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分裂与统一 [打印本页]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9 05:34
标题: 分裂与统一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2 00:38 编辑 & N' Y: c# y) R& K0 V7 g8 E! a. ?

2 g# o8 Q  V3 p0 d, D: N开场白+ n! L$ \2 b: ~% {5 t
分与合! X6 v5 K3 g! Z- ^
大棋盘
5 B0 `4 B, v* L) ~" `# i* S5 S看不见的手之一
1 b; I) C! C; ~, O# `看不见的手之二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9 05:35
标题: 开场白
行事难
8 x" r/ J+ l* A胡扯最简单
/ A5 H: {! U7 `- k乱坐席间齐开口
6 f* F! p* d$ p7 K. o% m歪倚屏前独敲键+ Z, v) M8 O- X. a& l) a
万古皆等闲
# c  X1 g( X+ G--糊里糊涂作《评史》
  `" R$ W$ f( a& k* N
1 g6 l9 y% ~+ n8 q. ?% v. `中国文明史漫长,其他古老文明或者早已经湮灭,其后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其传人,如埃及;或者虽然连绵不断,但今人不知古人事,如印度;独有中国,至今中国人仍自认是古中国人之传人,自认文明连绵不断,并且从很早开始就连绵不断地记录着历史,这可以说是中国这个文明一大特色,也是古文明里的独一无二。
2 {/ d( _3 h3 m0 A: {: U0 U) x' O4 d+ t8 g7 a2 F
因为中国文明有此特点,因此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人,读书人,知识分子,受过教育的人等等都或多或少对历史感兴趣,我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爱闲来喷点唾沫。当然,坐在电脑前指点江山,品批古人,自然不免轻浮,不过“做人最紧要开心”,只是写来娱乐一下,古人应该也能谅解。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9 05:47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9 05:48 编辑
. R% t  L" J3 M0 Z4 ^8 q( P6 t7 p! |; k
分与合
( ?/ h! t* H% s( D; y
2 N8 G- w0 d0 L+ z金乌白昼过( L7 m2 \/ p" [- o8 M) H
玉兔黑夜走
' _! c& h, f* h0 x* G: G( f  b英雄枭雄起高楼
' m7 w' O: X$ x5 t9 T$ J, {转瞬皆作乌有
2 \. F3 c3 H. w! P- Z
2 R2 J: R9 o  y  |8 q. C: O% S功名尘土飘; x* f6 y1 w7 a* _0 a4 M
富贵浮云游# A3 |8 H+ u) b
文星武星掌神州6 {: X" ]  \$ D8 b, [. w
作传还得老九
& Y0 Q( P+ U, u--糊里糊涂作《总说》  f4 S) y5 h, z) x% M' I0 G7 }. Y& Z
3 P" ^  y, n+ S
古人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看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好像确实是分裂与统一在轮换着,不过再仔细看看,也不是说分裂和统一就是简单的轮回循环。比如,越南自唐末五代中原变乱之时独立,虽明初曾被短暂纳入版图,但终究还是独立了,并且现在多数中国人可能并不觉得它就该和中国分久必合。所以,历史毕竟不象小说家总结得那么简单。
+ k* e" s: Q1 {: m3 O8 B* ]2 O+ y) f1 j1 T2 z  N) G
谈分裂与统一,先得明白什么是分裂,什么是统一。这两个问题还真不简单。: M3 ]1 ?7 h3 g( ]
& {+ I; d3 x: Y) `
首先,分裂与统一是在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的地区,政权之间发生的。
5 k) B8 b! X' i( E
0 y" V0 v) g4 R比如,我们今天谈统一,可以谈讲大陆和台湾的统一,但不会谈中国和尼日利亚的统一,而反对分裂也是反对新疆西藏台湾等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分裂,而不是反对伊朗和中国的分裂。: T& V+ u: S8 e" G( C# q( i
& [2 m& a/ K  P+ }5 Y
那么,我们说分裂与统一都是在关系紧密者之间发生,这关系得多紧密呢?这还真没统一标准。这个得和中国古代的一些观念结合起来看,比如天下的概念。
& ?5 o, @6 r5 ?0 F( u4 n- c* s
; |4 O; O/ c/ p+ B% X  s中国早在西周就已经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就是说,天下都应该是一体的,归王者管。现在虽然没有君王了,中国大众心里还是存在这个想法的。不过,这天下又是什么呢?
! J  X  T6 y. }8 @7 B" C5 u/ W, Q/ F; M$ J# }
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下的观念,天下就是中国人认为的中国人的地盘,这不是个固定的地盘,最初比如说春秋时代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如关中,山西南部,中原,山东等。之后,随着攻伐,交流的加强,这个天下就扩展到了汉水,淮水,长江,钱塘江流域的楚,吴,越以及巴蜀等地,到了中国真正的第一此统一的秦朝,也确立了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天下,这个地盘大概是长城以内,东,南到大海,西到青藏高原这么一个地理区域。' u* `2 M% t/ n2 S9 q3 [, [
. p2 X# b* b9 j- C4 _
仔细看看,这个地理区域降水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而东北方是寒冷的冰天雪地,北方是戈壁草原,西方是青藏高原,西南是大山,森林,最近的大的农耕文明区要到波斯,印度,都是路途遥远,难以到达的。就是说,在古代的条件下,这个中国人所认为的天下就是中国人所能占据的适合农耕的地区。( m2 \3 j, k' R! a
0 c: A; d' ~1 B% x2 Y! n
明白了天下的问题,就知道,历史上谈所谓中国统一,就是统一天下,就是把东亚大陆的农耕区都合为一体,而分裂则是东亚大陆的农耕区分成若干各行其是的政权。
& p- z' r7 S0 U3 G
0 ^; r8 l4 d- E; H6 y% w前面说了分裂和统一的大概意思。那么是不是象秦一样,建立大一统王朝就算统一了呢?其实也不是,象可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汉末三国时代,黄巾起义后,天下就大乱了,中央对各地的控制力下降,各地军阀各行其是,虽然名义上还是汉家天子的臣,但实际都是一个个的独立政权,那么可以说,从黄巾起义,军阀并起开始,到曹丕上位称帝这段时间,中国已经是分裂的局面,尽管名号还是汉。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9 07:45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3-9 05:35 4 n9 R- O( B3 _- q8 O3 n3 }$ L& o0 c) T
行事难! O  S1 r" U* F' \9 l  e
胡扯最简单1 W9 b  K( ~! `' n5 F
乱坐席间齐开口

