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看一下第五师团侵华后的,各个战役的死伤统计。第五师团不像第十师团,自身没有留下师团级的详细统计(很有可能在坂垣战犯审判前为了隐蔽证据而销 毁),所以只能使用上级第二军,或方面军的统计。一般讲,统计表有一个特征,初期的应急统计会出现很多遗漏,但之后的统计和汇集到上级的统计会变得比原来 要精确。特别是之后被利用于各种文件中的数据,应该是经过多次修正的,有权威性的公式数据。
【表一】出示的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主要战斗兵器别损伤调查表》就是这种后出的统计之一。出现在不同文件中,有三、四种版本,内容都相同。是能了解第五、第十师团来华后半年中,在各个战役·战斗中具体死伤数的统计。从《兵器别损伤调查表》的题目来看,掌握兵器别损伤状况的目的,应是利用于战斗兵器的开发、防御对策。但此表同时记录出示了各战役别死伤总数,所以亦可作为各战役期间内死伤数据的参考。
使用此表时,也必须仔细调查作表者对取样方法进行的说明、解释,否则会出现不必要的错用。如本表备考栏的第一项提示中指出,“此表中的有关南部山东剿灭作战的收录数据,仅是可以判明兵器创伤的一部分”。这说明最下栏部分出现的两个数字(第五师团3,989名,第十师团4,126名),并不是南部山东剿灭作战(其中第一期,被国内称为“台儿庄大战”)的全体统计,而只是能判明创伤种类的一部分。
而其他没有特别注明的部分,即从南口战役到太原战役之间的统计,可以认为是整个部队作战期间的全体伤亡统计。从此,我么可以算出第五师团从1937年战斗开始的8月14日,截止到11月10日太原攻城战结束,各次战斗中的死伤总数为7,194名,若再加上11月初配属给中支方面军赴上海,南京作战的国崎支队的死伤数342名,总数可达7,536名。可以说,此数即使是参战至1937年底的,第五师团损失总和的概数。具体内容如下
南口攻击战(8.14-9.3) 死伤1,123名
广陵作战(9.4-9.16) 死伤359名
平行关口作战(9.17-10.3) 死伤1,075名
忻口作战(10.4-11.3) 死伤4,174名
太原作战(11.4-11.10) 死伤463名
国崎支队的在上海,南京作战(表中“中支”部分) 死伤342名
可看到,国内最关心的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口),包括与国军在关口正面战场作战的死伤总数为1,075名。且时间范围在9月17日至10月3日之间,地点名词又为“平型关口”。说明其中绝大多数应发生在平型关口的正面战场,现存日军各种战斗详报记录的事实也是这样。
也许有人怀疑,第五师团在1937年内死伤的7536名的数字,会不会不准确。笔者认为对这类军内秘密统计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必要。可能有统计不周的小错误,但不会作假。如同前述,由于统计截止的时间和范围不同,各种统计结果不会都一致,但因为统计种类较多,若不信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
比如,关于此期间(至1937年底前)的死伤统计还有另外几种,其中之一是北支方面军兵站监部军医科提出的《兵团别战死伤调查表》【表二】,可看到在此,第五师团1937年12月31日前的死伤统计总数为6,847名。比上记7,536名要少一些,理由何在?
第二考虑是做表的时间带来的误差。表二的6,847名是最初统计,上报时间为调查期间刚刚结束的1938年1月3日。可以说做表统计时比较仓促。肯定会有遗漏,不周。对比起来表一统计(7,536名),做表时间至少在其记录内容中出现的《南部山东剿灭作战》结束后(估计还应再后),即1938年5月10日以后。之前出现的错误可以得到修正,且未及时报上来数字也会被补充。所以两表中有数百名差(肯定是后者多),也应是一个正常现象。
另外,表一还是被1941年7月陆军大学校编著的《北支那作战史要》所采用的表格,所以从此点看,也应该说更有代表性。问题在于表一的《主要战斗兵器别损伤调查表》虽然准确,但不能判明死亡者数。而前出《兵团别战死伤调查表》的6,847名中,却可以判明有2,112名为死亡者。所以此处出现的死伤比率,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若按此比例,可推算出表一7536名的死伤者中,死亡应约为2,320名。
从以上可看出,第五师团在参战后仅四个月,人员伤亡就达到7,536名,占师团兵力总数的约三分之一。
三 台儿庄,徐州作战的损失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接连投下两颗原子弹,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次核武器打击。对于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原子弹,一直以来都存在两大流传甚广的说法,但恐怕都有疏漏。
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第一种说法是,原子弹是使冥顽不化的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武士道精神长期以来是日本的精神支柱,再加上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日本军人在战场上一直都以 顽强和宁死不屈著称,很少有日军主动投降,甚至是在战局已经毫无希望的情况下,日军也宁可选择自杀冲锋或是“神风特攻”之类同归于尽的方式也不愿意放下武 器。所以到1945年8月,尽管美军已经攻占了冲绳,兵锋直逼日本本土,但很多人认为日本肯定还是不会投降,一定会死撑到底。美国依靠原子弹,才彻底粉碎 了日本顽抗到底的决心。
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情,真正迫使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是从1945年2月开始的战略轰炸和代号“饥饿战役”的水雷封锁。柯蒂斯·李梅少将在1945年1月担
