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鲍尔 作为蒋介石军事顾问团第一任总顾问,他并不是一个军事专家,而是一个军工专家。曾经发明 42公分口径的大炮。
他隶属德军总参谋部第二部(1909),也就是行军与动员部(德语翻译的)。军队最重要的任务——动员和展开由第二处(德国处)负责,该处与铁道处共同隶属于第一军需长即作战部长。
他是鲁登道夫手下的,查鲁登道夫的资料,这个应该是 负责训练和动员的第二处 。
1919年春,鲁登道夫返回德国。他拥护极右翼的政策,信奉异乎寻常的北欧日尔曼民族的宗教,并极端敌视现有政权。他参加了所谓的“民族俱乐部”,计划消灭魏玛共和国和建立军事独裁,为此参与组织了1920年3月的卡普暴动。
马克斯·鲍尔是 卡普暴动 的其中一员。1924年夏,宣誓不在德国境内从事政治活动,获得特赦。
鲍尔和德国国防部的过节很深,由于国防部对他的不信任,导致他在红军与德国国防部之间的军建合作计划中毫无地位,仅三月余即遭俄方解聘。
1929年三月他还致信俞大维,痛斥德国国防部。
在得不到德国外交部的支持与不愿同德国国防部合作的情况下,鲍尔转而拉拢德国工业界人士。
第三任总顾问佛采尔,主要起到作战处长的作用。佛采尔对军工生产并无兴趣。
法肯豪森,给中国的建议是 “快速轻装” 部队。苏联顾问在的时候,提出了 “三三制” ,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类似建议。
苏军可不是 “三三制” 一比较就知道 马克斯·鲍尔 对于中国的重要了,稀缺嘛
注: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来,鲍尔对中国的意义巨大。
1926年,朱家骅原争取埃里希·鲁登道夫,因《凡尔赛条约》之故,改派退役校级军官以
“工业顾问”身份担任,而非“军事顾问”,适曾参与1920年的卡普政变而被放逐。
拾到黄金了,呵呵
他是个炮兵专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超级大炮的。苏联也不需要他这种人。
中国需要,如饥似渴,尤其是涉及到动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
**********************************************************************************
德国总参谋部第二处
德国总参谋部负责动员的职能部门,其前身是米夫林时期设立的总参谋部负责组织、训练、演习、制定动员和进军计划的“第2主师”。 1857年10月19日,赫尔姆特•冯•毛奇接任总参谋长后,对总参谋部的组织机构进行改组,将以前的“师”改称为“处”,其中第2处仍负责动员事务,同时“负责德国本土和南方的瑞士、意大利事务”。从1864年至1871年,普鲁士接连打了三场战争,即普丹战争(1864年)、普奥战争(1866年)和普法战争(1870年)。在这些战争中,普军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军事动员能力,成为取胜这些战争的重要原因,普军的动员也因此享誉海内外,为众多国家所效法。1888年8月10日,年近88岁高龄的毛奇辞去了大总参谋部总参谋长职务,将职务移交给了瓦德西。瓦德西在毛奇的基础上又对总参谋部进行了一次改组,将各处的职能进行合并由一位军需总监负责,如原第2处和铁道处合并为“进军处”,由军需总监负责,全权负责动员计划制定和实施,原第1处和第3处由第三军需长负责,制定东西两线的作战计划,而战史和测绘部门仍直属于总参谋长。
从组织上看,1870~1871年战争后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柏林的大
总参谋部,这个帝国最高军事筹划机构,除负责交通、铁道、电报的部队和新出现的飞艇部队外,并没有自己的部队,也没有指挥权和监督权。
自1872年,
总参谋部有了自己的军事学院,是军队的最高训练教育场所,直接隶属于总参谋长。
负责处理
动员和进军事宜的铁道处
与第二处(
德国处)
合并,由一名军需长 [
译注:这是德军中的一种特有的官称,德文为Oberqualiermeister。在其上有军需总监,德文为
Generalquatiermeister。两者均由Quatiermeister(军需官)引申而来。 Quatiermeister是18世纪
总参谋部的前身军需总监部中负责营地勘察设置的人员,后又增添了补给等军需任务。军需总监部的首脑军需总监相当于总参谋长。
总参谋部出现后,在一段时间内仍在总参谋长下设军需总监或军需长,相当于副总参谋长。取消军需总监一职后,为分担总参谋长的负担,设数名军需长,相当于副总参谋长。 ] 负责,成为