7 F9 M* C+ `$ k& L6 q: Y8 g西方人普遍认为他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人。伊朗人也认为他们是古波斯文明的后裔。印度人至今还在学习梵语。埃及人的态度稍微复杂一点,但他们还是认同古埃及文明为其祖先滴。伊拉克人也认为他们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后裔。黎巴嫩的基督徒甚至干脆否定他们是阿拉伯人,认为他们是菲尼基人的后裔。显赫的祖宗如同皇帝的女儿,是不怕没人要滴。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2-3-9 16:47
草蜢 发表于 2012-3-9 07:45 ! ~' J# C5 T2 |2 P
西方人普遍认为他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人。伊朗人也认为他们是古波斯文明的后裔。印度人至今还在学习 ...
显赫的祖宗如同皇帝的女儿,是不怕没人要滴。
这个说得才符合人类心理学。
作者: 猪头大将    时间: 2012-3-9 16:49
草蜢 发表于 2012-3-9 07:45 4 V0 B/ M5 p4 o' Z7 [: ^0 R
西方人普遍认为他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人。伊朗人也认为他们是古波斯文明的后裔。印度人至今还在学习 ...
" ~3 s' U/ F6 Z. j& z) S8 L* U- S
去过一次埃及,不感觉当地人认同古埃及文明,只是作为赚钱的工具罢了,毕竟从文化、语言到宗教信仰、政治制度,两者相差太多了。现代埃及人更认同自己是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吧。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3-9 19:59
草蜢 发表于 2012-3-8 18:45 4 e* G" @3 R! B  z- R+ P9 I* W
西方人普遍认为他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人。伊朗人也认为他们是古波斯文明的后裔。印度人至今还在学习 ...

# h) {6 d  L5 ]/ J对于最后那句话,唐朝的皇帝们恐怕会有不同意见,那时期的清河崔氏则会笑
作者: 小绿爷    时间: 2012-3-9 21:1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3-9 19:59
6 @( J$ `4 P# L" Q0 R7 s5 s1 l对于最后那句话,唐朝的皇帝们恐怕会有不同意见,那时期的清河崔氏则会笑 ...

# f3 A, i% h4 S1 M皇上门第在那摆着,没招儿啊。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2-3-9 23:02
草蜢 发表于 2012-3-9 07:45
- m6 z- Q7 m9 f; Q: t* P0 A- @西方人普遍认为他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人。伊朗人也认为他们是古波斯文明的后裔。印度人至今还在学习 ...
: I/ y: L5 b; a# `
认显赫祖宗的更有意思的例子是按9世纪和12世纪的英格兰历史记载,英格兰人的祖先是特洛伊的英雄Brutus。苏格兰人也不落后,追溯他们的祖先是公元1400年前古埃及法老的公主Scota。当然现代考古学证明这两个传说都没有什么依据。: L  Y' `; A: Z: {! K) v

$ |- i/ {& f) x0 g+ R' Q' S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3-10 00:55
小绿爷 发表于 2012-3-9 08:13
" W4 s% W+ M! r7 w- `% V  ~皇上门第在那摆着,没招儿啊。

, u! ?* q- n" ]7 Z2 m道理对,可是现实是河北大姓就是不愿意和皇族联姻,特别是尚主这件事。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3-10 00:56
Dracula 发表于 2012-3-9 10:02
8 ?% e3 a, W3 b8 }0 E2 m5 p, N' f认显赫祖宗的更有意思的例子是按9世纪和12世纪的英格兰历史记载,英格兰人的祖先是特洛伊的英雄Brutus。 ...
% v5 ~  I+ B9 v
这个跟咱们都是炎黄子孙一样基本上都是故事而已。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0 01:3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3-10 00:56 3 A% e) `' Y/ r
这个跟咱们都是炎黄子孙一样基本上都是故事而已。

) b+ Y0 c6 ?( x0 a0 V# k不过咱们滴故事比较强大。反正屈原同志是信了。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10 01:45
草蜢 发表于 2012-3-9 07:45
& L; |7 O* n& ^- O西方人普遍认为他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人。伊朗人也认为他们是古波斯文明的后裔。印度人至今还在学习 ...
0 j: O" u' ^- D3 }4 V. I4 C$ I
人性有喜好与有荣焉的一面,也有自信/自大的一面,比如楚就根本不要那个华夏的名头,直接自称蛮夷。9 U8 ~6 v. h) l
6 p9 H3 Q- q5 G$ J2 r, J
埃及,两河,波斯,希腊等都是古今文化有断层,迥异的,现代埃及人还是多数自认阿拉伯人。印度的历史记录太差。' |0 B+ n* d7 s- `

2 X0 X6 e" R, E现代欧洲人在精神上自承罗马后代,但现代欧美文明内核是基督教。
! E: P. P9 U, G* s- Q7 p& G: I/ T. q8 I( L& m
中国虽然也多次被蛮族征服,但多数蛮族最后还是认了中国祖宗,文明上儒释道那套内核保留了很久,到今天乡下很多基督教之类的活动还让人有白莲教的联想。并且,不论质量如何,中国历史记录的数量那是非常牛的,连续性也好。欧洲当初还得从阿拉伯人那里进口古希腊的文化。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2-3-10 02:28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3-10 01:45 ( a2 s' a) l* E  K
人性有喜好与有荣焉的一面,也有自信/自大的一面,比如楚就根本不要那个华夏的名头,直接自称蛮夷。2 b( P! f+ x' q2 _

