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逐年持续增长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是比较新的,它仅属于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的时期。
哈罗德虽然早自三十年代起就追随凯恩斯,却认为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分析”只是一种短期的、静态的分析,
主张把它加以“长期化”、“动态化”;企图建立一个以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为基本内容的所谓“动态经济学”。
但未来不可知,所有才有动态规划。
凯恩斯理论有一个缺陷,就是它只看到投资行为有扩大产品需求、缓和销售困难的作用,
却忽视了投资行为还有另一方面的作用:扩大生产从而扩大产品的供给和加剧销售困难(即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所说的“投资的二重性”)。
*********************************************************************
以前的gdp 保8 都是扯淡,因为动态规划,未来是不可知的,怎么知道保8 还是不保8 呢。
“社会最适宜的增长率”,达到 凯恩斯的所谓 投资恰好等于储蓄的程度。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论模型。(最早提出再生产的是穆勒,就是 战后重建经济学。)
*********************************************************************
动态规划其实没有保8 ,不保8 的,
保8 其实就是计划经济,把风险给了别人了。
琼斯认为这完全就是巧合。
【英】海维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论》
*********************************************************************
象罗宾逊夫人、克列格尔等凯恩斯主义者,也尖锐地批判他把经济增长途径看得像“刃锋”那么狭窄。
他们批评哈罗德的体系中“有一个重大漏洞”,那就是由于缺乏分配理论而“从未考虑过利润率”。
*********************************************************************
后来,哈罗德又有补充,第一,他承认,有保证的增长率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第二,他进一步考虑了利润率对有保证的增长率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索洛)更经常用“刃锋”一词,来形容哈罗德的“有保证的增长率”的“不稳定性”,说他所描绘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其量不过是“在均衡增长的'刃锋'上才达到平衡”。
索洛:《经济增长理论》 刊《经济学季刊》1956年第70卷。
****************************************************************
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哈罗德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主张借“国家调节”来实行“需求管理”,用“膨胀性”经济政策来弥补“有效需求”之“不足”。特别是,按照哈罗德的所谓“长期的”“动态的”分析,这种“需求管理”还必须实现技术进步和劳动人口增长条件下的“充分就业”均衡,这就使哈罗德的体系在国内经济战略上,更具有一种“扩张主义”的内在倾向。
但是,这种以所谓“实现充分就业”为基本政策目标,用“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反危机”的主要武器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在战后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怀疑和不满。
特别是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由于出现了经济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并发的严重局面。越来越多的人指责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
参考阅读:
哈罗德《动态经济学》
****************************************************************
其实真正的难点,连续保 8 反而是不容易的
这就是为什么计委的人 说的都是对的原因。
就跟解 “二次方程”一样,答案绝对不止一个。
更不用说高次方程了。
其实这个模型是从 储蓄- 投资 这个模型衍生出来的。只是加了时间,变成动态的了。
****************************************************************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 毛姆的小说《刀锋》
真正的难点,反而是连续保 8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