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6|
文/hitay
提起程序员,人们通常会想到一群不修边幅的男子,顶着奇厚的镜片,在屏幕前面无表情的工作——似乎是一个专属男性的行业。
一群女程序员聚在一起?这让人无法想象。但美剧《曼哈顿计划》就有这一场景:男主角弗兰克第一次抵达核试验场地,他的上司指着一群年轻姑娘们,对他说:”Come,Meet the computers!(来,见见这些程序员!)”
但在当时,这是极普遍的现象,甚至“程序员”一词都带有性别色彩——二战结束以前,Computer是指办公室里操作手摇式机械计算器的姑娘们。
这一定程度上是20世纪初第一波女权运动争取的结果:西方社会终于能够接受女性在办公室工作。不过,男性仍然强势,仍占据着重要的管理岗位,只有地位相对较低、看似繁琐无趣的Computer等角色留给了女性。
直 到1950年代,欧美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女性最理想的工作都只是当一名Computer——毕竟能够进入办公室了。更多的Computer为高中毕业,或者 接受的职业教育(vocal training)。正是这些女性Computer,占据了第一代“码农”的主体。著名的Elsie Shutt就是其中之一。
Shutt毕业于哈佛大学数学系,成绩十分优秀,获得过富布赖特学者奖学金——美国政府设立的对年轻学者最高的表彰。不过,1940年代的数学界还是男人的世界,哈佛等学校甚至数学课采用男女分班,连助教都有区分——女助教只能教女班。
因此,Shutt毕业后无法继续从事研究,只好和当时其他的优秀女性一样,在雷锡恩公司做一份Computer的工作。
当时的雷锡恩公司正在为美军研发新一代雷达,需要大量的计算,因此装备了ENIAC的第二代产品——ORDAC,基本操作和ENIAC一样,区别仅在于编程时不必手工修改电路连接。
Shutt在这个岗位表现出色。50年后,因为在ORDAC的优异工作,获得了ENIAC 50年纪念徽章。
但Shutt的著名还不是因为她是第一批女“码农”,而是另外一项男人没有做到的事情——组织了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软件公司。
某种程度上,这与当时的女性工作环境有关:上升空间有限,还要承担家庭责任。Shutt一直从事编程工作,但她结婚后,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
1950 年代的计算机,还没有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概念。程序员都直接用010010的机器码和硬件对话,因此,码农们多数是驻场IT。Shutt却与众不同,回家 后,她接受了老板的提议,在家继续写程序。她干得不错,于是工作越来越多,以至于不得不联络以前的老同事们,一群为了带孩子离开工作的女性 Computer,一起写程序。最后,为了更好地组织,Shutt开了一家公司,如此崭新的商业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她也登上了《商务周刊》的封面。
女程序员们看起来干的不错。但奇怪的是,这些优秀的女性并没有把衣钵传承下去,现在男性甚至占据了程序员的绝大多数。这种趋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美国女性在一些传统男性占优的领域里获得专业学位的比率图
从 教育学位的获取中,我们或许能有一个直观的判断。在美国,1965年后法律、医学、物理学等此前男性主导的多个学科,女性获学位的比率都在不断上升。大多 数学科的趋势在1984年后仍旧延续,只有计算机科学(红色线)例外——1984年后,女性计算机科学学位获得者突然下降,并持续走低。
1984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难道美国女性突然失去了对计算机的兴趣吗?
很遗憾,虽然很多社会科学家关注这一现象,仍未产生共识性的解释。不过,一些因素是大家都认可的,比如1984年前后计算机的普及。
1980年代以前,计算机主要是生产工具,普通人不可能买一台价值百万美元的IBM System360。因此,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工科一样,是脱离于日常生活的专业技能,基本只有进入大学的相关专业才有接触。
1980年代后,个人计算机普及,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也开始能够买得起。但当时的计算机远不如现在发达,尤其是个人计算机,对民众来说功能有限:文字处理类功能早有传统的打字机可替代,互联网远未民用。
那它能做什么?
娱乐。更准确的说是打游戏。这是专业人士以外,第一代个人计算机的最主要功能。尤其是打打杀杀的半军事类电子游戏。
当时,科幻文化在美国如日中天,《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回到未来》成为一代人的经典。它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非常适合开发为电子游戏:反正谁都没见过宇宙飞船长什么样,随便画几个三角形就可以代表。同时,宇宙是黑的,很适合当时黑色的电脑屏幕。
受此影响,许多大男孩爱上了家庭中的电脑,为了玩当时流行的科幻类游戏。1980年代这群玩着电子游戏长大的男生们忽然发现,在大学的计算机系,他们有着比女性同伴们好太多的计算机基础。
这 会让很多女性觉得压力太大而选择放弃这门课程:和中国不同,美国的大学生们进入大学以后才决定专业,很多人在第一、第二年都会尝试各种课程,如果一个从没 玩过电子游戏,没尝试过自己编程的女性,在大学里和一堆从小玩着APPLE II的BASIC语言(早期很多电子游戏直接以BASIC语言的形式分发,甚至有计算机杂志一行一行打出贪吃蛇之类游戏的BASIC代码,让读者们自己输 入电脑,运行游戏)长大的男同学们一起上课,难免感觉压力太大。
这是一种对个人电脑普及初期男性程序员增多的解释。1990年后,个人电脑进一步普及,功能逐步增加,许多适合女性的功能也可以开发。这一时期女性获得计算机科学学位仍旧下降。这又是为什么呢?