2 R: K3 L* y/ ^* ~埃 ...
% \; U+ j0 x; _2 r
公元1世纪耶稣生活的巴勒斯坦地区是罗马的领土。保罗是罗马公民,传教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罗马城和希腊。而且公元3世纪,Constantine the Great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因此尽管基督教同罗马早期的宗教文化有很大区别,也仍然是罗马文化的一部分。天主教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服装都是从罗马那儿继承过来的。因此即使是黑暗时期,欧洲的文化只能说是衰落,谈不上断裂。
& q1 t- n4 h. |# {( ^+ U2 G8 ~) `
$ Y9 g1 \3 Y2 x- L

& B& X, _: I$ A9 M' d& j& c0 l, b% o- g( s* A
$ m; c2 \: L: m* ?7 Y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0 02:49
猪头大将 发表于 2012-3-9 16:49
! Y. {% @5 T5 [/ d去过一次埃及,不感觉当地人认同古埃及文明,只是作为赚钱的工具罢了,毕竟从文化、语言到宗教信仰、政治 ...
3 n5 ^( d7 N# F1 [
所以说埃及人的历史情结比较复杂。至于旅游区的人嘛,俺去过明十三陵,当地的农民也不过把这些古迹当作赚钱的工具罢了。
" M3 w: q3 |" Z5 s6 a& [) w& K; P1 l& |" [) u; j
埃及主流文化是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不错。但埃及文化人还是认为古埃及是他们祖先的。他们对埃及的异族统治历史,从Hyksos到波斯到希腊到罗马到阿拉伯到马木流克到奥斯曼到英帝国这段历史还是很清楚滴。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0 03:41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3-10 01:45 2 V% Y; N: G% N) x  _
人性有喜好与有荣焉的一面,也有自信/自大的一面,比如楚就根本不要那个华夏的名头,直接自称蛮夷。( G; Q  z, U4 z7 M

# s  n4 u" _4 Z2 F& o$ \埃 ...

' G4 {/ l1 M* J0 Z7 T) E- n楚有一个过程,早期确实是以蛮夷自居,但到了屈原同学时代也认黄帝为祖宗了。
& X. i  P2 _  y
, Q8 g) X9 U) ^+ A; B中国历史悠久,但就算根据那个不太靠谱滴夏商周断代工程,也就追到4000多年,比起近东,两河流域和埃及还是蛮寒碜滴,还比不上希腊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Minoan civilization)文明。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0 04:07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3-10 00:55   S6 r& Y& M2 T- Z6 r0 [1 {, u9 W
道理对,可是现实是河北大姓就是不愿意和皇族联姻,特别是尚主这件事。 ...

" t: ]- V5 m, H& F# _/ ]唐代那帮野蛮公主,谁愿意伺候啊。 再说了,他们最后还不是都从了。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0 04:18
Dracula 发表于 2012-3-9 23:02
" f4 R/ Y1 ]3 Q1 P; s- q认显赫祖宗的更有意思的例子是按9世纪和12世纪的英格兰历史记载,英格兰人的祖先是特洛伊的英雄Brutus。 ...
6 I3 ]3 Z6 x  r2 G4 u$ U! n
几年前的俄国电影《1612》中有个搞笑的片段,男猪脚被贵族们推立为沙皇,手下要东正教教士写家谱,说一定要把成杰思汗和亚力山大写进去。教士说这成杰思汗容易,那亚历山大咋弄呢? 这位手下说,好办,你这样写。。。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3-10 09:24
草蜢 发表于 2012-3-9 12:33   m# m9 [  {. O1 N, d. W
不过咱们滴故事比较强大。反正屈原同志是信了。
: f* k, O' I0 }2 P: J( Q5 M! }
所以就离开去骚了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3-10 09:26
草蜢 发表于 2012-3-9 15:07
1 V9 y, N: j+ l. o! @唐代那帮野蛮公主,谁愿意伺候啊。 再说了,他们最后还不是都从了。 ...
# k/ d) K/ b# K3 |- U
啊,你竟敢说俺伟光正的大唐是野蛮的!叔可忍,婶不可忍!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0 09:41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3-10 09:26
, X( z2 J8 l$ J* |% W$ C/ h啊,你竟敢说俺伟光正的大唐是野蛮的!叔可忍,婶不可忍!

: j" [# n+ h& W, w' ]你。。。你。。。太。。。水了!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3-10 09:50
草蜢 发表于 2012-3-9 20:41 ( v' D7 I$ w8 V  s: U2 F$ I4 u. m
你。。。你。。。太。。。水了!

: H: Z; o  p8 A3 p( J你也一样够水的了,这么说吧,这个帖子里面哪个有点含量,我看一个都没有!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0 09:59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3-10 09:50
7 N9 v( d7 X/ j你也一样够水的了,这么说吧,这个帖子里面哪个有点含量,我看一个都没有! ...
9 M! f/ L2 d- R8 z# y+ [! F
太。。。露骨了。咱们会被打到水库去滴
作者: 橡树村    时间: 2012-3-11 02:35
草蜢 发表于 2012-3-10 02:49
( Z' y' l1 n+ v所以说埃及人的历史情结比较复杂。至于旅游区的人嘛,俺去过明十三陵,当地的农民也不过把这些古迹当作赚 ...
( k$ b4 y4 l) p
所以纳赛尔政变成功后,埃及人还是很支持的,毕竟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不由外族统治埃及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3-12 06:05
草蜢 发表于 2012-3-8 17:45 " D+ x: }: t5 v9 H2 w7 d* E& s5 S
西方人普遍认为他们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人。伊朗人也认为他们是古波斯文明的后裔。印度人至今还在学习 ...

