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0 a) o. Y5 Y1 L* O. G 也许会有人问“在中国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没有走出贫困线时,我们为什么要去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搞什么劳什子探月工程?难道是为了找到广寒宫吗?”1970年,当人类的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后没多久,在赞比亚工作的玛丽·朱库达(Mary Jucunda)修女向时任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副总监的恩斯特·斯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提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们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K x: v) A0 B5 F
9 I% O. U: o" b# k3 P 就这一尖锐的问题,斯图林格博士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长信——《为什么要探索宇宙?》(WHY EXPLORE SPACE?)。在信中,他在表达关注饥饿问题的同时,一再重申“太空项目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涵盖了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还涉及到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等诸多学科,通过这一项目,人们探索科学的激情有了用武之地,得以窥见宇宙无比瑰丽的景象,并为了推进研究工作,不断地推出新技术和新方法。”他还提到,以美国为例,太空探索项目仅仅只占政府全部预算的1.6%,即全国GDP的千分之三。随信,他还寄出了一张明信片,是1968年圣诞节时,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并说道“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离开地球就是荒芜阴冷的外太空。”' r/ q5 Y2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