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现实是什么,事实是什么,真实是什么

热度 2已有 235 次阅读2016-5-12 07:23 | 录音机, 美国, 历史, 论文, 数学

摘自《我要作数学家》 尾声


       至于谈到干劲十足地勤奋工作,我头一次理解它的含义是卡迈克尔告诉我,他花费多长时间去准备50分钟邀请报告时才懂得的。他说,他用了50个小时,最后报告的每一分钟,他都花上一小时。

       多年之后,我们6个人写我们的“历史”论文(“美国数学,从1940年到...”)时,

       我计算过,我个人从事我那份工作就用了150个小时;想到全组人投入多少人-时,我就感到震惊。

       我只是准备我的讲演(还不是论文)就用了我几个小时。我高声朗读全篇稿子,又对着录音机从头到尾讲了一次,然后,我从头到尾听了6遍 —— 3遍是为了修饰需要修饰的地方(每次放下一遍之前,先把该修饰的地方修改好),另外3次是为了掌握确切的时间(特别是,对于每一部分用多少时间找到一种感觉)。

        一旦6遍听完,整个演讲都准备得清晰透澈之后,我还要做最后一次彩排(只有我自己,没有听众),把演讲从头到尾再讲一次。这就是工作。

***************************************************************************

       阿基米德教导我们:每次加上很少一点数量往往足以形成巨大数量(或者如谚语所说,集腋成裘)。

       当你要成就世上的工作,特别是数学家的工作,不管是证明一个定理,写一本书,教一门课,当系主任,还是编一份杂志,我相信应该表述出相反的过程:阿基米德的方法是完成工作唯一方法。

       干一点,天天不断地、持续地干,没有例外,没有假期。

       作为例子,我可以举出,我的《希尔伯特空间问题集》的第一版,其中有199个问题,在我在迈阿密工作那年,我写了第一稿的大部分,我强迫我自己,每天非得写一个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我用199天写完整本书,写完整本书用了3倍那么长的时间。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去他妈的



注:算工作量这种事情啊,大部分人没有这种经历,所以不知道,情有可原。

      而且大部分都是月薪,不是时薪。

      高端服务业,时薪多一点。

***************************************************************************

     你觉得,每天强迫自己写一个问题都很牛逼了,是吗?

     呵呵

***************************************************************************
    
      学会生活要花很长时间—— 到那时候你知道你的时光已经过去。

                                                                                       ————   《我要作数学家》 尾声




膜拜

鸡蛋
2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0 12:45 , Processed in 0.02808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