" \0 d# k* Q* C" I" a' l所以最纠结的是现代土耳其人。他们不认同东罗马或者拜占庭,但他们的名气都是来自那个时代,全世界的旅游者都是去看“君士坦丁堡”和爱琴海或者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士海峡边上古希腊、古罗马的遗址。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3-12 06:11
Dracula 发表于 2012-3-9 12:28 # ~8 U; T) j" K( v, t9 }7 c# U
公元1世纪耶稣生活的巴勒斯坦地区是罗马的领土。保罗是罗马公民,传教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罗马城和希腊。 ...
' j8 F% ~  v# w- _/ V6 W# s0 u8 [
Constantine the Great只是把基督教合法化了,Theodosius I才立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13 00:49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3-9 05:47
3 C! N3 e7 a1 d1 R分与合. h9 e: Q1 ^; X7 |& L% W

' G3 k) f+ k3 R/ W& O. b金乌白昼过
8 m. [& H" j' a7 j( B
天下东,南临大海,西南有崇山峻岭和热带雨林,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北有大戈壁只河西走廊通中亚,北方有大山和草原,环境比较封闭。不象中亚那种没有地理障碍的地区,或者埃及,两河,美索布达米亚,东南欧那样交通方便,在古代,天下人外出和外来人入天下都不容易。
+ z4 L0 N' h; u9 c9 s2 y2 W& G, y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14 02:23
大棋盘+ ^& t' m0 {# H4 _$ p3 @# v

. Q2 w! }$ |$ P- l# g- m  `关中汴洛淮扬
' |( ~. G! q% \$ V你来他去我往3 W- L, K3 J2 {: F- X! y, h0 f
金戈铁马鼓角响$ i0 r) y) ]& }0 _& y& q* \  N
何时平风静浪! F! a, Q% ~# @! p

) `2 u' [( J: k, k文士运筹帷幄: B% b, @8 x% E( y2 n% k# S
武将效命疆场
- v1 g: n# [& j  ~8 @1 l- @7 H争名夺利显强梁
0 s' G0 J2 j* i7 R  N2 U可怜两脚羔羊
6 F# ?" P: y6 v--糊里糊涂《评史之大棋局》: K1 S7 s! @# U! g5 {' A0 M- T

/ f. p- a1 n7 X9 J, C/ c/ v4 n& _2 o中国人古代所谓天下就是东亚大陆适合农耕的地区,中国分分合合的历史就在这个天下展开。纵观历史,分合的斗争主要是在一个类似围棋的区域,其左上角是关中,右上角是河北,后期向外拓展为东北,东南角是江淮,西南角是四川,上边是山西,右边是山东,下边是荆襄,左边是汉中,中腹是中原。历史上的就这么几块地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2 Q  y& V3 f/ s) J
' L# y& D8 F; E
由于这是个棋盘格局,围棋所谓的金角银边草包肚的经验也可以用在这里。显然,作为一角,其战略位置最好,简单说,角能够比较容易避免多面作战,相对的,边为两角所夹,又面对中原,三面临敌,而中原是所谓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要面对挑战,各位置的战略态势不言而喻。
" P9 P4 W2 K  t" y9 [0 b( `& x' k% Y& Z2 W+ Q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绝大多数都是先经营某角根据地,再出发而夺取天下,而大一统王朝崩溃后,军阀混战也必然要据守某一角边才容易立足,中原一般都是战场。
) C; `) D- M- g0 K# c+ G7 V& o9 k+ Q) `" P
关于这些边,角,中心,从春秋战国的历史最能看出它们的形势优劣。比如周王分封自己的亲近宗室在最中心的中原地区,而关系远的分封到边疆。这样固然中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处在中原的这些国家,比如郑国,即使曾积极进取,但四面临敌,想向外扩张很难,能尊王攘夷的也得是齐,晋等靠边的国家。而象秦,楚这些国家,虽然在边缘的边角地带,但再向外,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敌人很弱,比较容易向外扩张,也不会有强敌抄后路,可以比较容易发展壮大,向内则可以进攻中原。到了战国,剩下七大国,秦,楚,齐,燕,都在边角地区,赵,魏,韩则是原来的边角地带的晋分出来的,而战国的斗争,也以处于中间的韩,魏最不利。
' L' e- N  I6 P; l' v" Y
9 c+ y2 R, R, `在这个大棋盘上,各个小地域的地位也不同,而且地位也是不断变化的。- e- [6 d/ R7 C$ @
6 S' z, }6 S# F$ }& w6 T  f
中古之前,关中地位最显赫。关中是个小盆地,周围山川险要,易守难攻,又可出函谷关直取中原。第一次实现天下一统的秦就是先经营关中老家,再取汉中,巴蜀,再东向吞并六国。其后,汉虽然先封于汉中,但也是有了关中为根据地后才可能夺天下。隋唐都是以关中为基地而夺取天下的。因此,在早期,关中地位显赫。( S7 S4 U, _1 M; B
) ?2 L2 M0 l$ _, ]
中古之后,关中的地位就不行了,东部战略地位绝对压倒了西部。东北部的河北作为天下应付胡人的前线,成为军政重心。河北北面的当面就是草原,自古以来是游牧民的乐土,因此也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地区,其东北由辽西走廊可以通东北,东北地区则是渔猎,游牧和农耕等生产方式共存的地区,这里的斗争也十分激烈,当东北被胡人控制,便可由辽西走廊向西南进攻河北。河北处于这么一个地方,自然是会成为军政重心的。明朝的战略布局最能体现此点,天子守边,坐镇河北地区中心据点的北京,以对付蒙古草原和东北的敌人。之前的宋朝,则是一直面临河北残缺的问题,对付胡人节节失利,以致中间差点崩盘。而蒙古草原,东北地区的胡人也是先控制河北,再进取中华,比如蒙满征服中国都是从河北打开局面。- x& n; {5 O) a" |. H" [8 Z