任美军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后,对日本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采取了夜间低空投掷燃烧弹的新战术,史称“李梅火攻”,从3月到7月底,美军总共出动各
种型号飞机33041架次,其中B-29轰炸机1.5万架次,投弹16万吨,其中7月投弹就超过4.27万吨,美军计划8月的投弹量将超过10万吨!有
98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区被烧毁面积均在50%以上,东京、横滨为56%,名古屋为52%,大阪、神户为57%;中小城市中,福井被
毁面积最高,达到96%,甲府为72%,日立为71%。在空袭中死亡约23万人,伤47.6万人,失踪2.4万人,有244万幢建筑物被毁,800万人无
家可归。3月9日夜间,一个晚上的空袭就造成东京10万人的伤亡,甚至超过了广岛原子弹轰炸的伤亡人数。
由于这样恐怖的空袭给日本普通民众造成了极大恐慌,李梅又结合空袭实施心理战,通过空投传单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将要轰炸的地点和时间,这就更加剧了平民的惊
恐,共有850万城市居民逃往乡村,军事工业中工人的缺勤率7月已达50%。加上工厂厂区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如航空工业厂区被毁60%,直接导致军事
工业产量的急剧下滑——炼油工业产量下降83%,飞机发动机产量下降75%,飞机机身产量下降60%,电子设备产量下降70%,飞机月产量从1944年的
平均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降幅达91%!1945年3月日本石油储备为四十万吨,美军第315轰炸机联队对日本炼油厂和油库进行了
重点轰炸,共投弹9100吨,至8月,日本炼油能力下降80%,石油储备在轰炸中被焚毁近六万吨,日本的战争潜力遭到了沉重打击,经济几近崩溃,毫不夸张
地说以“李梅火攻”为代表的美军战略轰炸,直接动摇了日本维持战争的根本基础。
同时,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橡胶、棉花和羊毛需求的100%,石油需求的92%,铁砂的87%,煤炭的24%(其中焦炭占90%),粮食的20%都依
赖进口。因此美军决定实施攻势布雷,封锁日本港口、航线,达到破坏海上运输的目的。从3月27日至8月15日,美军出动B-29轰炸机1528架次,布雷
12053枚,其中磁性水雷4900枚、音响水雷3500枚、水压水雷2900枚、低频音响水雷700枚。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海鹰”号航母等65艘
军舰在内的670余艘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431艘,总吨位140余万吨,相当于战役开始时日本船舶总吨位的75%。
美军此次攻势布雷效果非常显著,平均每布21枚水雷就炸沉日本船只1艘,而美军损失极其轻微,仅损失飞机15架。“饥饿战役”的成功实施,几乎彻底切断了
日本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1945年8月与1945年3月相比,下关海峡运输量下降98%,几乎完全中断,濑户内海也只能通行机帆船之类的小型船只。在这
四个半月中进口物资下降90%,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军工企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日军大批飞机、舰艇由于燃料
极度缺乏而被迫停飞、停航,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由于航运中断,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而日本国内的粮食供应却极其困难,因为要优先保证军队
需要,广大平民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终日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
所以经过近半年的战略轰炸和水雷封锁,日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创,赖以维持战争的国家机器已经基本崩溃,此时几乎是全靠所谓的精神力量在支撑,但是枪里没有子弹,飞机没有燃料,肚子里没有吃的,光靠精神还能支持多久?所以即使不投原子弹,日本也撑不过一两个月了。
第二种说法是,扔了原子弹,就不用在日本本土登陆了。美军确实有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计划,但这只是预案。熟悉美军情况的人都知道,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哈尔
西上将和斯普鲁恩斯上将两人各自带着一个参谋团队,当一个团队在前方指挥作战时,另一个团队就在后方策划下一场战役,一个战役结束再转换角色。所以在日本
本土登陆的“奥林匹克”计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如果真要实施的话,完成各项战役准备至少要到11月,日本无论如何也撑不到那个时候——即使不投原子弹。
正如美国战略轰炸评估委员会那份著名报告所说的:“根据战后对当时局势和日本国民经济状况的完整调查,期间包括许多前日本政府领导人的协助和参与,调查结
果显示,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发动前,日本一定会选择无条件投降,即使没有投下原子弹,或者苏军没有出兵东
北。正式的登陆行动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因为日本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
所以,投原子弹才使日本投降和避免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
日本,快点投降!
