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一个问题啊,看谁能回答。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为什么凑一块儿去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啥差别?
第二鸦片战争,因为有恩格斯的书,我们都知道,是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商业利益没有被满足嘛,生意让俄国抢去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有一些问题,模糊不清。(以前我澄清过,不是东印度公司干的,而是另一批人)
实际上要解释第一次鸦片战争啊,还非要从英国的“大陆均势” 政策解释不可,这需要从当时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
Let‘s go ,让我们来到欧洲大陆
××××××××××××××××××××××××××××××××××××××××××××××××××××××××××××××××××××××××××××
法国一直是欧洲的霸主之一。自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一直试图通过支持埃及独立扩展自己在西亚、北非的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被迫向“唯一渴望而且能够给素丹以帮助的俄国求援”。
1833年土埃战争结束后,俄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安吉阿尔—凯斯莱西条约》,
这个条约引起了英国朝野震动。 英国《每月评论》杂志得出这样的结论:“土耳其在重踏波兰的覆辙。”
事隔七年之后,帕麦斯顿仍对1833年英国拒绝土耳其求援而懊悔不已。1833年事件对于帕麦斯顿后来坚定推行“维护土耳其领土完整”的海峡外交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前,帕麦斯顿不太看重近东,现在他已考虑把近东作为整个地中海和印度政策的关键环节。
1833年《俄土条约》的签订,是英国政治家对俄国态度的真正转折点,英俄矛盾第一次超过英法矛盾。
注:第一个关键点出现了,
英俄矛盾第一次超过了英法矛盾。××××××××××××××××××××××××××××××××××××××××××××××××××××××××××××××××××××××××××××
1833年以后,帕麦斯顿不遗余力地阻止《俄土条约》生效,并设法以欧洲大国间的协定取而代之。
首先,通过外交途径,向土耳其和俄国表明英国政府不承认1833年《俄土条约》的强硬态度。
1833年8月下旬,帕麦斯顿在通过驻土公使 约翰庞森比 递交的外交函件中明确表示,如果俄国根据条约干涉土耳其事务,英国将保持行动自由,完全无视该条约的存在。
1835年以后,英国曾数次表示,一旦俄国占领君士坦丁堡,英国舰队将不顾一切“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帕麦斯顿试图以这种不妥协的外交姿态阻止俄国舰队利用1833年条约独占土耳其海峡,以使1833年条约成为一纸空文。
其次,动用海上力量,加强对东地中海及俄国舰队动向的监视。帕麦斯顿认为,“海上实力比外交抗议更具威慑力”,这哥们还有好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呵呵
1834年初,他授予庞森比及地中海舰队指挥官在危机情况下对地中海舰队的直接调动权,因为当时没有电报通讯设备,帕麦斯顿以这种非常措施防止英国舰队因等待英国政府命令而贻误战机,造成俄国黑海舰队凭借地理优势捷足先登、抢先封锁达达尼尔海峡的局面。
注:关键时刻独立处置,不必轻视。
1833-1839年间,英国地中海舰队始终处于特别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开赴达达尼尔海峡,并且经常在东地中海游弋,将土耳其 士麦那等港口作为舰队常年基地。那些年实际上英俄之间是处于“武装和平”状态,虽然俄国也不断壮大其海军力量,但在英国海军威慑下,始终未敢轻举妄动。
再次,联合法国遏制俄国。帕麦斯顿认为,在中近东“最大的危险是法俄联合”,由于1833年《俄土条约》也威胁到法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使英法有一致抗俄的要求。在庞森比获得对英国地中海舰队的调动权时,法国政府也给其地中海舰队指挥官下达了相同的命令。英法的积极合作加强了对俄国的威慑力,涅谢尔罗德坦露:俄国不畏惧英国,也不害怕法国,但英法联合“对俄国最为不利”。在遏制俄国的同时,帕麦斯顿又以“不能给俄国重返君士坦丁堡造成可乘之机”为理由,约束法国支持埃及独立的行动,极力平息和抑制土埃争端,从而使英法的联合服从于英国“维持奥斯曼帝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目的。
1841年7月,英、俄、奥、普、法五国在伦敦与土耳其签订了《伦敦海峡公约》。
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使1833年《俄土条约》在和平中被埋葬,俄国对土耳其海峡的独享特权化为乌有。
注:其实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仅仅是 英俄在土耳其争霸中的小插曲。