1 k  M& s, X: T( S- y. _! K! l. f东南地区的江淮很早就经济发达,是天下的钱粮库,不论天子呆在关中,中原还是河北,都得要东南钱粮养活,大运河就是为了江南财富北运而修。当中原混乱之时,汉家天子还会南渡,江淮地区便成为天南半壁的重心,以对付南下之敌,此一点,以南宋最典型。而明更是据江淮而夺天下,显示出东南角的威力。
& |+ ?' O" l. S) t$ z) v, A+ Y- T* O# Y
西南一角的四川作为金角,成色稍差,因为没有任何势力由此出发占据天下的,这个和四川地形关系不小。四川周边都是山,西面隔大山是青藏高原,南面临云贵红土高原,其间有横断山系,北面是秦巴山区,道路崎岖,东面有各山余脉和湘西群山,只长江穿三峡而出川,在四面群山包围中的就是川西平原,这个局面可以称山川险固,不但外敌难攻,自己也难出川。在历次天下大乱的时候,四川总有独立政权产生,但是在这个十分封闭的地理环境中,想出发逐鹿,十分困难。其他几角,都可以直接进中原,而四川进中原最近也得先夺取关中或者荆襄,这是个比较艰难的任务。毕竟,关中势力控制汉中,江淮势力控制荆襄都要比四川出大山控制此两边容易得多。比如蜀汉时要出川北上,纵使诸葛之才,也难出岐山。
2 p  a- R; k; Z& v% `8 {$ x
! T9 p! p7 ], C& j; K; @四边各夹于两角间,又或有中原势力来攻,难以自存,但作为四角的侧翼,在争夺天下时还是十分重要的。# U$ _0 n5 r3 G7 x( H
表里山河的山西,其北方的群山,通常是胡人入寇中原的通道,也是防范胡人的要地,雁门,大同都是名关重镇,西据蒲津渡河可进关中,东出井陉可进河北,南面就是中原河洛,因此,山西是北方地区的枢纽。在关中,河北势力争夺之时,关中势力尚且可以以黄河为界与山西对峙,而河北一片平原,山西就是河北平原的西部屏障,山西失,则河北势力必亡。
" w% _& T+ s; M9 l* d2 N. \1 B5 O$ M+ m! _  k* R4 ~3 o5 H2 k9 M0 v
山东是南北要冲,其险要主要在鲁西南丘陵山区。和其他地区比,山东实际无险可守,但它处于河北,江淮间,扼守运河要道,是南北对峙的争夺焦点。尤其,其纬度略高于中原,北伐军若要进中原,必须拿下山东才比较稳妥,不然没有这个侧翼掩护,北伐入中原也只会徒劳。. l0 G) s/ [, Y% U  x) _
4 T9 B% ^8 _, q8 N
荆襄处于长江中游,连接上下游的四川和江淮,当南北对峙之时,南朝控制荆襄,连接四川,以保天南半壁,而北朝如控制了四川,则荆襄则可扼制四川方向,以保卫江淮。荆州,襄阳和武昌是荆襄三大重镇,其中天下大乱,各地军阀林立之时,荆州就是江汉荆襄的重心;南北对峙时,襄阳是南朝的军事重心之一,既可扼守要途阻挡北军南下,经营得法,也可由此北上中原;若有敌控制上游,顺江而下攻江淮,武昌就是保卫下游江淮的重镇。
9 v' G- n2 l; H7 s
5 Z. k0 P  I1 `5 U* x: o汉中是夹在秦岭,大巴山之间的小盆地,它是关中,四川势力的争夺焦点,相对而言,其对四川势力的安危更重要,因此此地现被划归陕西,意义也在此。在南北对峙的时候,南朝重心在江淮,荆襄距离江淮近,与江淮交流也通畅,亦是重心,而四川距离遥远,而且三峡崎岖,与下游沟通不便,常与下游难呼应,北军如久攻江淮不下,通常要到四川找机会,攻取汉中就是第一步。4 }( }) g$ d6 C) B& t' V  ~; ?
. n3 h2 A7 ?4 A
中原乃是天下中腹,所谓四战之地,在历史上,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这个强调了中原的中枢作用,由中原出发,征战四方都比较方便,但实际极少有直接以中原为基地出发而夺取天下的,通常的情况是,角边势力发展起来了,在与其他势力斗争过程中,先控制了中原再夺取天下。毕竟中原处于中心,容易四面受敌,是逐鹿的好战场,而难经营。- Y6 j" i2 j$ d$ a

: f+ O3 t0 e7 l: O, h) A7 V前面说述的大棋盘的格局,只是总结古代历史,其实历史不断发展,形势也不断变化,一个是天下重心由西而东;另一个是南方力量的不断加强;还有就是原来在天下核心区以外地区,比如岭南,云南,东北等地势力,都逐渐参与下大棋,大棋盘在不断扩大。但实际总原则还是一样,就是容易避免几面作战的区域就可能成事。
作者: 西楼客    时间: 2012-3-14 20:45
晨枫 发表于 2012-3-12 06:05 " U7 `( z9 Z% k4 Z5 `
所以最纠结的是现代土耳其人。他们不认同东罗马或者拜占庭,但他们的名气都是来自那个时代,全世界的旅游 ...

# x6 K: Z9 d: c提到土耳其,就联想到野蛮、血腥和荒淫~~~/ D  J  n- K  R# A  H9 T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15 23:48
标题: 看不见的手之一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16 01:47 编辑 1 V8 c( B% B; I9 ~

& [$ m( w0 X( O% Y4 V天倾西北; F3 Z' f/ K4 k1 j8 ^% z, {5 C( v
地陷东南4 n: H7 n+ H! t9 z! \
高山流水
4 h, ?. B1 W* A" f- Z平地耕田
7 O% l( g5 M1 D0 x* l# A北疆驰马6 N* k9 J& w$ _" u8 i
南国行船' Z" p7 J1 r5 ]5 a: j
岭表瘴痨
2 Y% r: o4 z" V& b* ?+ U8 M塞外苦寒9 R  R$ A% Z2 d8 i& O
胡无定所! c- J& k+ g3 L: c6 U6 Z& Y
汉聚乡关# d! [$ Y' W! r$ ?0 t" j) K$ z5 y
造化天成
( }8 {: b, q5 I, C+ G2 p自古已然' }. Z2 B2 z( s2 o/ h
--糊里糊涂作《天下之势》! R) _2 Z0 f8 F