总参谋部最重要的一个机构。
三角处
与地形测量处于1875年合并,由一名“地面测量主任”领导。当时,
总参谋部还拥有
德国测量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即负责制图的领导奥斯卡·施赖贝尔中将,以及赫尔曼·布德少校,他后来成了普鲁士负责公共事务的大臣和帝国铁道管理局局长,是一位精通铁道事务的专家。为处理
总参谋部的人事工作,还专门增设了一个直属总参谋长的“中央处”。原来负责开进、
动员、外国要塞、外国军队等事宜的处合并为一个处,统由一名军需长主管。最初,
总参谋部只有三名军需长。
在施利芬离职时,总参谋部编有1名军需总监,4名军需长,以及102名军官。他们之中有一些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家喻
户晓的名人。鲁登道夫少校在第二处(德国处)供职,格勒纳上尉在铁道处工作。此时,有多一半的军官毕业于文科中学,只有20%是旧时候补军官学校的学生,
其中自然包括最著名的人物埃里希·鲁登道夫,他当时还是一个无名之辈。
像历史上许多罕见的现象一样,施利芬没有为自己培养一位继承人。后来任魏玛共和国国防部长的格勒纳认为,当时总参谋部训练的主要失误在于缺乏对技术发展的
认识。机枪、汽车、飞机和飞船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格勒纳自己、施利芬的继任者小毛奇、鲁登道夫及其后来的同事、好友乌克斯·鲍尔上校均属例外。
鲍尔当时已经致力于引进现代化的、用机械牵引的420毫米重型臼炮。在《耶拿还是色当》一书中,弗朗茨·亚当·拜尔来茵向典型的忠于职守的老派军官冯·韦
格施泰特上尉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施利芬的名字不如毛奇那么响亮?很显然,对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其实没有任何原因,只是他没有成功……”
**********************************************************************************
德国420毫米重型臼炮
**********************************************************************************
榴弹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三个月中,每当德法两军战斗开始故事的发展都差不多,法国炮兵可以发射得更远、更快也更准,有的时候碰巧可以让德国佬的进攻暂时停顿下来,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中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是一点用处也没有。德国炮兵在火炮性能上赢不过法国对手,不过他们却有一个优点──在战场上有这个优点就够了──就是德国炮兵总是能把他们的炮弹送到战场上最关键的地方,而他们的法国同行却总是找不出一个好方法,让自己与步兵间协调合作。
德国人除了证明了他们的准则优越与训练札实外,在火炮科技上其实并非一无是处,所有的观察家都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德军在榴弹炮科技上的创新,正一步一步
改变着炮兵发展的潮流。在1914年的机动战中,德军榴弹炮多半可以在「75小姐」射程外把法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而即便是进入了法国人的射程内,德国炮
手也多能把握住隐蔽阵地与钢制防盾的优势,对法兰西的榴散弹攻击几乎可以免疫。相对来说法军75速射炮的弹道比德国榴弹炮更平直,更难利用反斜面阵地或躲
在地形地物后面来保护自己。
而当1914年秋天来临时,西欧战场运动战阶段结束转而进入静态阵地战阶段,此时德军榴弹炮的多才多艺与庞大数量让战场上的天平日益倾向德国人那一边。榴弹炮最显著的优势是「弹头重/全炮弹重」比例,其次是不那么重要但是更容易被发现的是「射击远距离目标的准确度」。
炮身装设在炮架上,而在使用相同炮架下,装置榴弹炮时口径可以更大。举例来说在1916年时美军所使用的3吋速射炮(76.2毫米口径)炮架与3.8吋榴
弹炮(96毫米)两者炮架的重量几乎相同;但是前者所发射的炮弹重14磅,而后者为30磅,整整多出前者一倍。同样地美军4.7吋加农炮与6吋榴弹炮两者
的炮架重量也相似,但是前者的弹重为60磅、后者为120磅。
