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300亿元 |
|
200亿元 |
|
100亿元 |
|
1850年 1887年 1914年 1936年 1949年 | |
中国近代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采自《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
再次,1936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折射出1927~1937年十年间经济建设所取得的相当明显的成绩,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这段历史中的一些 重要问题。比如,过去史学界普遍认为,1927~1937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停滞、倒退趋势,而事实是这十年间,中国经济有显著的发展。过去史学界一般都把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政策与后期的经济政策同样看待,都彻底否定,一律斥之以“卖国”、“反动”。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肯定是为巩固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一党 专政的独裁统治服务的,但如果我们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政策放在当时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难发现,其中的某些政策具有 积极意义。如关税自主政策,斥之“卖国”过于简单。有的研究者指出:“这是中国近百年史上的一件大事。关税自主以后,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 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具有较深远的历史意义。”法币政策,规定由中、中、交、农四大银行专享法币发行权,自 然有掠夺榨取人民血汗的一面,但这一政策实现了货币集中发行和货币统一,而这不仅是符合世界货币发展的历史趋势的,而且有利于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发展,有利 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有的研究者认为:“法币政策,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最彻底的一次币制改革,其作用、意义和影响是巨大的。”
最后,1936年及其前后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1936年经济高峰的出现,既与192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关,更与1935年兴起的“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直接相连。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口号。其后,国民政府确定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谋国民生活的安
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按这一方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重点,按部门来说,是冶金、燃料、化学、机械和电力等重工业;按地域来说,重心在湖南,
其次是四川、湖北、江西、陕西、甘肃等内地省份,沿海地区未安排重要项目。当时,华北事变已经发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国民经济建设
运动的重点适应时局发展的要求,为抗日战争战略后方的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为中国坚持八年抗战直到最后胜利准备了一定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一些研究者明
确指出:“如果没有十年经济建设打下的基础,中国在八年抗战中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将是更为艰难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下面
的一些历史现象:1936年,中、中、交、农四大银行占有全国银行资产总数的59%,存款总额的59%,纯益的44%。宋子文牵头设立的中国棉业公司独占
了全国棉花、棉纱、棉布贸易。官僚资本控制和吞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阴谋即将得逞。这些事实清楚表明,以四大家族为核心的官僚资本在扩大在膨胀。综合上面两
方面,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存在着正负两方面的重要影响。或者说,以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可以从1936年及其前后的
经济发展中找到根源。
注:四次长沙会战
GMT+8, 2024-11-22 22:51 , Processed in 0.02797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