1 T4 z4 }6 S0 X/ @6 w# M天下几千载经历多少次分合治乱,冥冥之中是否有什么来导演这一切?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先来看看图。
) I0 ?. `6 D6 e" W9 u. I中国地形图
$ \- r+ e5 D* T3 Z# P( H. y4 h
: [$ X0 e0 v, v. u( U7 s( E( i' I2 N
天下大势
- t$ p' u3 Z: D3 O+ K# V; p, a- p* m- }/ ]
$ j' E+ z9 U1 w; ?" G  }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天下的东部,有一大块平地,基本以中原为中心,北延伸至燕山,东连山东,东南接江淮,南延展至湖广,这个大平地上,主要地理障碍就是扬子江。在这么一个地形条件下,天下是更利于统一的。这就是天下的大势。) c) S+ H' K' t$ m
, q9 Y! b9 U5 P
另外,江淮,湖广地区虽然地势平坦,但江湖众多,以前还密布沼泽,行路比较困难。因此,实际是中原,山东,河北是更紧密联合的平地,这是南北对峙时,天平倒向北方的大势。$ b# D' ~0 H  F% d
4 U2 m8 v$ k) l. }/ j$ }

( q0 g- u' X; `/ t前面说天下大势是倾向统一的,但故纸中的征战,才是更吸引人的部分。7 W( \& ^  u: _5 z5 J

, T; I* F, p0 j天下的征战有大混乱,典型如五胡十六国;有南北对峙,典型如宋金对峙;有东西对峙,如东西魏/北齐周对峙;还有胡汉之战,这个贯穿天下历史的始终。下面来讲讲这几个问题的自然背景。# P$ I( P! J( p/ O: b. Z
7 T7 a+ x% u! l+ f' T9 u. w" G
! I7 ?$ Z7 J) A( O' S
再来看看图。  d% w, q) B. n9 f
中国降水量图
3 U1 K1 S) J; U2 p. j* I* l
5 S. l0 H5 D# v* N' ]9 u中国耕地分布图# p5 j/ x4 G0 U! m# S% B
5 \, V0 w8 B6 ]5 V; M% z
中国气候区图* ~. v/ n# T% L

4 p7 z1 Y. l( k& Q, t# O5 Y, O/ g+ X中国一月平均气温3 J0 P6 Z/ d3 Y4 h" n& e8 b

5 {$ q: ~8 `6 f中国水系分布图
, H' v& X) B( |+ Q) y
8 u( e$ e" G7 q) X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e  X+ }) _  X0 Q$ f8 M8 e" O" s

: A* i, c& Y% U! }- z4 c上面的图都反映的是当今状况,但还是根据这些来谈谈古代的大体形势。
) ~% \& j# m1 K2 {, D- {( {0 }7 F  L+ ]5 e4 F' r2 A" T8 M

4 e: X8 p7 \6 k3 o2 Q, j汉天下与胡天下+ B3 Z9 `) m/ C: o
7 H- j. G+ ^  O6 |
中国历史充满了汉人和胡人的斗争,从春秋战国的戎狄到近代的满蒙。汉胡的分界,大约就在长城一线。4 z2 ]: }; |$ W. k8 |

' w/ `2 r3 p1 H9 S1 \& o- V4 X降水量分布明显显示出,大概以长城为界,其内降水多,适合农耕,而其外降水稀少,难以进行农耕,只适合游牧生活。东北大兴安岭以东的降水不少,但冬天太寒冷,可以进行农耕,但在古代条件下,难以大规模开发,近代之前,农耕最多只能在辽中南地区开展,东北地区长期是渔猎牧生产混合存在。$ |7 {0 C4 Z, h/ ]
9 s& N# q5 t  \  I, m- \3 M# F2 p
由于这个自然条件的差别,就分出了汉人的天下和胡人的天下。本来大家各安其分,在自己的天下生活,但既然有交界,斗争是必然存在的。而斗争中,汉胡各有优势。
( n2 P5 M: x# E; Q! W7 D) y( `" W
% h0 i& g( [" H9 k2 Z因为生产生活方式差异,胡人,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以及东北渔猎牧民族在战争中,有强于农耕汉人的天然素质。一个是胡人肉食多,体格粗壮,性情残暴(肉食多导致性情暴戾有科学证明),比多素食的农民有力而好斗。更厉害的是胡人是天然的骑兵,而骑兵在古代相当于坦克部队,其冲击力巨大,机动性强,这个是对汉人农民的巨大优势,汉人的骑兵必须专门长期训练才行,其成本大大超过胡人。再者,胡人逐水草居,平常分散在草原。在胡汉斗争中,胡人常掌握主动权,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向草原,而汉人即使暂时打败胡人,但难以追歼胡人,总免不了再受侵扰,或者自身虚弱时,胡人趁虚而入,那更是大灾难。+ U: j3 D. N- P2 |) E) |. S
: F7 L& N' Q) P0 U
如果胡人一味占优势,那汉人就没得玩了。汉人对于胡人也有其优势一面。首先,农业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汉人可以有庞大的军队,也更能抗打击。更有意义的是,定居才有文明,汉人定居农耕,发展出超出周边许多的文明,其组织能力也强,后勤物资也充足,技术上也先进。并且,汉人纪律性强。/ Y5 D1 }5 g7 O
  J* T4 z& K7 |! q2 e
纵观世界,汉人可能是距离游牧民族最近,面对最大数量的游牧民族,也是和游牧民族斗争时间最长的了。在近代前,对游牧民族的斗争,汉人算是高于平均水平的。中亚河中地区的绿洲农耕文明,被游牧民族彻底摧毁;印度多次亡于中亚来的游牧民族,从未成功反击;波斯文明被打击得一蹶不振,精神领域也改宗伊斯兰;两河,埃及,美索布达米亚都游牧民族化;拜占庭,桑海,马里都为游牧民族所摧毁,灰飞烟灭了;俄罗斯算最强悍的,强力出击,把蒙古,突厥,哈萨克等都踩在脚下。0 z9 c& C) R+ |* F/ ~  V7 S
/ r/ Q- x, j' w* T+ }  I

4 F! w+ S% x& y1 i  u1 Y' N北天下与南天下3 R# ~" X6 Z* t& W- q

: R5 D" W* L1 J- i" z& n以秦岭淮河为界,天下可分南北两半。南北两半差异还不小。; G2 p* `$ H3 q/ H) q& ^0 f, l0 N
  y! k8 q+ M6 F0 f
首先是温度的差异。南橘北枳就体现了这个问题。早先,比如春秋战国,秦汉,中国整体气候都偏暖,那时候北方比如关中,山东还能生竹,中原还有大象,这种情况下,南方其实类似东南亚,过于炎热,并不太适合生活,象江淮,江汉等地就让中原人畏惧。因此天下人口是北多南少,生产上也是北方占优势,这种情况决定了北方对南方的绝对优势。5 j1 M6 n, I, c  i

