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S$ e( r7 U; i8 }+ b9 m; I3 L击败了第一批猪一样的队友,下面范旭东就要面对一批神一样的对手了。不是说他的对手能力有多强,只是他的对手掌握着绝对的权力。 * M, E1 z4 r. q( ?8 {: k V: |
袁世凯一句话批给了他销售权,但是还要考虑他的盐运到那里,会严重伤害当地盐商的利益,而这些盐商背后,是从中获利的大量地方政府官员。: j Q9 m. r$ _7 B) C' f) d
/ J+ x* x) l# g" R3 v2 y范旭东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哥哥范源濂是湖南实权人物谭延闿的恩人之一。作为给范源濂的回报,谭延闿一路找到了当地的关键人物,给范旭东在湖南湖北开了绿灯。 ) T! F7 p/ |+ X 9 |) c3 m. T0 Y在江西,赣北镇守使知道范旭东是教育总长(第二次)范源濂的弟弟,派自己的弟弟负责查禁久大公司在九江一带的盐。实际上是给范源濂一个面子,名为查禁,实则当保护伞。当地的盐商是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天平两头分量根本不一样。一边是地方富商,一边是地方实权人物加上中央的大官。/ q; L2 B- D* l. Q& R! P. M, Z
$ Y2 h- ^2 w. v( i4 ?1 Z6 r不光是后台,运气也要好。当时是军阀混战,再好的后台也难防来个二百五先给你砸个稀烂或者搅局。比如吴佩孚,就曾经派人来他这里敲诈,无奈范旭东运气很好。他还没来得及砸场子,就被冯玉祥和张作霖给赶走了。* @% P3 d' l3 |9 u* _# T
# O2 P9 V' Z6 W& w* [
之后是李景林,李景林更直接,干脆把范旭东给绑走了,要20万军饷,不给钱就要命。范旭东更光棍,老子舍命不舍财,你看着办。万幸这事被黎元洪知道了,虽然是下了台的总统,说话还是能派上些用场的。再就是虽然范旭东不舍财,久大公司可以舍财。钱没了是一回事,范旭东没了,久大公司立马垮台。- Y! J: N8 l( T5 u
3 R4 M! I' a- a2 w
另一个神一样的对手是洋人,毕竟当时中国的盐业是控制在洋人手里的。他们的做法比军阀们文明多了,也致命多了,他们限制了久大的产量,封闭了盐场,英国海军则控制了塘沽港口,禁止久大公司食盐的的出港,比多年后美国人检查“银河号”彪悍多了。 ; Y j4 ^, G6 @" K2 j! G1 c7 e0 N: b0 q1 E5 O
这时候的久大,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精盐制造企业,并在青岛对日本大量出口,和创业之初相比,资产增值近百倍。 ( y( M2 s! Z% q# _( i" G0 j; f A' c6 ?, y
1929年,久大开始做酱油;* R3 k [' `8 l" E( \, e
) P9 l" E( X! b, w6 m3 Q& d5 J
1931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酱油的倾销; ! K {* | ^. K$ q1 I t/ M& V* @" B/ I; N
同年,918事变爆发; " g# Q' K: ?9 B. N0 _ 2 F: a4 z6 l- }# g& l) h1936年,久大迁往上海。 6 B; l! T* F [9 ~) G, i 4 U' x. k. B. H! f+ x2 Z F盐业是范旭东财富的源泉,但是如果只有这些,我想我是不愿意写一写他的,就像我不愿意写面粉大王、纺织大王、猪鬃大王等这些大王一样,他们要么借力于中国是原产地,要么借力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要么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 i- `! j1 E( u3 p7 S! l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2-3-5 21:54
支持马甲新作作者: 西楼客 时间: 2012-3-5 22:04
搬个板凳听马甲细细道来作者: 雪个 时间: 2012-3-6 05:45
隔行如隔山,还真没听说过这人。作者: 农民家的狗 时间: 2012-3-6 13:20
学习马甲,学习化工英雄作者: 虎痴 时间: 2012-3-6 13:27
南京浦口那边有范旭东的雕像呵呵,化工界的鼻祖或者先驱阿!作者: 我不是马甲 时间: 2012-3-18 15:53
中国化工艰难的腾飞(二):群英 k2 G1 \$ @# M. p/ T' e0 Y3 V* e% s* U+ F- t
而范旭东,他从事的是制造业,是现代工业基石之一的重化工,是他为首的一批人,把最贵时候一盎司黄金一磅的纯碱给做成了白菜价,是他和侯先生那一批拼命苦干创出了世界上最先进“联合制碱法”。 / y" N0 u: a$ T1 L' P, O; g. t- v- ?! B% ~. f' E/ e