许多社会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解释:Nerd文化。
这是发生在美国社会的特殊现象。传统上,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欣赏品学兼优,又擅长体育、社交的男性。他们高中时代是是查尔斯河上的划艇运动员,是爱荷华农田里的橄榄球队队长,未来是美军上校,IBM蓝血精英和华尔街投行家。
但 这让另一些男性受到了冷落——那些瘦弱、矮小、貌不惊人的男生。这些Nerd往往不被主流认可,但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使得Nerd们扬眉吐气:通过比尔盖 茨,扎克伯格这些IT精英们,人们发现,原来高中时代那些躲在角落里,带着厚眼镜,腼腆不说话的“盖茨”们,居然能通过看似呆滞的计算机工作,改变世界, 积累起惊人财富。
1980年代,Nerd文化逐步成型,其标志性电影“The Revenge of a Nerd(Nerd的复仇)”、“War Games”等,都在这一时期推出。他们重复强调同一个主题:貌不惊人的高中男生,通过玩计算机,不仅干掉了学校的霸凌(Bully),还拯救了世界,再 抱得校花归。
这 种文化从最初被视为弱者的Nerd的美国男性,逐步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青少年中(其实印度、中国的理工男在西方社会的整体形象,就是标准的Nerd)。 好在今天Nerd们已彻底咸鱼翻身,《生活大爆炸》和《社交网络》大热让Nerd们扬眉吐气。这种文化之下,编程,仿佛是传统文化中的美式橄榄球,成为的 男性骄傲的标志——前者代表着巴顿式和华尔街式的领导力男孩,后者代表着比尔盖茨和穆斯克式的腼腆但却能改变世界男孩。
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并没有让所有人信服。更多的人似乎相信,是因为数学原因,女性退出了这一领域——计算机科学越来越依赖高深的数学,越来越依赖严密的逻辑,而“感性”的女人因此被认为不能胜任。
不过,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67年以后美国女性获得非医学领域的科学学位比率呈清晰的上涨趋势,直到接近50%,部分学科还超过了男性。
了解美国大学学习压力的人会明白,几乎所有的科学学位,对数学的要求都不会太低。如果女性真的无法胜任,那么这些学历几乎不可能拿到。
无论是什么原因,今天程序员这个群体悄然成为外界刻板印象最强烈的人群,以至于在中国,一谈到宅男屌丝、直男癌,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程序员,能拯救这个职业整体形象的,只有更多的女程序员了。
××××××××××××××××××××××××××××××××××××××××××××××××××××××××××××××××
注:估计是通用的 冯诺依曼机。不必手工修改电路连接,这个是典型的冯诺依曼机的特点。和 ENIAC 的区别。
雷神公司的老大,这个也不必说,整个信息技术的老祖宗。(以前转过他的一篇文)
美国计算机的普及,7、80年代在超市门口发一些 unix 的手册,呵呵,很强悍
××××××××××××××××××××××××××××××××××××××××××××××××××××××××××××××××
我个人的看法,这个跟计算机的学科性质有关。
实际上有严格数学基础的人,学习计算机应该更好的。但是呢,技术呢不会有那么大。反而从棋牌类游戏 这种途径入手的人,比较容易上手。
游戏 Nerd 是这一群体的主力。
因为从严格数学基础入门,它比较难,限定了从这种方向涌入计算机学科的人数,呵呵
××××××××××××××××××××××××××××××××××××××××××××××××××××××××××××××××
早期的机器码编程和后来的高级语言编程完全两码事,前者差不多就是把现成的方程翻译成机器码,工作性质类似电报译码员,逻辑建模过程在之前已由他人完成,不包括在编程工作中。
早期的计算机谁用的,例如财会,财务算账用的,手摇计算机。
象会计啊、电报员 都是女性。
打毛衣或刺绣 都是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出死力气的工作方法,不适合从事计算机行业。
××××××××××××××××××××××××××××××××××××××××××××××××××××××××××××××××
从严格的数学基础出发也不靠谱
离散数学这个问题啊,拉格朗日 就遇见过,大大超过他想象的难度。
早期的科学啊,还重视图像和直观,是从法国大革命的高工、高师开始,重纯理性和推理。但是当时法国还是有直观传统的,例如 他们的头头,就是推荐拉普拉斯那个人,达朗贝尔 。就是如此。
因为法国的启蒙是从英国传过来的,例如伏尔泰。
法国早期还是英国的学术传统,意大利、解剖学 等等,后来就把直观扔了。就纯理性,这是当时法国学术的一个特点。
注:英国重实验,法国重理性。
达朗贝尔出名比较早,和后来的这几个人相比,水平不高。
启蒙运动最早的人物,和狄德罗编写 百科全书。数学和自然科学条目。
基本上法国启蒙运动这帮人水平都不高,没有后来的一帮厉害,3L (拉格朗日、拉普拉斯他们),以前还有过 欧拉 刁难 狄德罗的段子。
×××××××××××××××××××××××××××××××××××××××××××××××××××××××××××××
《分析力学》是拉格朗日 19岁时候想的点子,52岁时候才出版,老拉就说了一句很牛逼的话,“ 这本书里找不到图 ”。他本身也是意大利人,都灵皇家炮兵学院的。
拉格朗日非常年轻就是 都灵皇家炮兵学院的数学教授,他祖父是法国人,在都灵定居,取了一个意大利人做太太。
拉格朗日,标志着和希腊传统决裂,像牛顿就比较看重欧式几何,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从拉格朗日开始,转向了分析。
拉格朗日转向分析是看了哈雷的东东(牛顿的朋友),他早年是迷恋古典文学的。他学习数学是出于偶然,呵呵。
所以有些历史高峰很难跨过
你要用连续数学去解决离散问题啊,我只能告诉你,当年把拉格朗日都难住过,呵呵
GMT+8, 2024-11-22 14:31 , Processed in 0.0329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