炮弹重量更大意味着炮弹的体积更大,可以装更多的火药、更可以破裂出更多的碎片,不仅在直接命中的时候破坏性更强,就算没有命中只是接近弹时,更强烈的暴
风与震波也能造成壕沟与工事更多结构上的损害。即使在一次大战时榴弹炮的射速没办法赶上速射炮/加农炮,但是战场上的法则很简单,谁可以最有效地打击敌
人、谁就是最有效的武器。
榴弹炮射击精确度的实验结果在1916年的「野战炮兵期刊(FieldArtilleryJournal)」中有清楚的描述。在相同距离下美国陆军利用3
吋速射炮与4.7吋(120毫米)榴弹炮射击相同大小的目标(目标是一小段战壕),看看从开始射击起到两者「直接命中」目标的数量相同时为止,两者平均要
使用多少发炮弹──答案是速射炮所需要的炮弹数量平均值是榴弹炮的两倍以上。榴弹炮最有效的距离是2,000~3,000公尺,在这个范围内速射炮击中目
标所需要的弹数是榴弹炮的2.5倍。
在1916年秋天美国陆军公布上述实验结果之前,欧洲各国陆军早就在大战的第一个冬天的艰苦胜利中得到类似的经验。虽然大家都知道手中的速射炮在战场上不堪用,但是受限于战前各国的战术思想与工业实力,没有人有能力换掉手中大量的速射炮来追寻德国人的脚步。
在1914年10月,法国战争部部长第一次公开地承认他们需要一种更具威力的武器来取代75速射炮,但是在法国陆军守旧派势力的影响下,法国人的策略居然
是大量生产19世纪末设计一系列「deBange」加农炮与榴弹炮──那是老旧过时的、专门设计来法国人正在生产着性能超过德国设计的155与105口径
榴弹炮,但那居然是要外销给保加利亚的。
法军对榴弹炮的抗拒心理可以追溯到法军引入75速射炮,由于75速射炮优越的性能,在法军炮兵中形成了一个学派认为75速射炮足以因应步兵师、步兵军可能
面对的所有状况。至于德军105榴弹炮优异的表现,此学派认为不过是德国人的77速射炮性能太差,不得不引进此种武器来弥补本身炮兵火力的弱点。
早在1911年法国的「反榴弹炮学派」就已经发行了本小册子,详列出所有速射炮的优点与榴弹炮的缺点。其中最重要的主张是由于速射炮的射速高、弹道平伸,
是所有武器中最好的榴散弹发射工具。当对抗敌人炮兵的时候,速射炮更可以有效地压制敌人。而就算是敌人榴弹炮阵地躲在反斜面后面,这本小册子中指出只要山
坡的坡度小于9度,速射炮就可以有效地击中目标。
让榴弹炮支持者吐一口怨气的第一个实例发生在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中,当时法军观察家发现隐藏在隐蔽物后方的速射炮阵地通常可以有效击溃部署
在空旷地的速射炮阵地,而只要速射炮部署在挖掘好的野战工事,几乎就可以完全抵挡敌方榴散弹炮火。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是榴弹炮的优点在炮弹威力,而不
是在于榴弹炮较高的弹道。当法军高层阅读这些报告后,结论并不是他们需要榴弹炮,而是想办法让75速射炮炮弹的威力加大。在一时间无法克服技术问题的情况
下,法军先将原本分散在要塞炮兵部队中的各种155、120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们──除了一种155榴炮属于新式设计外,其他都是19世纪留下的古董
──凑在一起,组成5个重炮兵团。
在来自德国的情资与巴尔干战争经验影响下,法国战争部在年度预算中编列经费打算采购轻榴弹炮,以组成一支专业的「反榴弹炮炮兵」。在任何民主国家中要采购
武器都必须经过国会这一关,而传统上法国国会对于军方采购武器的要求都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但是这次不然──「反榴弹炮学派」的游说赢了,法国国会拒绝
拨款采购新型的轻榴弹炮。「反榴弹炮学派」更进一步说服了国会拨款将大量库存的75毫米炮弹进行改良,以便进行高角度射击。
法国的盟友比利时与意大利同样拒绝采用轻榴弹炮,受到法国的观点影响,他们同样只把榴弹炮部署在军团炮兵中。不过在比利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比利时国
会最后同意了让陆军采购榴弹炮,却为了要采购哪种口径的榴弹炮辩论不休。其他第一流及第二流的强权,如塞尔维亚与希腊则完全不受法国影响,毕竟战场是现实
又残酷的,赶快把手中的法制75速射炮换成口径100到122毫米的轻榴弹炮才是合理的做法。
俄国人自己在日俄战争中尝到了榴弹炮的甜头,但是受限于国家财政没办法一下子采购足够数量的榴弹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才勉强能够在每个军团中设一个有12门122轻榴弹炮的炮营。
