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色戒》的视觉语言欣赏 (看片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17 02:01
标题: 《色戒》的视觉语言欣赏 (看片笔记)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5-15 20:51 编辑

       品味一部好影片的视觉语言就象欣赏一篇好的文学作品的文笔和文采。《色·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读精品的机会。易先生说,"如果你留心,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小事",这句话用来注释《色·戒》,是再精妙不过了。
  
  我喜欢影片的第一个镜头(Establishing Shot)。从一只狼犬的特写上摇到凶恶的门卫,交代了时代背景并隐喻了汪伪政权的特质。
  
  我喜欢王佳芝的人物色彩造型:“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脸上淡妆,只有两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涂得亮汪汪的,娇红欲滴。” 张爱玲真是色彩搭配大师,电蓝旗袍和红亮亮的小嘴唇把色诱的主题暗示表达得既清晰又含蓄。如果要用两个视觉符号来扣“色戒”二字的话,我选红亮亮的嘴唇和六克拉的粉红鸽子蛋钻戒。
  
  我喜欢热血青年们那充满活力的《毕业歌》。其动态造型和节奏感颇具匠心。如果青年们排成一排,蹦蹦跳跳,画面就有点呆板单调。李安动用了自己当年演话剧的生活积累,让邝时而在前面领跳,时而面对其他同学,握拳做鼓动状退着跳: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然后是同学们的挽臂集体舞: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巨浪,巨浪...这场戏达到画面、音乐、节奏的和谐统一。
  
  我喜欢那场《天涯歌女》的表演唱。王佳芝先是站在十步开外,用典型的40年代表演方式咿咿呀呀地唱“觅呀觅知音“; 后来走到近处倚着门柱唱,“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再后来就唱到了茶几前与易面对面,(并递上一杯酒)“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整段表演呈递进句式,一步步地把歌和情唱进易的心里。
  
  回忆和倒叙
  
  表示回忆和倒叙的镜头语言我们已经很熟悉。 比如,镜头虚一下回到从前,或者黑白表示过去,彩色代表未来等。李安把回忆放在了张爱玲说的“等最难熬”的时候。因为“虚飘飘、空捞捞的,简直不知道身在何处。” 佳芝的回忆是坐在凯司令咖啡店看着玻璃窗外开始的。她在等易先生。影片的故事从1942闪回到四年前的1938,学生们演爱国话剧,抗日救亡的年代。后来,佳芝又坐在咖啡店里,穿同样的服装,用同样的神情看着玻璃窗外,故事回到影片开始的1942年。那咖啡杯上的唇膏印和抹香水的动作前后出现两次,象左右对称的括号,自然流畅地括住了整个回忆。
  
  另外一对对称出现的镜头是当年坐在空剧场观众席上邝裕民喊“王佳芝--" 赖秀金叫: "你上来!”这声唤,唤出了她因戏而生的人生,从此投入地出演“麦太太”,再不能回头。放走易先生后,她坐在三轮车上,把毒药拿在手里,这时候又出现当年大喊“王佳芝,你上来!”的闪回镜头,将佳芝从“忠于角色的”戏中唤醒......
  
  玻璃橱窗、玻璃窗、玻璃门的运用
  
  佳芝那个著名的赤裸背对镜头站在玻璃窗旁的画面令人难忘。她在被冷酷地剥夺了贞操后,将面对窗外看似美丽实则残酷的世界,美和人性被蹂躏、践踏、摧残、毁灭的悲剧就要开始了。这个镜头极具震撼力。
  
  佳芝看到同学们第一次杀人的血腥场面是隔着阳台的玻璃门。这道玻璃门对空间做了半隔离。在与老曹的打斗中玻璃门窗被撞破,佳芝成了几乎处在同一空间里的血案旁观者。
  
  戏院玻璃橱窗里的电影海报映照出时代的风貌。有玛琳·黛德丽演的西部片《碧血烟花》(Destry Rides Again,1939),还有希区柯克拍的悬疑片《深闺疑云》(Suspicion, 1941)。这些海报既丰满了孤岛时期的上海社会文化生活,使其具立体感,各种旁枝末节的“戏中戏”被巧妙地纳入叙事本文,又与影片的氛围和外部环境相配。
  
  老电影的运用
  
  第一次学生时代的王佳芝在香港看了《寒夜琴挑》(Intermezzo, 1939)。剧中的小提琴家爱上孩子的钢琴老师(英格丽·褒曼饰),私奔后又回归家庭。他说自己是个负责任的男人…台下的佳芝触景生情,哭成泪人。
  
