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通过观察中国社会的长期运行 找 “ 打开未来的钥匙 ”

热度 4已有 303 次阅读2014-5-23 18:23 | 中国社会, 钥匙

      这个问题,没有人做过战略性的思考。

      其实我见别人说过,但是提到战略性高度,恐怕俺是第一人。

      有些朴素的道理,需要反复揣摩,不要轻易的就说自己知道了。

       言归正传,建国后的经济运行模式一直是 大量投资,利率上升 ;发钞压利率,物价上涨。

        最极端的情况是,印钞直到 统购统销,没有物价。狠命的印+ 投资,剥夺只剩口粮还不行,还不能让其吃饱,只能吃半饱。

        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既然是战略性考量,再拉长时间轴看,传统的中国社会,在实物货币时代,历朝历代,因为人口的增长,实物金银被摊薄,在王朝后期,利率都是很高的。

        1840年,鸦片战争开埠,依然是这样一种情况,国外利率低,国内利率高,所以定价权旁落,商业竞争处在很不利的位置。

        纵观中国历史,高利率是一个常态。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认识,但真正下力气认识这一点的不多。

        基于这一点,打开未来的钥匙就很简单了,就是挣钱,多挣钱。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短期行为太多了,就是穷的缘故。顾左右而言它,讲理想,就是没有钱的缘故。

         这一问题不解决,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说法、认识都是错误的,却不自知。很可能是挣钱比较难的缘故吧。

      
注:利率是当期消费和未来投资的一个权衡,即使在农业社会,收获的种子多少当期吃掉,多少种到地里,这是一个问题?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瞎赳赳 2014-5-23 19:08
  
回复 三力思 2014-5-23 22:11
和为什么很瘦,要多吃饭一样。逻辑上是对的,实际上是废话一样。历史上中国人都很清高,很排斥挣钱吗? 想挣钱的挤不进,能挣钱的保不住而已。
回复 coo 2014-5-23 22:38
这个要分段分时间分地区才好说吧。反正中国以前的基础设施差,经济交流少,各地发展很不均匀。用个总的说法很难说清楚吧。可能对于局部发达地区你的说法是对的。不说要想富先修路,要想穷,去打工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1 04:56 , Processed in 0.02847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