. B3 c2 }  q  t* t3 W寒冷时期,比如汉末,三国,南北朝时,北方寒冷,南方从炎热转温暖,这时候南方更适合农业,也更适合人生活,大量北方人南下,发展了生产,也充实了南方人口,南北的力量对比就逐渐变化。尤其宋后,有了合适作物,比如占城稻,南方就可以一年两熟,三熟,这种农业条件下,可以养活更多人,在古代人口数量就是力量,这就是南方对北方渐渐由弱而强的基础。9 R+ ]% J- H$ _0 f5 u

; k5 N2 V9 {) G6 K第二,南方水多,一个是降水量大,一个是江河水流多。看看水系分布,水资源分布和降水量,都体现出南多水少。降水和农业生产关系巨大,“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以及川西平原为天府之国都有水来支持。另外,由于江河多,南方人因此善于行船,并可以组织强大的水军,在南北斗争的时候,北方如果不能解决水军问题,要突破扬子江也不是那么容易。
  q. d4 d8 M: P9 q$ {, h( M8 ?6 d& d# U( j; j' G" e# x  {
第三,北方地理较统一,如果按现在的地理分类,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陇东都是华北区。北方除了山西多山岳外,其他地方地势都比较平坦,且河北山东河南的平原地带可连为一体;而南方地理比较破碎,江淮,荆襄水网密布,江淮与荆襄间还隔着大别山,而四川周围都是大山,这三个地区只能通过长江来做沟通。再往南山区众多,其中南岭在古代也是难以通过的地理阻碍。
! K8 u- G0 Y( g: ?1 r4 J# L) B' ^, d  |0 }) u8 V
这种地理差异造成北方相对容易整合,而南方比较难整合,这个看看现在中国方言(应该是语言)分布状况就可以明白。因此在南北斗争的时候,易整合的北方对难整合的南方是有巨大优势的。
  U: l: [0 A) ^- S7 K1 O) W1 @; l! c0 v
0 u9 w# c# ^+ y* G% o2 k
东天下与西天下+ I' Z+ S. w/ }0 B) f2 s

2 C* a8 t9 S$ s3 v7 F天下的东西可以以太行山至豫鄂湘西部山区为界,山西,陕西,四川为西,河北,山东,江淮,中原,荆襄为东。
8 D3 D! {! J- D( H
* F" u3 J! x' F6 j+ h: a东西差异一是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对东部是居高临下,而东部要西进则是仰攻;另外,由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江河东流,西部为上游,可以顺水而下东部,东部西进是逆水行舟。这个造成东西斗争的时候,处于西部的势力有势能优势,在中古前,西部对东部占优势。
& S" {+ s: r3 M. e" U+ F6 n) l/ g. Y' ]! b3 v
第二,西部多山,东部多平地,这个使东部生产比西部发达,人口也多。有这个基础,在中古之后,东部对西部占优势。( J; A' V3 O" k' f; i8 z2 R  v# t
+ N2 V, `7 o7 q; G( ^

# F* Q9 J" q6 \* ]/ r! u/ W5 t天下与天下以外
; u& Q" n, c: P  u7 d# \) S3 N) e- Z. ]; u; Y, W& E" O; @
中国整体地理环境封闭。
/ i' O' \9 v9 w( t& H0 M
8 b( b$ C  h3 K! Q( {2 n* i天下的北,西面,主要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由于没有定居,是没有文明的,多半连文字都没有,其拥有的知识和生产技术,对农耕区的汉人来说没什么用。东,南的海洋外也没什么文明地带,都是矮人国这样的落后地区。/ O' \' }$ f, _8 l
在这种状况下,处于天下的汉人只能依靠自己发展文明,传播自己的文明提携他人,而很难和其他文明交流。胡人不但不能对文明有所贡献,反而其不断的进攻,对文明有极大破坏性,而且是单纯的破坏,这个是中华文明的大不幸。
: L1 s* Q- C6 q4 E( f6 ]  G) Y+ z
- w2 ~' x3 d$ _% _' i8 C要说明的是,处于封闭的天下的汉人从不拒绝和其他文明交流,尽管艰难,也要凿空西域,和河中,波斯,印度等文明世界交流,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文明世界的器物,知识,技术和智慧。
, H7 ^+ ~. c5 G+ a! v$ \9 t1 j3 J! d6 b4 L0 [
纵横八万里1 N" c) j3 O2 O" v; U$ o# N$ }! |. s
上下五千年  q! V# P2 |; R% Q- f0 g2 u8 U
兴废数轮回
, d% _- R$ k% v: D征战几暑寒7 U- F0 x: H. _) K
青山寻无处" E9 n3 k( b+ S- s0 Z- p! F
沧海早桑田. Q8 Q2 e/ W/ l- @3 u# Y3 `' {
陈卷故纸中: Z  V" }1 X" M  V* g  w% ~  l$ U
功名或可传, w. m: ?8 J: i
--糊里糊涂作《叹古》' D% J4 `! G8 N9 U* C

作者: 机器猫    时间: 2012-3-16 01:38
晨枫 发表于 2012-3-12 06:05
  i# B: q" ~2 ]. N  b所以最纠结的是现代土耳其人。他们不认同东罗马或者拜占庭,但他们的名气都是来自那个时代,全世界的旅游 ...
- g& y" O" t. Q1 ?# P( `
搭车问个问题哈:土耳其和突厥有什么关系么?我一直怀疑这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发音而已。
作者: 草蜢    时间: 2012-3-16 02:47
机器猫 发表于 2012-3-16 01:38
( R' i* A) D* K- l: ?' ^搭车问个问题哈:土耳其和突厥有什么关系么?我一直怀疑这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发音而已。 ...

