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展模式(转)
已有 144 次阅读2015-5-17 01:16
|
发展模式, 日本
摘自 《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
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的分水岭。
德国的总体战争理论是管制经济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它赋予经济以战略意义。……陆军和海军的组织,以及他们的装备和战略,显然都将依赖于生产水平和国家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大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战争的技术方面,也包括社会和政治方面(Mori,1933:3-4)。…………
在管制经济力图依据总体战争理论来修正自由资本主义时,以公共利益替代个人利益是另一个重要主张。有人提出,为了支持战争,政府必须控制公司的盈利,并将公司所有权管理层相分离,给予经理人正式地位(Arisawa,1937c,Ryu,1939)。……
……企业利润必须被限制在一个具体的水平上,且盈余必须被直接用于再生产(Sakai,1979:367-368)。在管制经济意识形态中,私营企业的财产权被定义为“伴随着责任的有限支配权”。这就意味着,“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是,企业不再将私人股东的利润作为其目标。企业是将满足国内全体公民的福祉作为终极目标。”这种财产权与自由资本主义所承认的“资本家独裁”和“绝对支配权”是截然不同的(Kojima,1938:81)。……
……对日本发展主义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的还有修正过的马克思主义,这种修正是指在强调计划的同时,排除了阶级斗争和国际主义的主张。……
除马克思主义之外,苏联实施计划经济的经验引起了日本制定计划人员的特别关注。……
当时美国的新政也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
……尽管如此,私营部门还是组织了政府官员们提出的一些激进政策主张。相反,政府官员们在1938年成功地制定了《全国总动员法》,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控制经济的权力。然而,行政官员却未能获得独立控制经济的权力,他们不得不依靠非政府治理机构来实现其政策目标。
注:日本没成功,却天佑日本。 经过乌托邦的实验以后,才发现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