  第二次,佳芝回到上海看了一场中途被新闻宣传纪录片打断的伤感美国片。她买票时报出了该片的名字:《断肠记》(Penny Serenade,1941)。
  
  第三次王与邝裕民在影院秘密接头。银幕上放的是由汪伪政府控制的华联公司投拍的国产片《博爱》(1941)。
  
  钻戒
  
  粉钻在钻石中较罕见,品质高的更乃稀世珍宝,澳大利亚是唯一产地。色级最高的色泽微蓝的“火油钻”亦难得。作为影片重要的视觉符号,这枚代表40年代经典镶嵌的鸽子蛋钻戒必须能经受住特写的考验。李安为了艺术的真实干脆从法国卡地亚店借来了据说价值三千万港币的真家伙。最后这枚光芒璀璨的钻戒在易先生的办公桌上意味深长地晃动…
  
  精致的剪辑
  
  学生们演的爱国剧大获成功,李安的类比蒙太奇把爱国热情和小饭馆里的熊熊炉火剪接在一起;王佳芝与易的第二场床戏中间插进室外那条狼狗和门卫巡视的画面,此镜头与开篇镜头相呼应,提醒观众这场乱世恋的严酷外部环境;当佳芝拿到易给的密信后,紧张不安。接下来切入一缕迷雾样的蒸气,是从一把粗陋的水壶口喷出的,邝正用蒸气熏开了密信…简洁叙事的同时还揭示了邝已是富有经验的特工。
  
  影片里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开场的牌桌戏观众是跟着端了四碗馄饨的女仆一块入场的,馄饨放在了牌桌旁的台上。后来再见到该点心台时,易假意吃台上的绿豆糕,趁机偷看王留的电话号码;易对佳芝野蛮、兽性、原始、暴力的第一场床戏后,佳芝脸上竟然是蒙娜莉莎般谜一样的表情。是虐爱后的快感,是初战告捷把敌人诱上床后静静的喜悦,还是别的什么?答案多解;佳芝从这场戏回到牌桌前的时候,一段评弹《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唱词被巧妙地用来做了画外旁白:"...一个是低头不语芳心乱, 一个是深深作揖假惺惺, ..."
  
  ("They do not speak but secretly they wonder;
  
  Why feeling go where feelings should not wander;
  
  One is quiet with lowered head and racing heart
  
  The other bows formally just to play his part
  
  She quivers with the voice like honey
  
  He yearns with shattering folly
  
  One says, please--")
  
  三轮车夫快乐的提问“回家吗?”与佳芝迷茫犹豫艰难的回答“唉(听起来象‘哀’)”形成对照;结尾里,惧怕黑暗的易坐在镜子前用手抚摸佳芝睡过的空床,画外时钟铛、铛、铛、地敲了十响...易黑暗的影子投在白色的床单上...
  
  一面看一面想,中国大陆的导演什么时候也能象李安这般对艺术如此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呢?
作者: 山菊    时间: 2012-3-17 02:07
先沙发,再送花!
作者: sylvia    时间: 2012-3-17 02:34
写得好!
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时间: 2012-3-17 05:09
"如果你留心,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小事",这句话用来注释《色•戒》是再精妙不过


确实这样。我觉得这部片子虽然沉重,但是非常耐看。但是沉重到一定程度,让人不忍心再看。


作者: 胖得妙不可    时间: 2012-3-17 09:00
手法是一流的,宣扬的价值观么,就不评论了。爱国青年连人类本能的房事都要现学现练,还有比这更恶毒点儿的吐槽木有?张爱玲女士为了给自己洗地苦心琢磨了几十年,不易啊
学习《宝典》名片的感想就是:米国电影在价值观方面的严谨,比俺想象的还要厉害得多
对于本片,俺最后的惦记就是哪天能出导演版,就是唯一在戛纳放映过的完整版
作者: 阳春三月    时间: 2012-3-17 10:37

宁娜JJ就是专业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17 10:57
阳春三月 发表于 2012-3-17 10:37
宁娜JJ就是专业

谢谢夸奖。现在专业变业余,人也超懒,到美国后只写过一篇影评类的小文,就是这篇。
作者: cadgn    时间: 2012-3-17 11:20
觉得里面的音乐也用的很好。
作者: 包子    时间: 2012-3-17 17:18
这个片子对演员的的要求不低啊,除了王长脸感觉发挥的有点木(也许脸太长不好控制),其他好多演员都是老戏骨了。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0 12:20
包子 发表于 2012-3-17 17:18
这个片子对演员的的要求不低啊,除了王长脸感觉发挥的有点木(也许脸太长不好控制),其他好多演员 ...

