经济体,改革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由单纯地依赖西方的资本和技术的“血汗工厂”模式,转向全面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以及还有待开发的地区的,更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新的开放结构和模式。 : C2 [# L# \3 e- y, ~ E9 ]5 K2 Z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28 06:17
再进一步分析,资改派认为:中国改革已经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完了六成到七成的里程,也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活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因此,就应该走完后边的里程,最起码,要走到八成、九成。这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激活作用,可以至少再翻一番;社改派认为,中国改革的进程,实际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包容、扶植、鼓励一些资本主义成分的发展。这些资本主义的成分,一方面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一些问题。因此,在这条路上走到五、六成的时候,必须做出一些深化和调整,同时,要选择新的方向。这样,才是真正符合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毛泽东所展望的“共同的富,共同的强”,邓小平所规划的“共同富裕”,江泽民总结的“三个代表”的方向,就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所规定的改革方向,就是在新的形势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正确方向。( I( T4 D6 Y) |4 s# [
6 e. f8 U- u5 `' ?3 [$ p7 L
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事实上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阶级的分化。因此,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上述两种改革观的现实经济政治基础。必须肯定,这两种改革观,都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但却基于各自阶级立场,逐步形成,且日益对立的。这就具备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阶级基础的对立,使得两种改革观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另一方面,因为阶段性的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事实上存在着统一在共产党的阶段性纲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旗帜下,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可能。这两方面的可能同时存在,既是风险所在,也是动力和机遇所在。 " @' W$ Q7 }# X, i1 o0 k2 D5 z. N% P* m3 L( R6 q, p
作为领导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当然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观。但是,这种坚持,不应该是生硬甚至粗暴的强制,而应该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也就是党的阶段性纲领的旗帜下,真正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认识,激发和调动各个群体的积极性,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 @4 y0 a1 c0 \ O& E" F' k3 f/ x% J
因此,在社改派的立场看,下一步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地以权力压制住资改派,而是应该由中央正确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提出一个更清晰更完备的理论论述。同时,也要逐步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对资本的引导。也就是说,要同时给官僚群体和资本套上“紧箍咒”。这样才能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深化。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2012年的基本期待。 , H5 T" u H8 Y% S * }- q+ ?# G) t- V0 i | 而另一方面,资本的力量,则希望推出实质性的基本制度的“重大改革措施”,实际就是要求共产党放弃对资本的控制,进而将执政权也放弃,实现“苏式改革”的目标,让已经“成熟”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取代已经“僵化老朽”的现实体制,承担起主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F) b# \- l9 r+ m( W) { 9 D3 X' a9 I1 V. h9 k/ M 这样,就出现了事实上的两种期待的“猴吃麻花——满拧”的状况。当前的一些问题的争论,之所以表现出似乎不可调和的状况,其实就是这种“满拧”的一个直观的表现。如前所述,这种“极端对立”的状况,靠着强行压制,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把这个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发展,以及实现真正的大众化的动力,才能转化为真正沿着正确方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基础。( W- t2 |9 M! G! H( X
9 |& }4 G. C& E! a6 w
当前,就是要集中说清楚一个根本问题,即近三十年来形成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他们的历史地位和出路究竟在哪里?中国共产党对这个“新阶级”的基本态度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 [5 J8 ~" p1 f" d0 \! a 6 |: V8 k8 r" s, B3 @: Y 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本人的一点认识。作者: 听风看雨通三统 时间: 2012-4-29 09:34
回顾这个“新阶级”的政治诉求在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史,展望下一步的前景,我们其实可以以孔子的一段论述借用于此。 I; V" T6 @) L % ?& q# l9 Y' O5 n3 M: p 孔子曰: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9 J6 v8 Y) w/ P: G! v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