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 和 第一次鸦片战争
热度 2已有 255 次阅读2014-9-7 05:22
|
独立战争, 美国
在早年,英法矛盾和英俄矛盾相比是主要矛盾。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英国开始着手打造以印度为中心的第二殖民帝国。英俄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土耳其问题上。
英国占领印度的最初几十年,印度还只是“输出国”,是英国掠夺的对象。然而,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展,印度对英国愈来愈具有新的价值,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产地,还是重要的商品市场,英国对印度的出口额直线上升。
以棉织品为例,1815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为80万码,1830年骤增为4500万码,出口量占英国全部棉织品的四分之一;1814年英国对印度的棉布出口值为20.1万英镑,1832年达到323.8万英镑。
印度对于英国保持工业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致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认为,失去印度就意味着英国变成了像荷兰或者比利时那样的二流国家。
这一贸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英国与中近东地区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早在16世纪下半叶英国就开始了与土耳其的贸易往来,但进展一直缓慢。长期以来,英国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在欧洲,但19世纪20年代是转折点,拿破仑战争时期实行的“大陆封锁政策”以及欧洲各国为发展本国工业而纷纷实行的保护关税,致使英国商品进入欧洲大陆受到限制,而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又迫切需要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1815年以后,英国对外经济政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竭力保持传统的欧洲市场,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新市场。在寻找新市场的过程中,中近东地区自然成为英国觊觎的目标。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对君士坦丁堡、士麦那、贝鲁特等土耳其重要港口的出口明显增加。1825年英国对土耳其的出口额为107.9万英镑,1830年增加到274.5万英镑,呈现了稳步增长的势头。“德国市场不景气、法国市场关闭,而土耳其市场却兴隆起来”。
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始对土耳其进行实地考察,乌尔干尔在考察的基础上,于1833年发表了《土耳其和它的资源》一书,书中较为详尽地论证了土耳其作为英国商品市场的经济潜力。
回到印度,鸦片战争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涉及到 中、印、英 三国贸易。
英国从印度获取原材料,出口工业品,印度不就变穷了,印度作为英国工业品的消费市场,如果让印度变富裕一直是一个大难题。
现在这个方法找到了,就是向中国出口鸦片,获取白银。
注:英印贸易是印度的钱向英国流,中英贸易是英国的钱向中国流,那么解决中英贸易大量顺差的方法就是 中国的钱往印度流。
当时的中国根本不消费英国工业品,它自己估计也清楚这个事。
××××××××××××××××××××××××××××××××××××××××××××××××××××××××××××××××××
当时,中国作为英国产品的消费市场还不行,一个是生柿,一个是熟柿嘛
中国的历史要象我这么讲的话,就都明白了。
注:第二次鸦片战争才是以打开中国消费市场为目标,这你就可以看恩格斯的书了。
其实就是三个时间段:英法矛盾、英俄矛盾、英德矛盾,这么一划分的话,中国历史就清晰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04年日俄战争,这一大段就是英俄矛盾。摘去这么一块,中国的历史都是很清晰的。
这是因为自普法战争(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期)开始,洋务派就和德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英德矛盾这一块,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