有点木吗?没觉得啊。
作者: 夜观天象    时间: 2012-3-23 00:37
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2-3-17 09:00
手法是一流的,宣扬的价值观么,就不评论了。爱国青年连人类本能的房事都要现学现练,还有比这更恶毒点儿的 ...


看过港版,嘎纳版还是头一次听说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3 21:40
夜观天象 发表于 2012-3-23 00:37
看过港版,嘎纳版还是头一次听说

Please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about 嘎纳版!
作者: 夜观天象    时间: 2012-3-23 22:57
宁娜 发表于 2012-3-23 21:40
Please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about 嘎纳版!

无非是群众们喜闻乐见的那些明星之间的事
作者: 流水无情    时间: 2012-3-24 00:15
经您这样一评说,又想把片子再拿出来好好回味一下了,好几年前看的了,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已经淡忘了。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3-24 00:34
这出片是很精细,但是看完由不住的厌恶。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4 00:42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3-24 00:34
这出片是很精细,但是看完由不住的厌恶。

厌恶张爱玲or 李安?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24 00:50
技巧和摄影都很不错。但最后的结局,易先生回家那段却不同于张爱玲的原著。李安这么一改,这整部片子的味道就变了。楼上这几位不一定看过原著,但表达的心情应该是对李安版的厌恶。

可能李安觉得他的修改可以更突出人性的冲突,但。。。。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3-24 01:10
草蜢 发表于 2012-3-24 00:50
技巧和摄影都很不错。但最后的结局,易先生回家那段却不同于张爱玲的原著。李安这么一改,这整部片子的味道 ...

小说和电影都看过,都厌恶。但是厌恶得东西有不同。张爱玲的小说很短,其实很冷冰冰,我知道我和她的世界观不同,所以我也知道我厌恶她什么,如果她不是中国人,我也不会那么厌恶。李安这部电影,如果真得拍出了原作的那种近乎不屑的气氛,倒也罢了。但是李安营造得那种矛盾和冲突,让我觉得厌恶,为什么,也许草蜢说的对,太假了。
要说李安是很擅长这种,断臂山,据说原著是两个丑陋普通的大老爷们,他改成了两个美男,有个评论说他这样是商业讨巧,但是我觉得是他唯美,阴柔的倾向导致。要说他的技法相当不错,我看过的他的电影都觉得非常精致。但是这种精致在不同的题材上,带来的效果可不一样。断臂山没拿奖,他拿奖,我觉得很对。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24 01:19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3-24 01:10
小说和电影都看过,都厌恶。但是厌恶得东西有不同。张爱玲的小说很短,其实很冷冰冰,我知道我和她的世界 ...

完全同意。主要还是世界观相差太大。这冷冰冰和阴柔说的太好了。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24 01:22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3-24 01:10
小说和电影都看过,都厌恶。但是厌恶得东西有不同。张爱玲的小说很短,其实很冷冰冰,我知道我和她的世界 ...

其实李安所体现那些人性的冲突,肯定是存在的。但为神马要刻意描写这个?这是个大问题。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3-24 01:36
草蜢 发表于 2012-3-24 01:22
其实李安所体现那些人性的冲突,肯定是存在的。但为神马要刻意描写这个?这是个大问题。 ...

太小气了,太刻意了因此让人做的太做作了。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24 01:43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3-24 01:10
小说和电影都看过,都厌恶。但是厌恶得东西有不同。张爱玲的小说很短,其实很冷冰冰,我知道我和她的世界 ...

确实李安的这部片子只能从唯美,和技法方面去欣赏。《Triumph of the Will》《意志的胜利》和《Birth of a Nation》《国家的诞生》都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都在技法上实行了突破。当然,一个歌颂纳粹,一个赞扬三K党。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4 10:26
草蜢 发表于 2012-3-24 01:43
确实李安的这部片子只能从唯美,和技法方面去欣赏。《Triumph of the Will》《意志的胜利》和《Birth of  ...