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坚持不了一两个月,最晚到10月就一定会投降,但是美国人却等不了那么久了!因为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为了让苏联
参与对日作战,同意了苏联开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包括外蒙古独立的现状须予维持、恢复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
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来共同经营、
苏联在东北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这些条件如此优厚,使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向睿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生中最大的失误,甚至有人认为因为罗斯福沉疴重症在身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罗斯福的想法
很好理解,1945年2月是美国在太平洋反攻阶段最艰难的时候,以血腥残酷闻名的硫黄岛战役就发生在这时,美国很清楚,随着战线越来越向日本本土推进,日
本的抵抗也就会越来越顽强。作为同盟国阵营一员的苏联怎么可以在对日作战问题上袖手旁观?苏联也得参加对日作战,而且是必须的!当然,为了换取苏联出兵的
那些条件,损害的都是中国的利益,又不是美国的利益,出卖中国的利益来换取苏联出兵,从而减少美国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但是到了1945年8月,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战争的发展如此之快,眼看日本就要坚持不下去,苏联出不出兵都已经无关大局。而且苏联这时候出兵那真就是来摘
桃子,捡便宜了。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就出兵对日作战,德国于5月9日投降,也就是说苏联将在8月9日前后出兵。所以那时美国最着急
的就是要让日本在苏联出兵前投降,这样就可以不用兑现许给苏联的优厚条件。但是一向顽固的日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那就让原子弹来当一回“棺材”吧。
所以,比较确切地说,原子弹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是推动日本尽快投降的因素;原子弹更不是改变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原因,而只是加快战争进程的推进原因。但这一切,既不是为了消灭军国主义,也不是为了美国大兵,而是为了向苏联“赖账”。
让全世界看看原子弹的威力
除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特别是要在苏联出兵前投降的原因外,美国扔原子弹还有一个原因,那更是着眼于战后的考虑。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但是原子弹威力到底有多强,如果不进行一次实战检验,世人无从了解。如果没人知道原子弹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慑
的作用。美国投入了20亿美元(1945年20亿美元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0亿美元,如果以黄金价格来比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80亿美元)的研制
经费,总得最后听个响吧,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给美国的纳税人一个交代,你看我们花这么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武器,还是值得的。
这也是美国把原子弹的第一个袭击目标选在广岛的原因之一。因为从1945年3月开始的战略轰炸中,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被摧毁的面积都
超过了50%,早已经是一片瓦砾废墟,再扔上一颗原子弹,谁知道是原子弹炸的还是之前B-29的功劳?另外,城市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市区的范围在直
径5公里最合适,这样的城市规模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出原子弹的威力。
因此被美国列入第一批原子弹袭击的四个城市是:广岛、小仓、长崎、新潟,其中广岛和小仓两个城市为首选目标,长崎和新潟两个城市为备选目标。这四个城市的
共同点就是,在此前的战略轰炸中,都只遭到轻微的破坏,城市基本上比较完整,而且城市直径都在5公里左右,正好可以用来检验原子弹的威力。
特别要说的是广岛,是日军指挥中枢之一,甲午战争时期就是日本大本营所在地,二战后期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注:总军是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编制级
别最大的单位,而当时日本本土总共只有两个总军,第一总军司令部在东京)。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
头设施。此外广岛市区的东部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军事工业企业。
将广岛列为第一目标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以为广岛没有关押盟军战俘,也没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其实在广岛关押有23名盟军战俘,主要是在对日本本土空袭中被击落飞机的机组人员,他们中有10人死于原子弹轰炸。
所以,美国向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一是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二是出于战后全球政治格局和话语权的考虑。果然正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投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 原子弹,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一颗大炸弹就能毁灭一个城市,这样的威力绝对令人震撼,也使人对美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敬畏,美国也因此凭借原子弹的核垄断, 稳稳地座上了战后世界新霸主的宝座。
战争结束后,每年8月6日和9日,日本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纪念原子弹轰炸,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一个战争的受害者。
日本就那么无辜吗?以广岛为例,首先是日本重要的军事指挥中枢,在原子弹袭击的8月6日当天,在广岛市区内的日本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属各单位的现役军人总共
有23158人,还有约2万名其他单位的军人正在途经广岛中转前往各地,总共有约4.3万名军人,几乎占当时广岛全市总人口的18%。而且广岛还有大量的
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在战争中都是合法的袭击目标。
再看广岛的普通百姓,也一贯对战争相当地支持。日本采取的是地域征兵制,即一个地方的人集中编在一个部队里,以广岛籍子弟编成的日军部队就是第五师团,因 此也被叫作广岛师团。熟悉抗战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日军这个番号感到陌生。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打的就是第五师团的后勤部队;南京保卫战中,攻占浦口的就是 第五师团,南京大屠杀当然也有第五师团的份;台儿庄会战中,第五师团又是进攻台儿庄的两路日军之一;昆仑关大战,又是第五师团的部队唱主角……可以说,第 五师团的官兵手上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对于这样一支罪恶累累的残暴之师的老家,难道说一点责任也没有?
GMT+8, 2024-11-26 05:36 , Processed in 0.0291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