另外一个重要的国家──英国──则是从来没有忘记榴弹炮,基于之前在南非的经验,到1911年的时候英军在每一个在法国的远征军步兵师中都部署了18门新
式的4.5吋(114公厘)榴弹炮。英国远征军并没有向本土防卫军般有着军团炮兵的组织,因此也就没有本土防卫军炮兵的60磅(127毫米)榴弹炮。
在战争爆发前夕只有德国陆军在师及军的层级都拥有完整的榴弹炮部队,在当时德军步兵师全部拥有的3,300门火炮中有954门为轻榴弹炮,占了1/4强。
之后随着德国开始动员,但榴弹炮生产速度赶不及步兵师数目大量增加速度,轻榴弹炮在德军步兵师火炮中的比例稍有下降,到1914年战争爆发时约占总数的
1/6。在轻榴弹炮上的优势由德军在重型榴弹炮上的优势增强。德军在1914年拥有416门可与法军最新式榴弹炮匹敌的150榴弹炮,虽然这些火炮名义上
属于要塞炮兵部队,但德军把每四个炮连编成一个重榴弹炮营、让他们机动化,并且在每一个现役的步兵军中都部署了一个。在1914年的时候德国现役步兵军中
并没有设置军炮兵指挥官,因此这些个重榴弹炮营都直接配属给步兵军中两个步兵师某一师的炮兵旅。
轻榴弹炮满足了德军炮兵军官想要摧毁躲在掩体中敌人步兵、炮兵的渴望,造在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德国观察家就发现到,就算速射炮发射高爆弹也无法消灭躲
在掩体中的敌人。经过长久实验德军在1898年采用105口径的轻型榴弹炮,而在1909年进一步改良了这种武器的制退机构。
当轻榴弹炮首次被引进德国陆军时,战争部的计划是将当时德军步兵军所属的8个炮兵营中的一个改成榴弹炮营。但在1905年德军仔细分析了1897年希土战
争、波尔战争、八国联军及日俄战争的战例,深信增加榴弹炮的数量将为德国在未来战争中带来极大的利益。自此德军开始了榴弹炮倍增计划,让每个步兵师都能拥
有一个由18门榴弹炮组成的炮兵营。
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重榴弹炮的领导国家,很大部分必须归功于德军内部不同学派的论战。早在1891年希里芬担任参谋总长的时候,由于希里芬计划中的
一个关键性成功因素是克服法国与比利时境内要塞的速度,因此要塞炮兵势力在希里芬的刻意培植下大幅扩张。而基于要塞炮兵的专业背景与希里芬计划的需要,大
量重型的长程加农炮与榴弹炮走出了要塞,成为希里芬脑海中「加强右翼力量」的重要一环。而为了有效地将这些大家伙搬到前线去,希里芬计划中甚至规划了详细的动员计划,以便征用足够的民间马匹来拖曳这些火炮。
虽然希理芬与他的要塞炮兵支持者们想尽办法增加火力,各步兵军的军长们还是不断地试图在德皇面前进言反对这样的计划。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与1870年
的普法战争中,德军胜利都是靠着他们优异的作战机动能力。这样的机动能力一方面要归功老毛奇所率领的参谋本部优异的铁路后勤作业能力,另一方面则需归功给
步兵的双脚与马匹们,德军倚靠着他们强健的体魄与坚忍精神,永远可以在离开铁路终点站之后先敌军一步运动到敌军到不了的地方。
德军军长们担心大量的重型火炮不但会让士兵与动物们丧失过多的体能,更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拖曳重炮时消耗大量体力的马匹需要更多的饲料,也会让轻
炮兵与骑兵部队的马匹没有东西可吃。在实兵演习中发现拖曳重炮的马匹更会流失大量汗水,让急行军中的部队需要不断地寻找、运输清水给这些可怜的动物。
不断的兵棋推演与实兵演习让德皇体会到真正会让德军速度减慢的不是重炮,而是法国人可恶的要塞。在1900年一次实兵演习的讲评中,德皇亲自下令陆军需要在野战炮兵中装备105毫米口径「轻榴弹炮」,在要塞炮兵单位中装备150毫米口径「重榴弹炮」。
受到要塞炮兵传统的影响,德军重榴弹炮使用高爆弹作为主要的武器。在配备了延迟引信后,这种炮弹可以有效地穿透攻势的水泥顶部后在工事内部爆炸。虽然这种炮弹主要是为了摧毁物资而设计,但是其震波对一定距离内的人体有着相当强的杀伤效果。
在对付空旷地上的部队时,德军最初为各种口径的榴弹炮配发了榴散弹。同时德军也为105榴弹炮设计了「通用弹」──减少高爆弹弹体内的火药量,并且加入了
一些金属散弹。这种炮弹可以使用定时引信空炸、利用触发引信表面炸,或利用延迟引信来穿透炸。而自1905年起,这种「通用弹」是一次大战前德军轻榴弹炮
唯一的炮弹弹种。
就像历史上在承平时期设计的各式各样通用武器一样,德军的「通用弹」在一战爆发后也被证明是完全失败的一种武器。在高爆弹里面加装金属散弹让整枚炮弹造价
高昂且加工不易,而减少火药后让炮弹的高爆效果大幅下降。想要同时得到两种效果的结果是两种目的的成效都很差,因此在1918年8月战争爆发后,德军很快