做出中国的纯碱,除了侯先生和范先生,还值得记住的人有陈调甫(化学工程师)、王小徐(机械、电气工程师)、吴次伯(第一批出资人、他没坚持下来)、张褰(还是他)、李烛尘(管理高手)、李国钦(在美联络人)。起初陈调甫主持,王小徐负责机械,吴次伯出资,资金不够了又去找张褰。陈调甫没有范旭东的背景和后台,为了能见到张褰一面,他把家传的苏东坡的帖子拓本送给了张褰,不过好像张褰没收。 ( C. C- K# Y- J; j+ Q1 a% W 3 j) f/ m4 _; C7 R- Z2 {- l* [- Y张褰把他们介绍给了范旭东。因为张褰知道,范旭东也想做纯碱,但是想买技术时在苏尔维公司受到了近乎羞辱的待遇。Solvay Chemical Inc 这公司很强悍的,到现在依然活力四射。后来范旭东还去另一家公司考察,当然也是他制碱方面最强劲的对手,卜内门,说起ICI,化学化工领域那可是如雷贯耳。事先联络好了,但是卜内门那边联络的人不接待,而且只准去看锅炉房,后来范旭东一报还一报,原样还给了卜内门。 4 ?' T) P, U/ a' R- x3 r- w4 K( u8 M0 v( P q& A; k
卜内门现在被塔塔收购了,而塔塔的制碱技术是比着侯德榜的书自学不成材,又把侯德榜请去现场指导多次才发展起来的。塔塔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纯碱制造商。, m# i; {1 N, y% K
8 S- Q9 [6 n: j) W范旭东和侯德榜的结识那是相当的有戏剧性。范旭东和陈调甫商定,让陈调甫去美国进修。陈调甫托李国钦在美国买图纸,被骗了。在他发觉自己被骗之前,李国钦帮他找了几个中国学生协助那个骗他的美国人画图纸,,其中就有侯德榜。侯德榜就这么知道了范旭东其人其事,然后侯德榜就回国了。 . U0 H; H( P2 l7 Z. Q( a) c M: f2 q R9 P
他们几个人的分工大抵是这个样子的。# A1 R& V4 S6 R1 s
( f* ]; P3 u @ G F0 `1 j8 W
范旭东是董事长,主要解决资金、原料、市场方面的难题。 8 F# `. q' L% F % h$ M& K( x0 I# t6 D4 M5 B资金方面,一方面是久大的盈利,一方面是募股。 ' l6 E; ^# p+ ]; {. u% e* y ; K7 g* n, l% A$ n2 F2 g) F: W原料方面,英国人掌控着中国的盐业。工业用盐如果也按照食用盐那样征税的话,等于赔死。为此他必须去争取工业用盐免税。 4 C1 w! R' f4 [" [1 T, G& i F 3 o9 c6 D. s! H& Q" ]/ t/ x; h市场方面,英国的卜内门公司牢牢控制着中国的市场。英国人直接说他的想法超前了三十年。 3 Y5 }- h" @& Q6 L0 j( j# b1 o8 o+ v6 G$ h
永利做大了,卜内门要参股进而收购,硬顶住这个压力的,还是他。 2 k3 S1 T6 X5 t( y ( q9 D* w Q% n6 L. D; J! F) B. B" @和卜内门的商业谍报战,在他的安排下,永利大获全胜。9 q7 q9 C; M& V& I/ L
7 F; P' M$ Y7 R3 f避实击虚,通过日本市场搞定中国市场,这高超的营销战术他是主谋。; {2 l2 ^# j5 z4 b! m
N9 B. t4 D" n, D, ]股东们十年不得一分红利,闹事,别人能出这个头吗?4 O$ N e4 Y8 H. L/ [
' q& _. W7 q9 Y% v* w1 ^, G好了,范旭东工作的难度我想大家已经了解了。打个比方说,就是从中石油买原油,自己炼油,产品的经销权还在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那里。用这种方式,去和中石油平起平坐,再取而代之。% B' Q4 r. V+ z5 p7 J; s7 ^: [ H3 n
: e6 `8 e6 ~ {
……………………………………………………………………………# ]% V2 y# X: C K# _7 {
6 _( D- b- c+ s4 K: y7 Q2 f$ ]0 T陈调甫管的是比较多,可以说是第一任CEO。 ! |" h# x& ]5 ~. B N! F. j* V _7 A" I m5 P/ k) [ v9 n人力资源方面他为永利找到了侯德榜,后来还有刘允锺、刘树杞、吴承洛、李得庸等十几人; # C& \0 x' Q$ `1 P; Q* i* Z+ x4 A6 [3 p3 l$ d s: k% l
技术方面他建立了第一套制碱的小试装置,让股东们相信了中国人有这个能力; 1 {; h4 G1 y c8 c6 r$ U 5 B1 I4 H! a" M* T/ `' m, [: F设备方面他在美国为永利买图纸、买机械,买设备,一分钱掰成好几瓣花,比如他曾经把美国人不要的一台刨床用二十分之一的价格按照废钢铁买了回来; 3 n" B: B+ ]; r0 I( s$ s) Y7 b" p' q: ^+ G7 ]' S4 u
基建方面,他主持建造了当时难以想象的两栋十层楼高的厂房; # L( ?# l" Y4 o, S% z9 y3 G! ] ) ^$ e& Y* d/ `& p# y; F- P公关方面,需要和租界、军阀方面打交道,他必须出马; + i0 B; \. t) O. j( e, B% k. Z; n4 }/ k' w) G d# a* l
