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金德尔伯格在《西欧金融史》中的考证,西欧国家产融结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并且可以从银行业和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中找到产融结合最初的脉络。多 数商人银行家是逐渐从一般贸易转向专门贸易,然后又从专门贸易转向金融的。早期商业银行主要是对国内外贸易提供短期资金,很少对工业融资。
银行向工业企业贷款形成规模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在这一时期,德国的产业金融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经济史专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从后发优势概念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德国19世纪经济起飞进程中的产融结合问题。他认为,德国经验表明,在经济相对落后、资本缺乏的情况下,产融结合是后 发国家解决早期工业化资本形成问题的有效机制。因此,后发国家政府应鼓励本国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加速资本积累与循环,从而为本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基 本动力。事实上,德国的产融结合方式也一直保持稳定,全能银行制模式沿用100多年,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活力。
******************************************************************
重大的发现、发明、经济飞跃、社会变革,是怎样促使金融体制演变的?
而一定的金融体制又是如何阻碍、推动或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中国的金融体制应该如何适应特定环境的经济发展?
GMT+8, 2024-11-22 12:33 , Processed in 0.02495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