就恢复生产高爆弹与榴散弹两种炮弹,而不再生产这种通用弹。
虽然有着这样炮弹上的缺点,但却丝毫不减损德军105与150榴炮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事实。当俄国人忙着与奥匈帝国纠缠、比利时人退守国家的中枢要地、英国人忙着重建他们的迷你陆军,法国人则忙着沿着德军前线筑起战壕──这意味着德国人独享着榴弹炮所带来的一切好处。
当德军的榴弹炮把法国人的壕沟开肠破肚的时候,法国人的75速射炮只能勉强骚扰壕沟中德军的好梦。榴弹炮惊人的威力让法军在被炮击时常常惊慌失措地逃离他们浅浅的壕沟──只可惜德国人没有足够的炮弹来歼灭法国部队,或是把局部的胜利扩张让战场恢复机动。
战场上的胜利让德国领导人们更坚信榴弹炮的力量。举例来说,当在1914年10月德国建立他们战争爆发后第一个新的步兵师的时候,这个步兵师──没有足够
的骑兵、没有足够的机枪、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没有足够的火炮──但是在这个步兵师中榴弹炮与速射炮之间的比例,由战前步兵师的1:3提升到了1:2。而
等到战争爆发后成立的第二批步兵师──1914年12月成立──这个比例更进一步提高,不但在步兵师中105榴炮与速射炮的比例提高到1:1,每个步兵师
中更多了一个由8门150榴炮组成的建置重榴弹炮营。要生产足够榴弹炮来装备新成立的步兵师比较容易,但要生产大量榴弹炮来取代数百个既有步兵师中的速射
炮比较困难,1915年3月德国战争部重整了所有的步兵师,在新的编装表中每个步兵师有一个炮兵团──由两个速射炮营与一个轻榴弹炮营组成──而在经过了
两年的拼命生产,德军终于可以让每个步兵师中105轻榴弹炮与速射炮数目的比例达到1:2。
直到1917年下半年之前,在每个德军步兵师中重炮兵──包括重榴弹炮──所占的比例都还不显著。从战争开始起,每个月德军高层可以临时配属给各步兵师的
重炮数量都不断地增加,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军总共有148个重炮连,其中104个是配属给各步兵军的重榴弹炮连,其他的则是210毫米榴弹炮与280、
305、420毫米口径臼炮及原本希望可以用来摧毁敌人要塞的100毫米口径加农炮。在战时动员生产之下,到1915年底德军重炮连的数量已经从原本的
148增加到了1,380个炮连,成长到了10倍。
注:这下把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都搞明白了。 机动性和协同能力非常重要。
就是 刘伯承元帅 强调的 “合同战术” 。
中国当年应该对鲍尔很满意,当时中国对于战争,还是 日俄战争时期的经验。
为了同一 “ 目的 ” 的两种方法:甲午战争,日本为了机动选择了 易于拆卸驮运的 山炮;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了机动,选择了 威力巨大的榴弹炮。
**********************************************************************************
德国总参谋部的问题,毛奇应该负责
毛奇将以“概略命令”实施指挥的方法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是他在教育培养新一代军官的过程中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即抛弃了沙恩霍斯特要做“政治”军官的理想,取消了军事学院广泛的普通课程,一心要造就素质一流的军事专家。
对于军队而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是军事学院教学计划的改变,在沙恩霍斯特时代所形成的良好的、涉猎面广泛的普通教育被毛奇否定了。在毛奇看来,近代战争要求一流的军事专家,而且只能是经过纯粹军事训练的总参谋部军官。
德国参谋部这帮人本身就很保守,他们稍微进步一点,是因为 1848年革命。
理解德国参谋部的一些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 马克斯·鲍尔 ,他是保守群体里面相对进步的一个人。正好蒋介石刚和 苏联合作过,所以一拍即合。
经常与毛奇发生意见分歧并遭毛奇指责的俾斯麦,创造了一个恶意的词:“神人”。后来,这个词汇就与总参谋部形影不离。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不能怪李德。很可能他从学校里学的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