中国电影政治正确没话讲,关键是粗糙,干事情不认真。《色•戒》最值得学习的就是艺术上的认真。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2-3-24 19:02
宁娜姐写得非常好,看得也很仔细。李安导演的片子很耐看。不过我实在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主旨,现在妄想消解正面价值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4 23:08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3-27 11:39 编辑
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2-3-17 09:00
手法是一流的,宣扬的价值观么,就不评论了。爱国青年连人类本能的房事都要现学现练,还有比这更恶毒点儿的 ...


导演版和美国市场上卖的带拍摄footage的版本(所谓全本)相差多少?我买的版本里有最后易先生象枚炮弹飞进轿车的片花,哈,原来是合成的,易其实是“飞”上了一辆铺了棉被的平板车。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4 23:12
不打不相识 发表于 2012-3-24 19:02
宁娜姐写得非常好,看得也很仔细。李安导演的片子很耐看。不过我实在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主旨,现在妄想消解正 ...

我觉得张就是不想写个“政治正确”的人物,而是她自己认为的“人性正确”的人物。这当然比较另类。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3-26 01:35
宁娜 发表于 2012-3-24 23:12
我觉得张就是不想写个“政治正确”的人物,而是她自己认为的“人性正确”的人物。这当然比较另类。 ...


就是我是这样,其实你们都是这样的东西。
这句话稍微刻薄了点,但是知道她的生平,没理由不这样想。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6 08:35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3-27 11:40 编辑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2-3-26 01:35
就是我是这样,其实你们都是这样的东西。
这句话稍微刻薄了点,但是知道她的生平,没理由不这样想。 ...


那倒不一定。张不过是不想写个“壮烈的”、“大彻大悟”的、人们习惯的“英雄”人物。她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认为那里才有美,才有人性,“有更深长的回味”。我觉得这是张比较一贯的美学观点与追求。

她这些话写于1944年,《自己的文章》,那时她还不是汉奸婆子,需要为自己洗涤。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3-26 11:14
宁娜 发表于 2012-3-26 08:35
那倒不一定。张不过是不想写个“壮烈的”、“大彻大悟”的、人们习惯的“英雄”人物。她喜欢悲壮,更喜欢 ...

我那话是稍微刻薄一点,但是我第一句话倒不是说她当时就怎样了,而且说她怎么写和她怎么想是很有关系的。后面她的生活验证了这点,如果没有验证,还可以说她是自己文学创造,那对她的指责就不好落在实处。
作者: 宁娜    时间: 2012-3-27 00:06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2-11-29 01:53 编辑

这篇影评别具特色,引来大家欣赏

色戒影评——来自douban 水木丁(2008-01-02 18:57:28)

王佳芝介就一倒霉孩子!

    我发现我这个人有点毛病,看电影之前不能看影评,因为看了就影响自己看电影,所以从来不看。但是这次我发现我毛病大了,看电影之后也不能看,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解读之后就会忍不住想写上几句,可见以后也不必看了,但是这次就算了,已经中了招了,就随便再说几句吧。
  
  看《色戒》里的的王佳芝,让我想起很早以前看《爱情白皮书》的时候,挂居保和成美说过的一段话,那时候他解释他为什么会和他现在的女朋友在一起,挂居说,因为父亲离家出走,母亲是个酒鬼,所以自己从小没人爱,也不那么可爱,所以特别希望有人爱,甚至到了祈求的程度,一旦有人施舍了他一点爱,对他好一点了,就会不顾一切的想报答对方……
  
  于是想,日剧虽然浅白直接,但有时候到也是有好处,这样大白话不拐弯的说出来,到是没有几个人听不明白,但是李安是大导演,大导演的一大特点就是有话绝对不会直来直去的说,要靠你自己去发现,但是李导前面铺垫了那么多,遗憾的是竟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倒是其实前面的东西太细节了,一般观众没有对细节留意的训练,所以眼睛就都看着那大钻戒。说白了,王佳芝的心态,无非是挂居的那几句大白话而已,其实女人真的好简单,人性也好简单,故事也没那么复杂,复杂的只不过是看客而已……
  
  王家芝,介整个就一倒霉孩子啊。娘,不知道哪里去鸟,爹,也是带着她弟弟跑掉了,把她一个人扔在内地自生自灭,她等着她爹来接,结果人家在国外结了婚,寄了张照片回来,照这情形推断,平日里这姑娘在家也不太招人待见。这么个乱世,这么个活法,能当亲人的,也就这么几个同学了。对于这么个姑娘来讲,那就是组织,集体,归属感,那就是家啊,所以,当王力宏提议搞什么刺杀行动的时候,她怎么可能不跟着呢,这小孩哪能想那么多,不跟着是不是不想混了?况且还有王力宏那么个帅哥在里面。况且还是“爱国”行动。
  