××××××××××××××××××××××××××××××××××××××××××××××××××××××××××××××××××××××××××××
帕麦斯顿政治生活的后35年中,英国资产阶级在完成工业革命后,大量侵占殖民地,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扩大英国工商业霸权地
位。他无论在外交部或任内阁首相时,几乎没有间断地支配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外交政策20余年。他的名言大家很熟悉:“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
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帕麦斯顿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强硬。他以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和最发达的工业作后盾,帕麦斯顿在外交上常常表现得毫不妥协,甚至随时准备动武。
注:他的特点就是硬,很硬,非常硬。
唐·帕西菲科事件彻底而集中的体现了帕麦斯顿的外交政策的主导思想。
唐·帕西非科是葡萄牙犹太人,由于他出生在直布罗陀,因此是英国公民,曾任葡萄牙驻摩洛哥领事,驻希腊总领事,后再雅典任职。1847年复活节期间,一伙雅典暴徒在反犹骚乱中袭击了他的住宅,拷打了他的家人,他的房子也被防火烧了,警察坐视不救。帕西菲科要求希腊政府赔偿损失,而希腊政府拒绝对暴徒的罪行承担责任。帕西菲科遂前往英国求助,英国上院以其不过是个双重国籍的商人,拒绝受理。
帕西菲科转而求助于帕麦斯顿,1850年1月,帕麦斯顿命令舰队去雅典示威,武力逼迫希腊政府赔偿帕西菲科6400英镑的损失。他在下院发表了一个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演讲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古罗马人从会说我是罗马公民时就知道保护自己不受侮辱。英国臣民,不论他在那块土地上,也应当确信,英国警惕的眼睛和强健的臂膀将保护他不受侵害和虐待。”这是一个成功的演讲。帕麦斯顿充当了那个时代英国的代言人。他还以公民权利和自由卫护者的姿态,别有用心地攻击欧洲政府镇压1848年革命的反动政策。从此以后,他被英国的资产阶级誉为“民族英雄”。
这兄弟见到大清是 “ 仇人见面,分为眼红 ” 。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帕麦斯顿制订对华侵略政策,开始于1833年底。他给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的两道训令是:开辟商埠;推销鸦片;获得军事据点。1839年9月底,接到义律有关林则徐禁烟的报告,他当即表示,对付中国的惟一办法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他说:“应当不仅使中国人见到大棒,而且还要先让他们在背上尝到它的滋味,然后他们才会向那个能够说服他们的唯一论据——大棒论据低头。”
10月,帕麦斯顿根据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英国烟贩们的报告,在内阁会议上,排除众议,力主即刻派出军舰封锁中国沿海。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抵达天津白河后,递交了帕麦斯顿给清政府的照会,提出了赔款、割地、通商等要求,迫使清政府订立了包括割让香港在内的《穿鼻草约》。
但是,帕麦斯顿认为这个条约所得权益太少,遂撤换义律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在璞鼎查上任之前,帕麦斯顿给了他一个详细训令,声言:“为了维持两国间持久的真诚谅解起见,中国政府把鸦片贸易置于一个正常合法的地位,是极关重要的。”1842年8月29日,璞鼎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注:太少了,太少了
《南京条约》以后的十多年中,英国对华的经济渗透仍不能满足资本家的贪婪要求。
登上首相宝座之后,帕麦斯顿决定以武力支持修约,增进在华特权。亚罗号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他任命埃尔金伯爵为全权专使,率军向中国进发。1859年,英法两国在大沽战败。帕麦斯顿写信给外交大臣罗素说:“我们要派一支陆海军攻占北京,赶走中国皇帝,把我们的全权使节驻扎在那里,这是最适当的措施。”1860年,英法联军先后攻占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到六十年代,英国已操纵了中国大约全部进口的4/5和出口的3/5。这样,帕麦斯顿通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为英国资产阶级在远东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奠定了基础。
××××××××××××××××××××××××××××××××××××××××××××××××××××××××××××××××××××××××××××
直男癌患者
注:从1840年到 1904年开始的日俄战争,中国一直笼罩在 英俄争霸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