生产方面,建厂初期,他长时间在第一线折腾,指导工作;1928年精力转向油漆;1956年,快70岁的的还出山参与碱厂的扩大工作; + B% e1 b- F- p3 v$ O; U2 T" F : b' d6 U F# W# N2 s资料方面,他解放前天津仅有的三套《CA》,他手里有一套。 / b8 W1 `* I0 ]% b& [ M: d . e( x/ L0 E' N7 f( `4 B着重说一句,陈调甫是永利这些创始人中,吃洋人的瘪最多的一位,比范旭东还多。这个不多说了,全是泪。+ v8 j6 J+ b+ R2 X* n2 r) z
! |2 y' _1 A% L9 H `
其中有:去找美国专家请教被奚落而出;找人买图纸,被骗;找到正确的人,价格上被敲竹杠;和美国厂长联系好参观,到门口被拒之门外,且被侮辱,便于大雪中在工厂外步行三圈。6 o4 r. H- T. y' Z8 {" E
, j+ s% u' E, }( a1 F$ P6 ^…………………………………………………………………………… 4 E' L" I' a% B, w2 s1 B7 S' S: c" W & F% n# A0 z* ?$ @5 c, F; ^* `1 @李烛尘,他和侯德榜轮流担任永利的厂长。相比较而言,侯德榜更多是总工,李烛尘更多是管理。7 ?/ Q( V, n; h9 {" v
' Y b6 R6 p4 Z" V |+ i八卦之一,李烛尘的二女儿叫李莲英;八卦之二,李烛尘要按凯申公的标准算,属于共谍一枚。 % B/ u0 O) s! s4 X : x$ |' H ]( `& F, C. J& p% k李烛尘和林伯渠是同学,和徐特立关系也不错,当然和范旭东更是好友。- u. S, u6 W5 v* x$ y
* Q O" D) f+ d" _, R
前面提到范旭东被军阀李景林绑票,范旭东舍命不舍财。后来给李景林送去八万块,并请动黎元洪出山说和的就是李烛尘。 ( z8 x4 c5 r& U1 A$ y6 {. l' j, x# z8 z8 O, m
此外他他建立了严格的领料审批制度;然后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坚持盖仓库;各种规章制度也是他一步步建立的,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也是他一手主持的。8 z9 b; h5 y. q
+ o( f: u! h8 h! ?# Q' Y6 s- S李烛尘主要抓管理,可不意味他不懂技术。永利工厂出的第一批纯碱是黑白色的,发现原因和最初提出解决方案的其中一人就是他。 - A7 a2 _" q L4 B' [- @, M, X4 k" ~, @% j
…………………………………………………………………………… / ? Z7 [5 k. X, J5 B5 [! ~/ r4 I- l) `
另一个人不是侯德榜,侯德榜是总工,他的责任是判断这些原因和方案是否正确,并签字负责。我们这里说了另一个人,是个美国人,GiImer.. T. Lee,暂且称之lee工,他的职责应该算副总工程师,虽然请他的时候只是做技术指导。+ y. P% s5 J0 y, a5 E
4 q1 \( W* Z1 s9 u% A( T1 w$ Slee工是范旭东高薪聘请来的,但是从他在永利期间的表现来看,他并没有简单的把永利当成一个雇主,他把永利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干的,一共给永利提出了7项重大革新,还给永利设计了很多设备 1 j' M6 o, [& Q, a: E2 e* f1 O9 n0 o
黑白混杂的纯碱之后,是著名的红碱的问题,是他和李烛尘一点点拆管道发现原因的; ( Q+ O4 {5 c6 j, U6 x3 H: M* W5 N8 C% ~2 N& X3 T
干燥釜被烧坏,是他和侯德榜一起去美国考察了最新的设备。考虑到侯德榜等中国人是不可能进得去那些美国工厂的,所以我暗自揣测了一下lee工的工作。2 O t1 R0 l) ~7 }4 b
2 j, u/ z) X* M8 q
买设备,也是lee工参与的。 1 t3 O' K/ ?' x+ H% b) P) [2 j; }( d- b1 R
大量工艺参数的改进,也是在他的负责下进行的,据此永利的产量大大超出了图纸的限制。 ! u2 d6 D: V) n2 u- @; c8 f; a1 \/ b/ D* t' J3 w) _0 L
永利的纯碱在费城拿到金奖之后,lee工被侯德榜送了一个中文名字:李佐华 + a, k. J+ i L; h# X ; ^' v( s! x- d% _5 z…………………………………………………………………………… * V6 `- u" j, r- R 9 E p/ V8 o. V$ A4 }0 N在永利的设备方面,出力最多的是李国钦,这位得算永利海外采购部负责人兼美国信息部门负责人。, K$ e# Z) S$ {, G+ d- J
4 t a; }8 n6 d+ w+ l………………………………………………………………………………+ S& Y# s+ y! h B6 P% E0 a
+ o1 z6 o' t+ L6 D6 F
最后介绍一个人,他可能到死都不知道永利这回事,但是永利的确因为他的牺牲活了下来。: ?) f7 B3 S" r D$ L. w$ n' z3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