  介帮子倒霉孩子啊,可愁死我了!那个刺杀行动简直就是瞎胡闹嘛,还“再不杀就该开学了!”。闹吧,闹吧,最后闹砸了吧,一帮小破孩子傻眼了,四处做鸟兽散,王家芝再在上海遇到这帮人的时候,亲戚卖了她的房子,施舍似的给她上个学,除了这个,啥也没有了。这孩子挺老实的,也挺明白的,就忍者,这个时候碰到老同学,那还不和终于找到组织了一样,何况后面又有了靠山,又是爱国的教育,又许诺可以去英国,又可以估计也说了保证安全之类的话吧,当然一猛子就扎进去了。
  
  其实这故事结局大家早就知道了,最大的看点是看李导怎么把这事儿给说圆了,这压根就是假命题,所以说李安确实厉害,在前面就用种种质疑模糊了所谓“爱国”行动的意义,爱国,的确没错,但是具体到这次刺杀行动上,对于这群倒霉孩子,和在这个倒霉姑娘的心里,到底有多少意义,杀姓易的一人足以救中国?还是说重庆方面的老刘后来那狰狞扭曲的脸能让姑娘内心焕发多少爱国的理想?另,这老刘太不会忽悠了吧,看我党把广大人民群众忽悠成啥样(具体可参看江雪琴事迹)。不得不批评中统的同学们都太阳春白雪,不懂得做好基层宣传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佳芝这倒霉姑娘最后有这种举动也真是太正常不过了,谁同她肌肤相亲,谁为她的歌声流泪,谁给了她一间公寓,谁给她买大钻戒,谁跟她深情款款的说,放心,哥哥我罩你。(注意,全世界的女人他都不给买,就给她一个人买)……
  
  更何况,伟仔那叫一个帅,一个酷。(此处播放背景音乐:如果这都不叫爱……)
  
  都是简单的道理,看很多影评拼命分析爱国和性欲这事情,越分析越复杂,觉得好可笑。李安的电影就是李安的,咱不说郑萍茹,不说张爱玲,就说生活本身,说这个电影本身,我觉得这是对一个导演最大的尊重。搞那些对比,很无聊。我最喜欢这个电影的一层,就是,人,一个很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当把她放置在一个动荡的大环境之中,在被身不由己的,来自外界的,内心的和身体的力量的推动下,所产生的荒谬,和无比真实之间的对比。就像以前自己也写过的那样,所有伟大的作品,最后的指向,都只有两个字,虚无。
  
  我们就是靠咀嚼虚无,战胜虚无的。这就是这个电影,现世的意义,是关于无论在什么年代下,一个人存在的永恒意义。
  
  顺便说,李安是非常会利用演员的家伙啊,现在看,汤唯用的是非常成功的,这姑娘大器晚成,估计早年不顺利,磨去了很多棱角,身上特别有那种蔫巴人干事儿吓死人的劲头,能够在试镜的时候一咬牙,在李安面前脱个精光,可见这姑娘不简单。的确有王加芝的感觉。而且众目睽睽之下,她又有一种天然的紧张,怯,正是符合这个角色,而当年章子怡能出演卧虎藏龙,李安分明是看上了她身上年少轻狂的劲头,那时候她年纪轻轻的一张脸上,就有一股纯天然的戾气,这是演不出来的,而且越老越明显。包括王力宏,我看他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演什么,不过现在想想,其实满合适的,邝裕民实际上就是那个时代小团体的小偶像的那种,也是一稀里糊涂的傻孩子,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吗。在看电影之前就忘记在谁博客上看,说王力宏是一说RAP的,搞得我一看到他张嘴就想笑,李安为啥让一个流行歌手来当革命青春偶像,太有荒诞感了,他是故意滴。介就素个坏人!
  
  不过这个道理,我是很久以后才明白。我不明白的只是,为啥女筒子们都在用张爱玲的调调来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好多人说看了这样的影评都哭了,可惜我每次看到“他终究是爱她的吧……”这样的句子,就笑到不行。
  
  总结一句,李安,老狐狸,死啦死啦的狡猾狡猾的说。
作者: 上古神兵    时间: 2013-6-6 16:36
大陆出“李安”,至今还没看到有苗头。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