% B! S, q( I, ~/ U土耳其和突厥都是同一词Turk在汉语中的不同音译。就想回鹘,畏兀儿和维吾尔都是Uyghur的不同汉语音译一样。
# b  S& ]# y, V& _
  ~4 x+ R0 ^, l: a" h1 z( v但现代的土耳其和维吾尔和古代的突厥和回鹘确实不一样,最多可以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3-22 00:39
标题: 看不见的手之二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2 00:43 编辑 & s4 C& a% ]# y& }- P& R

) i$ r* z% I( t% p$ X2 P2 v  P天地行不仁
) O) i2 C, Q" T3 f9 c& N" Y万物为刍狗
  R0 B3 d# c) x' d1 L2 b水来皆泽国
+ D. N0 P; L# i4 \$ r旱过尽乌有+ z) a* R: Z5 d, @4 \
飞蝗漫天飞
+ g/ U# T/ U6 @* C流民遍地走( F# Y4 |( }& W7 s2 R" `* w  o
黄巾复红巾/ u) x- D  O* r
群起争风流) S+ O# C! u& F3 O( N% y
——糊里糊涂作《天地无正》* n) Q4 k2 _  D
9 l6 u4 H) C+ h7 [
中国历史上的混乱,通常被称为天下大乱。从小听评书,天下大乱的模式一般是先发大天灾,大瘟疫,然而官府横征暴敛不减,于是民不聊生,胆大者挑旗造反,于是天下响应,烽烟四起,大乱遂起。实际这个模式还是很有点道理的。现代科学发展,对于历史也有很多新研究,关于古代气候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列了一下大概的对古代中国气候和对应的历史事件。
9 K% h" l. e, R, `/ s" x+ Y# E  P: m
4 T8 y* O7 m$ e1 b历史时期            气候                                            事件
! q$ i! p8 K% M# P9 ]; E4 u- c周                       温暖,湿润                                 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人口增殖,斗争加剧) g- L3 F* _  g3 G
8 o; ^4 K8 j6 }$ v4 ?  J
秦,前汉             温暖,湿润                                 天下一统,击败胡人
5 l; ]& B5 n% @5 K0 h1 t) N前25年                降水为历史上最多时期                绿林,赤眉起义) N- s9 ]& j  D' f# o
1 L, W! h& Y1 T: M6 F0 q
后汉~南北朝      由湿暖变干冷                              由统一而大混乱,大分裂+ j6 T( U. o: v  b: i7 ~
后汉初中期          温暖湿润                                    人口增值,击败胡人
3 b8 z" h8 K) t; n' ^后汉中期             转冷,降水变化剧烈,总体转干   北人南下开发长江流域,江淮,四川较后汉初人口倍增
" L% e0 a6 h4 d9 D4 f% t180年左右           降水极少                                     黄巾起义
; Z4 Z; n" y: m/ r' X; w( t' D/ c4~7世纪             大干旱                                        胡人南迁,晋室南渡,五胡乱华
0 K* l$ |- [: f4 v) E7 o7 A" m
& b8 @$ ~% ]4 |: Z隋唐                    温暖干旱                                    第二次统一,继汉之后又一个兴旺时期
/ E3 N) `4 |+ N3 G- ]隋唐初                 开始转温暖                                重新统一+ w' Z8 v4 H$ W: p7 [
太宗高宗武周       无严冬,北方少冰雪                   盛世
# B5 n3 M0 e, j6 e0 T- m! n唐中末                 转冷,干旱,唐末极干旱             王仙芝,黄巢起义,南方人口从此超过北方9 `3 F5 h$ F1 y2 f6 @  {
- N5 }/ r8 ~; y* B; n, I
五代十国              干旱,转冷                                 战乱,大分裂,胡人崛起南侵
3 o2 {+ D7 w( y% ?; K
2 I& e, w0 q& e5 l宋金元                  史上最冷,干旱,小冰期            政局动荡,中华文明由盛而衰,汉胡对峙,北人大量南下开发岭南,南北人口比例大约2.5:1,外贸发达
3 N/ d7 s  q8 b/ n北宋末南宋初        极寒                                           金人南下,宋室南渡
2 x3 X  e) H7 g( E南宋中                   稍转暖                                       宋金对峙
( P  A( C" |$ h, i# l* Q" ~7 y1332年                 大洪水                                        黑死病! R( {8 _+ h1 n% s0 l
元末                     寒冷多雨                                     政局动荡,遍地起义, C$ A+ I. g7 V) T

( w, |3 q6 f2 g3 m6 P8 \% r' I明清                     干冷                                            中华文明持续衰亡
' `1 M+ A6 @. a0 i8 {5 R3 H1620~1720           极冷                                           明末农民起义,政局动荡,中原糜烂,胡人称王
6 y% O8 M3 r2 {, n1720~1830           稍转温暖                                    灭准格尔,人口达到4万万
9 x0 S2 Q) J$ {& Z( w/ p* X1840~1890           又转寒冷                                    太平天国,捻军起义
6 n4 l% F9 Z4 x- s" r! M$ C, x* e- S3 [2 v
上面列了些关于中国古代气候的趋势以及与同时期历史事件。对于天灾,即使现在人类很多时候也只能早预测,早倍荒,古代人更是只有听天由命了,尤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碰上天冷干旱,水草凋零,南下就几乎是唯一选择。而农耕的汉人除了南下向温暖地区迁移外,也还有其他办法,比如修修水利,以及种植耐旱耐寒的作物。9 H, O' D: `) e" P- p% \( m, U

. g/ |9 `! j8 }7 e中国引进外来耐旱耐寒的高产作物,主要是占城稻和番薯,玉米,马铃薯。前者最早记录在北宋,但有估计唐末,起码五代就引进了;后三者则是明中后期由佛郎机人从美洲引种到东南亚,再由福建华侨从吕宋引入中国。" {, S  w1 n" k# r# C
3 k8 a+ Y3 Y: k% a' c7 X
无论如何,古代人应付天灾的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人虽然有胜天之心,但面对老天,很难有其乐无穷的斗志。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129.226.69.186/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