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再论 马尾巴的功能 —— 那些朴素的价值观在说什么

热度 1已有 264 次阅读2014-11-18 06:36 | 价值观

       很多实干家 大多只有经验,很少理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

      下面就从心理学分析,他们在说什么

       他们到底作对了什么,什么又是他们不理解的。


注:不仅仅是心理学一个维度啊,很多维度都指向同一个因素。我以前写过好多,都是讲这个事。

**************************************************************************
     
       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是知道人生为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到世上来和谁把我们带进世界,在通常的情况下,这点道理只是常识。

       老百姓的说法,就是只有傻逼才追问这种问题。

       但是在非西方地区,较年轻的一代人很爱慕西方的力量、知识和财富,这些东西给他们以很不愉快的自卑感。所以许多非西方地区的青年很嫉妒、坚决要赶过西方,在西方的拿手好戏里打败西方。为了这个目的,他们热烈地希望能受到教育。教育对于他们说就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日益增多的国家为了这个目标而开始实行强制的普及教育。

        公开考试作为唯一进取之路的制度使青年人产生一种看法,就是只有靠把人们教给自己的东西记熟,才能获得成功。

        人们不但教青年人要强记别人的思想,还让他们强记和自己背景完全不同的外族人的思想。这样一来,这些青年人不但学会了不自行独立思考,并且他们所得到的学问和他们自己国家的基本文化掺杂在一起后,产生出一种纠缠不清的心灵和混乱不堪的精神。

**************************************************************************

         受教育的青年人不会独立思考,而不识字的农民却有时可以对现代世界另想出一些十分明智和新颖的看法。农民是使用自己的常识而不是作出一个他从书本上学到的回答。

        在西方没有入侵之前,非西方地区,对于他们自己的宗教和文化是很满意的,他们从来也没有想过欧洲人比他们优越,因此他们不嫉妒,也不感到什么仇恨。他们以一种自然的礼貌来对待欧洲人。受教育的年青一代过分重视欧洲,感到自愧不如,于是就敏感。他们是嫉妒的,所以他们充满仇恨、行为无礼,时常企图要使欧洲人恼怒并羞辱他们。

        当我们在亚洲人中遇到某些文雅、彬彬有礼和快乐的人,我们可以说他们还没有被破坏。我们从他们身上认识到人生的某一种品质,那是我们已经失去的。


注:中国近代的悲剧,莫不如是。冲动而敏感,对长远的努力认识不够

       砸锅卖铁也要现代化,砸锅卖铁恰恰是干不成现代化的。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0 21:08 , Processed in 0.02538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