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席琳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9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民国旧书 - 钟伯敬订补千家诗图注

热度 11已有 1833 次阅读2013-1-4 12:54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旧书收藏, 钟伯敬, 千家诗, 竟陵派

2013-1-3

上次去琉璃厂中国书店,看到几本民国旧书,当时没有买,至今后悔。

从老爷子书架上翻出来的民国旧书中,有一本石印本《绘图千家诗》(诗品详注上下册合订)的残卷,出版公司日期和封面都已经脱损,在网上查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到类似的图案版本,诗词目录也与广为流传的宋朝谢叠山(七律)或明王相(五律)的版本不同。

不过在上下卷的分界处,有“钟伯敬先生订补千家诗图注卷下”字样。再上网查一查,果然有图。

可以看出,钟伯敬的版本,是以谢叠山的宋代版本为基础,删节订补而成的。

卷上
(以上缺页)
清明
    清明  

  社日

  寒食

  江南春

  绝句

  游小园不值

  题屏

  绝句漫兴

  庆全庵桃花

  戏赠看花

    再游玄都观

    绝句慢兴

  花影

  滁州西涧

  北山

  湖景

  春晴

  春暮

  落花

  春晚

  莺梭

  暮春即事

  登山

  蚕妇吟

  晚春

  伤春

  送春

夏景: 居洛初夏

  有约

  初夏睡起

  三衢道中

  即景

  夏吟

    晚楼闲望

  山亭夏日

  田家

  村景即事

  村晚

    茅詹

  乌衣巷

  题北榭

    送使西安

秋景:题淮南寺

  秋景

  七夕

  立秋日

  秋夕

  中秋月

  江楼有感

    西湖

    西湖

  题临安邸

    初晴后雨

  人直

  登车

  直中书省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其二

  冷泉亭

  打球

冬景:冬景

  寒夜

  枫桥夜泊

  霜月

  梅

  梅花

  雪梅其一

  雪梅其二

  答钟若翁

  题壁

钟伯敬先生订补千家诗图注卷下

春景:早朝大明宫奉

  答丁元珍
  上元

  上元应制

  立春偶成

  插花吟

  寓言

  寒食书事

  清明

  请明日

  郊行即事

  秋千

  秋江

  其二

  春夕旅怀

  答李儋

夏景:江村

  夏日

  辋川积雨

  新竹(宋)陆游

  宿表兄宅话旧(唐)窦叔向

秋景:偶成(宋)程颢

  游月陂(宋)程颢

  秋中(唐)杜甫

  新秋

  与朱山人

  秋思

  月夜舟中(宋)戴复古

  九日蓝田会饮崔氏庄(唐)杜甫

  闻笛(唐)赵嘏

  长安秋望(唐)赵嘏

冬景:初冬(宋)刘克庄

  冬至(唐)杜甫

  梅花(宋)林逋

  自咏(唐)韩愈

  干戈(宋)王中

(以下缺页)


钟伯敬,何许人也?


钟惺(1574-1625年),字伯敬,一作伯号退谷,又号止公居士、晚知居士。是明朝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是当时公安派成员雷思霈的门生,故于公安派有渊源关系。钟伯敬祖籍永丰(今属江西),至高祖钟协祚始由永丰迁移至竟陵(今湖北天门)祖父钟山则性格警爽、颇有胆识。见家境清苦,于是外出经商。稍积资产,方构宅买田,才过上了小康生活(见钟惺所撰《家传》到钟伯敬,才真正算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幼从塾师受业,父亲钟一贯曾任武进(江苏)学训,嗣父钟一理(为生父之长兄、无子,故以钟惺为嗣子)及生父亦授以经史古文及制艺。伯敬受家学的影响,酷爱古诗文辞。他虽然外貌不扬,弱不胜衣但却勤奋好学,作诗清秀简隽,情态逼真,早年就有文名万历十九年(1591年 - 17岁)中秀才,困于诸生十二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 29岁)中乡试(举人),次年(1604年 - 30岁)与谭元春(字友夏,号寒结为忘年交。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 36岁)中第十八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任职八年次年(1611年 - 37岁),他以奉节使臣巡视成都,后又巡视山东。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 41岁)赴贵州主持乡试,与谭元春一起评选《诗十二卷(包括古诗归十五卷,唐诗归三十六卷)。后被迁为工部主事,由北京往江南,任南京礼部主事,再后改任仪制司郎中在南京的时候,钟伯敬淡自持,在秦淮水阁闭门读书,著《史怀》十七卷,評論古史,多所明,有古所不天启元年(1621年- 48岁),升任福建提学签事,考校兴平、延平、和福州三府。同年,因父亲去世,丁忧居家三年,研究佛经,随后受到弹劾因为年将五十,自念人生无常,佛性渐失,不觉悲泪,乃专精《首楞严经》,眠食造次皆执卷熟思,并与永新贺中男往复参订,成《楞严》十卷。直至天启五年(1625年 - 52岁),病逝于家。将殁前三日,告于佛,请大僧授五戒,取法名为断残。


钟伯敬勇于创新,反对拟古,敢于针对文学发展历史与现状直抒己见。早在27岁为诸生时,他与文友论诗,就断言明诗无真(见《明茂才私谥文穆魏长公太易墓志铭》),提出了求古人真诗的号(见《诗归序》)。他所作的诗不晋唐汉魏文不摹唐宋两汉传不摹班马,记不摹河东,铭赞尺牍不摹昌黎(见《隐秀轩集序》与竟陵同乡谭元春(1586—1637)同是竟陵派的创始者,名扬一时,当时称钟伯敬体、钟谭体、或竟陵体,清初三大诗人之一的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曾说,古今诗归盛行于世,承学之士,家置一编,奉之如尼丘之删定于诗文则提倡抒写性灵,反对有明一代盛行的台阁体尤其是明中期文学七子们(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卿。后七子:李攀龙、王世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摹古的文风,但又以公安派的作品为轻率,追求表现幽情单绪的狭隘内容,倡导幽深孤峭的险僻风格,作品因而流于冷涩。于是,针对公安派的偏弊,竟陵代起,以凄清幽独矫之,而海内之风气大变(见《列朝诗集小传·袁稽勋宏道》)。钱钟书认为,以作诗论,竟陵派不如公安派;然以说诗论,则钟、谭识趣幽微,非若中郎之叫嚣浅卤(见《谈艺录·竟陵诗派》)。于散文天地,特别是写山水自然景物的游记和文学评论的短文,钟伯敬和谭元春大都意境高超,文辞优美,而且富有抒情意味,是晚明优秀小品文的代表。


钟伯敬生前文名颇著著有 《隐秀轩集》,另有《史怀》、《诗归》、《请经图》、《毛诗解》、《钟评左传》、《钟评封神演义》、《钟评水浒传》、《钟批三国》、《钟伯敬先生硃评词府灵蛇》等。其中的《诗归》一书,开一代风气之先,内有评点,一扫公安派诗学的浅俚之弊,一时纸贵,并盛行半个多世纪毁誉参半,直至当今。毁者欲其,口诛笔伐,鞭尸扬灰誉者欲其生,并爱屋及乌,后世托名作伪者就不计其数。


生平事迹见明谭元春《谭友更合集》卷一二所作墓志铭、《明史》卷二八八。民国施蜇存《晚明二十家小品》则附有《鍾惺傳》。


膜拜

鸡蛋
1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山菊 2013-1-4 21:46
新年快乐!
回复 席琳 2013-1-5 13:07
山菊: 新年快乐!
山菊花新年快乐,笑口常开。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6 12:58 , Processed in 0.03476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